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6-3.8-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6-3.8-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授課類型
T同步(
)
C專題(
)
T能力(
)
授課日期及時段
2021年


:
-
:
.
教學內(nèi)容
(大腦放電影~)
第6節(jié):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有機物,并放出氧氣的過程。
光(2)光合作用的表達式:
二氧化碳
+

有機物(淀粉)+氧氣

葉綠體化學方程式:6CO2+6H2O======C6H12O6+6O(3)物質(zhì)和能量轉(zhuǎn)化:無機物→有機物+氧氣;
光能→化學能(4)光合作用的實質(zhì):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5)光合作用的意義:①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提供有機物(食物)
②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③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提供氧氣
2.光合作用的過程
(1)條件:①光照下②葉綠體中
(2)產(chǎn)物:有機物(淀粉,可用碘液來鑒定(碘能使淀粉變藍色))、氧氣
(3)植物制造淀粉的實驗(變量:光照)
【1】實驗過程步驟將天竺葵放在暗處24小時(耗盡植物體中原有的有機物,排除原來淀粉的干擾)葉,用兩張鋁箔紙上下面夾住遮光(設(shè)置對照組,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放強光下照射4-5小時,將葉片摘下,去掉鋁箔紙將葉片防止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①使葉片中的葉綠素褪去,防止綠色對實驗的干擾②放酒精中,因葉綠素只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③水浴加熱,可預防燒杯中的酒精燃燒,以免出現(xiàn)危險)當葉片褪成黃白色時(酒精變成綠色),取出,用清水洗凈。滴上碘液,觀察顏色變化實驗現(xiàn)象:葉片遮光部分遇碘不變藍,葉片不遮光部分遇碘變藍色。實驗結(jié)論: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產(chǎn)物是淀粉。(4)植物制造淀粉的其他實驗
【1】有無葉綠體:將植物換成銀邊天竺葵(銀邊部分沒有葉綠體),葉片都不遮光
【2】有無二氧化碳:用兩透明塑料袋套住相似的葉片,一袋內(nèi)裝氫氧化鈉溶液(NaOH),一袋內(nèi)裝水做對比,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來除去二氧化碳氣體。
【3】產(chǎn)生氧氣:植物選金魚藻,放水中陽光下進行,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檢驗。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剛好相反的兩個過程,區(qū)別如下: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植物的葉綠體內(nèi)進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進行在光照下才能進行
有無光都能進行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④
制造有機物,貯藏能量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聯(lián)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物質(zhì)(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兩者互相依存和對立。第7節(jié):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1.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O2和CO2之間)自然界產(chǎn)生氧氣的途徑: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界消耗氧氣的途徑:生物呼吸作用、物質(zhì)燃燒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2.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CO2和有機物之間)自然界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途徑:生物的呼吸作用、物質(zhì)的燃燒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植物的光合作用。3.溫室效應(1)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地球的保溫作用。(2)好處:適度的溫室效應能保證地球上氣溫的穩(wěn)定,有利于動植物的生存。(3)壞處:過度的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性氣候變暖,并引起如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惡果(4)防治“溫室效應”加劇:①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②積極開發(fā)新能源(太陽能、氫能)③保護森林,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發(fā)④控制全球人口激增(熱個身先~~~)
高頻考點1:光合作用考點解讀: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如圖所示)。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zhì)和能量的轉(zhuǎn)化及其重要意義:①制造有機物,一部分供自身利用,更多的則是提供給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②釋放氧氣,遠遠大于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更多的則是散發(fā)到空氣中,供其他生物利用。③維持碳—氧平衡,光合作用要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例1:根據(jù)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圖1表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該實驗正確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按序號排列)(2)圖1中步驟③的作用是脫色,即使葉片中含有的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實驗結(jié)果更明顯。(3)圖2是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實驗,選擇實驗裝置組合甲和丙,其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2甲裝置試管中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衛(wèi)生香復燃,為了使該實驗結(jié)果在短時間內(nèi)非常明顯,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說出一項措施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頻考點2: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考點解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機物和氧氣
場所葉綠體
活細胞
條件光
