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4二氧化碳-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4二氧化碳-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授課類型
T同步(
)
C專題(
)
T能力(
)
授課日期及時段
2021年


:
-
:
.
教學內容
(大腦放電影~)
第4節: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性質(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低溫下能液化成無色液體,也可凝固成雪狀固體(干冰)(2)化學性質:①一般情況下,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②不能供給呼吸③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
CaCO3
+H2O)(此性質用來檢驗二氧化碳)④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
==
H2CO3(碳酸不穩定,易分解:H2CO3==
CO2
+H2O)2.二氧化碳的用途(性質決定用途)①滅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純堿、尿素、汽水等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④致冷劑(干冰)3.二氧化碳的制取【1】實驗室制法(1)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與鹽酸(HCl)反應(2)原理:CaCO3+2
HCl==CaCl2+H2O+CO2
(3)裝置(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因為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排水法,因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5)驗滿方法: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已集滿。
【2】工業制法:利用石灰石高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同時也制得生石灰(CaO))
原理:CaCO3====CaO+CO2
(條件:高溫(寫等號上方))(熱個身先~~~)
高頻考點1:二氧化碳的性質考點解讀:在通常狀態下,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能像倒液體那樣從一個容器向另一個容器傾倒。在加壓降溫的情況下,二氧化碳能變成無色液體,甚至變成雪狀固體,通常人們把固體二氧化碳叫做干冰。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時,跟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向澄清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時,會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使石灰水變渾濁,此反應常用來檢驗二氧化碳。例1:如圖所示實驗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浸過紫色石蕊溶液并干燥的棉球。下列能準確描述實驗現象的是(  )A.④比①先紅,②③不變紅B.①比④先紅,②③不變紅C.④變紅,①②③不變紅D.①變紅,②③④不變紅高頻考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考點解讀:(1)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一般不用其他藥品代替的原因:①不用Na2CO3代替大理石,是因為Na2CO3與鹽酸反應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②不用濃鹽酸,是因為濃鹽酸易揮發出HCl氣體,使CO2不純;③不用H2SO4代替鹽酸,是因為H2SO4與CaCO3反應生成微溶的CaSO4會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應的繼續進行。(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制取裝置如圖所示:(4)收集:CO2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一般只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氣體。收集氣體時,導氣管應伸到集氣瓶底部以排盡集氣瓶中的空氣,使收集到的氣體純度較高。(5)操作步驟:①按要求連接好儀器;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向反應器中裝入大理石;④向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⑤收集氣體;⑥驗滿。例2:利用如圖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取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標號a儀器的名稱:________。(2)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選擇④裝置收集氧氣,氣體從________(填字母)端進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實驗結束后先撤導氣管后熄滅酒精燈,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________(填寫藥品名稱)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與②相比,③作為發生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在裝置④中盛放________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高頻考點3:裝置的選擇考點解讀: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固體與固體反應,需加熱固體與液體反應,不用加熱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例3:質疑與探究是科學課堂永恒的主題。下列是小科同學對氣體收集方式本質原因的探究。(1)有些同學說:“CO2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小科同學疑惑:為什么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于是,進行了如圖對比實驗:用圖甲和圖乙兩種方式收集CO2,通入的氣體流速和時間相同,發現甲集氣瓶收集到的CO2濃度較大,乙集氣瓶的CO2濃度很小。請分析兩者濃度相差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些同學說:“O2可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但CO2不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對此,小科同學疑惑,于是又進行了如圖對比實驗:用圖丙裝置分別以相同流速通入O2和CO2,發現收集滿O2比CO2耗時少。請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①



⑤A.裝置①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氧氣
B.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C.裝置②和④組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
D.裝置②可以較好地控制反應速率(你都掌握了沒有呢~~~)
1.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金剛石、石墨和C60均為碳元素的單質????????????????B.?CO2可用于滅火
C.?CO易溶于水生成酸?????????????????????????????????????????????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2.下列關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一般不選用粉末狀的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因為二者反應速率太快
C.?能選用石灰石與稀硫酸作原料,生產二氧化碳氣體
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裝置相同,因為都是反應物狀態相同且不需要加熱3.下列實驗設計中,不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是()A.??????????????B.??????????????C.??????????????D.?4.?關于C、CO、CO2三種物質,有下列說法:①三種物質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還原性②CO、CO2都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產生溫室效應,CO易于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來滅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5.實驗室常用來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

