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青島版(六三學制)(2001)小學科學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實驗大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青島版(六三學制)(2001)小學科學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實驗大全

資源簡介

【實驗指導】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制五年級下冊實驗大全
第一單元?《人體內部的秘密》
實驗1:口腔中的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第一課?食物到哪里去了)
【實驗材料】:兩支試管、淀粉液、37℃的溫水、水槽、滴管、碘酒。
【實驗過程】:
1、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搖勻。
2、將兩支試管同時放入37℃的溫水中。
3、過一會兒,分別往兩支試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加入唾液的試管中沒有什么變化,沒加入唾液的試管中的淀粉呈現藍色。
【實驗結論】:口腔中的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變藍的性質,所以沒加唾液的試管中淀粉變藍。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麥芽糖,所以沒有變藍。
【注意事項】:保持試管的水溫在37℃左右(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類似口腔的環境),唾液發揮正常的消化作用。加入碘酒后搖勻。
實驗2:檢驗人體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是否相同(第二課?我們的呼吸)
方法一:
【實驗儀器】:水槽、集氣瓶、玻璃片、膠管、水
【實驗過程】:
1、收集自己呼出的氣體。
????取一只集氣瓶,裝滿水,用玻璃片蓋嚴,再將集氣瓶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開瓶口。
????把膠管一端深入集氣瓶內,用手扶住集氣瓶,從膠管另一端向集氣瓶內吹氣。待瓶內充滿氣體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將瓶口蓋嚴,然后將瓶子從水中取出,瓶口向上放在桌上。
2、把裝有呼出氣體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開一條小縫,將燃著的火柴深入瓶內,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火柴燃燒變弱,并且很快熄滅。
【實驗結論】:人體吸進和呼出的氣體不相同。由于呼出氣體中含氧量比空氣中少,所以火柴燃燒變弱,待瓶內氧氣將耗盡,火柴就熄滅了。
方法二:
【實驗儀器】:澄清的石灰水、燒杯、膠管(或玻璃管)、打氣筒
【實驗過程】:
1、用打氣筒通過膠管向石灰水內充氣,觀察現象。
2、直接用嘴通過膠管向石灰水內吹氣,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用打氣筒通過膠管向石灰水內充氣,石灰水沒有大的變化。
直接用嘴通過膠管向石灰水內吹氣,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人體吸進和呼出的氣體不相同。由于呼出氣體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所以直接用嘴通過膠管向石灰水內吹氣,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3:制作簡易聽診器(第三課心臟和血管)
【實驗材料】:兩個漏斗、橡膠管、橡膠膜
【實驗步驟】:
1、用橡膠膜分別套住兩個漏斗口。
2、將漏斗的下端分別插進橡膠管的兩端。
第二單元《我們怎么看到物體》
實驗4:凸透鏡成像規律(第五課?凸透鏡)
【實驗材料】:凸透鏡、紙屏、火柴、蠟燭。
【實驗過程】:
1、將蠟燭、凸透鏡、紙屏依次擺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線上。
2、調整蠟燭、凸透鏡、紙屏的高度,使蠟燭的焰心、凸透鏡的光心、紙屏的中心高度大體相同。
3、點燃蠟燭,調整凸透鏡和紙屏的位置,看成像大小有什么規律。
【實驗現象】:
利用凸透鏡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當凸透鏡距蠟燭遠、距紙屏近時,形成倒立縮小的像;
