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耳和聽覺浙教版初中我們知道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那么,我們為什么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新知導入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聲音的特性。新知講解一、聲音的特性(一)音調人們聽到的各種聲音中,有的聽起來調子高,有的聽起來調子低。女高音男低音新知講解活動(1)拿一把塑料尺,讓它從木梳的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你能辨別它們發出聲音的差別嗎?塑料尺劃過木梳1.音調:我們感覺到的聲音高低叫做音調。那么,音調的高低是由什么決定的呢?當劃過速度快時,物體振動快,聲音的音調高。當劃過速度慢時,物體振動慢,聲音的音調低。新知講解(2)將一把鋼尺壓緊在桌面上,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分別約為10cm,7cm,5cm,仔細觀察鋼尺的振動快慢,你發現了什么?鋼尺伸出不同的長度,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新知講解視頻:影響鋼尺音調高低的因素新知講解鋼尺露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快慢聲音音調的高低10cm7cm5cm更高較快低沉稍快慢變高新知講解2.歸納總結: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聲音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音調就越高。振動得慢,發聲的音調就低。結論:鋼尺露出桌面的長度越長,物體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低;露出的長度越短,物體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高。新知講解3.頻率(1)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用字母f表示。(2)頻率的單位為: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如果一個物體在1s的時間內振動50次,它的頻率就是50Hz。(3)頻率意義:頻率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量。(4)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頻率高則音調高,頻率低則音調低。新知講解活動取一套音叉頻率大(C2512)的音叉和頻率小的(C1256)音叉視頻:聽一聽,頻率越大的音叉,發出的聲音音調是否越高?頻率大(C2512)的音叉的音調比頻率小的(C1256)音叉的音調高。新知講解4.注意事項(1)我們平時生活中常說的“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都是音調,一般來說,兒童發聲的音調比成人高,女聲比男聲音調高。(2)振動發聲的頻率跟發聲體的形狀、尺寸和材料有關。(3)在同一種介質中,不同頻率的聲音傳播速度相同。(4)人的發聲頻率大約在65赫到1100赫之間。人唱歌時,C調“1”的頻率是262赫,D調“1”的頻率是294赫。新知講解(1)一只蜜蜂飛過耳邊時,我們能聽到它飛翔時所發出的聲音。可是一只蝴蝶飛過耳邊時,我們卻聽不見。這是為什么?思考與討論參考答案:密蜂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而蝴蝶振動頻率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所以聽不到。新知講解(2)吉他手演奏吉他時,他是如何改變吉他發出的音調的?參考答案:吉他手演奏吉他時,他是通過改變吉他弦振動部分的長度和不同粗細的琴弦發出的音調不同來改變吉他發出的音調。新知講解5.超聲波和次聲波(1)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從20Hz到20000Hz。(2)人們把高于20000Hz的聲叫做超聲波,把低于20Hz的聲叫做次聲波。一般人是聽不到超聲和次聲的,但一些動物卻能聽到。新知講解蝙蝠在飛翔時會發出超聲波,并通過接收碰到獵物后返回的超聲波,來辨別獵物的方位及距離。蝙蝠利用超聲波捕食新知講解大象可以利用次聲波進行交流。新知講解各種動物的聽覺和發聲的頻率范圍聽覺頻率(赫)發聲頻率(赫)聽覺頻率(赫)發聲頻率(赫)人20~2000065~1100蝙蝠1000~12000010000~150000狗15~50000450~1800蛾3000~150000貓60~65000760~1500海豚150~1500007000~120000新知講解醫生利用超聲波掃描可以得到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圖像,以獲得人體內部病變的準確信息,確診病情。超聲波儀器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6.超聲波的應用利用超聲波碎石新知講解日常用品也越來越多地使用超聲波,如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牙刷等。用超聲波清洗眼鏡新知講解多功能超聲波定向電子導盲杖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探測汽車后方的障礙物新知講解聲吶系統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海底聲吶的探測新知講解聲音有音調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1.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是人們對聲音強弱的主觀感覺。例如:用力擊鼓比輕輕擊鼓產生的聲音大,即響度大。平常我們說的“高聲喧嘩”“低聲細語”都是指響度。那么,決定聲音響度的因素是什么呢?