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 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第1課時 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含義1.含義:(1)屬性及其劃分:①屬性:事物的___________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分為_________和非本質屬性。②本質屬性: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___________。(2)概念的含義: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_________。必備知識·素養奠基性質和關系本質屬性內部規定性思維形式2.表達形式:(1)表達形式:_____。(2)語詞的多樣性:①語詞形式多樣:同一個概念可以有多個語詞表達;②表達內容多樣:同一語詞在___________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語詞不同的場合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內涵:(1)含義:所反映的事物的_________,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2)性質:說明事物究竟“是什么”。2.外延:(1)含義: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質屬性的事物的_____。(2)性質: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___________。本質屬性范圍“有哪些”3.概念之間的關系:(1)實質: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圍上的關系。(2)關系:①相容關系:在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種類內容圖示全同關系兩個概念的外延_________屬種關系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_________,外延大的為_______,外延小的概念為_______種屬關系完全相同全部外延屬概念種概念種類內容圖示交叉關系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____________是相同的一部分外延②不相容關系:又稱為全異關系。全異關系不具有相同部分矛盾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且它們的外延之和_____該屬概念的外延反對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且它們的外延之和_____該屬概念的外延等于小于【思考小測】請你畫出四個圓圈,分別代表:A手機,B計算機,C智能手機,D手機廠商。提示:四個圓圈中,A與B是交叉的,C在A與B交叉的部分中,D則與另外三個圓圈不相干,在一旁畫出。如圖:議題一 概念的屬性與形式議題誘思:魯迅在廈門大學擔任研究院教授時,校長經常克扣辦學經費,刁難師生。一天,校長把研究院的負責人和教授們找去開會,提出要把經費削減一半。教授們紛紛反對:研究院的經費本來就少,連研究成果的印刷費都付不出,絕對不能再減了。校長卻說:“關于這件事,不能聽你們的,學校的經費是有錢人拿出來的,只有有錢人才有發言權!”他剛說完,魯迅立即站起身來。魯迅從口袋里摸出兩個銀幣,“啪”地一聲放在桌上,鏗鏘有力地說:“我有錢,我也有發言權!”探究:(1)試著給“有錢人”下一個定義。(2)這個故事說明概念的表達形式有什么特點?關鍵能力·議題導學【歸納·釋疑】1.概念的含義:(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思維形式最基本的組成單位,也是構成命題、推理的要素。(2)客觀世界存在著千差萬別的事物,事物都有不同的性質,事物之間又有各種關系。事物的性質與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有本質和非本質屬性之分。①本質屬性是一事物之所以為該事物并與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屬性。如思維是人的本質屬性,新陳代謝則不是人的本質屬性,非本質屬性對事物不具有決定性意義。②同一個事物對象,可以從不同方面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得到不同的概念。如水,物理上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從化學上看,水就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化合物。2.概念的內容與形式:(1)概念的內容:揭示概念所反映對象的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2)形式:即表達形式。①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②語詞形式多樣:同一個概念可以有多個語詞表達;同一語詞在不同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典例·示范】人腦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特征或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 ) A.推理B.判斷C.概念D.詞匯【思維·建模】【解析】選C。事物的屬性有本質和非本質屬性之分,概念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特征或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選C。【素養·提能】一個算命先生與一個理發匠是一對棋友,他們的棋藝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一天,他們在“開戰”前商定了輸贏后的獎懲辦法。算命先生說:“要是我輸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發匠說:“好,一言為定。如果我輸了,白送你一個頭!”結果,算命先生輸了,他如實地履行了“開戰”前的協定,但算命先生卻沒有死。思考: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科學精神、政治認同)提示: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同一語詞在不同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這里的“命”與“頭”分別指算命一次和理發一次,不是生命和頭顱。