有光和無光均可以
產(chǎn)物
有機物和氧氣
二氧化碳和水[物質(zhì)變化
無機物→有機物
有機物→無機物能量變化光能→化學能(貯存能量)化學能→其他形式的能量(釋放能量)相互關(guān)系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賴。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部分原料CO2
例2:某研究人員曾經(jīng)對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做過以下研究。實驗一:將某綠色植物放在黑暗裝置中,分別測定在不同溫度下植物對氧氣的吸收量,如圖中A所示,a、b分別表示10
℃和20
℃時植物吸收氧氣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實驗二:按圖B所示裝置進行黃豆種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實驗。請分析回答:(1)分析實驗一可知,溫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氣越________。(2)由實驗一結(jié)果可推知:在實驗二中,當廣口瓶內(nèi)黃豆種子溫度適當________時,就會促進玻璃罩內(nèi)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3)聯(lián)系本實驗,試分析吐魯番瓜果特別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頻考點3: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考點解讀:氧循環(huán)是指大自然中氧氣的含量會隨著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質(zhì)的燃燒等減少,但又會隨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這樣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huán),使大氣中氧氣的含量保持相對恒定的過程。例3:氧是組成生命物質(zhì)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的氧循環(huán)是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B.動物的呼吸作用可使O2轉(zhuǎn)化成CO2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氧氣的主要途徑
D.人的呼吸使大氣中的O2含量大幅降低高頻考點4: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考點解讀:碳循環(huán):①CO2光合作用→有機物→植物呼吸作用→CO2②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物呼吸作用―→體內(nèi)氧化→CO2③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植物殘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O2④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植物殘體→地下漫長反應→煤、石油、天然氣→CO2例4: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如圖所示,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過程中,二氧化碳進入植物體是通過(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
D.火山噴發(fā)例1
(1)④→①→③→②;(2)葉綠素;(3)金魚藻的有無;(4)增加金魚藻的數(shù)量,增加光照強度等例2
(1)快 
(2)升高
(3)吐魯番白天溫度高,植物光合作用強;晚上溫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有機物分解少解析:(1)從圖A可知,同時間內(nèi),20
℃時植物吸收氧氣量高于10
℃。(2)種子的呼吸作用要適當?shù)厣邷囟龋欣谠黾臃N子的呼吸作用,能為植物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3)吐魯番白天溫度高,植物光合作用強;夜晚溫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可以減少植物分解有機物。例3B例4B第八節(jié)空氣污染與保護空氣污染(1)引起空氣污染的因素:①工業(yè)廢氣和煙塵的排放
②土地沙漠化
③車輛尾氣的排放
④部分建筑材料釋放有害氣體空氣污染的種類:①汽車尾氣
②可吸入顆粒物(煙塵)

SO2
④酸雨2、保護空氣潔凈的空氣才能保證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長。保護空氣的措施:①使用清潔能源

控制污染源
③加強空氣質(zhì)量監(jiān)測和
預防

植樹造林。附加: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順序:第一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第二步:將高錳酸鉀加入試管中。
第三步:用一團棉花放在靠近試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導管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第四步: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第六步: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滅酒精燈。例題:16克氧氣和10克碳完全燃燒是否一定生成26克的二氧化碳?為什么?請列試計算。答:
一定.因為當氧氣:碳=
4:3
時,全部生成一氧化碳,目前這個比例大于
4:3,故一定生成二氧化碳.(你都掌握了沒有呢~~~)
一、選擇題1.
下表為某人平靜呼吸時,吸入氣(吸入的氣體)、呼出氣(呼出的氣體)、肺泡氣(肺泡內(nèi)的氣體)中O2、CO2、N2三種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2CO2N2吸入氣21%0.04%78%呼出氣16%4.0%78%肺泡氣14%5.5%78%A.導致肺泡氣與吸入氣中O2體積分數(shù)差異的原因是肺毛細血管中O2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肺泡內(nèi)B.該人平靜呼吸時,一次吸入的氣體不會全部進人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氣管和支氣管中C.若該人深呼吸一次,則吸入氣中CO2體積分數(shù)將低于0.04%D.肺泡氣是吸入氣與呼出氣的混合氣體,因此其CO2體積分數(shù)最高2.
如圖是模擬膈肌運動的裝置,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②模擬肺,④模擬膈肌B.甲模擬吸氣過程,此時①內(nèi)氣壓小于②內(nèi)氣壓C.乙模擬呼氣過程,此時膈肌舒張D.這個實驗說明吸氣、呼氣與膈肌的運動有關(guān)3.
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中,所用的保溫瓶已作滅菌處理,保溫瓶內(nèi)的環(huán)境條件適宜。將適量、等質(zhì)量的正在萌發(fā)和煮熟過的種子分別裝入兩個保溫瓶后密閉,多次測定有關(guān)的量,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判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A.若Y表示瓶內(nèi)溫度,則a表示萌發(fā)的種子B.若Y表示瓶內(nèi)氧氣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C.若Y表示種子的質(zhì)量,則b表示萌發(fā)的種子D.若Y表示瓶內(nèi)二氧化碳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4.