A.?大理石和濃硫酸????????????????B.?大理石和稀鹽酸????????????????C.?碳粉和氧氣????????????????D.?大理石高溫煅燒6.下列對化學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意外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鐵絲燃燒未能正常燃燒,可能是氧氣濃度不夠
B.?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可能是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壁
C.?點燃氫氣的實驗中引發裝置爆炸,可能是氫氣不純
D.?剛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未見渾濁,可能是實驗中所用鹽酸太濃了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能使燃著的小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B.?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應先做燈火實驗,以確定CO2濃度是否太高
C.?圖書檔案室著火用水滅火比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好
D.?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也可以用排水法8.有關CO2的實驗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口,檢驗CO2是否收集滿
B.?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
C.?將CO2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證明CO2溶于水顯酸性
D.?將呼出氣體通入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9.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畫,黃銅片上會留下清晰的劃痕
B.?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電解水時,電源負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將二氧化碳通入燃著高低兩支蠟燭的燒杯中,蠟燭自低到高依次熄滅10.?下列關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O和CO2都可將氧化銅還原成銅????????????????????????B.?CO2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支持燃燒
C.?在室內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石墨可做電極11.下列有關CO2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2可用作氣體燃燒???????????????????????????????????????????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D.?大氣層中CO2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12.如圖所示實驗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說明CO2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象是(???
)A.?①變紅,③不變紅??????????????????????????????????????????????B.?④變紅,③不變紅
C.?①、④變紅,②、③不變紅??????????????????????????D.?④比①先變紅,②、③不變紅13.?關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O的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B.?室內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CO和CO2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D.?大氣中CO2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4.盛裝過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常會形成一層白色的膜,除去它的方法是()A.?加洗潔精清洗??????????????????B.?用熱水清洗??????????????????C.?加稀鹽酸清洗??????????????????D.?加氫氧化鈉清洗15.可把下表中每一組氣體物質分別區別開來的共同方法是(??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N2、CO2O2、CO2CO、CO2A.?滴入澄清的石灰水????????????????B.?聞氣味????????????????C.?插入帶火星的木條????????????????D.?插入燃著的木條二、填空題(共4題;共11分)16.根據如圖回答問題:(1)甲是碳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其化學式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填化學性質).
(2)乙很不穩定,能使紫色石蕊變________色,其名稱是________,轉化⑥屬于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3)轉化⑦對應的是A、B、C、D四圖中的________圖,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17.干冰可用于________。干冰在升華時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周圍環境的熱量,使周圍環境的溫度________,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18.H2、CO2、CO、CH4四種物質中,某種物質在某一點(或某幾點)上具有與其他三種物質不同之處(其他三種物質在這一點上則有相同或相似之處),請按要求及示例填寫下表.物質該物質與其它三種物質的不同之處例:H2組成上不含碳元素,其它三種物質均含有碳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小晨同學在研究二氧化碳氣體的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一般用________法收集.
(2)向漏斗中傾倒二氧化碳,燃著的蠟燭自下而上熄滅,由此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共4題;共21分)20.?如圖1是實驗室常用的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反應結束后,若要過濾分離出二氧化錳,除了玻璃棒外,還需要補充的玻璃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2)實驗室可用氧化鈣固體與濃氨水在常溫下混合制取氨氣(NH3),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3)如圖2中的C、D、E三種裝置,均可用如圖的F裝置代替.若用圖2中的F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CO2、CO2從F裝置的________?(填“a”或“b”,下同)口通入;若用F裝置進行排水法收集O2

可先在F裝置中裝滿水,然后將O2從F裝置的________?口通入;(4)將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色,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的原因是________?.21.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為________和________;(3)利用裝置A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4)下面是排水集氣法的實驗操作,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填序號).①待集氣瓶內充滿氣體后,蓋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②等到氣泡連續且均勻時,再將導管口移入集氣瓶③將集氣瓶注滿水,用玻璃蓋蓋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5)甲烷(CH4)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晶體與和堿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備甲烷.請你從上圖中選出制取一瓶甲烷所需要的裝置組合為________.22.某混合氣體由
CO、CO2、SO2
三種氣體組成,某興趣小組對此進行了相關實驗:【查閱資料】①SO2
能使品紅溶液褪色;②SO2
易與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
能使氫氧化鋇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④CO

