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對生物的影響》學習評價表班級:姓名:項目評價內容自我評價科學知識知道人類活動會對生物的生存及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知道人類非法滾鉤捕魚、江中爆破作業、被輪船螺旋槳擊死擊傷等都是導致白鱀豚數量銳減的原因。知道人類增強保護、大量種植后,銀杏樹數量逐漸得以恢復。科學探究針對“白鱀豚數量銳減可能已經滅絕”的現象,能查閱資料寫成調查報告與同學交流。針對“銀杏樹退出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事項,能查閱資料了解銀杏樹數量逐年增加的原因。科學態度、STSE樂于查閱資料、調查了解人類對生物的影響,積極分享。辯證看待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多方面影響,增強保護環境、保護動植物的意識。老師給我的評價:注:請小朋友們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在相應的欄目內畫“√”,教師在最下面的一行中給出評價,用、、的符號表示。(共14張PPT)4.人類對生物的影響中國特有的小型淡水鯨,棲息于長江中下游等地,紡錘形,長約1.5-2.5米,背面藍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或乳白色,鰭白色,所以有的也稱為白鰭豚。調查白鱀(jì)豚逐漸消失的原因白鱀豚種群數量(頭)19801986199019942002(年)觀察我國珍稀動物白鱀豚的數量變化統計數據。白鱀豚的數量逐年在減少,截至2002年只剩下50頭。200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méng)發布了《2007受威脅(xié)物種紅色名錄》,其中,我國長江獨有的白鱀豚被列在“極?!鳖悇e中,而且注明“可能已經滅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查閱資料,調查白鱀豚數量銳減的原因,寫成調查報告與同學交流。非法滾鉤捕魚江中爆破作業被輪船螺旋槳(jiǎng)擊死擊傷小結調查銀杏退出瀕危植物名單的原因早在200萬至300萬年前,絕大多數銀杏類植物就已瀕于絕種,只在中國奇跡般地保存下來部分古銀杏。因此在1999年國務院正式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銀杏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而在2008年開始的《中國植物紅皮書》修訂過程中,專家們卻一致同意銀杏退出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從這則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事實?這是怎么回事?查閱資料,尋找使銀杏樹數量逐年增多的原因。人工干預、大量種植、加強保護等都是使得銀杏樹數量逐年增多的原因,從這里可以看出,人類的保護活動對生物有積極的影響。人類對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影響人類的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動植物數量的變化?說一說,人們的行為是如何影響動植物數量的變化的?大型采礦亂砍濫伐非法盜獵大面積燒荒地球是個大家庭,我們要愛護地球,保護動植物。課后作業做一份愛護地球、保護動植物的宣傳報。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國獨有的十大瀕危動物大熊貓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集珍稀、瀕危、特產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唯有大熊貓遺存下來。金絲猴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分布于四川、陜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白鱀豚白鱀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1種,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鱀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其聲納系統發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可使它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華南虎華南虎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僅在中國分布,生活在中國中南部,亦稱“中國虎”,在野外已滅絕。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華南虎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聯合國1996年發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將華南虎列為第一號瀕危物種,列為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朱鹮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鹮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后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鹮,1981年終于在陜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只朱鹮,轟動了世界。褐馬雞褐馬雞是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后,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于中國。目前,褐馬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為我國特有,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黑頸鶴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種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黑頸鶴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遷至云貴越冬,少數還飛越喜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藏羚羊藏羚羊,近年來極受世人矚目,主要原因是偷獵者對其肆意殺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極限的高寒地區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萬只的速度減少。為打擊盜獵,我國林業公安一直在為保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而戰斗。四不象“四不象”為麋鹿的俗名,它是作為中國特有的濕地鹿類,曾于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幸有少量存于歐洲,經過一個世紀的養護,種群才得以恢復。麋鹿是濕地動物,由于對濕地環境的適應,而形成特殊的形態,即所謂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麋鹿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生物與環境第四課人類對生物的影響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人類活動會對生物的生存及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知道人類非法滾鉤捕魚、江中爆破作業、被輪船螺旋槳擊死擊傷等都是導致白鱀豚數量銳減的原因。知道人類增強保護、大量種植后,銀杏樹數量逐漸得以恢復。2.科學探究針對“白鱀豚數量銳減可能已經滅絕”的現象,能查閱資料寫成調查報告與同學交流。針對“銀杏樹退出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事項,能查閱資料了解銀杏樹數量逐年增加的原因。3.科學態度、STSE樂于查閱資料、調查了解人類對生物的影響,積極分享。辯證看待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多方面影響,增強保護環境、保護動植物的意識。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引入:今天我們學習本單元的最后一課——人類對生物的影響。你覺得我們人類會對生物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2)學生自由回答。(二)新課學習1.調查白鱀豚逐漸消失的原因(1)介紹白鱀豚:圖文介紹。中國特有的小型淡水鯨,棲息于長江中下游等地,紡錘形,長約1.5-2.5米,背面藍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或乳白色,鰭白色,所以有的也稱為白鰭豚。(2)查看白鱀豚種群數量統計圖。發現白鱀豚的數量逐年在減少,截至2002年只剩下50頭。(3)提供材料:200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2007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其中,我國長江獨有的白鱀豚被列在“極?!鳖悇e中,而且注明“可能已經滅絕”。(4)討論: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白鱀豚在近幾十年數量銳減至“可能已經滅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明確任務:查閱資料,調查白鱀豚數量銳減的原因,寫成調查報告與同學交流。(6)匯報與交流。(7)小結:人類非法滾鉤捕魚、江中爆破作業、被輪船螺旋槳擊死擊傷等,是近幾十年白鱀豚數量銳減至“可能已經滅絕”的原因。2.調查銀杏退出瀕危植物名單的原因(1)自主閱讀材料:早在200萬至300萬年前,絕大多數銀杏類植物就已瀕于絕種,只在中國奇跡般地保存下來部分古銀杏。因此在1999年國務院正式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銀杏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而在2008年開始的《中國植物紅皮書》修訂過程中,專家們卻一致同意銀杏退出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提問:從這則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事實?這是怎么回事?(3)明確任務:查閱資料,尋找使銀杏樹數量逐年增多的原因。(4)匯報與交流。(5)小結:人工干預、大量種植、加強保護等都是使得銀杏樹數量逐年增多的原因,從這里可以看出,人類的保護活動對生物有積極的影響。3.人類對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影響(1)討論:人類的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動植物數量的變化?(2)學生自由發言。(3)課件展示教材P40的中間的四幅圖。說一說,人們的行為是如何影響動植物數量的變化的?(4)小結:大型采礦、非法盜獵、亂砍濫伐、大面積燒荒會影響動植物的數量變化。我們要認識到地球是個大家庭,我們要愛護地球,保護動植物。(5)任務布置:做一份愛護地球、保護動植物的宣傳報。(三)整理,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 人類對生物的影響 課件.ppt 4 人類對生物的影響 教案.doc 《人類對生物的影響》學習評價表.doc 中國獨有的十大瀕危動物.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