(二)、響度新知講解活動(1)在鼓面上撒些小紙屑,先輕輕地敲鼓,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然后用力敲鼓,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從中可以發現聲音的強弱跟聲源振動幅度有什么關系嗎?新知講解(2)在離鼓較近處聽鼓聲與離鼓較遠處聽鼓聲有什么區別?參考答案:距離聲源越近,聲音的響度也就越大,距離聲源越遠,聲音越分散,聲音的響度也就越小。參考答案: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小。新知講解2.影響人聽到的聲音是否響亮的因素(1)與響度有關,響度越小聲音越小(2)與距聲源的距離和聲音分散的范圍有關,距聲源的越遠,聲音越分散,聲音越小。3.分貝在聲學上,人們通常用分貝作為單位來計量聲音的強弱。符號:dB。新知講解分貝(dB)對一般人的影響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理想的安靜環境干擾人們談話、影響工作效率對耳的聽力會造成損傷導致耳疼痛,甚至會造成永久性聽覺障礙。閱讀課文了解幾種聲源的分貝數,說一說安靜、正常、很吵、較吵、難于忍受的聲源的分貝數的范圍。030~4070大于100大于120dB新知講解(三)音色1.音色反映了物體發出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的發聲體即使發出聲音的音調與響度都相同,它們的聲波也有所區別,這是由于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2.我們能聽聲辨人(或物)是根據音色不同來判斷的。我們可以分辨出熟悉同學的聲音,也可以分辨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新知講解3.音色不同,聲波的波形不同音叉鋼琴長笛發出C調的”1“不同樂器的聲音的波形圖人們常常將響度、音調和音色叫做聲音的三要素。新知講解閱讀課文了解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了解它們如何改變它們的音調和振幅的?參考答案:①弦樂器的音調高低取決于弦的粗細、長短和松緊,一般來說,弦樂器的弦越細、越短、越緊,其發聲時的音調越高。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響。新知講解②管樂器音調的高低取決于所含空氣柱的長短,一般來說,長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較低,短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較高。③打擊樂器以鼓為例,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擊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動的幅度就越大,聲音就越響。新知講解二、噪聲污染1.樂音:清脆的鳥鳴聲、悠揚的樂器聲、悅耳的歌聲等使人感覺輕松愉快,我們把這類聲音叫做樂音。2.噪聲(1)物理學角度的噪聲噪聲馬路上的嘈雜聲、飛機的轟鳴聲等往往使人煩躁不安的這類聲音,我們把叫做噪聲。新知講解(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例如你在學習時,鄰居發出的優美的音樂對你來說也是噪聲。4、標準我國政府規定工廠、工地的躁聲不超過85~90分貝。居民居住區的躁聲,白天不超過50分貝,夜間不超過40分貝。新知講解1.思考與討論除了下圖中的措施外,控制噪聲污染的有效措施還有哪些?交通繁忙地區禁按喇叭(1)防止噪聲產生——在聲源處減弱在聲源處安裝消聲器、禁止鳴喇叭。新知講解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屏(2)阻斷噪聲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聲板、植樹種草(吸收噪聲)、關門窗等。新知講解閱讀課文了解我國古代在聲學方面取得的成就(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人耳處減弱帶耳罩、耳塞、隔音帽等。課堂練習1.目前聲紋鎖在門禁系統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實現了傳說中“芝麻開門”的神話。聲紋鎖辨別聲音主要依據的是()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頻率C課堂練習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通常人們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節進行噪聲防治。下列措施中屬于從產生這一環節防治噪聲的是()A.學校門口禁止鳴笛B.在耳孔中塞一小團棉花C.炮兵發射“聲波炮”時佩戴耳罩D.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屏A課堂練習3.魔術師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獅吼功”:靠嘴發聲將紅酒杯震碎。其奧秘是通過控制聲音的頻率與紅酒杯的頻率相同,達到共振而震碎紅酒杯。魔術師表演中控制的是聲音的()A.音調 B.響度C.音色 D.聲速A課堂練習4.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音叉是為了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B.人們小聲說話時,聲音的音調一定低C.在市區高架橋兩側修隔音墻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D.超聲“碎石”是利用聲音能傳遞信息C課堂練習5.把機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較小;而把一個氣球放在手表與耳朵之間,并相互貼緊,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較大。這兩種情況下,聲音的主要差別是()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頻率B課堂總結耳和聽覺聲音的特性音調:由頻率決定響度:由振幅和距離決定音色: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板書設計一、聲音的特性1.