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三單元1.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2.掌握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3.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情況導入新課材料一:1976年,在安徽的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村民一起勞動,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卻出現“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攆人”的勞動狀態。材料二:“一些農民過年連一頓餃子都吃不上。”“農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紅蘿卜櫻子混煮面,霉爛的地瓜面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全家幾口人只有一條褲子。”以上材料反映了當時農村的什么現象?(改革的原因)集中勞動,統一分配,吃大鍋飯,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2.目的: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3.實施(1)開始: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2)發展:1983年,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指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其基本特點是在保留集體經濟必要的統一經營的同時,集體將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承包給農戶,承包戶根據承包合同規定的權限,獨立作出經營決策,并在完成國家和集體任務的前提下分享經營成果,一般做法是將土地等按人口或勞動力比例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分給農戶經營。承包戶和集體經濟組織簽訂承包合同。相關鏈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抉擇——18個紅手印的生死文書 1978年12月18日晚,在隊長嚴俊昌的帶領下,小崗生產隊在全國農村率先搞“包產到戶”,這一天,正好是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幕之日。嘗試: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分田到戶,自負盈虧)中國第一份農村改革宣言書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此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全年上交(繳)的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殺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孩子養活到18歲。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個人富,集體富,國家還要蓋倉庫。”材料二:改革后一年,小崗村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糧,還了貸款,人均收入從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善。簽下“生死狀”的次年10月,糧食迎來了豐收,糧食總產量66噸,相當于全隊1966年到1970年5年糧食產量的總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4.意義(1)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隨著農業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1950年土地改革1953年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7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想一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經歷了哪幾次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材料:“上班八點鐘來,九點鐘走人,十點鐘時,隨便往廠區大院里扔一個手榴彈也炸不死人。”——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島電冰箱廠的文字這番話體現了一種怎樣的生產經營局面?原青島電冰箱廠“大鍋飯”里的政府、企業和工人政府:要給企業下達生產任務,嚴格規定產品的數量、品種、樣式等,還負責企業的原料供應、產品銷售、新產品開發、人員安排、職工工資、獎金和福利的發放等。企業:只管生產。工人:干多干少、干與不干一個樣,每月都能按照級別領取固定工資。閱讀材料,分析國有企業改革的原因。總結:政府管得太多,企業沒有自主權,工人沒有積極性;政企不分,限制了企業的發展,使企業不能最大限度地創造財富,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1.背景:“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為繼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2.展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會場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登3.主要內容(1)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2)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3)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5.意義: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內容:單一公有制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政企結合政企分開平均分配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職工積極性提高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三十年來,海爾集團(前身為青島電冰箱廠)由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2004年全球營業額1016億元的中國第一品牌。海爾集團總部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2.意義: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超市中琳瑯滿目的商品小結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前提: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實質: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路徑:從農村到城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根本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課堂結構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建立現代企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目標:市場經濟隨堂訓練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把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B.引導分散的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C.實行對個體農業的改造,建立農村集體經濟D.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D2.小蕓同學帶著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搜集了“政企分開”“利改稅”“股份制改革”等資料。根據這些信息,判斷她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是( )A.土地改革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國有企業改革D.資產階級性質改革C3.1984年3月24日,55位廠長、經理聯名在報紙上發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這55人呼吁的主要內容是( )A.實施“一五”計劃B.擴大企業自主權C.進行三大改造D.結束“文化大革命”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978-2017世界GDP動態排名!中國的復興!_嗶哩嗶哩 (゜-゜)つロ 干杯~-bilibi.mp4 國有企業改革.mp4 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