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學用合一”課堂教學模式創新高二年級政治學科導學案編寫人:初審人:審核人:課題:7.2心中有數上職場班級:姓名:【導入學習】【學習目標】與【學科素養】1.描述與分類:從業勞動者的合法權利和義務。2.解析與論證:就業維權的原因。3.預測與選擇:就業者依法維權的途徑和方式。4.辨析與評價:評議勞動爭議的案例。【自主學習】一、明明白白工作1.勞動者的權利(1)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①含義:勞動報酬就是人們常說的工資,它是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勞動者的報酬。②形式: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2)休息休假的權利①職工每日工作八小時、每周工作四十小時。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②我國還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③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作為對勞動者犧牲休息或休假時間的回報,用人單位必須向勞動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資的加班工資。(3)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①勞動創造財富,勞動者理應得到全社會特別是用人單位的關心和保護。②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并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4)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①必要性:勞動者在職業生涯中會出現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現象,可能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②要求:為了確保勞動者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國家和社會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5)其他權利: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參加民主管理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等。2.勞動者要承擔的義務: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二、清清楚楚維權1.勞動爭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糾紛。2.勞動爭議解決方式(1)協商與和解①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②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2)申請調解①當事人也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等調解組織申請調解。②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互諒互讓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達成調解協議,簽訂調解協議書。③調解協議書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3)勞動仲裁①含義: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進行裁決的活動。②條件:如果當事人不愿意協商或調解、協商或調解不成、當事人達成和解或調解協議后不履行,都可以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仲裁申請。③效力:仲裁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除特定情形外,未經勞動仲裁程序,當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4)提起訴訟條件①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的仲裁申請不予受理的,申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②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用學習】1.勞動者權利的內容包括( )①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②提高職業技能的權利 ③休息休假的權利 ④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⑤遵守職業道德的權利 ⑥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2.漫畫《同工不同酬》反映了用人單位侵害了勞動者( )A.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B.獲得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的權利C.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D.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3.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作為用人單位則是必須履行的義務,其主要包括( )①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 ②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 ③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④完成勞動任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古文《賣油翁》中的賣油翁能使油從銅錢口入而銅錢不濕,其原因很簡單,“無他,唯手熟耳”。這啟示我們,作為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是( )A.完成勞動任務B.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C.接受職業技能培訓D.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5.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關于勞動報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就是人們常說的“工資” ②由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勞動者③也可以以實物形式支付(如廠子的產品等) ④勞動報酬問題一般不會成為勞動爭議的焦點A.①②③ B.①②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關于勞動者維權途徑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必須先進行雙方協商;協商不成,再申請調解;調解不成,再申請仲裁;仲裁不成,再提起訴訟B.要具體分析,若認為某些勞動爭議不可能通過調解、仲裁解決,可直接提起訴訟C.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D.勞動者要提高自己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7.王云在一家棉紡織企業上班,2020年7月,因工傷與廠方達成和解協議,廠方一次性補償給她6萬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管王云對該和解協議滿意與否,她都必須遵守B.如果王云對該和解協議感到不滿意,她可以通過調解、仲裁、訴訟解決問題C.