將一株植物在黑暗環(huán)境中放置48h,然后將一片葉子的葉脈切斷(如圖所示,作用是阻止水分的運輸),在陽光下照射4h,再將葉片脫色處理后滴加碘液,發(fā)現(xiàn)a部(上部)葉呈棕色,b部(下部)葉呈藍色,這個實驗說明了(  )A.葉上部有淀粉產(chǎn)生,葉下部無淀粉產(chǎn)生B.葉下部有淀粉產(chǎn)生,葉上部無淀粉產(chǎn)生C.光合作用需要光照D.光合作用需要CO25.
將某生長旺盛的植株放進透明密閉的容器內(nèi),滿足植株所需要的所有自然條件。然后測定夏季一晝夜間容器內(nèi)二氧化碳(CO2)濃度的變化,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當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時,曲線上對應這一生理狀況的點有(  )A.a(chǎn)點和d點B.b點和c點C.a(chǎn)點、b點和c點D.b點、c點和d點6.
如圖所示,將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發(fā)生改變,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B.曲線BC段表示綠色植物只進行光合作用C.在B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D.整段曲線表明,隨著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7.
晚上,將金魚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把試管先后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氣泡數(shù)目,統(tǒng)計結(jié)果如圖。分析錯誤的是( 
)A.氣泡越多,說明產(chǎn)生的氧氣越多B.試管與燈的距離為10
cm時,產(chǎn)生的氣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較強C.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光照越強,光合作用也就越強D.如果將該試管放在黑暗中,也將會冒出大量氣泡
第7題圖
第8題圖
第9題圖8.
如圖所示為在光照強度一定的情況下,溫室中某種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受溫度影響的曲線圖。據(jù)圖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A.光合作用的強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提高溫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C.在0°C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為0D.植物生長最快的溫度就是光合作用強度最大時的溫度9.
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并將該裝置放在有陽光、溫暖的地方,數(shù)小時后,觀察實驗現(xiàn)象,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A.甲裝置塑料袋內(nèi)收集的氣體是氧氣B.乙裝置塑料袋內(nèi)收集的氣體是二氧化碳C.甲、乙兩組裝置唯一的變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來驗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條件D.若甲裝置中盆栽植物為銀邊天竺葵,則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10.現(xiàn)有四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若要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則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C.②和③
D.②和④11.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玻璃溫室里進行植物栽培實驗,并在一晴天夜晚從零點開始對室內(nèi)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了24h測定,下列曲線能正確表示測定結(jié)果的是(  )12.如圖所示是植物的葉釋放氧氣的量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下列對該圖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A.AB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B.B點時植物的葉不進行光合作用C.CD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D.B點過后,植物的葉的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13.氧氣占空氣總體積的21%,對動植物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氧的循環(huán)如圖所示,下列過程在X處不合理的是(  )A.人和動物的呼吸作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各種礦物燃料的燃燒D.植物的呼吸作用14.取兩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裝滿水后分別放入等量金魚藻,測出瓶內(nèi)的含氧量后密封,將甲瓶放在黑暗處,乙瓶放在陽光下,其他條件相同,n小時后再次測出瓶內(nèi)的含氧量,兩次測量結(jié)果如圖所示,下列對于n小時內(nèi)甲、乙兩瓶內(nèi)的含氧量的分析正確的是(  )A.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是:c
gB.甲瓶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量是:(a-b)gC.乙瓶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量是:(a-c)gD.乙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是:(a-b)g15.某同學為了探究萌發(fā)的種子的呼吸作用,利用如圖的裝置進行了實驗。一段時間后向試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開閥門并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后發(fā)現(xiàn),甲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乙裝置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本實驗結(jié)果說明萌發(fā)的種子呼吸釋放出二氧化碳B.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為了防止空氣中的灰塵進入C.如果將兩個裝置都密封,實驗會更快效果也更好D.若乙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稍渾濁,說明煮熟的種子呼吸較弱二、非選擇題16.在下圖中,甲圖是人在平靜呼吸時肺內(nèi)氣壓變化的示意圖,乙圖是平靜呼吸時胸廓變化示意圖。在甲圖的d點處,此時肺內(nèi)氣壓比外界大氣壓____(選填“高”“低”或“相等”)。當胸廓變化處于乙圖的B狀態(tài)時,肺內(nèi)氣壓的變化反映于甲圖中的_________段(用甲圖中的字母表示)。甲        乙17.如圖所示是小柯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用手握住裝置乙的試管外壁,觀察紅色水滴能否移動。這是為了檢查裝置的_______性。設(shè)置乙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小柯認為用天平分別稱出甲、乙整個裝置的質(zhì)量,若前后質(zhì)量有變化即可證明種子進行了呼吸作用。你認為他的想法正確嗎?______________。(3)甲裝置內(n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氣壓減小,紅色水滴會向右移動。第17題圖
第18題圖