音調:聲音的高低。音調由頻率決定,頻率大音調高。2.響度:聲音的強弱。響度受振動幅度、人到聲源的距離大及人本身影響。3.音色:聲音的品質和特色。板書設計二、噪聲污染1、噪聲:妨礙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有害健康,被列為國際公害。2、減弱噪聲的途徑和具體措施: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紀教育網–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七下2.3耳和聽覺第2課時導學案課題耳和聽覺單元2學科科學年級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響度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2.了解知道音調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3.了解音色、響度、音調是樂的三個特征。4.認識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幾個途徑。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和“響度與振幅的關系”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研究物理學問題的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激發對科學的熱情,讓學生養成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品質。【教學重點】樂音的三個特征表示的含義;噪聲的危害和防止。【教學難點】響度、音調的區別。【導學方法】知識點總結,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1.聲音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振動的___________有關,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音調就________。2.物體______________叫做頻率。物體振動得_______,頻率就越大,音調就_______。因此頻率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量,它決定著聲音音調的_________高低。頻率的單位是________赫茲,簡稱赫。3.人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_赫。4.我們把高于____________赫的聲音叫做超聲,低于_________赫的聲音叫做次聲。5.對于同一聲源發出的聲音,其響度與聲源的________有關,跟人距離聲源的__________有關。6.在聲學上,人們通常用________作為單位來計量聲音的強弱。分貝的符號為__________。7.我們能聽聲辨人(或物)是根據_________不同來判斷的。8.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影響人們正常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聲音都是噪聲。學習探究【新知導入】我們知道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那么,我們為什么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聲音的特性。【合作探究】一、聲音的特性(一)音調1.活動(1)拿一把塑料尺,讓它從木梳的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你能辨別它們發出聲音的差別嗎?塑料尺劃過木梳(2)將一把鋼尺壓緊在桌面上,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分別約為10cm,7cm,5cm,仔細觀察鋼尺的振動快慢,你發現了什么?鋼尺伸出不同的長度,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2.頻率(1)頻率意義:頻率是描述______________的量。(2)頻率決定聲音的__________,頻率高則音調_____,頻率低則音調____。3.活動:取一套音叉頻率大(C2512)的音叉和頻率小的(C1256)音叉,頻率越大的音叉,發出的聲音音調是否越高?4.我們平時生活中常說的“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都是_____,一般來說,兒童發聲的音調比成人______,女聲比男聲音調_____。5.思考與討論(1)一只蜜蜂飛過耳邊時,我們能聽到它飛翔時所發出的聲音。可是一只蝴蝶飛過耳邊時,我們卻聽不見。這是為什么?(2)吉他手演奏吉他時,他是如何改變吉他發出的音調的?6.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從20Hz到20000Hz,人們把高于20000Hz的聲叫做_______,把低于20Hz的聲叫做_______。(二)、響度1.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平常我們說的“高聲喧嘩”“低聲細語”都是指________。2.活動(1)在鼓面上撒些小紙屑,先輕輕地敲鼓,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然后用力敲鼓,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從中可以發現聲音的強弱跟聲源振動幅度有什么關系嗎?(2)在離鼓較近處聽鼓聲與離鼓較遠處聽鼓聲有什么區別?3.______dB是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_____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_______dB會干擾人們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時間處于大于______dB的環境中對耳的聽力會造成損傷;大于_______dB的聲音則會導致耳疼痛,甚至會造成永久性聽覺障礙而聽不到任何聲音。