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 課題 植物的生殖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復習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能夠列舉常見植物的無性生殖。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活動,了解影響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關注植物無性生殖在生產實踐中的運用。 2.通過觀察和比較分析,認識植物生殖方式多樣性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觀察等活動,體驗植物新生命的誕生過程,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區分植物的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教學難點 列舉植物常見的無性生殖的應用。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講授法、問題驅動法、講練結合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講述兩個和尚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為了讓枯燥乏味的生活更具挑戰性,老和尚交給小和尚一個任務,他想讓小和尚利用山里唯一的一棵桃樹,把一畝空地全部栽滿桃樹。小和尚很困惑,自己又不會七十二變,怎么能將一棵桃樹變成數千棵呢?同學們,你能幫小和尚想想辦法嗎?由此引出課題——植物的生殖。 思考故事提出的問題,提升學習興趣。 用老故事新說的方式導入新課,借助學生急于探知故事結果的欲望,順勢導向新知。這不僅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思考,還能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二、回顧舊知識 種子是如何形成的?教師展示桃花的結構,重點復習與生殖有關的結構——雄蕊和雌蕊,并結合綠色植物傳粉和受精的動畫,簡要敘述全過程。 學生帶著任務,看動畫視頻,邊看邊思考。 學生通過圖片和動畫復習已學知識,為新知識奠定基礎。 三、探究新知 探究一、有性生殖 教師通過復習和歸納被子植物的生殖過程(圖解),總結有性生殖的概念: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其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 過渡:前面我們說到要幫小和尚解決困惑,那你思考一下:桃樹肯定可以通過有性生殖來繁殖后代,但這種方式耗時較長,有沒有其他更優的方法呢?植物是不是只能通過種子繁殖后代呢?從而引出無性生殖。 了解有性生殖的概念,知道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生殖過程。 用舊知識聯系新知識,實現無縫銜接,激發學生的探知欲。 探究二、無性生殖 那什么是無性生殖呢?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4頁“觀察與思考”的例子,如竹和馬鈴薯用莖生殖,椒草用葉片生殖,提問: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呢? 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 還有哪些植物能以類似的方式繁殖呢?(舉例:富貴竹、多肉植物等。) 過渡:除了植物之外,其他許多的生物也可以進行無性生殖。細菌或單細胞生物進行分裂生殖,真菌進行孢子生殖,酵母菌和水螅進行出芽生殖。 了解無性生殖的概念,知道無性生殖的生殖過程。 回歸教材,用實例總結出共性,從而歸納出無性生殖的概念。通過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貼近學生的生活,加深理解。 探究三、無性生殖的應用 1.扦插和嫁接 植物的無性生殖在生產實踐中有怎樣的應用呢?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就是扦插。 什么是扦插呢?你一定吃過薄荷味的口香糖,用過薄荷味的牙膏,薄荷在人們生活中的用處太大了,要是薄荷都是從種子開始生長,工廠早就因為缺貨停工了。但是扦插就可以解決這個大問題。它是怎么讓薄荷快速生長的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了解一下(觀看扦插的視頻)。 扦插常用的是植物的莖。像我們平時吃的甘薯、葡萄、觀賞的菊、月季等都可以用扦插的方法培育。我們常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利用扦插的方式。 過渡:聰明的同學應該想到了,小和尚就可以利用扦插進行繁殖桃樹。但他發現桃樹扦插的成活率較低,想繼續栽培出桃樹應該怎么做呢?還有另一種方式是嫁接,什么是嫁接?嫁接如何操作? 過渡:小和尚已經學會了用扦插、嫁接等方法來繁殖桃樹,但想要短時間內將空地全栽滿桃樹,這些方法都不行。為了尋求更先進的繁殖技術,小和尚決定下山考察,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一種快速繁殖桃樹的技術。該技術的名稱就是植物的組織培養。 2.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的組織培養是利用了無性生殖的原理,使得植物組織或細胞等快速發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術。 方法:將植物的莖尖、葉片、莖段或花藥、花粉等外植體置于無菌條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培養,使它們發育成完整的植株。優點:繁殖速度快,短時間內培養出大批植物,還可以用來培養脫毒植株。 請同學們結合視頻和教材了解以下內容: 1.如何進行扦插呢? 2.扦插的材料怎樣處理才容易成活? 3.什么是嫁接呢? 4.常見的嫁接方式有哪些? 5.以桃樹嫁接到杏樹上為例,誰作接穗,誰作砧木? 6.要使嫁接的植物體成活,關鍵是什么?嫁接的位置有要求嗎? 7.桃樹成活后開桃花還是開被嫁接樹木的花? 知道什么是植物組織培養,了解植物組織培養的優點。 通過小和尚的故事將看似沒關系的幾項技術巧妙地聯系起來,將本節課重點內容轉換為層次分明、具有系統性的問題串,讓學生在享受中獲得新知識,并了解幾種生殖方式在生產上的應用。 四、課堂小結 比較項目 無性生殖 有性生殖 兩性細胞的結合 無 有 新個體的產生 母體直接產生 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 繁殖速度 快 慢 后代的適應能力 弱 強 優點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親代的優良性狀 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有利于生物的進化 舉例 扦插、嫁接和組織培養等 被子植物產生的種子等 學生通過表格完成兩種生殖方式的比較,并明確兩者最大的區別為是否有精卵細胞的結合。 認識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區別。 五、當堂演練 1.以下屬于有性生殖的是 ( D ) A.果樹的嫁接 B.葡萄的扦插 C.椒草的葉片繁殖 D.水稻的種子繁殖 2.一株蘋果樹上結出“國光”和“紅富士”兩種不同品種的果實,所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B ) A.種子繁殖 B.嫁接 C.孢子繁殖 D.扦插 3.“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此俗語中,柳樹的繁殖方式是 ( A ) A.扦插 B.芽接 C.枝接 D.壓條 4.如圖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圖,對該圖描述錯誤的是 ( C ) A.嫁接可以保持植株的優良特性 B.嫁接成功的關鍵是①和②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C.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屬于無性生殖 D.嫁接成功后新植株所表現的性狀與①相同 5.山東菏澤是牡丹之鄉,若把一段開紅花的枝條嫁接到一株開紫花的牡丹上,則 ( D ) A.砧木開紅色、紫色牡丹花 B.接穗開紅色、紫色牡丹花 C.接穗只開紫色牡丹花 D.接穗只開紅色牡丹花 6.下圖是生物無性生殖的幾種方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ABC (1)圖A、B、C分別代表的生物的無性生殖方式是:A 出芽生殖 ,B 嫁接 ,C 組織培養 。? (2)為繁殖大量的“巨峰”葡萄幼苗,果農們常常使用 扦插 的方法繁殖。? (3)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繁殖能夠保持生物親本的 優良性狀 ,加快生物生殖速度。? 【課堂反思】 教師通過多媒體動畫展示,讓學生認識到花的結構、被子植物的雙受精。利用課件,講解植物無性生殖的方式。在獲得感性認識后,讓學生閱讀教材,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把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出來供大家交流。通過點評,使學生對植物無性生殖的概念、無性生殖的應用、無性生殖的特點加深理解。本節課在教學上應注意直觀性和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強調生物學的基本觀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