第19題圖18.為證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能產(chǎn)生氧氣”,小金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1)本實驗選擇水生綠色植物金魚藻作為實驗材料而不選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證明試管內(nèi)收集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上述實驗裝置與材料,設(shè)計“證明光照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的實驗。(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依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A、B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2)B中的CO2含量比A中的________,O2的含量比A中的________。(3)B結(jié)構(gòu)中CO2和O2之所以能與A結(jié)構(gòu)內(nèi)的CO2和O2進行氣體交換,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欲利用下列裝置探究綠色植物呼吸過程中是否有CO2氣體產(chǎn)生,設(shè)計的探究過程如下。請回答下列有關(guān)問題:(1)假設(shè):綠色植物在呼吸過程中有CO2氣體產(chǎn)生。(2)設(shè)計方案:使綠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處發(fā)生呼吸作用,檢驗呼吸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氣體。(3)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文字表達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②綠色植物呼吸作用文字表達式: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4)實驗:操作步驟簡答①將各裝置按上圖所示連接好并裝入對應試劑,C中放入綠色植物①A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處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往A的導管口緩緩連續(xù)鼓入空氣一段時間④A裝置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D裝置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結(jié)論與討論:①能表示這個探究實驗獲得成功的兩個主要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該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的結(jié)論不正確,原因是多方面的。請你從實驗條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兩個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羅蘭的新鮮葉片放在無色透明的封閉容器中,并將它們置于不同顏色的光照條件下(其他條件均適宜并相同)。經(jīng)過8h后,測量容器中氧氣的增加量,得到如表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容器植物光的顏色氧氣的增加量(mL)1天竺葵紅1202天竺葵綠153紫羅蘭紅804紫羅蘭綠10據(jù)表回答:(1)該實驗通過測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2)上述實驗結(jié)果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2條即可)。(3)除如表所示因素外,列舉2條影響紫羅蘭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應速率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選取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將此裝置經(jīng)黑暗處理一晝夜后移至光下數(shù)小時,再將這四片葉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________加熱,使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2)清洗后,分別向這四片葉子滴加碘液,下列選項中變成藍色的是_________。A.甲葉未覆蓋鋁箔的部分B.甲葉覆蓋鋁箔的部分C.乙葉D.丙葉的綠色部分E.丙葉的白斑部分F.丁葉(3)本實驗中有3組對照實驗:乙葉和丁葉形成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甲葉和丙葉的實驗結(jié)果說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23.圖甲為探究CO2是否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其中a為實驗組,b為對照組。完成圖甲所示探究后,將b裝置中的植株取出,放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一晝夜。用2張大小相等的鋁箔在該植株某一葉片綠色部分的相同位置從上下兩面蓋嚴,然后放在陽光下照射。4h后,去掉鋁箔,摘下該葉片。將該葉片進行脫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處理。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1)圖甲中用塑料袋扎緊花盆的實驗設(shè)計思路是__________。A.確保植株與玻璃鐘罩內(nèi)空氣隔絕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產(chǎn)生CO2的干擾C.防止NaOH溶液對植株根系的影響D.排除土壤土質(zhì)差異的干擾(2)將圖甲中b裝置放在某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一晝夜,測得這一晝夜內(nèi)該玻璃鐘罩內(nèi)CO2濃度下降。由此可知,該植株在這一晝夜內(nèi)光合作用強度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強度。(3)圖乙中,A時刻葉片經(jīng)酒精脫色后呈__________色。B時刻葉片在陽光充足、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總結(jié)一下你的收獲吧~)1-5
BBABB6-10
CDBDB11-15
CDBCA16.低
bc17.(1)氣密
對照(或?qū)Ρ?(2)不正確(3)種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18.(1)便于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19.(1)肺泡
毛細血管(2)高

(3)氣體的擴散作用20.(4)實驗:簡答①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②驗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盡③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對實驗的干擾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⑤澄清石灰水變渾濁(5)①B裝置內(nèi)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
D裝置內(nèi)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沒有除盡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C裝置沒有完全遮光,綠色植物在有光的環(huán)境下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21.(1)8h內(nèi)氧氣的增加量(mL)(2)8h內(nèi),紫羅蘭在紅光條件下比綠光條件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8h內(nèi),天竺葵在紅光條件下比綠光條件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8h內(nèi),紅光條件下天竺葵比紫羅蘭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8h內(nèi),綠光條件下天竺葵比紫羅蘭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寫2條即可)。溫度、二氧化碳濃度(或光照強度;葉的幼嫩程度)水浴
ADF
二氧化碳
光和葉綠體B
大于
黃白
不能
T同步——光合作用與氧碳循環(huán)同步訓練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題型分析
課堂達標檢測
回顧小結(jié)授課類型
T同步(
)
C專題(
)
T能力(
)
授課日期及時段
2021年


:
-
:
.