(三)音色1.音色反映了物體發出聲音的_________。我們能聽聲辨人(或物)是根據________不同來判斷的。音色不同,聲波的_______不同。2.人們常常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叫做聲音的三要素。二、噪聲污染1.噪聲(1)物理學角度的噪聲:馬路上的嘈雜聲、飛機的轟鳴聲等往往使人_________的這類聲音,我們把叫做噪聲。(2)從???___________的角度來看,凡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3.思考與討論:控制噪聲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聲現象的敘述及其解釋正確的是()A.“聞其聲知其人”的依據是不同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B.“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說話,音調要放低些C.“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頻率高D.“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是描述聲音的響度大2.以下利用了超聲波的反射來獲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聲音”交流B.外科醫生對結石病人的“超聲”排石C.蝙蝠的“回聲”定位D.站在天壇中央說話,感到聲音特別洪亮3.下列聲音中屬于噪聲的是()A.交響樂團演奏的鑼鼓聲B.足球比賽時球迷震耳欲聾的呼喊聲C.上課時小林和同桌輕聲細語的交談聲D.工人師傅在一臺有毛病的柴油機旁仔細聽它發出的聲音4.美國貝爾通訊公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信用卡,這種信用卡只能對它們主人的聲音作出反應,每次你要刷卡的時候都需要對著信用卡說上兩句話,只有聲音與事先錄制的用戶聲音相吻合才能夠順利刷卡。這種信用卡設計的主要依據是()A.不同的人聲音的音調不同B.不同的人聲音的音色不同C.不同的人聲音的響度不同D.不同的人聲音的頻率不同5.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寂。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A.可能是大雪過后,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B.可能是大雪過后,大地銀裝素裹,聲音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聲音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過后氣溫較低,聲音傳播速度變慢6.關于音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音調的高低只與發聲體的長度有關B.“聞其聲便知其人”判斷的依據就是音調C.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無關D.音調的高低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像喝醉酒一樣,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出(①)波,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材料二:如果在八只同樣的玻璃杯內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現聲音的(②)和盛水量有關。如果調節適當,可演奏簡單的樂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的原理。材料三:許多年前,“馬可波羅”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頻率低于20赫茲,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的振動頻率極為接近,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共振,嚴重時會把內臟振壞而使人喪生。(1)請你將上面材料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的文字:①____;②____。(2)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____。(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約為20赫茲,聲音具有____。(4)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與____有關,關系是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越高。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快慢越高2.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越快越高3.20~200004.20000205.振動幅度遠近6.分貝dB7.音色8.工作生活休息合作探究:一、聲音的特性(一)音調1.(1)參考答案:當劃過速度快時,物體振動快,聲音的音調高。當劃過速度慢時,物體振動慢,聲音的音調低。(2)參考答案:鋼尺露出桌面的長度越長,物體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低;露出的長度越短,物體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高。2.(1)物體振動快慢(2)音調高低3.參考答案:頻率大(C2512)的音叉的音調比頻率小的(C1256)音叉的音調高。4.音調高高5.(1)參考答案:密蜂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而蝴蝶振動頻率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所以聽不到(2)參考答案:吉他手演奏吉他時,他是通過改變吉他弦振動部分的長度來改變吉他發出的音調。