CO2
均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也不與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實驗研究】為驗證這三種氣體,同學們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事實與結論】通過實驗驗證了以上三種氣體都存在(1)裝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
(2)能證明氣體中含有
CO2
的現象是________;
(3)【反思與評價】有同學提出上述裝置中省略
D
裝置也能達到實驗目的,你認為該同學的提議有無道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
23.?如圖是初中化學實驗室常見氣體的制取裝置:(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之一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對應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序號〕.用D裝置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2)收集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為________?(填序號).理由是________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還需選用E裝置,則E中應裝入的藥品是________

四、解答題(共3題;共21分)24.不可能的任務:“在一個平底淺盤里有淺淺的一層氫氧化鈉溶液,盤底有一枚硬幣浸在溶液中,要求不接觸溶液且淺盤不作任何改變,用手拿出硬幣。可用器材有:蠟燭(主要含碳、氫化合物)、火柴、大玻璃杯。”愛挑戰的小柯設計了一種辦法,
如圖所示,請用科學知識解釋其原理。
25.小明在化學晚會上觀看了“瓶吞雞蛋”的魔術(如下圖1),看到雞蛋被吞進瓶內。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進行了如下圖2的實驗,他加入的試劑p為稀鹽酸,結果雞蛋吐了出來。請利用所學知識,解釋雞蛋被被吞進瓶內和吐出來的原因。
26.為確定影響化學反應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選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塊狀大理石兩種樣品(樣品中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各6克,分別與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每2分鐘讀取一次電子天平的示數,據此計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記錄的前18分鐘的數據如下表:時間(分)024681012141618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的質量/克01.451.751.982.182.302.362.402.402.40塊狀大理石生成的CO2的質量/克00.450.801.101.361.601.811.982.112.20(1)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圖中哪一現象可判斷反應結束?________。
(2)結合表格分析,6克塊狀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________;簡要說明判斷的理由:________。
(3)當反應進行到18分鐘時,塊狀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鈣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
T同步——二氧化碳同步訓練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題型分析
課堂達標檢測授課類型
T同步(
)
C專題(
)
T能力(
)
授課日期及時段
2021年


:
-
:
.
教學內容
(大腦放電影~)
第4節: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性質(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低溫下能液化成無色液體,也可凝固成雪狀固體(干冰)(2)化學性質:①一般情況下,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②不能供給呼吸③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
CaCO3
+H2O)(此性質用來檢驗二氧化碳)④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
==
H2CO3(碳酸不穩定,易分解:H2CO3==
CO2
+H2O)2.二氧化碳的用途(性質決定用途)①滅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純堿、尿素、汽水等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④致冷劑(干冰)3.二氧化碳的制取【1】實驗室制法(1)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與鹽酸(HCl)反應(2)原理:CaCO3+2
HCl==CaCl2+H2O+CO2
(3)裝置(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因為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排水法,因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5)驗滿方法: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已集滿。
【2】工業制法:利用石灰石高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同時也制得生石灰(CaO))
原理:CaCO3====CaO+CO2
(條件:高溫(寫等號上方))(熱個身先~~~)
高頻考點1:二氧化碳的性質考點解讀:在通常狀態下,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能像倒液體那樣從一個容器向另一個容器傾倒。在加壓降溫的情況下,二氧化碳能變成無色液體,甚至變成雪狀固體,通常人們把固體二氧化碳叫做干冰。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時,跟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向澄清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時,會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使石灰水變渾濁,此反應常用來檢驗二氧化碳。例1:如圖所示實驗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浸過紫色石蕊溶液并干燥的棉球。下列能準確描述實驗現象的是(  )A.④比①先紅,②③不變紅B.①比④先紅,②③不變紅C.④變紅,①②③不變紅D.①變紅,②③④不變紅高頻考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考點解讀:(1)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一般不用其他藥品代替的原因:①不用Na2CO3代替大理石,是因為Na2CO3與鹽酸反應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②不用濃鹽酸,是因為濃鹽酸易揮發出HCl氣體,使CO2不純;③不用H2SO4代替鹽酸,是因為H2SO4與CaCO3反應生成微溶的CaSO4會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應的繼續進行。(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制取裝置如圖所示:(4)收集:CO2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一般只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氣體。收集氣體時,導氣管應伸到集氣瓶底部以排盡集氣瓶中的空氣,使收集到的氣體純度較高。(5)操作步驟:①按要求連接好儀器;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向反應器中裝入大理石;④向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⑤收集氣體;⑥驗滿。例2:利用如圖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取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標號a儀器的名稱:________。(2)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選擇④裝置收集氧氣,氣體從________(填字母)端進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實驗結束后先撤導氣管后熄滅酒精燈,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________(填寫藥品名稱)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與②相比,③作為發生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在裝置④中盛放________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高頻考點3:裝置的選擇考點解讀: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固體與固體反應,需加熱固體與液體反應,不用加熱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例3:質疑與探究是科學課堂永恒的主題。下列是小科同學對氣體收集方式本質原因的探究。(1)有些同學說:“CO2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小科同學疑惑:為什么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于是,進行了如圖對比實驗:用圖甲和圖乙兩種方式收集CO2,通入的氣體流速和時間相同,發現甲集氣瓶收集到的CO2濃度較大,乙集氣瓶的CO2濃度很小。請分析兩者濃度相差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些同學說:“O2可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但CO2不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對此,小科同學疑惑,于是又進行了如圖對比實驗:用圖丙裝置分別以相同流速通入O2和CO2,發現收集滿O2比CO2耗時少。請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①



