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屆高三二輪復習生物專題(新高考廣東專版)專題8植物的激素調節(課件149張PPT+word文檔)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屆高三二輪復習生物專題(新高考廣東專版)專題8植物的激素調節(課件149張PPT+word文檔)

資源簡介

(共149張PPT)
專題八 植物的激素調節
核心問題梳理
核心概念落實
核心素養達成
專題作業
本課結束
0
答案
解析專題八 植物的激素調節
[核心素養] 1.通過觀察植物的向光性實驗、分析向光性研究資料等,發展科學探究能力。2.關注植物激素應用可能引發的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問題,做出理性解釋和判斷。
核心問題梳理
考點1 生長素的發現、產生、分布及生理作用
1.哪些科學家參與了生長素的發現過程?說出他們的實驗結論。
提示:
科學家
實驗結論
達爾文
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照射產生某種“影響”并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造成伸長區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
鮑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拜爾
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溫特
造成胚芽鞘彎曲的是一種化學物質,并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
2.植物受到單側光的刺激后表現為向光性,原因是什么?
提示:單側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含量多于向光一側,因而引起兩側的生長不均勻,從而造成向光彎曲。
3.生長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及分布部位分別是什么?
提示: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分布部位:植物體各器官中都有,相對集中地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分。
4.生長素的運輸方式都有哪些?
提示:橫向運輸、極性運輸、非極性運輸。
5.生長素的作用方式、生理作用及作用特點是什么?
提示:作用方式: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而是給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生理作用:調節生長、影響細胞分化。作用特點: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6.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頂端優勢、植物的向光性等現象中,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的是哪幾個?
提示:根的向地性、頂端優勢。
考點2 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四種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作用分別是什么?
提示:
名稱
合成部位
主要生理作用
赤霉素
主要是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種子
①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②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
細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①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②延緩衰老
乙烯
植物體各個部位
促進果實成熟
脫落酸
根冠、萎蔫的葉片等
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衰老與脫落
2.對植物生長和延緩衰老具有協同作用的植物激素都有哪些?
提示:促進生長的激素: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延緩葉片衰老的激素:細胞分裂素、生長素。
3.對種子萌發和細胞衰老分別起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是什么?
提示: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促進種子萌發,脫落酸抑制種子萌發。細胞分裂素抑制葉片衰老,脫落酸促進葉片衰老。
4.對促進果實成熟和果實坐果并生長具有協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有哪些?
提示:促進果實成熟:脫落酸、乙烯。促進果實坐果并生長:生長素、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
5.對細胞分裂起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是什么?
提示:細胞分裂素促進,脫落酸抑制。
6.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植物激素是孤立地起作用嗎?
提示:不是,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
7.什么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有什么好處?
提示: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
核心概念落實
知識點一 概述科學家經過不斷的探索,發現了植物生長素,并揭示了它在調節植物生長時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
[例1] (2020·海南一模)如圖為溫特研究某種促進生長的物質的實驗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溫特分離出促進生長的物質并命名為生長素
B.分別在黑暗和光照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結果不相同
C.需要設置空白對照組,以排除瓊脂塊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D.去尖端胚芽鞘彎曲側細胞的體積和數量均明顯大于另一側
答案 C
解析 溫特實驗中提出的觀點是“胚芽鞘的彎曲生長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引起的”,并將這種和動物激素類似的物質命名為生長素,但并未分離和提取出來,A錯誤;因胚芽鞘去掉了感光的尖端,故在黑暗和光照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結果相同,B錯誤;本實驗需要設置空白對照組,即用未放置過尖端的瓊脂塊做相同的實驗作為對照,以排除瓊脂塊本身對實驗結果的影響,C正確;去尖端胚芽鞘彎曲側細胞的體積明顯大于另一側,D錯誤。
[例2] (2019·江蘇高考)右圖為燕麥胚芽鞘經過單側光照射后,甲、乙兩側的生長情況,對照組未經單側光處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為背光側,IAA含量低于乙側和對照組
B.對照組的燕麥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兩側的生長狀況基本一致
D.IAA先極性運輸到尖端下部再橫向運輸
答案 C