6.超聲波次聲波(二)、響度1.響度2.(1)參考答案: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小。(2)參考答案:距離聲源越近,聲音的響度也就越大,距離聲源越遠,聲音越分散,聲音的響度也就越小。3.030~4070100120(三)音色1.品質與特色音色波形2.響度音調音色二、噪聲污染1.(1)煩躁不安(2)環境保護3.(1)防止噪聲產生______在聲源處減弱,在聲源處安裝消聲器、禁止鳴喇叭。(2)阻斷噪聲的傳播______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聲板、植樹種草(吸收噪聲)、關門窗等。(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______在人耳處減弱,帶耳罩、耳塞、隔音帽等。課堂總結參考答案1.音調:聲音的高低,音調由頻率決定,頻率大音調高。2.響度:聲音的強弱,響度受振動幅度、人到聲源的距離大及人本身影響。3.音色:聲音的品質和特色。4.噪聲:妨礙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有害健康,被列為國際公害。5.減弱噪聲的途徑和具體措施: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課堂練習:1.A2.C3.C4.B5.C6.D7.(1)①超聲②音調;(2)次聲;(3)能量;(4)頻率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七下《耳和聽覺》第2課時教學設計課題耳和聽覺單元2學科科學年級七下教材分析“聲音的特性”和“噪聲污染”是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章第3節《耳和聽覺》中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及其影響因素,了解聲音的豐富多彩,同時認識到噪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途徑。教材突出學生探究活動,通過探究音調由什么因素決定,讓學生能一邊探究,一邊體會,充分給了學生自主學習、體驗過程的機會。教材注重聯系實際,從生活到科學,從科學到社會,突出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注重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和培養。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一、教學目標1.了解響度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2.了解知道音調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3.了解音色、響度、音調是樂的三個特征。4.認識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幾個途徑。二、核心素養科學觀念: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積極思考,動手的科學素養。科學思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善于觀察能力。科學探究:通過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和“響度與振幅的關系”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研究物理學問題的方法。科學態度與責任: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激發對科學的熱情,讓學生養成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品質。重點樂音的三個特征表示的含義;噪聲的危害和防止。難點響度、音調的區別。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我們知道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那么,我們為什么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聲音的特性。學生思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講授新課一、聲音的特性(一)音調人們聽到的各種聲音中,有的聽起來調子高,有的聽起來調子低。出示圖片:男低音、女高音1.音調:我們感覺到的聲音高低叫做音調。那么,音調的高低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活動:(1)拿一把塑料尺,讓它從木梳的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你能辨別它們發出聲音的差別嗎?出示圖片:塑料尺劃過木梳結論:當劃過速度快時,物體振動快,聲音的音調高。當劃過速度慢時,物體振動慢,聲音的音調低。(2)將一把鋼尺壓緊在桌面上,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分別約為10cm,7cm,5cm,仔細觀察鋼尺的振動快慢,你發現了什么?出示圖片:鋼尺的振動鋼尺伸出不同的長度,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出示視頻:影響鋼尺音調高低的因素鋼尺露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快慢聲音音調的高低10cm慢低沉7cm稍快變高5cm較快更高結論:鋼尺露出桌面的長度越長,物體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低;露出的長度越短,物體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高。2.歸納總結: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聲音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音調就越高。