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元明清三個朝代的更迭順序、時間,理清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知道在此期間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起到關鍵作用的歷史人物。 2. 通過材料的拓展,學習從明到清的更替過程;運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分析明朝滅亡和清朝建立的歷史必然。 3. 以史為鑒,通過學習明清帝國興替,明白朝代更替的規律,知道統治者采取正確政策的必要性。 二、教學重點: 明清朝代的更替 三、教學難點: 清初統治者調整政策的原因 堂堂大元,奸佞當權,……官法濫,刑法重,黎 民怨。……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1.背景: 元朝末年,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的激化,激起大規模農民起義。 2.建立: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應天 朱元璋 南京明故宮遺址 南京明孝陵 (17歲)悲慘家事兒: 旱災,蝗災,瘟疫,饑荒 四月初六父親餓死, 初九大哥餓死, 二十二日母親餓死。 出身:佃農 高祖名字:朱百六; 曾祖名字:朱四九; 祖父名字:朱初一; 父親名字:朱五四。 朱重八轉運了:17歲當和尚,25歲寺廟遭焚毀;他走投無路,參加抗元的起義軍;依靠自己的勇敢、智慧、運氣,在義軍中脫穎而出,后來領導起義軍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年號“洪武”。 3.統一: 明軍攻占大都,蒙古殘余勢力逃往漠北。 明軍先后平定西北等地,統一中國。 明太祖把兒孫分封到各地,藩王勢力日益膨脹。他死后,孫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削藩,北平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都城南京,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年號永樂,改北平為北京。1421年,遷都北京,稱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 明成祖朱棣 靖難之役 明 朝 疆 域 圖 明成祖朱棣 1.閱讀教材P3的內容,找出明初興盛的原因。 ①強化皇權 ②獎勵墾荒 ③輕徭薄賦 ④提高工匠身份 2.閱讀教材P3的內容,找出明初興盛的表現。 1.閱讀教材P3的內容,找出明朝后期衰落的原因。 ①賦稅沉重 ②連年旱災 ③連年戰爭 明末農民起義(李自成) 和哪個政權之間的戰爭? 女真族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領。早年貧困,靠采松子、挖人參到馬市上出售為生。他經常接觸漢人,一度投到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帳下,受到軍事訓練,受漢文化影響很深。1583年,他被明朝授為建州左衛教指揮使,成為建州女真的首領。此后,他用了40年時間,逐步統一了女真各部。 努爾哈赤 1616年,他建立金國,定都赫圖阿拉,史稱“后金”。起兵反抗明朝的民族壓迫,逐步奪取遼河以東大片土地。1625年,努爾哈赤將都城遷到沈陽,1626年,努爾哈赤在進攻寧遠城時被明軍炮火擊中,不久死去。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對滿族初期的史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 改國號為清。 皇太極 2.建立: 1.背景: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3.統一: 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寧遠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起義軍。 起義軍在山海關戰敗后撤出北京。 闖王李自成的畫像 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他武藝出眾,善于騎射,又有膽略,號稱闖將。1636年,起義軍領袖高迎祥被俘犧牲,李自成稱闖王。1640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進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受到城鄉人民的擁護,起義隊伍迅速壯大。1643年,李 自成占領西安,第二年初,建立政權,國 號大順,年號永昌。 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推翻明王朝的腐朽統治。四月,李自成率兵與吳三桂軍隊及清軍大戰于山海關,農民起義軍失利,李自成率農民軍輾轉撤退到湖北,遭地主武裝襲擊,壯烈犧牲,時年39歲。 滿洲興起后是怎樣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的呢? 圈占土地 強制東南沿海居民內遷 逼迫漢人剃發梳辮 清初各族人民的抗清斗爭促使統治者調整野蠻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會經濟的倒退逆轉。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會經濟得以恢復發展,很快達到中國歷史上新的高峰。 得民心者得天下。 明 朝 清 朝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明清歷史知多少 1368年 朱元璋 應天府(今南京) →北京 1636年(17世紀) 皇太極 沈陽→北京 明清帝國的興替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644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推翻明朝。 清朝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1644年,清軍入關。 1.課時特訓:必做【基礎訓練】T1-6 【提高訓練】T7 2.作業本:選做5.1.1 3.預習:5.1.2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