當凸透鏡距蠟燭近、距紙屏遠時,形成倒立放大的像。
實驗5:做個照相機(第六課?照相機和眼睛)
【實驗材料】:凸透鏡、半透明的紙、兩個紙盒、膠帶。
【實驗步驟】:
1、將一個紙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個小孔,用膠帶把凸透鏡固定好。
2、另一個紙盒也去掉底,另一端也去掉后,蒙上半透明紙,并固定。
3、將兩個紙盒套在一起,調整前后距離,直到成像為止。
實驗6:眼睛成像的模擬實驗(近視眼形成原因實驗)(第七課?保護眼睛)
【實驗材料】:兩個凸度不同的凸透鏡、紙屏、蠟燭。
【實驗步驟】:
1、將蠟燭、凸透鏡、紙屏依次擺放在桌面上,在紙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蠟燭挪到較遠的位置,紙屏上的像變得模糊。
3、換用凸度較小的凸透鏡后,在紙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
【實驗現象】:凸度大,能“看清”近處的物體;凸度小,能“看清”遠處的物體。
【實驗結論】:人的眼睛是靠自動調節晶狀體的凸度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的。晶狀體的凸度是靠牽引晶狀體的肌肉調節的。肌肉收縮,晶狀體的凸度變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肌肉舒張,晶狀體的凸度變小,眼睛就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
【注意事項】:
1、做此實驗時,室內光線不能過亮。
2、蠟燭、凸透鏡、紙屏必須擺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線上。而且蠟燭的焰心、凸透鏡的中心、紙屏的中心高度大體相同。
實驗7:制作一個潛望鏡(第八課?潛望鏡的秘密)
【實驗材料】:紙盒、兩塊較小的平面鏡、裁紙刀。
【實驗步驟】:
1、把紙盒的兩端分別開兩個小洞,作為入光孔和出光孔。
2、對著入光孔和出光孔各固定一個呈45度的平面鏡。
實驗8:制作一個望遠鏡(第九課?神奇的“眼睛”)
【實驗材料】:凸透鏡、凹透鏡、兩個紙盒、膠帶。
【實驗步驟】:
1、將一個紙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個小孔,用膠帶把凸透鏡固定好。
2、另一個紙盒也去掉底,另一端挖一個小孔把凹透鏡固定好。
3、將兩個紙盒套在一起,調整前后距離,直到成像為止。
第三單元?《生物的生長與繁殖》
實驗9:種子發芽與水的關系(第十課?種子發芽了)
【實驗材料】:幾個大豆種子、水、棉紗布、兩個瓷盤。
【實驗過程】:
1、將同樣的幾粒種子分別放在瓷盤里,其中一個有水,另一個沒有水。
2、把這兩個瓷盤放在室溫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盤內用一塊棉紗布蓋上。
3、堅持每天把棉紗布用清水洗干凈,再蓋好。每天堅持觀察并做好記錄。
【實驗現象】:有水的瓷盤里的種子發芽了。
【實驗結論】大豆發芽需要適量的水。
注意事項:
做此實驗時,水不宜過多。
選擇粒大飽滿、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種子。
實驗10:種子發芽與溫度的關系(第十課?種子發芽了)
【實驗材料】:幾個大豆種子、水、棉紗布、兩個瓷盤。
【實驗過程】:
1、將同樣的幾粒種子分別放在瓷盤里,倒入相同、適量的水。并覆蓋棉紗布。
2、把這兩個瓷盤一個放到室溫環境中,一個放到冰箱冷藏室中。、
3、堅持每天觀察并做好記錄。
【實驗現象】:放到室溫環境中的瓷盤里的種子發芽了。
【實驗結論】大豆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
【注意事項】:
做此實驗時,水不宜過多。
選擇粒大飽滿、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種子。
實驗11:解剖花的方法(第十二課?植物的花)
【實驗材料】:幾朵完整的花、鑷子、白紙。
【實驗步驟】:
1、取幾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鑷子由外向內逐層剝下花的各部分。
2、將他們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順序,由上而下粘在紙上,避免損壞。
【實驗現象及結論】:一朵完整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幾部分構成。
【注意事項】:為學生準備大小適宜的完整花用于解剖。
實驗12:觀察雄蕊和雌蕊(第十三課?果實是怎樣形成的)
【實驗材料】:鑷子、放大鏡、幾朵完整花、刀片。
【實驗步驟】:
1、用鑷子夾一個花藥,用手摸,再用放大鏡觀察其內有什么結構。
2、用鑷子從花的中央將子房取出,用刀片將它縱向剖開,用放大鏡觀察子房里面有什么?