教學內(nèi)容
(大腦放電影~)
第6節(jié):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有機物,并放出氧氣的過程。
光(2)光合作用的表達式:
二氧化碳
+

有機物(淀粉)+氧氣

葉綠體化學方程式:6CO2+6H2O======C6H12O6+6O(3)物質(zhì)和能量轉(zhuǎn)化:無機物→有機物+氧氣;
光能→化學能(4)光合作用的實質(zhì):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5)光合作用的意義:①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提供有機物(食物)
②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③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提供氧氣
2.光合作用的過程
(1)條件:①光照下②葉綠體中
(2)產(chǎn)物:有機物(淀粉,可用碘液來鑒定(碘能使淀粉變藍色))、氧氣
(3)植物制造淀粉的實驗(變量:光照)
【1】實驗過程步驟將天竺葵放在暗處24小時(耗盡植物體中原有的有機物,排除原來淀粉的干擾)葉,用兩張鋁箔紙上下面夾住遮光(設(shè)置對照組,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放強光下照射4-5小時,將葉片摘下,去掉鋁箔紙將葉片防止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①使葉片中的葉綠素褪去,防止綠色對實驗的干擾②放酒精中,因葉綠素只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③水浴加熱,可預防燒杯中的酒精燃燒,以免出現(xiàn)危險)當葉片褪成黃白色時(酒精變成綠色),取出,用清水洗凈。滴上碘液,觀察顏色變化實驗現(xiàn)象:葉片遮光部分遇碘不變藍,葉片不遮光部分遇碘變藍色。實驗結(jié)論: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產(chǎn)物是淀粉。(4)植物制造淀粉的其他實驗
【1】有無葉綠體:將植物換成銀邊天竺葵(銀邊部分沒有葉綠體),葉片都不遮光
【2】有無二氧化碳:用兩透明塑料袋套住相似的葉片,一袋內(nèi)裝氫氧化鈉溶液(NaOH),一袋內(nèi)裝水做對比,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來除去二氧化碳氣體。
【3】產(chǎn)生氧氣:植物選金魚藻,放水中陽光下進行,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檢驗。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剛好相反的兩個過程,區(qū)別如下: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植物的葉綠體內(nèi)進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進行在光照下才能進行
有無光都能進行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④
制造有機物,貯藏能量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聯(lián)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物質(zhì)(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兩者互相依存和對立。第7節(jié):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1.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O2和CO2之間)自然界產(chǎn)生氧氣的途徑: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界消耗氧氣的途徑:生物呼吸作用、物質(zhì)燃燒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2.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CO2和有機物之間)自然界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途徑:生物的呼吸作用、物質(zhì)的燃燒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植物的光合作用。3.溫室效應(1)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地球的保溫作用。(2)好處:適度的溫室效應能保證地球上氣溫的穩(wěn)定,有利于動植物的生存。(3)壞處:過度的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性氣候變暖,并引起如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惡果(4)防治“溫室效應”加劇:①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②積極開發(fā)新能源(太陽能、氫能)③保護森林,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發(fā)④控制全球人口激增(熱個身先~~~)
高頻考點1:光合作用考點解讀: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如圖所示)。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zhì)和能量的轉(zhuǎn)化及其重要意義:①制造有機物,一部分供自身利用,更多的則是提供給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②釋放氧氣,遠遠大于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更多的則是散發(fā)到空氣中,供其他生物利用。③維持碳—氧平衡,光合作用要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例1:根據(jù)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圖1表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該實驗正確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按序號排列)(2)圖1中步驟③的作用是脫色,即使葉片中含有的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實驗結(jié)果更明顯。(3)圖2是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實驗,選擇實驗裝置組合甲和丙,其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2甲裝置試管中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衛(wèi)生香復燃,為了使該實驗結(jié)果在短時間內(nèi)非常明顯,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說出一項措施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頻考點2: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考點解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機物和氧氣