王云感覺不滿意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D.和解協議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自愿、平等基礎上達成的,具有法律效力8.無論是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的權利,還是勞動者違反勞動義務,都會導致一個結果——勞動爭議。下列屬于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必經程序的是( )A.與用人單位協商B.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C.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D.由第三者調解9.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可以協商解決。關于協商解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沒有必要,一點不解決問題 ②必須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 ③如果協商一致,可以達成和解協議 ④和解協議不具有必須履行的法律效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0.關于勞動爭議仲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裁決是有法律約束力的 ②當事人沒有異議就必須履行 ③當事人可以越過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④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年7月1日,我國第一部社會保險制度的綜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施行九周年。其內容囊括了社會保險立法宗旨、基本原則、覆蓋人群、權利義務、基金管理、法律責任等各個方面。該法的實施,將更好地維護我國公民在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方面的合法權益。據此回答11~12題。1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要嚴格監察執法,加強社會保障宣傳,提高用人單位依法參保繳費的自覺性,提高勞動者依法維權的意識。材料中勞動者依法維權是指維護( )A.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B.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C.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D.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12.社會保險制度之所以被稱為社會的“安全網”和“穩定器”,是因為( )①勞動者在職業生涯中會出現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現象 ②社會保險制度可確保勞動者獲得基本生活保障 ③社會保險制度可保障勞動者的生存權,保障勞動力再生產,保障社會安定 ④享受社會保險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13.甲廠與張某簽訂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滿,雙方未續訂勞動合同。由于雙方債務尚未結清,甲廠未將張某檔案材料及時轉出。一年以后,張某認為檔案材料仍在甲廠,雙方仍存在勞動關系,要求甲廠給付一年基本生活費。甲廠認為隨著勞動合同期滿而終止勞動關系,不同意給付基本生活費。為此,張某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甲廠給付一年基本生活費。(1)勞動合同期滿后,甲廠與張某是否存在勞動關系?(2)甲廠是否應給付張某一年基本生活費?(3)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如何裁決張某的仲裁申請?14.王某在建筑公司打工,公司也沒有和他簽訂合同,沒有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和綜合保險,由于缺乏必要的防護措施,晚上加班時一根鋼筋不小心掉在腳背上,把腳背上的主骨砸裂了。王某被送進醫院后,建筑公司強調事故責任在于王某,公司方不承擔任何責任。(1)建筑公司侵犯了王某的什么權利?(2)建筑公司和王某分別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7.2心中有數上職場參考答案1.C [要注意區分勞動者權利與義務的內容,②⑤屬勞動者的義務,排除。]2.D [通過分析漫畫可知,正式工和聘用工干相同的工作但收入差距很大,聘用工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受到侵害。]3.A [④不是用人單位必須履行的義務,而是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4.D [本題的關鍵首先要看到題的設問是必須履行的義務,其次要從題干中把握關鍵信息,即“唯手熟耳”。A、B項都沒有體現,C是勞動者的權利,故答案選D項。]5.B [勞動報酬就是人們常說的“工資”,按照規定必須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勞動者,因此①②正確;③④說法錯誤。]6.C [勞動者的維權途徑要靈活運用,不要模式化,但必須明確勞動爭議仲裁是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必經程序,故A、B兩項說法錯誤,應選C項。D項內容不是關于勞動者維權途徑的內容,與題干不符。]7.B [本題考查學生對和解協議的深入理解。和解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王云可以不遵守,A、D兩項說法錯誤;王云感覺不滿意應該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C項說法錯誤;B項符合題意。]8.C [仲裁是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程序的必經程序。]9.D [①說法錯誤;協商解決的原則是平等、自愿,協商一致,②③④符合題意。]10.B [③說法不正確,當事人不可以越過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11.D [只有D項符合材料中《社會保險法》指向。]12.B [①④說法正確,但與材料無關,排除;②③符合題意。]13.[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勞動合同的有效期(勞動合同是否終止)。回答問題時,應以甲廠與張某的勞動合同是否終止為前提進行分析、組織答案。[答案] (1)甲廠與張某不存在勞動關系。因為勞動合同期滿,合同即時終止,雙方也未續訂勞動合同。(2)甲廠不應給付張某一年基本生活費。因為,甲廠與張某不存在勞動關系,無此義務。(3)據上述原因,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裁決駁回張某的仲裁申請。14.[解析] 本題以勞動者受到傷害為材料,考查對勞動者權利的認識以及用人單位應該承擔的責任。要聯系勞動法的有關內容進行分析。[答案] (1)建筑公司侵犯了王某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和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2)①新實施的勞動法規定,建筑公司未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從實際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應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建筑企業沒有買社會保險或者綜合保險,應該補繳或者補償。王某屬于工傷,建筑公司應該承擔醫療、誤工、交通、殘疾、補助方面的費用。②王某沒有違反勞動紀律和操作規程,因工地缺乏必要的防護措施,造成傷害,不應當承擔責任。第1頁共1頁打印日期:20210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