振動得慢,發聲的音調就低。3.頻率(1)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用字母f表示。(2)頻率的單位為: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如果一個物體在1s的時間內振動50次,它的頻率就是50Hz。(3)頻率意義:頻率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量。(4)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頻率高則音調高,頻率低則音調低。活動:取一套音叉頻率大(C2512)的音叉和頻率小的(C1256)音叉出示視頻:聽一聽,頻率越大的音叉,發出的聲音音調是否越高?頻率大(C2512)的音叉的音調比頻率小(C1256)音叉的音調高。4.注意事項(1)我們平時生活中常說的“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都是音調,一般來說,兒童發聲的音調比成人高,女聲比男聲音調高。(2)振動發聲的頻率跟發聲體的形狀、尺寸和材料有關。(3)在同一種介質中,不同頻率的聲音傳播速度相同。(4)人的發聲頻率大約在65赫到1100赫之間。人唱歌時,C調“1”的頻率是262赫,D調“1”的頻率是294赫。思考與討論:(1)一只蜜蜂飛過耳邊時,我們能聽到它飛翔時所發出的聲音。可是一只蝴蝶飛過耳邊時,我們卻聽不見。這是為什么?參考答案:密蜂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而蝴蝶振動頻率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所以聽不到。(2)吉他手演奏吉他時,他是如何改變吉他發出的音調的?出示圖片:吉他手演奏吉他參考答案:參考答案:吉他手演奏吉他時,他是通過改變吉他弦振動部分的長度和不同粗細的琴弦發出的音調不同來改變吉他發出的音調。5.超聲波和次聲波(1)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從20Hz到20000Hz。(2)人們把高于20000Hz的聲叫做超聲波,把低于20Hz的聲叫做次聲波。一般人是聽不到超聲和次聲的,但一些動物卻能聽到。出示圖片:蝙蝠利用超聲波捕食蝙蝠在飛翔時會發出超聲波,并通過接收碰到獵物后返回的超聲波,來辨別獵物的方位及距離。出示圖片:大象大象可以利用次聲波進行交流。各種動物的聽覺和發聲的頻率范圍聽覺頻率(赫)發聲頻率(赫)人20~2000065~1100狗15~50000450~1800貓60~65000760~1500聽覺頻率(赫)發聲頻率(赫)蝙蝠1000~12000010000~150000蛾3000~150000海豚150~1500007000~1200006.超聲波的應用醫生利用超聲波掃描可以得到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圖像,以獲得人體內部病變的準確信息,確診病情。出示圖片:利用超聲波碎石和用超聲波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出示圖片:用超聲波清洗眼鏡日常用品也越來越多地使用超聲波,如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牙刷等。出示圖片:倒車雷達和利用超聲波探測汽車后方的障礙物出示圖片:多功能超聲波定向電子導盲杖出示圖片:聲吶系統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和海底聲吶的探測(二)、響度聲音有音調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1.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是人們對聲音強弱的主觀感覺。例如:用力擊鼓比輕輕擊鼓產生的聲音大,即響度大。平常我們說的“高聲喧嘩”“低聲細語”都是指響度。那么,決定聲音響度的因素是什么呢?活動:(1)在鼓面上撒些小紙屑,先輕輕地敲鼓,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然后用力敲鼓,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從中可以發現聲音的強弱跟聲源振動幅度有什么關系嗎?出示圖片:鼓聲與振動參考答案: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小。(2)在離鼓較近處聽鼓聲與離鼓較遠處聽鼓聲有什么區別?參考答案:距離聲源越近,聲音的響度也就越大,距離聲源越遠,聲音越分散,聲音的響度也就越小。2.影響人聽到的聲音是否響亮的因素(1)與響度有關,響度越小聲音越小(2)與距聲源的距離和聲音分散的范圍有關,距聲源的越遠,聲音越分散,聲音越小。3.分貝在聲學上,人們通常用分貝作為單位來計量聲音的強弱。符號:dB。分貝(dB)對一般人的影響0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30~40理想的安靜環境70干擾人們談話、影響工作效率大于100對耳的聽力會造成損傷大于120dB導致耳疼痛,甚至會造成永久性聽覺障礙。閱讀課文了解幾種聲源的分貝數,說一說安靜、正常、很吵、較吵、難于忍受的聲源的分貝數的范圍。(三)音色1.音色反映了物體發出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的發聲體即使發出聲音的音調與響度都相同,它們的聲波也有所區別,這是由于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2.我們能聽聲辨人(或物)是根據音色不同來判斷的。我們可以分辨出熟悉同學的聲音,也可以分辨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3.音色不同,聲波的波形不同發出C調的”1“不同樂器的聲音的波形圖音叉鋼琴長笛人們常常將響度、音調和音色叫做聲音的三要素。閱讀課文了解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了解它們如何改變它們的音調和振幅的?參考答案:①弦樂器的音調高低取決于弦的粗細、長短和松緊,一般來說,弦樂器的弦越細、越短、越緊,其發聲時的音調越高。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響。