場所葉綠體
活細胞
條件光
有光和無光均可以
產(chǎn)物
有機物和氧氣
二氧化碳和水[物質(zhì)變化
無機物→有機物
有機物→無機物能量變化光能→化學能(貯存能量)化學能→其他形式的能量(釋放能量)相互關(guān)系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賴。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部分原料CO2
例2:某研究人員曾經(jīng)對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做過以下研究。實驗一:將某綠色植物放在黑暗裝置中,分別測定在不同溫度下植物對氧氣的吸收量,如圖中A所示,a、b分別表示10
℃和20
℃時植物吸收氧氣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實驗二:按圖B所示裝置進行黃豆種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實驗。請分析回答:(1)分析實驗一可知,溫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氣越________。(2)由實驗一結(jié)果可推知:在實驗二中,當廣口瓶內(nèi)黃豆種子溫度適當________時,就會促進玻璃罩內(nèi)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3)聯(lián)系本實驗,試分析吐魯番瓜果特別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頻考點3: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考點解讀:氧循環(huán)是指大自然中氧氣的含量會隨著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質(zhì)的燃燒等減少,但又會隨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這樣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huán),使大氣中氧氣的含量保持相對恒定的過程。例3:氧是組成生命物質(zhì)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的氧循環(huán)是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B.動物的呼吸作用可使O2轉(zhuǎn)化成CO2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氧氣的主要途徑
D.人的呼吸使大氣中的O2含量大幅降低高頻考點4: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考點解讀:碳循環(huán):①CO2光合作用→有機物→植物呼吸作用→CO2②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物呼吸作用―→體內(nèi)氧化→CO2③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植物殘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O2④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植物殘體→地下漫長反應→煤、石油、天然氣→CO2例4: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如圖所示,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過程中,二氧化碳進入植物體是通過(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
D.火山噴發(fā)第八節(jié)空氣污染與保護空氣污染(1)引起空氣污染的因素:①工業(yè)廢氣和煙塵的排放
②土地沙漠化
③車輛尾氣的排放
④部分建筑材料釋放有害氣體空氣污染的種類:①汽車尾氣
②可吸入顆粒物(煙塵)

SO2
④酸雨2、保護空氣潔凈的空氣才能保證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長。保護空氣的措施:①使用清潔能源

控制污染源
③加強空氣質(zhì)量監(jiān)測和
預防

植樹造林。附加: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順序:第一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第二步:將高錳酸鉀加入試管中。
第三步:用一團棉花放在靠近試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導管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第四步: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第六步: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滅酒精燈。例題:16克氧氣和10克碳完全燃燒是否一定生成26克的二氧化碳?為什么?請列試計算。(你都掌握了沒有呢~~~)
一、選擇題1.
下表為某人平靜呼吸時,吸入氣(吸入的氣體)、呼出氣(呼出的氣體)、肺泡氣(肺泡內(nèi)的氣體)中O2、CO2、N2三種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2CO2N2吸入氣21%0.04%78%呼出氣16%4.0%78%肺泡氣14%5.5%78%A.導致肺泡氣與吸入氣中O2體積分數(shù)差異的原因是肺毛細血管中O2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肺泡內(nèi)B.該人平靜呼吸時,一次吸入的氣體不會全部進人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氣管和支氣管中C.若該人深呼吸一次,則吸入氣中CO2體積分數(shù)將低于0.04%D.肺泡氣是吸入氣與呼出氣的混合氣體,因此其CO2體積分數(shù)最高2.
如圖是模擬膈肌運動的裝置,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②模擬肺,④模擬膈肌B.甲模擬吸氣過程,此時①內(nèi)氣壓小于②內(nèi)氣壓C.乙模擬呼氣過程,此時膈肌舒張D.這個實驗說明吸氣、呼氣與膈肌的運動有關(guān)3.
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中,所用的保溫瓶已作滅菌處理,保溫瓶內(nèi)的環(huán)境條件適宜。將適量、等質(zhì)量的正在萌發(fā)和煮熟過的種子分別裝入兩個保溫瓶后密閉,多次測定有關(guān)的量,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判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A.若Y表示瓶內(nèi)溫度,則a表示萌發(fā)的種子B.若Y表示瓶內(nèi)氧氣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C.若Y表示種子的質(zhì)量,則b表示萌發(fā)的種子D.若Y表示瓶內(nèi)二氧化碳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4.
