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學案 我們的權益第九課 少年的權利展示目標:知識目標:初步了解相關法律規定,明確自身權益;由生活中的實例來體驗自身權益的存在。能力目標: 培養運用法律知識自我保護的能力。情感目標: 走進法律、感受關愛、珍惜權利。重 點: 認識和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權利的規定。難 點: 生活中常見現象與“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權利的規定的關系。書中探寶我國兩部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是什么?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②《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犯罪2、《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賦予世界兒童的權利有哪些?①每個兒童都有結交朋友并和朋友玩耍的權利 ②每個兒童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③每個兒童都享有獲得社會保障的權利 ④每個兒童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⑤每個兒童都有免受毒品危害的權利 ⑥每個兒童都有得到公平對待及法律上受到尊重的權利⑦每個兒童都有知道他們的權益的權利 ⑧每個兒童都有免受有害工作傷害的權利 ⑨每個兒童都有不受暴力侵犯、得到保護的權利(一)大顯身手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你選出,并將其字母序號填在下表相應的空格內。每小題4分,共56分)1、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期是( )21世紀教育網A.兒童時代 B.少年時代 C.青年時代 D.中年時代2、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我國先后頒布了 ( )①未成年人保護法 ②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1世紀教育網]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3、上題中頒布的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了特殊保護,其原因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①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②未成年人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③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④現實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以下權利,未成年人不享有的是( )A.生命健康權 B.財產所有權 C.受教育權 D.選舉權和被選舉權5、少年時代是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期。保障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的一個重要手段是 A.立法保護 B.自我保護 C.社會保護 D.家庭保護21世紀教育網6、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是由( )A.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的 B.憲法規定的C.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 D.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7、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是( )A. 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B.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C.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D.20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8、七年級學生小明因為和本班同學小強鬧矛盾,而遭到小強母親的謾罵和侮辱。小強的母親侵犯了小明的( )A.名譽權 B.姓名權 C.榮譽權 D. 肖像權9、《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是一個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國際性公約。以下屬于該公約賦予世界兒童的權利有( )①獲得社會保障的權利 ②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權利 ③玩的權利 ④發表意見的權利 ⑤了解別人隱私的權利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10、“每個兒童都有不受暴力侵犯、得到保護的權利。”這項權利要得到保障就需要( )①來自社會的保障 ②我們自主的宣傳和維護 ③非聯合國保護不可 ④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規定:“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藝術活動。”這表明世界兒童享有 A.說話的權利 B.表達想法的權利 C.玩耍的權利 D.上學的機會12、七年級學生孫某因成績不好,又和同學打架,班主任堅持家長帶其回家反省,學校要求家長考慮自動退學。班主任和學校的做法( )A.是正確的,因為孫某不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就不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B.可以理解的,孫某這樣做給學校帶來了不良影響[來源:21世紀教育網]C.完全正確,說明該學校校風好,治學嚴謹D.是違法的,侵犯了孫某的受教育權二、簡答題(1)我國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目的是什么 (4分)(2)未成年人擁有哪些權利 (列舉四項即可)(2分)16、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丁丁想:“這下可好了,有了法律的特殊保護,我就可以享有自己想要的一切權利啦!”丁丁的想法是否正確 為什么 7、某中學七年級學生李強是一位活潑好動的學生,一次在上數學課的時候,他在玩一個變形金剛,老師發現后,非常氣憤,就把他趕出教室,并說:“你今后數學課就不要來上了”。后來的一段時間,一到上數學課,郝頑就去逛街,有時也到網吧上網玩游戲,再后來他在網吧結識了一些“朋友”,抽煙、喝酒都慢慢地學會了,有時和“朋友”們玩起來,一整天既沒到學校上課,又沒回家。班主任老師見到這種情況,多次對他教育幫助仍不見效,就勸其退學:家長知道后,恨鐵不成鋼,把他打得遍體鱗傷,并讓他輟學到自家辦的瓷廠勞動。