議題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議題誘思:有一個旅行者經過長途跋涉,又饑又渴,進了一家酒店。旅行者點了兩份五先令的夾肉面包,旅行者問:“黑啤酒多少錢一瓶?”“十先令一瓶,先生!”“現在我感到渴得比餓得厲害,我想用兩份夾肉面包換一瓶黑啤酒可以嗎,老板?”“當然可以。”老板爽快地說。老板收起了面包,拿來一瓶黑啤酒,旅行者一飲而盡,嘴巴一擦,然后背起背包就要離開。老板急忙叫住他,客氣地說:“先生,您還沒有付啤酒錢呢!”“我不是用夾肉面包換的嗎?”“可是面包您也沒付啊,先生!”“我沒有吃你的面包,為什么要我付面包的錢啊?”“是啊,他沒有吃我的面包。”老板任旅行者揚長而去。探究:(1)在這則故事中,旅行者犯了什么邏輯錯誤?(2)搜集幾則生活中趣味語言邏輯故事。【歸納·釋疑】1.概念的內涵和外延:(1)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是概念具有的兩個基本特征。(2)概念的內涵就是指這個概念的含義,即該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所特有的屬性,是指一個概念所概括的思維對象本質特有的屬性的總和。例如“國家”這一概念的內涵包括:它是階級社會中所特有的政治實體,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統治階級統治、壓迫被統治階級的工具,是由軍隊、警察、監獄、法庭、立法機構和行政機構組成的暴力統治機器,等等。(3)概念的外延就是指這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的范圍,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屬性的事物或對象。例如:“森林包括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這就是從外延角度說明“森林”的概念。(4)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具有反比關系,即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例如,“國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國家。由此可知,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大越豐富,則其對應的外延就越小。2.概念之間的關系:根據概念外延之間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兩大類。相容不相容(1)相容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關系。根據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關系可以分為全同關系、屬種關系、種屬關系和交叉關系四種。①全同關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②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是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③交叉關系:是指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與另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關系。(2)不相容關系:①內涵:不相容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關系,又稱全異關系。如“男人”(A)和“紅色”(B)兩者的外延沒有任何重合,且沒有相同的屬概念。“男人”的屬概念為“人”,“紅色”的屬概念為“顏色”。②進一步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a.矛盾關系: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們的外延之和剛好等于其屬概念的外延。如核國家(A)和無核國家(B),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屬概念“國家”的外延。b.反對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部分重合,而他們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的外延。如“黑色”(A)和“白色”(B),它們的外延沒有任何重合,兩個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顏色”。【典例·示范】概念A與概念B之間有交叉關系,當且僅當,(1)存在對象x,x既屬于A又屬于B;(2)存在對象y,y屬于A但不屬于B;(3)存在對象z,z屬于B但不屬于A。根據上述定義,兩個概念之間具有交叉關系,下列符合這一關系的是( )A.人物畫;工筆畫B.電影《盜夢空間》;最佳影片C.食堂總經理;學生D.高校教師;副教授【思維·建模】【解析】選A。本題考查的是對交叉關系的理解。題干是關于交叉關系的嚴格定義。A中“人物畫”和“工筆畫”兩個概念之間存在的是交叉關系。B中“盜夢空間”與“最佳影片”之間是種屬關系。C中“食堂總經理”與“學生”之間是全異關系。D中“高校教師”和“副教授”之間是屬種關系。【素養·提能】能不能將“某工廠工人”和“某工廠”兩個概念的外延關系畫成下圖?為什么?如果不能畫成下圖,正確的圖示關系應該是什么?(科學精神、公共參與)提示:不能。“某工廠工人”和“某工廠”這兩個概念的關系應是全異關系,正確的圖示應該是:這一錯誤的實質在于將概念之間的關系混同于事物之間的關系,認為工人是在工廠里面工作的,所以將“工人”這個概念的外延畫在“工廠”這個概念的外延里面。【課堂回眸】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對概念認識正確的是( ) ①概念反映事物的屬性②是思維形式最基本的組成單位③是構成命題、推理的要素④是人腦對事物的正確反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課堂訓練·素養達標【解析】選B。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思維形式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②③正確,選B;①④錯誤。2.下列對概念認識正確的是( )①概念是反映事物屬性的思維形式②概念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性和概括性③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選D。