將一株植物在黑暗環(huán)境中放置48h,然后將一片葉子的葉脈切斷(如圖所示,作用是阻止水分的運輸),在陽光下照射4h,再將葉片脫色處理后滴加碘液,發(fā)現(xiàn)a部(上部)葉呈棕色,b部(下部)葉呈藍色,這個實驗說明了(  )A.葉上部有淀粉產(chǎn)生,葉下部無淀粉產(chǎn)生B.葉下部有淀粉產(chǎn)生,葉上部無淀粉產(chǎn)生C.光合作用需要光照D.光合作用需要CO25.
將某生長旺盛的植株放進透明密閉的容器內(nèi),滿足植株所需要的所有自然條件。然后測定夏季一晝夜間容器內(nèi)二氧化碳(CO2)濃度的變化,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當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時,曲線上對應這一生理狀況的點有(  )A.a(chǎn)點和d點B.b點和c點C.a(chǎn)點、b點和c點D.b點、c點和d點6.
如圖所示,將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發(fā)生改變,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B.曲線BC段表示綠色植物只進行光合作用C.在B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D.整段曲線表明,隨著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7.
晚上,將金魚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把試管先后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氣泡數(shù)目,統(tǒng)計結(jié)果如圖。分析錯誤的是( 
)A.氣泡越多,說明產(chǎn)生的氧氣越多B.試管與燈的距離為10
cm時,產(chǎn)生的氣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較強C.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光照越強,光合作用也就越強D.如果將該試管放在黑暗中,也將會冒出大量氣泡
第7題圖
第8題圖
第9題圖8.
如圖所示為在光照強度一定的情況下,溫室中某種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受溫度影響的曲線圖。據(jù)圖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A.光合作用的強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提高溫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C.在0°C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為0D.植物生長最快的溫度就是光合作用強度最大時的溫度9.
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并將該裝置放在有陽光、溫暖的地方,數(shù)小時后,觀察實驗現(xiàn)象,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A.甲裝置塑料袋內(nèi)收集的氣體是氧氣B.乙裝置塑料袋內(nèi)收集的氣體是二氧化碳C.甲、乙兩組裝置唯一的變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來驗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條件D.若甲裝置中盆栽植物為銀邊天竺葵,則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10.現(xiàn)有四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若要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則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C.②和③
D.②和④11.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玻璃溫室里進行植物栽培實驗,并在一晴天夜晚從零點開始對室內(nèi)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了24h測定,下列曲線能正確表示測定結(jié)果的是(  )12.如圖所示是植物的葉釋放氧氣的量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下列對該圖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A.AB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B.B點時植物的葉不進行光合作用C.CD段植物的葉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D.B點過后,植物的葉的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13.氧氣占空氣總體積的21%,對動植物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氧的循環(huán)如圖所示,下列過程在X處不合理的是(  )A.人和動物的呼吸作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各種礦物燃料的燃燒D.植物的呼吸作用14.取兩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裝滿水后分別放入等量金魚藻,測出瓶內(nèi)的含氧量后密封,將甲瓶放在黑暗處,乙瓶放在陽光下,其他條件相同,n小時后再次測出瓶內(nèi)的含氧量,兩次測量結(jié)果如圖所示,下列對于n小時內(nèi)甲、乙兩瓶內(nèi)的含氧量的分析正確的是(  )A.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是:c
gB.甲瓶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量是:(a-b)gC.乙瓶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量是:(a-c)gD.乙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是:(a-b)g15.某同學為了探究萌發(fā)的種子的呼吸作用,利用如圖的裝置進行了實驗。一段時間后向試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開閥門并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后發(fā)現(xiàn),甲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乙裝置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本實驗結(jié)果說明萌發(fā)的種子呼吸釋放出二氧化碳B.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為了防止空氣中的灰塵進入C.如果將兩個裝置都密封,實驗會更快效果也更好D.若乙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稍渾濁,說明煮熟的種子呼吸較弱二、非選擇題16.在下圖中,甲圖是人在平靜呼吸時肺內(nèi)氣壓變化的示意圖,乙圖是平靜呼吸時胸廓變化示意圖。在甲圖的d點處,此時肺內(nèi)氣壓比外界大氣壓____(選填“高”“低”或“相等”)。當胸廓變化處于乙圖的B狀態(tài)時,肺內(nèi)氣壓的變化反映于甲圖中的_________段(用甲圖中的字母表示)。甲        乙17.如圖所示是小柯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用手握住裝置乙的試管外壁,觀察紅色水滴能否移動。這是為了檢查裝置的_______性。設(shè)置乙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小柯認為用天平分別稱出甲、乙整個裝置的質(zhì)量,若前后質(zhì)量有變化即可證明種子進行了呼吸作用。你認為他的想法正確嗎?______________。(3)甲裝置內(n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氣壓減小,紅色水滴會向右移動。第17題圖
