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 課題 生物進化的歷程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舉例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2.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3.在研究生物進化證據的過程中鍛煉學生比較和分析的科學技能。 過程與方法 提高分析比較信息的能力,學會使用比較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討,培養求知和敢于懷疑的精神。 2.滲透無神論的世界觀,進行熱愛生命的教育。 教學重點 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生物進化的證據、生物進化的歷程。 教學難點 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如今生物圈中我們熟悉的景象中有著豐富多彩的生物。這些五彩繽紛的植物和千姿百態的動物是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經過什么樣的歷程演變而來的呢? 欣賞圖片。 激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學習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生物進化的歷程。 1.化石 教師:化石——生物的遺體、遺物和生活痕跡,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的。觀察教材第57頁不同地層化石模式圖,推測生物進化的歷程。 2.一些生物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較 教師:比較教材第58頁人與其他幾種生物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的差異表,思考人與其他生物之間有何關系?與哪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最近?與哪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最遠? 3.比較法 教師:沒有人能夠親自經歷生物的演化過程,但是,科學家卻能通過不同的有效的方法來揭示生物進化的奧秘。這種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總結:歸結比較法: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的特征進行比較,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 學生:根據地質時間前后順序發現,越早形成的地層里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而越晚形成的地層里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越高等,陸生生物越多。 學生:分析表格,得出結論:細胞色素c的差異越大,生物結構差異性越大,親緣關系越遠;細胞色素c的差異越小,生物結構相似性越高,親緣關系越近,人與其他生物有親緣關系。黑猩猩與人的親緣關系最近,酵母菌與人的親緣關系最遠。 學生:比較的方法。 古生物學研究方法。 認知化石的概念。 比較研究生物進化的原理。 提供數據,簡單講解細胞色素c的相關知識。 體驗和理解:比較法。 探究二、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展示綠色植物不同類群的圖片和脊椎動物心臟結構圖: 指導學生的討論,幫助學生得出正確結論。 生物進化的歷程: 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 (1)若將這些植物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說明生物進化的趨勢是什么? (2)從你已排列好的動物或植物的復雜程度進行考慮,你認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什么? (3)如果再從生活環境的不同方面考慮,你認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什么?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幫助學生回憶已學習過的植物的幾大類群。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幫助學生回憶已學習過的動物類群。 用進化樹的方式表示生物的進化歷程比較復雜,你能用一種更簡便的方式表示嗎?試試吧! 生物進化樹夠全面嗎? 拓展問題: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觀看視頻、圖片資料,提出自己的看法。 為了直觀,把這個復雜的過程畫成一棵進化樹。 (1)回憶學過的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的知識,并結合圖文資料,總結出植物進化的趨勢。 (2)仔細觀察,比較幾種動物心臟的結構,找出各類動物心臟結構的區別,推測哪類動物的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最強。試從圖中動物的心臟結構特點推測它們的進化趨勢。 (3)綜合動、植物的進化趨勢,學生自己總結出生物進化的總趨勢。 說出植物幾大類群的進化順序,并試著填到進化樹上。 根據特征,將脊椎動物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并試著填到進化樹上。 用一種簡便的方式把動物和植物的進化歷程表示出來。 學生討論:說出你的觀點。并請一位同學將其展示在黑板上。 提供圖片資料,引導學生總結,幫助學生尋找證據支持自己的見解。 為了直觀,把這個復雜的過程畫成一棵進化樹。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去發現知識,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歸納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結構上發生了什么變化?生活環境發生了什么變化?進化水平上發生了什么變化?重點以學生熟悉的植物為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課堂小結 進化歷程 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補充,對本節課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學會歸納、總結學過的知識。 四、當堂演練 1.對生物進化問題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 A ) A.比較法 B.想象法 C.猜測法 D.幻想法 2.下列關于比較方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D ) A.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 B.對各個事物特征的比較,可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 C.對不同生物種類的形態結構進行比較,可以推斷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 D.比較可以確定任何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科學家發現一些生物的細胞色素c有差異:人與黑猩猩的差異最小,與馬的差異大一些,與果蠅、向日葵的差異則更大。這說明與人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 D ) A.馬 B.果蠅 C.向日葵 D.黑猩猩 4.根據始祖鳥身體結構跟爬行類、鳥類動物都有相同之處,經邏輯推理可得出如下結論,正確的是 ( C ) A.爬行類進化成鳥類 B.鳥類進化成爬行類 C.爬行類與鳥類有親緣關系 D.生命起源于無機物 5.某座小山上有許多含有貝類化石的珊瑚礁巖,此現象最合理的解釋為 ( D ) A.這些珊瑚是現在已滅絕的陸生種珊瑚 B.這些珊瑚是被海浪沖上來的 C.這些珊瑚離水登陸生活 D.小山是由海底上升所形成的 6.研究地球上生物進化的最主要的證據是 ( D ) A.現在生存的生物 B.動物的胚胎 C.細胞色素c D.化石 7.下列植物中,最簡單的是 ( A ) A.藻類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蘚植物 D.被子植物 8.如圖是表示動植物進化大致歷程的進化樹。①、②、③、④表示生物類群。根據所學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該進化樹中,科學家是通過對不同年代 生物化石 的縱向比較,以及現存物種的橫向比較,來推斷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在這個研究過程中涉及許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比較法 。? (2)圖中動物類群 ④ ( 填序號)在進化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這類動物的發育過程能有力地證明動物進化的一個趨勢:由水生到陸生。? (3)圖中植物類群③ 被子植物 (填名稱)分布最廣,適應能力最強,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 (4)由圖可知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 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陸生。? 【課堂反思】 研究生物進化的證據是化石,首先讓學生明白以下幾點: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規律,通過化石總結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但不是唯一證據。在課上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料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