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概念的基本特征是內涵和外延,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①②錯誤,③④正確。3.有位病人想吃水果,家人給他一個蘋果,他反對道:我要吃水果,不吃蘋果。這位病人沒有看到水果與蘋果的( )A.全同關系B.屬種關系C.種屬關系D.反對關系【解析】選B。水果與蘋果是屬種關系,B符合題意,排除A、C、D。 【補償訓練】 有兩個獵人老伊和老鮑看見一棵大松樹上有一只可愛的小松鼠。奇怪的是,老伊和老鮑干脆圍繞著這棵大松樹走了一圈,沒想到的是,這只松鼠也在樹上繞了一圈,它的臉一直對著兩個獵人,并且雙眼緊緊盯著他們。這時候,在旁邊觀望的另一個獵人問他們:“你們有沒有繞著松鼠走了一圈?”“有,”老伊說,“不對不對!”老鮑馬上表示反對。從科學思維的角度,兩個人的分歧在于:A.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內涵B.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外延C.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表達形式D.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解析】選A。本題旨在考查概念的重要性。老伊和老鮑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內涵,因此發生爭論。B、C、D與此題中爭論無關。4.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全部對象。根據概念外延之間是否有重合的部分,可將概念間的關系區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概念間的相容關系是指兩個概念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的關系。據此以下概念間不具有相容關系的是( )A.導體—半導體B.美國的首都—華盛頓C.作家—中國作家D.大學生—中共黨員【解析】選A。定義中的關鍵信息為“兩個概念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導體與半導體概念外延不存在重合的部分,因此導體與半導體不具有相容關系,A正確;美國的首都就是華盛頓,兩個概念的外延存在重合關系,排除B;作家外延是包括中國作家的,排除C;有的大學生是中共黨員,有的中共黨員是大學生,排除D。5.一位老師帶領學生去體驗貧困地區麥收工作,其具體安排如下:“男同學割麥子,女同學對麥子進行打捆,體力強的同學運麥捆到場院,體力弱的同學拾麥穗。希望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分工成四排。”學生聽到安排后茫然不知所措。請問男女同學、體力強弱的同學、男同學與體力強的同學之間是何關系?試用圖示法把它表示出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概念外延的相容與不相容關系。解答時,需要根據二者的關系具體判斷,然后調用圖示法進行分析。答案:男同學與女同學是矛盾關系;體力強的同學與體力弱的同學是反對關系;男同學與體力強的同學是交叉關系。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 課程標準素養目標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科學精神 理解內涵和外延統一,掌握基本規律;理解概念思維形式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公共參與 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第1課時 概念的概述必備知識·素養奠基一、概念的含義1.含義:(1)屬性及其劃分:①屬性: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②本質屬性: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2)概念的含義: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2.表達形式:(1)表達形式:語詞。(2)語詞的多樣性:①語詞形式多樣:同一個概念可以有多個語詞表達;②表達內容多樣:同一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內涵:(1)含義: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2)性質:說明事物究竟“是什么”。2.外延:(1)含義: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2)性質: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3.概念之間的關系:(1)實質: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圍上的關系。(2)關系:①相容關系:在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種類內容圖示全同關系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屬種關系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種屬關系續表種類內容圖示交叉關系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②不相容關系:又稱為全異關系。全異關系不具有相同部分矛盾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反對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 請你畫出四個圓圈,分別代表:A手機,B計算機,C智能手機,D手機廠商。提示:四個圓圈中,A與B是交叉的,C在A與B交叉的部分中,D則與另外三個圓圈不相干,在一旁畫出。如圖:關鍵能力·議題導學議題一 概念的屬性與形式議題誘思:魯迅在廈門大學擔任研究院教授時,校長經常克扣辦學經費,刁難師生。一天,校長把研究院的負責人和教授們找去開會,提出要把經費削減一半。教授們紛紛反對:研究院的經費本來就少,連研究成果的印刷費都付不出,絕對不能再減了。校長卻說:“關于這件事,不能聽你們的,學校的經費是有錢人拿出來的,只有有錢人才有發言權!”他剛說完,魯迅立即站起身來。魯迅從口袋里摸出兩個銀幣,“啪”地一聲放在桌上,鏗鏘有力地說:“我有錢,我也有發言權!”探究:(1)試著給“有錢人”下一個定義。(2)這個故事說明概念的表達形式有什么特點?1.