⑤A.裝置①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氧氣
B.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C.裝置②和④組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
D.裝置②可以較好地控制反應速率例1A解析: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成紅色。故②③不變紅;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④比①先紅。故選A。例2
(1)酒精燈;(2)2KClO32KCl+3O2↑;b;水倒流入試管,使試管炸裂;(3)稀鹽酸;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和結束;濃H2SO4例3
(1)CO2純度不高(2)由于CO2能溶于水,O2不易溶于水,CO2溶于水中的量多,故用排水法收集滿一集氣瓶氣體時,O2耗時少。(3)A解析:(1)當CO2沿導管到達圖甲集氣瓶底部后,由于CO2密度大于空氣,排出集氣瓶中原有的空氣,最后得到較純的CO2;當CO2沿導管到達圖乙集氣瓶底部后,由于CO2密度大于空氣,大多數CO2會從瓶口逸出,殘留在集氣瓶中CO2不多,故CO2純度不高。(2)由于CO2能溶于水,O2不易溶于水,CO2溶于水中的量多,故用排水法收集滿一集氣瓶氣體時,O2耗時少。(3)A、實驗室制取氧氣可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屬于固體加熱型,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①;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選項說法正確。B、實驗室制取氫氣常采用鋅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取,屬于固液常溫型,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②;但氫氣密度比空氣的小,應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選項說法錯誤。C、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來制取,屬于固液常溫型,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②;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選項說法錯誤。D、裝置②固體與液體接觸后不能進行分離,不能控制反應速率,故選項說法錯誤。(你都掌握了沒有呢~~~)
1.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金剛石、石墨和C60均為碳元素的單質????????????????B.?CO2可用于滅火
C.?CO易溶于水生成酸?????????????????????????????????????????????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2.下列關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一般不選用粉末狀的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因為二者反應速率太快
C.?能選用石灰石與稀硫酸作原料,生產二氧化碳氣體
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裝置相同,因為都是反應物狀態相同且不需要加熱3.下列實驗設計中,不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是()A.??????????????B.??????????????C.??????????????D.?4.?關于C、CO、CO2三種物質,有下列說法:①三種物質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還原性②CO、CO2都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產生溫室效應,CO易于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來滅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5.實驗室常用來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