【實驗現象及結論】: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組成;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
注意事項:為學生準備大小適宜的完整花用于解剖。
第五單元?《生活中的機械》
實驗13:斜面省力作用的實驗(第十八課?斜面)
【實驗材料】:測力計、長方形木板、小木塊若干、小車。
【實驗步驟】:
1、用測力計豎直提小車,記錄讀數。
2、在長木板的一端墊一塊木塊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測力計向上拉小車,使其均勻運動,記錄讀數。
3、在長木板的一端墊同樣高的二、三、四塊木板,在斜面上用測力計拉小車,使其勻速運動,記錄讀數。
4、對比分析所得數據。
【實驗結論】:豎直提小車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實驗14:制作螺絲釘模型(第十八課?斜面)
【實驗材料】:三張相同的長方形紙、直尺、彩筆、鉛筆、膠帶。
【實驗步驟】:
1、將長方形紙剪成三角形,在斜邊上用彩色筆涂色。
2、均勻的纏在鉛筆上,形成螺紋。
3、其他的兩張紙各剪出長度不同的斜邊,涂色、纏螺紋。
4、比較螺紋疏密與什么有關
【實驗現象】:三角形斜邊越長,螺紋間的距離越小,使用越省力。
【實驗結論】:螺絲釘是變形的斜面,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實驗15:杠桿的作用實驗(第十九課?杠桿)
【實驗材料】:杠桿尺、鉤碼、鐵架臺。
【實驗過程】:
1、把杠桿尺掛在鐵架臺上,調節兩邊的螺母,使杠桿尺平衡。
2、在杠桿尺左右兩邊10厘米的地方各掛一個鉤碼。
3、在杠桿尺左邊10厘米的地方掛兩個鉤碼,右邊5厘米的地方掛四個鉤碼。
4、在杠桿尺左邊10厘米的地方掛兩個鉤碼,右邊20厘米的地方掛一個鉤碼。
5、自由組合鉤碼數量與到支點的距離,使杠桿尺平衡。
6、比較左右兩邊鉤碼的數量和鉤碼離杠桿尺中心的距離。
【實驗現象】:杠桿尺平衡
【實驗結論】:到杠桿尺中心的距離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到杠桿尺中心的距離越小,用的力越大。
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省力;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費力;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等于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不省力也不費力。
實驗16:滑輪的作用實驗(第二十課?滑輪)
【實驗材料】:鐵架臺、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細繩、鉤碼、測力計。
【實驗步驟】:
1、用測力計測出豎直提兩個鉤碼用的力。
2、把定滑輪固定在鐵架臺上,掛上兩個鉤碼,用測力計向下拉動,記錄用力的大小。
3、把繩子一端繞過動滑輪,掛上兩個鉤碼,用測力計向上拉動,記錄力的大小。
4、在滑輪組上掛兩個鉤碼,用測力計拉動,記錄力的大小。
5、把2、3、4的數據與1的數據作比較。
【實驗結論】:
使用定滑輪時,不省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動滑輪時,省力,但不改變用力方向;使用滑輪組時,既省力又改變了用力方向。
實驗17:齒輪的作用實驗(第二十一課齒輪)
【實驗材料】:大中小齒輪各一個,支架。
【實驗過程】:
1把三個帶軸的齒輪固定在支架上,并讓齒輪相互嚙合,
2、用手撥動一個齒輪,觀察三個齒輪轉動的方向、速度。
【實驗現象】:當轉動其中一個齒輪時,會發現:
1、相互嚙合的兩個齒輪之間的轉動方向是相反的。
2、大小齒輪轉動的速度也不一樣。
3、一個齒輪動,可帶動和它嚙合的其他齒輪轉動。
【實驗結論】:齒輪的作用是:傳遞動力,改變轉動的速度,改變運動的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抚远县| 屏南县| 施秉县| 奎屯市| 麻城市| 乌鲁木齐市| 柳州市| 奎屯市| 原平市| 宁晋县| 福建省| 手机| 莱西市| 陵川县| 金湖县| 巴青县| 康定县| 陵川县| 团风县| 英吉沙县| 理塘县| 故城县| 海城市| 湄潭县| 吴桥县| 濮阳县| 昌吉市| 故城县| 嘉兴市| 阜宁县| 张北县| 辽宁省| 阿拉善右旗| 江阴市| 东海县| 三台县| 手游| 涿州市| 瑞金市| 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