概念的含義:(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思維形式最基本的組成單位,也是構成命題、推理的要素。(2)客觀世界存在著千差萬別的事物,事物都有不同的性質,事物之間又有各種關系。事物的性質與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有本質和非本質屬性之分。①本質屬性是一事物之所以為該事物并與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屬性。如思維是人的本質屬性,新陳代謝則不是人的本質屬性,非本質屬性對事物不具有決定性意義。②同一個事物對象,可以從不同方面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得到不同的概念。如水,物理上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從化學上看,水就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化合物。2.概念的內容與形式:(1)概念的內容:揭示概念所反映對象的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2)形式:即表達形式。①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②語詞形式多樣:同一個概念可以有多個語詞表達;同一語詞在不同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人腦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特征或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 )A.推理B.判斷C.概念D.詞匯【思維·建模】【解析】選C。事物的屬性有本質和非本質屬性之分,概念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特征或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選C。 一個算命先生與一個理發匠是一對棋友,他們的棋藝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一天,他們在“開戰”前商定了輸贏后的獎懲辦法。算命先生說:“要是我輸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發匠說:“好,一言為定。如果我輸了,白送你一個頭!”結果,算命先生輸了,他如實地履行了“開戰”前的協定,但算命先生卻沒有死。思考: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科學精神、政治認同)提示: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同一語詞在不同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這里的“命”與“頭”分別指算命一次和理發一次,不是生命和頭顱。議題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議題誘思:有一個旅行者經過長途跋涉,又饑又渴,進了一家酒店。旅行者點了兩份五先令的夾肉面包,旅行者問:“黑啤酒多少錢一瓶?”“十先令一瓶,先生!”“現在我感到渴得比餓得厲害,我想用兩份夾肉面包換一瓶黑啤酒可以嗎,老板?”“當然可以。”老板爽快地說。老板收起了面包,拿來一瓶黑啤酒,旅行者一飲而盡,嘴巴一擦,然后背起背包就要離開。老板急忙叫住他,客氣地說:“先生,您還沒有付啤酒錢呢!”“我不是用夾肉面包換的嗎?”“可是面包您也沒付啊,先生!”“我沒有吃你的面包,為什么要我付面包的錢啊?”“是啊,他沒有吃我的面包。”老板任旅行者揚長而去。探究:(1)在這則故事中,旅行者犯了什么邏輯錯誤?(2)搜集幾則生活中趣味語言邏輯故事。1.概念的內涵和外延:(1)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是概念具有的兩個基本特征。(2)概念的內涵就是指這個概念的含義,即該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所特有的屬性,是指一個概念所概括的思維對象本質特有的屬性的總和。例如“國家”這一概念的內涵包括:它是階級社會中所特有的政治實體,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統治階級統治、壓迫被統治階級的工具,是由軍隊、警察、監獄、法庭、立法機構和行政機構組成的暴力統治機器,等等。(3)概念的外延就是指這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的范圍,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屬性的事物或對象。例如:“森林包括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這就是從外延角度說明“森林”的概念。(4)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具有反比關系,即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例如,“國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國家。由此可知,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大越豐富,則其對應的外延就越小。2.概念之間的關系:根據概念外延之間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兩大類。相容不相容(1)相容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關系。根據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關系可以分為全同關系、屬種關系、種屬關系和交叉關系四種。①全同關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②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是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③交叉關系:是指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與另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關系。(2)不相容關系:①內涵:不相容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關系,又稱全異關系。如“男人”(A)和“紅色”(B)兩者的外延沒有任何重合,且沒有相同的屬概念。“男人”的屬概念為“人”,“紅色”的屬概念為“顏色”。