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四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2021.2.28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2.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3.作為一粒種子,基本上都包括種皮、胚、胚芽、胚根、子葉等幾個部分。4.種子是由種皮和胚構成,胚是構成種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體,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軸和子葉四部分所組成。種子萌發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莖和葉。5.種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發育成一株植物。胚根發育成了根,胚芽發育成了莖和葉,子葉逐漸消失。6.種子萌發和生長所需要的條件是有水分、空氣和適宜的溫度。7.光照不是種子萌發的必要的環境條件,多數種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發。8.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先長出根,再長出莖和葉,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種子,萌發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長的,芽都是向上生長,而且根的生長速度是很快的。9.鳳仙花的種子在遇到水的浸泡后,種皮會變軟,種子的呼吸和代謝作用就會增強,種子的體積變大,然后長出胚芽、胚根,接著逐漸長出根、莖、葉,形成幼苗。10.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先長出來的是植物的根。11.植物的根主要有兩大作用,第一是吸收水分,第二是固定植株。12.植物的莖不斷長高長粗,連接著植物的根和葉。13.植物的莖具有運輸的作用,葉子具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14.植物的葉子在莖上交叉生長,從上往下看每一層葉子都是交叉排列,伸向四面八方。15.植物的莖能夠運輸分水,還能運輸養料。16.植物的葉子具有吸收陽光的作用。17.植物的葉子具有蒸騰作用。18.葉的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莖的作用:主要是運輸物質和水分。酸棗、洋槐的托葉變成堅硬的刺,起著保護作用。一朵完整花的結構一般包括四部分:從外向內依次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植物的雄蕊和雌蕊與形成果實和種子有關,雄蕊的作用是產生花粉,雌蕊上面有黏液,利于附上花粉。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花粉落到雌蕊上就完成了授粉的過程。像鳳仙花、桃花、番茄花這類花朵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我們稱之為兩性花,而南瓜花、黃瓜花中則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我們稱之為單性花。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其實蜜蜂不僅僅是在采集花蜜,也是在傳授花粉。25.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主要有4種分別是彈射傳播、風力傳播、水力傳播、利用動物傳播。如鳳仙花、豌豆、蠶豆、大豆、紅豆、綠豆、油菜等依靠自身彈射,將種子傳播出去的。如蒼耳的果實上有倒鉤,可以掛在動物或者人類的身上,這種傳播種子的方法叫動物傳播。松子、櫻桃、葡萄等也是動物傳播。如蒲公英、楊樹、柳樹、松樹、楓樹等是依靠風力傳播種子的。如蓮藕、睡蓮、水葫蘆、椰子等是依靠水來傳播自己的種子的。26.植物的果實是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的,不同植物的果實形狀、顏色、大小各不相同。27.綠色開花植物通常會經歷種子萌發、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死亡的過程。28.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組成。根、莖、葉為植物生存提供營養物質,花、果實、種子幫助植物繁殖后代。29.成熟的鳳仙花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莖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葉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果實和種子是植物開花、傳粉以后形成的,果實里有種子,種子的存在使物種得以繁衍后代。30.安全用電:①不靠近高壓帶電體(室外高壓線、變壓器旁),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用濕手扳開關,插入或拔出插頭。③安裝、檢修電器應穿絕緣鞋,站在絕緣體上,且要切斷電源。④禁止用銅絲代替保險絲,禁止用橡皮膠代替電工絕緣膠布。⑤在電路中安裝觸電保護器,并定期檢驗其靈敏度。⑥下雷雨時,不使用收音機、錄像機、電視機、且拔出電源插頭,拔出電視機天線插頭。暫時不使用電話,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干電池的金屬銅帽端是正極,另一端是負極。當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過小燈泡時,就會造成短路。能夠點亮小燈泡的連接都是一個閉合電路,不能夠點亮小燈泡的都不是一個閉合電路,電路短路了,電路斷路了都不能點亮小燈泡。簡單的電路是由導線、電池、燈泡和開關組成的。我們可以根據物體的導電性能將物體分為導體和絕緣體。我們通常將那些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將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小刀、石墨、鑰匙、鐵片、大地、鋁片、銅絲、回形針、曲別針、自來水、人體等。常見的絕緣體:干木片、橡皮、、紙板、瀝青、塑料、氣球、空氣、玻璃管等。物體的導電性并不是絕對的,比如木頭,干燥的木頭是不能夠導電的,可是潮濕的木頭是可以導電的。與土壤相比,巖石體積大,質地硬;土壤顆粒小。(1)花崗巖:花斑狀,有黑、白、肉紅等顏色或無色透明的顆粒組成,顆粒較粗,粗糙,很堅硬。(2)砂巖:有紅、土黃、灰等多種顏色,看起來像許多粗細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3)大理巖:純白色、黑色等,常有美麗的條紋,顆粒較粗,比較粗糙,晶瑩潤澤,緊密,較軟。所有的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有些巖石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僅由一種礦物組成。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發現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里有空氣。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發現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