讀了上述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你認為材料中哪些人的做法是錯誤的 為什么 (8分)第十課 誰為我們護航展示目標:1.了解未成年人的含義,我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則。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含義。初步了解未成年人所擁有的各種權利的含義、內容和存在形式。2.初步理解與權益相對的概念——義務,并能認識兩者密切的關系。3.學會正確分析發生在自己生活周圍的各種權益侵害問題。4.初步培養權益意識,能夠初步分析、歸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1、保障未成年人各項合法權益的四條基本途徑:2、家庭保護的含義、內容:含義:3、對父母侵犯子女隱私的行為,我們應該怎么辦?4、家庭保護中父母或監護人的職責:5、學校保護的含義、內容6、學校保護中學校的責任:7、國家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采取了哪些措施?8、作為學生,應履行的教育義務9、社會保護的含義、內容10在同學的日常交往中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行為和現象有哪些?什么是隱私權?12、通信包括電話、電報、電子郵件、電傳、書信等多種方式。13、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且情節嚴重的行為。14、著作權包括發表權、匿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權。15、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以及其他智慧成果權等。16、未成年人是否享有知識產權?P82第三段正文17、司法保護的含義、內容:18、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單項選擇題:1、嚴某夫婦認為讀書無用,賺錢才是實惠的事情,故遲遲不讓10歲的女兒讀書,而讓其外出當小保姆。該夫婦的行為( )①屬于違法行為 ②沒有履行家庭保護的職責③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 ④侵犯了少年兒童受教育的權力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對學生的安全管理,杜絕事故發生,山西省各中小學開始執行《山西省學校安全管理日志》制度。該制度的執行有利于加強對未成年人的( )A 家庭保護 B 學校保護 C 社會保護 D 司法保護3、小紅近來學習成績下降,書信往來頻繁。班主任懷疑小紅“早戀”,便私自拆閱了她的信件,并在班上公開批評了小紅,告誡同學們要正確處理男女之間的關系,專心學習。該班主任的做法( )A 是關心學生的表現,合情合理B 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權力,雖有不妥但不違法C 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和人格尊嚴D 不違法,因為學生“早戀”在先女兒:“爸爸,給我錢,我要上學。” 爸爸:“沒有錢,修祖墳用光了!你就別上學了.。” 據此回答 4、5題4、上面的家長主要違反了( )①義務教育法②環境保護法③教育法④未成年人保護法⑤民法通則⑥憲法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②③④5、女兒應當依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她可以運用的方式有( )①請老師、親友做爸爸的動員工作②用法律、親情說服爸爸③申請學校免收書本費 ④離家出走,迫使爸爸回心轉意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6、初中生小葉經常出入網吧、游戲廳等場所,有時候還曠課、與人打架,班主任老師多次對他進行耐心的教育,他反而指責老師干涉他的自由。對此事正確的看法是( )①老師的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規定②老師的做法侵犯了小葉的人身自由③小葉的行為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禁止的④小葉應該接受老師的教育,改正缺點,努力學習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7、社會保護是指國家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力保障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實現,同時社會各界和公民也負有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責任。社會保護歸根到底是( )A 為了限制青少年的活動,避免意外的發生B 要創造一種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C 要青少年積極履行應盡的義務D 保障青少年享有的一切權利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國家采取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國家鼓勵研究開發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產品,推廣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新技術。”據此回答8、9題8、這一規定屬于未成年人保護中的( )A 家庭保護 B 學校保護 C 社會保護 D 自我保護9、實施這一規定的最有利的保證是( )A 普法宣傳 B 道德約束C 自覺遵守 D 國家強制力10、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始實施。這使我國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勞動部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這是為了( )A 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 B 保護未成年人的休息權C 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權 D 保護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權11、近年來,我國的各大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在報道未成年人犯罪時,對這些未成年人的圖象和照片進行了技術處理,并用化名代替他們的名字。這說明我國維護未成年人的( )①姓名權②③榮譽權④隱私權⑤生命健康權⑥名譽權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③⑤12、游某在某縣開了一間網吧,生意非常紅火。八年級學生小謝星期天經常去游某的網吧上網,有時候連上課時間都偷偷跑去上網小謝的母親多次找到游某,告知小謝是在校初中生,不應該接納他上網。但游某明知小謝是未成年人,仍讓其繼續在網吧上網。小謝的母親向文化部門舉報了游某,縣文化局在對游某的網吧進行檢查時,發現有多名未成年人在該網吧上網。據此,縣文化局給予游某警告,并罰款5000元。簡答題:1、未成年人在受教育方面應該履行什么義務?你打算怎樣做?2、正在讀八年級的曉玲家住農村。村里有些年齡稍大的孩子在讀完小學后,就到外地去打工了。