②進一步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a.矛盾關系: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們的外延之和剛好等于其屬概念的外延。如核國家(A)和無核國家(B),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屬概念“國家”的外延。b.反對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部分重合,而他們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的外延。如“黑色”(A)和“白色”(B),它們的外延沒有任何重合,兩個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顏色”。概念A與概念B之間有交叉關系,當且僅當,(1)存在對象x,x既屬于A又屬于B;(2)存在對象y,y屬于A但不屬于B;(3)存在對象z,z屬于B但不屬于A。根據上述定義,兩個概念之間具有交叉關系,下列符合這一關系的是( )A.人物畫;工筆畫B.電影《盜夢空間》;最佳影片C.食堂總經理;學生D.高校教師;副教授【思維·建模】【解析】選A。本題考查的是對交叉關系的理解。題干是關于交叉關系的嚴格定義。A中“人物畫”和“工筆畫”兩個概念之間存在的是交叉關系。B中“盜夢空間”與“最佳影片”之間是種屬關系。C中“食堂總經理”與“學生”之間是全異關系。D中“高校教師”和“副教授”之間是屬種關系。能不能將“某工廠工人”和“某工廠”兩個概念的外延關系畫成下圖?為什么?如果不能畫成下圖,正確的圖示關系應該是什么?(科學精神、公共參與)提示:不能。“某工廠工人”和“某工廠”這兩個概念的關系應是全異關系,正確的圖示應該是:這一錯誤的實質在于將概念之間的關系混同于事物之間的關系,認為工人是在工廠里面工作的,所以將“工人”這個概念的外延畫在“工廠”這個概念的外延里面。課堂訓練·素養達標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對概念認識正確的是( )①概念反映事物的屬性②是思維形式最基本的組成單位③是構成命題、推理的要素④是人腦對事物的正確反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選B。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思維形式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②③正確,選B;①④錯誤。2.下列對概念認識正確的是( )①概念是反映事物屬性的思維形式②概念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性和概括性③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選D。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概念的基本特征是內涵和外延,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①②錯誤,③④正確。3.有位病人想吃水果,家人給他一個蘋果,他反對道:我要吃水果,不吃蘋果。這位病人沒有看到水果與蘋果的( )A.全同關系B.屬種關系C.種屬關系D.反對關系【解析】選B。水果與蘋果是屬種關系,B符合題意,排除A、C、D。【補償訓練】 有兩個獵人老伊和老鮑看見一棵大松樹上有一只可愛的小松鼠。奇怪的是,老伊和老鮑干脆圍繞著這棵大松樹走了一圈,沒想到的是,這只松鼠也在樹上繞了一圈,它的臉一直對著兩個獵人,并且雙眼緊緊盯著他們。這時候,在旁邊觀望的另一個獵人問他們:“你們有沒有繞著松鼠走了一圈?”“有,”老伊說,“不對不對!”老鮑馬上表示反對。從科學思維的角度,兩個人的分歧在于:( )A.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內涵B.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外延C.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表達形式D.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解析】選A。本題旨在考查概念的重要性。老伊和老鮑不明白“圍繞松鼠轉一圈”的內涵,因此發生爭論。B、C、D與此題中爭論無關。4.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全部對象。根據概念外延之間是否有重合的部分,可將概念間的關系區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概念間的相容關系是指兩個概念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的關系。據此以下概念間不具有相容關系的是( )A.導體—半導體B.美國的首都—華盛頓C.作家—中國作家D.大學生—中共黨員【解析】選A。定義中的關鍵信息為“兩個概念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導體與半導體概念外延不存在重合的部分,因此導體與半導體不具有相容關系,A正確;美國的首都就是華盛頓,兩個概念的外延存在重合關系,排除B;作家外延是包括中國作家的,排除C;有的大學生是中共黨員,有的中共黨員是大學生,排除D。5.一位老師帶領學生去體驗貧困地區麥收工作,其具體安排如下:“男同學割麥子,女同學對麥子進行打捆,體力強的同學運麥捆到場院,體力弱的同學拾麥穗。希望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分工成四排。”學生聽到安排后茫然不知所措。請問男女同學、體力強弱的同學、男同學與體力強的同學之間是何關系?試用圖示法把它表示出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概念外延的相容與不相容關系。解答時,需要根據二者的關系具體判斷,然后調用圖示法進行分析。答案:男同學與女同學是矛盾關系;體力強的同學與體力弱的同學是反對關系;男同學與體力強的同學是交叉關系。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2021學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三學案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1課時 概念的概述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2021學年新教材政治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三課件:第二單元第四課第1課時 概念的概述.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