②管樂器音調的高低取決于所含空氣柱的長短,一般來說,長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較低,短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較高。③打擊樂器以鼓為例,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擊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動的幅度就越大,聲音就越響。二、噪聲污染1樂音:清脆的鳥鳴聲、悠揚的樂器聲、悅耳的歌聲等使人感覺輕松愉快,我們把這類聲音叫做樂音。2.噪聲(1)物理學角度的噪聲馬路上的嘈雜聲、飛機的轟鳴聲等往往使人煩躁不安的這類聲音,我們把叫做噪聲。噪聲(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例如你在學習時,鄰居發出的優美的音樂對你來說也是噪聲。4、標準我國政府規定工廠、工地的躁聲不超過85~90分貝。居民居住區的躁聲,白天不超過50分貝,夜間不超過40分貝。思考與討論:除了下圖中的措施外,控制噪聲污染的有效措施還有哪些?(1)防止噪聲產生____在聲源處減弱在聲源處安裝消聲器、禁止鳴喇叭。出示圖片:交通繁忙地區禁按喇叭(2)阻斷噪聲的傳播____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聲板、植樹種草(吸收噪聲)、關門窗等。出示圖片: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屏(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人耳處減弱帶耳罩、耳塞、隔音帽等。閱讀課文了解我國古代在聲學方面取得的成就課堂練習1.目前聲紋鎖在門禁系統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實現了傳說中“芝麻開門”的神話。聲紋鎖辨別聲音主要依據的是()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頻率答案:C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通常人們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節進行噪聲防治。下列措施中屬于從產生這一環節防治噪聲的是()A.學校門口禁止鳴笛B.在耳孔中塞一小團棉花C.炮兵發射“聲波炮”時佩戴耳罩D.高架路上安裝隔音屏答案:A3.魔術師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獅吼功”:靠嘴發聲將紅酒杯震碎。其奧秘是通過控制聲音的頻率與紅酒杯的頻率相同,達到共振而震碎紅酒杯。魔術師表演中控制的是聲音的()A.音調 B.響度C.音色 D.聲速答案:A4.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音叉是為了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B.人們小聲說話時,聲音的音調一定低C.在市區高架橋兩側修隔音墻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D.超聲“碎石”是利用聲音能傳遞信息答案:C5.把機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較小;而把一個氣球放在手表與耳朵之間,并相互貼緊,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較大。這兩種情況下,聲音的主要差別是()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頻率答案:B學生動手操作,并仔細辨別它們發出聲音的差別學生總結學生閱讀課文學生動手操作并觀看視頻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問題學生思考討論學生閱讀課文學生動手實驗并觀察小紙屑的振動幅度在離鼓較近處聽鼓聲與離鼓較遠處聽鼓聲有什么區別。閱讀課文了解聲音的強弱學生閱讀課文了解什么是音色觀察圖片不同樂器的聲音的波形圖理解樂音和噪聲思考討論控制噪聲污染的有效措施學生練習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理解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能力了解人的聽覺有一定的范圍。讓學生理解吉他弦振動部分的長度來改變吉他發出的音調,不同粗細的琴弦發出的音調也不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鍛煉學生分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理解我們能聽聲辨人(或物)是根據音色不同來判斷的。掌握音色不同,聲波的波形不同加深學生對噪聲的理解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鞏固本節知識課堂小結梳理自己本節所學知識進行交流板書一、聲音的特性1.音調:聲音的高低。音調由頻率決定,頻率大音調高。2.響度:聲音的強弱。響度受振動幅度、人到聲源的距離大及人本身影響。3.音色: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二、噪聲污染1、噪聲:妨礙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有害健康,被列為國際公害。2、減弱噪聲的途徑和具體措施: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音調:由頻率決定聲音的特性響度:由振幅和距離決定音色: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耳和聽覺在聲源處減弱減弱噪聲的途徑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32探究音調.mp4 浙教版科學七下2.3耳和聽覺導學案.doc 浙教版科學七下2.3耳和聽覺教學設計.doc 浙教版科學七下2.3耳和聽覺課件.pptx 音調音叉.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