曉玲看到他們花錢大方的樣子,很羨慕,也想到城里見識見識,于是,她不辭而別,離家跟朋友到外面打工去了。對此,村里的人議論紛紛。曉玲的父親:“我們家里窮,孩子到外面打工掙點錢,幫補家用也好。”村干部:“年齡這么小就輟學,曉玲的前途就毀了。”(1)請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對曉玲的行為加以評析。(2)曉玲的父親和村干部的說法正確嗎?為什么?第十一課 自我保護目標展示: 了解未成年人權益遭受侵害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初步了解這些行為所應承擔的和 社會責任;學會分析權益遭受侵害的案例事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選擇適合自我的保護途徑。重點 :培養識別危險和誘惑的意識。難點 :培養識別危險和誘惑的意識。一、書中探寶:1、青少年應怎樣學會自我保護?2、面對歹徒行兇,青少年怎么辦?(青少年遇到不法侵害時怎么辦)3、當我們遇到或者遇到比較嚴重的危險時,該怎么辦?4、當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怎樣維護合法權益?5、提供法律服務的機構: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6、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主要包括:法律服務、法律援助、非訴訟途徑和訴訟途徑。7、非訴訟途徑主要指:投訴、調解、裁決、仲裁、申訴等。8、打官司要到法院,打官司即訴訟。9、訴訟分為:①刑事訴訟。②民事訴訟。③行政訴訟。10、訴訟是我們最權威、最有效、最正規和最終的維權途徑。11、請你就未成年人保護提幾條建議?二、大顯身手(一)單項選擇題1、為了測試一下現在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某報記者親自設局“拐騙”兒童。結果發現:85%的兒童輕信對方,愿意跟對方走;10%持懷疑態度,不跟對方走.這說明( )①未成年人生活經驗不足,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②未成年人不明是非善惡③未成年人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④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一天晚上,小蘭的媽媽送奶奶去了醫院,爸爸上夜班還沒回來。這時,一個自稱是爸爸朋友的陌生人敲門。如果你是小蘭,你會( )A 出于禮貌,開門讓客人進來坐坐 B 向鄰居或周圍人大聲呼救C 立即撥打“110”報警 D 告知對方父母不在,有事下次再來3、某班上體育課時,旁邊的一個小店突發大火,有的同學說應該去救火;有的同學說我們不能去,因為未成年人也是受保護的對象。面對一些突發事故,我們應該( )在自我保護的前提下,通過社會力量避免或減少損失B. 不必擔心受到傷害 C.服從多數同學的意見D.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避免或減少損失4、在生活中一旦發現火情,應迅速撥打的火警電話是( )A.119 B.110 C.112 D.1205、發我們面對歹徒行兇時,應及時撥打報警電話( )A.114 B.110 C.119 D.1206、一天晚上,七年級學生丹麗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發現有兩個男青年一直跟著自己,丹麗馬上走到行人較多的地方打電話讓爸爸來接她回家.丹麗的做法是( )A.不應該的,給爸爸添麻煩 B.提高警惕,防范侵害,保護自己C.多此一舉,完全沒必要 D.不履行公民義務,縱容違法犯罪行為7、幾名七年級學生晚自習放學經過一建筑工了時,遇見一伙竊賊正在偷建筑材料.下面是幾名同學對此事件所持的不同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①竊賊是大人,我們斗不過他們,保護自己、不理他們是上策 ②撥打“110”報警電話,讓警察來抓他們③暗地跟蹤,看他們把材料偷到哪里去,好為將來破案提供線索④一個人去報警,其余幾個人悄悄跟著,不能讓那幾個家伙跑掉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8、青少年進行自我保護十分重要,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①在擁擠的場合,如上下樓梯時,要避開高峰期②乘坐汽車、火車、輪船時,盡量了解相關的安全知識③遇到大雨洪災時,遠離堰塘、溪口、河流④上室內課時突發地震,應立即就地蹲下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用物或書包護在頭部,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9、經教育部批準,北京市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已被啟用。在新守則中,原來“遇到壞人壞事要及時報告,要敢于斗爭”這一條中刪去了“要敢于斗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同違法犯罪分子做斗爭是大人的事,與中小學生無關B.青少年更應該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C.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D.與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不再是公民的義務10在社會生活中,未成年人難免會受到傷害,常常需要幫助。下列能夠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是( )A.社會、家庭、學校、公安機關 B.公安機關、父母、老師C.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公證處 D.學校、司法機關、政府部門11、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兇惡的、狡猾的。中學生與其斗爭時應該( )①講究智斗,不要硬拼 ②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③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④設法穩住歹徒⑤盡量回避,保全自身臨身 ⑥找一些同學對他們進行報復A.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二)簡答題:1、青少年應怎樣進行自我保護?2、如何應對災難性危機?3、尋求法律幫助的途徑和方法有哪些?材料分析題:“六一”前夕,某電視臺特地為單獨在家的未成年人制作了一期《不要開門》的電視專題節目。在節目中,工作人員喬裝改扮成“送貨員”,帶著禮物來到一些孩子的家門口,“引誘”孩子開門。結果顯示,半數孩子表現良好,對“送貨員”的“百般誘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門應答,另外一半孩子的表現則令人擔心,他們不但引“狼”入室,還帶著“送貨員”逐個房間參觀。節目播出后,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1)近半數的孩子為什么經不住“百般誘惑”(2)你從這個事例中受到什么啟發?(3).給父母說的話要求語言表達流暢、清楚、能反映材料,能體現課本知識,中心明確、感情真摯等。PAGE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