第18題圖
第19題圖18.為證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能產(chǎn)生氧氣”,小金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1)本實驗選擇水生綠色植物金魚藻作為實驗材料而不選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證明試管內(nèi)收集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上述實驗裝置與材料,設(shè)計“證明光照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的實驗。(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依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A、B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2)B中的CO2含量比A中的________,O2的含量比A中的________。(3)B結(jié)構(gòu)中CO2和O2之所以能與A結(jié)構(gòu)內(nèi)的CO2和O2進行氣體交換,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欲利用下列裝置探究綠色植物呼吸過程中是否有CO2氣體產(chǎn)生,設(shè)計的探究過程如下。請回答下列有關(guān)問題:(1)假設(shè):綠色植物在呼吸過程中有CO2氣體產(chǎn)生。(2)設(shè)計方案:使綠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處發(fā)生呼吸作用,檢驗呼吸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氣體。(3)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文字表達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②綠色植物呼吸作用文字表達式: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4)實驗:操作步驟簡答①將各裝置按上圖所示連接好并裝入對應試劑,C中放入綠色植物①A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處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往A的導管口緩緩連續(xù)鼓入空氣一段時間④A裝置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D裝置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結(jié)論與討論:①能表示這個探究實驗獲得成功的兩個主要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該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的結(jié)論不正確,原因是多方面的。請你從實驗條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兩個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羅蘭的新鮮葉片放在無色透明的封閉容器中,并將它們置于不同顏色的光照條件下(其他條件均適宜并相同)。經(jīng)過8h后,測量容器中氧氣的增加量,得到如表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容器植物光的顏色氧氣的增加量(mL)1天竺葵紅1202天竺葵綠153紫羅蘭紅804紫羅蘭綠10據(jù)表回答:(1)該實驗通過測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2)上述實驗結(jié)果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2條即可)。(3)除如表所示因素外,列舉2條影響紫羅蘭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應速率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選取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將此裝置經(jīng)黑暗處理一晝夜后移至光下數(shù)小時,再將這四片葉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________加熱,使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2)清洗后,分別向這四片葉子滴加碘液,下列選項中變成藍色的是_________。A.甲葉未覆蓋鋁箔的部分B.甲葉覆蓋鋁箔的部分C.乙葉D.丙葉的綠色部分E.丙葉的白斑部分F.丁葉(3)本實驗中有3組對照實驗:乙葉和丁葉形成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甲葉和丙葉的實驗結(jié)果說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23.圖甲為探究CO2是否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其中a為實驗組,b為對照組。完成圖甲所示探究后,將b裝置中的植株取出,放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一晝夜。用2張大小相等的鋁箔在該植株某一葉片綠色部分的相同位置從上下兩面蓋嚴,然后放在陽光下照射。4h后,去掉鋁箔,摘下該葉片。將該葉片進行脫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處理。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1)圖甲中用塑料袋扎緊花盆的實驗設(shè)計思路是__________。A.確保植株與玻璃鐘罩內(nèi)空氣隔絕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產(chǎn)生CO2的干擾C.防止NaOH溶液對植株根系的影響D.排除土壤土質(zhì)差異的干擾(2)將圖甲中b裝置放在某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一晝夜,測得這一晝夜內(nèi)該玻璃鐘罩內(nèi)CO2濃度下降。由此可知,該植株在這一晝夜內(nèi)光合作用強度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強度。(3)圖乙中,A時刻葉片經(jīng)酒精脫色后呈__________色。B時刻葉片在陽光充足、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總結(jié)一下你的收獲吧~)
T同步——光合作用與氧碳循環(huán)同步訓練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題型分析
課堂達標檢測
回顧小結(ji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右玉县| 宣武区| 方城县| 桂东县| 文安县| 蕉岭县| 孟村| 嘉荫县| 中牟县| 四川省| 嵩明县| 丹寨县| 喜德县| 河池市| 醴陵市| 漳州市| 依安县| 甘肃省| 会理县| 根河市| 新竹市| 仙桃市| 西林县| 大埔区| 河北区| 左云县| 河津市| 达拉特旗| 高青县| 平顶山市| 蓝田县| 玛多县| 称多县| 弋阳县| 阜康市| 焦作市| 白河县| 呼图壁县| 济南市|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