A.?大理石和濃硫酸????????????????B.?大理石和稀鹽酸????????????????C.?碳粉和氧氣????????????????D.?大理石高溫煅燒6.下列對化學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意外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鐵絲燃燒未能正常燃燒,可能是氧氣濃度不夠
B.?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可能是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壁
C.?點燃氫氣的實驗中引發裝置爆炸,可能是氫氣不純
D.?剛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未見渾濁,可能是實驗中所用鹽酸太濃了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能使燃著的小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B.?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應先做燈火實驗,以確定CO2濃度是否太高
C.?圖書檔案室著火用水滅火比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好
D.?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也可以用排水法8.有關CO2的實驗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口,檢驗CO2是否收集滿
B.?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
C.?將CO2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證明CO2溶于水顯酸性
D.?將呼出氣體通入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9.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畫,黃銅片上會留下清晰的劃痕
B.?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電解水時,電源負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將二氧化碳通入燃著高低兩支蠟燭的燒杯中,蠟燭自低到高依次熄滅10.?下列關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O和CO2都可將氧化銅還原成銅????????????????????????B.?CO2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支持燃燒
C.?在室內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石墨可做電極11.下列有關CO2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2可用作氣體燃燒???????????????????????????????????????????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D.?大氣層中CO2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12.如圖所示實驗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說明CO2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象是(???
)A.?①變紅,③不變紅??????????????????????????????????????????????B.?④變紅,③不變紅
C.?①、④變紅,②、③不變紅??????????????????????????D.?④比①先變紅,②、③不變紅13.?關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O的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B.?室內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CO和CO2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D.?大氣中CO2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4.盛裝過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常會形成一層白色的膜,除去它的方法是()A.?加洗潔精清洗??????????????????B.?用熱水清洗??????????????????C.?加稀鹽酸清洗??????????????????D.?加氫氧化鈉清洗15.可把下表中每一組氣體物質分別區別開來的共同方法是(??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N2、CO2O2、CO2CO、CO2A.?滴入澄清的石灰水????????????????B.?聞氣味????????????????C.?插入帶火星的木條????????????????D.?插入燃著的木條二、填空題(共4題;共11分)16.根據如圖回答問題:(1)甲是碳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其化學式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填化學性質).
(2)乙很不穩定,能使紫色石蕊變________色,其名稱是________,轉化⑥屬于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3)轉化⑦對應的是A、B、C、D四圖中的________圖,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17.干冰可用于________。干冰在升華時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周圍環境的熱量,使周圍環境的溫度________,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18.H2、CO2、CO、CH4四種物質中,某種物質在某一點(或某幾點)上具有與其他三種物質不同之處(其他三種物質在這一點上則有相同或相似之處),請按要求及示例填寫下表.物質該物質與其它三種物質的不同之處例:H2組成上不含碳元素,其它三種物質均含有碳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小晨同學在研究二氧化碳氣體的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一般用________法收集.
(2)向漏斗中傾倒二氧化碳,燃著的蠟燭自下而上熄滅,由此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共4題;共21分)20.?如圖1是實驗室常用的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反應結束后,若要過濾分離出二氧化錳,除了玻璃棒外,還需要補充的玻璃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2)實驗室可用氧化鈣固體與濃氨水在常溫下混合制取氨氣(NH3),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3)如圖2中的C、D、E三種裝置,均可用如圖的F裝置代替.若用圖2中的F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CO2、CO2從F裝置的________?(填“a”或“b”,下同)口通入;若用F裝置進行排水法收集O2

可先在F裝置中裝滿水,然后將O2從F裝置的________?口通入;(4)將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色,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的原因是________?.21.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為________和________;(3)利用裝置A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4)下面是排水集氣法的實驗操作,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填序號).①待集氣瓶內充滿氣體后,蓋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②等到氣泡連續且均勻時,再將導管口移入集氣瓶③將集氣瓶注滿水,用玻璃蓋蓋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5)甲烷(CH4)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晶體與和堿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備甲烷.請你從上圖中選出制取一瓶甲烷所需要的裝置組合為________.22.某混合氣體由
CO、CO2、SO2
三種氣體組成,某興趣小組對此進行了相關實驗:【查閱資料】①SO2
能使品紅溶液褪色;②SO2
易與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
能使氫氧化鋇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④CO

CO2
均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也不與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實驗研究】為驗證這三種氣體,同學們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事實與結論】通過實驗驗證了以上三種氣體都存在(1)裝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
(2)能證明氣體中含有
CO2
的現象是________;
(3)【反思與評價】有同學提出上述裝置中省略
D
裝置也能達到實驗目的,你認為該同學的提議有無道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
23.?如圖是初中化學實驗室常見氣體的制取裝置:(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之一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對應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序號〕.用D裝置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2)收集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為________?(填序號).理由是________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還需選用E裝置,則E中應裝入的藥品是________

四、解答題(共3題;共21分)24.不可能的任務:“在一個平底淺盤里有淺淺的一層氫氧化鈉溶液,盤底有一枚硬幣浸在溶液中,要求不接觸溶液且淺盤不作任何改變,用手拿出硬幣。可用器材有:蠟燭(主要含碳、氫化合物)、火柴、大玻璃杯。”愛挑戰的小柯設計了一種辦法,
如圖所示,請用科學知識解釋其原理。
25.小明在化學晚會上觀看了“瓶吞雞蛋”的魔術(如下圖1),看到雞蛋被吞進瓶內。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進行了如下圖2的實驗,他加入的試劑p為稀鹽酸,結果雞蛋吐了出來。請利用所學知識,解釋雞蛋被被吞進瓶內和吐出來的原因。
26.為確定影響化學反應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選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塊狀大理石兩種樣品(樣品中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各6克,分別與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每2分鐘讀取一次電子天平的示數,據此計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記錄的前18分鐘的數據如下表:時間(分)024681012141618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的質量/克01.451.751.982.182.302.362.402.402.40塊狀大理石生成的CO2的質量/克00.450.801.101.361.601.811.982.112.20(1)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圖中哪一現象可判斷反應結束?________。
(2)結合表格分析,6克塊狀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________;簡要說明判斷的理由:________。
(3)當反應進行到18分鐘時,塊狀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鈣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C
2.C
3.
A
4.
C
5.B
6.B
7.
B
8.D
9.D
10.
D
11.
A
12.D
13.
D
14.
C
15.A
二、填空題16.(1)CO;可燃(2)紅;碳酸;化合(3)B;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17.人工降雨;吸收;降低
18.CO2;CO2在通常狀況下的密度比空氣大,其它三種物質密度均小于空氣;H2;H2是單質,其它三種物質均為化合物;CO2;CO2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其它三種物質在空氣中能燃燒;CO;CO有毒,其它三種物質均無毒
19.(1)向上排空氣(2)密度比空氣的大
三、實驗探究題20.(1)2KClO32KCl+3O2↑;A;燒杯;漏斗(2)B(3)b;a;H2CO3H2O+CO2↑21.(1)長頸漏斗(2)B;C(3)2KClO32KCl+3O2↑(4)③②①(5)AD或AE22.(1)檢驗并吸收二氧化硫,(排除對二氧化碳的驗證產生干擾)
(2)B
中品紅沒有褪色,且
C
中溶液變渾濁
(3)有道理,本實驗中只要
E
中黑色固體變紅就能證明有
CO,CO2
氣體對
CO
氣體的檢驗不會有干擾
23.(1)2KMnO4?K2MnO4+MnO2+O2↑;A;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復燃,則證明已滿(2)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且易溶于水;濃硫酸四、解答題24.
蠟燭燃燒時,消耗了燒杯內的氧氣,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2NaOH=Na2CO3+H2O),導致杯內氣壓減小,當杯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時,溶液會被大氣壓壓進燒杯內,當溶液全部被吸進燒杯內,硬幣就會露出。
25.
原理:1.CO2+2NaOH=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對雞蛋的壓力減小瓶內氣體增多,壓強增大,對雞蛋的壓力增大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過程:雞蛋吞進瓶:①注入NaOH后,吸收CO2

使瓶內壓強減小,小于外大氣壓強②雞蛋受到向下的壓力大于向上的壓力,雞蛋向下運動,進入瓶中雞蛋吐出來:①注入稀HCl后,與NaCO3反應,產生CO2,使瓶內壓強大于瓶外大氣壓強②雞蛋受到向下的壓力大于向上的壓力,雞蛋向下運動,吐出瓶子。26.(1)容器內不再產生氣泡(或電子天平的示數不再變化)
(2)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應生成2.40克CO2

而塊狀大理石與其質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應后也能生成2.40克CO2
(3)解:18分鐘時塊狀大理石生成CO2的質量為2.2克。設此時塊狀大理石中發生反應的CaCO3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2.2克,x=5克。
T同步——二氧化碳同步訓練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題型分析
課堂達標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调兵山市| 道孚县| 静宁县| 穆棱市| 翁牛特旗| 民勤县| 天等县| 博野县| 长阳| 桓台县| 乳山市| 蕉岭县| 长丰县| 苍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衡阳市| 军事| 马关县| 蕲春县| 静宁县| 鹿邑县| 若羌县| 洮南市| 鹿邑县| 五华县| 邛崃市| 四子王旗| 兰西县| 化德县| 邯郸县| 溧水县| 辽阳市| 临漳县| 凌云县| 吉林市| 三亚市| 体育| 崇义县| 佛冈县|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