解析 對照組未照光,胚芽鞘尖端IAA分布均勻,在單側光照射下,IAA由向光側向背光側進行橫向運輸,使背光側IAA含量>對照組IAA含量>向光側IAA含量,背光側生長快于向光側,伸長長度較大,故甲為背光側,乙為向光側,A錯誤;對照組未經單側光處理,能直立生長,B錯誤;胚芽鞘產生生長素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都在尖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則甲、乙兩側的生長狀況基本一致,C正確;在單側光照射時,IAA在胚芽鞘尖端先橫向運輸,使背光側IAA含量多于向光側,再經過極性運輸至尖端下方,使背光側生長快于向光側,從而使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D錯誤。
知識點二 舉例說明幾種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這些激素可通過協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實現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例3] (2020·河北石家莊二中第三次月考)如圖甲表示赤霉素的作用機理,圖乙表示幾種激素對莖段生長的影響。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圖甲中的a表示促進,b表示抑制
B.圖乙說明生長素和赤霉素具有協同作用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體無法完成生長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莖稈高度的基因可能與赤霉素的合成代謝有關
答案 C
解析 圖甲中,赤霉素可以通過促進生長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長素的分解來促進細胞伸長,所以a為促進,b為抑制,A正確;圖乙中,生長素和赤霉素都可以促進莖段生長,且兩種激素共同使用效果更好,二者為協同關系,B正確;生長素由色氨酸轉變而來,沒有赤霉素,生長素照樣可以合成,C錯誤;赤霉素可以促進細胞生長,所以控制玉米莖稈高度的基因可能與赤霉素的合成代謝有關,D正確。
[例4] (2020·北京密云高三一模)獨腳金內酯是一類新型植物激素,具有抑制側枝生長等多種生理功能。請回答問題:
(1)細胞分裂素具有促進側枝生長的功能,它與獨腳金內酯是________關系。為了探究這兩種激素在調節側枝生長方面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者用人工合成的細胞分裂素類似物6-BA和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等試劑,以獨腳金內酯合成突變體和受體突變體豌豆為實驗材料進行相關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①實驗在光照和溫度可控的溫室中進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處理和測量的材料都是豌豆原本不發育的________,選擇此側芽實驗現象更明顯,易觀察。
②由實驗結果可知,6-BA促進側芽生長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據實驗結果推知,________(填“突變體1”或“突變體2”)是獨腳金內酯合成突變體,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員推測獨角金內酯能夠促進細胞分裂素的降解而抑制側枝生長,為驗證此推測需補充的實驗組處理為______________。(選填正確選項前面的字母)
a.野生型豌豆 b.豌豆突變體1 c.豌豆突變體2 d.細胞分裂素合成缺陷型豌豆 e.用適量BA處理 f.用適量GR24處理 g.用適量6-BA和GR24處理 h.檢測細胞分裂素含量 i.檢測側枝長度
(3)作為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對植物生命活動正常進行具有________作用。請寫出細胞分裂素和獨腳金內酯以外的其他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兩類)。
答案 (1)拮抗 ①排除光照和溫度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第三側芽 ②在突變體1和突變體2中比野生型更明顯 ③突變體1 突變體1加6-BA+GR24側枝長度比加6-BA短得比突變體2更明顯
(2)afh(i)或bfh(i)
(3)調節 生長素、乙烯、赤霉素、脫落酸
解析 (2)驗證獨角金內酯能通過促進細胞分裂素的降解而抑制側枝生長這一機理,實驗的因變量應該是細胞分裂素的含量,觀察指標是用GR24處理后細胞分裂素含量變化,因此需要a.野生型豌豆,f.用GR24處理,h.并測定細胞分裂素的含量(i.檢測側枝長度)或者是b.選擇突變體1,f.用GR24處理,h.測定細胞分裂素的含量(i.檢測側枝長度),故選afh(i)或bfh(i)。
知識點三 舉例說明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類似物在生產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例5] (2020·山東等級考)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提高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間含量的比值可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根
B.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獲得無子番茄
C.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休眠的種子可促進種子萌發
D.利用成熟木瓜釋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答案 A
解析 提高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傷組織分化成芽,A錯誤;生長素類似物可以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所以如果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獲得無子番茄,B正確;赤霉素可以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C正確;乙烯可以促進果實成熟,成熟木瓜釋放的乙烯可以促進未成熟的柿子成熟,D正確。
知識點四 概述其他因素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如光、重力和溫度等
[例6] 關于溫度參與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發芽、開花、落葉、休眠,與季節輪回、氣溫周期性變化有關
B.低溫是通過誘導染色體加倍來調節生命活動的
C.植物在不同季節代謝活動強弱差別很大,但在同一天內基本沒有差別
D.溫度是通過影響植物生長發育來參與調節開花結果的
答案 A
解析 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概率很低,而溫度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無時不在,主要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調節生命活動,B錯誤;隨著晝夜交替,氣溫午高夜低,植物的代謝也會有旺盛和緩慢之分,C錯誤;溫度可以通過影響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結果和葉的衰老、脫落等生命活動,從而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D錯誤。
[例7] (2020·河北武邑中學二模)已知大麥種子萌發會產生α-淀粉酶,α-淀粉酶能水解淀粉產生可溶性糖;6-甲基嘌呤是人工合成的RNA合成抑制劑,研究人員進行了多種植物調節物質對大麥種子萌發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1、2、3曲線可知赤霉素對種子萌發有________(填“促進”“抑制”或“無關”)作用,脫落酸在種子萌發中的作用與赤霉素________(填“拮抗”“協同”或“無關”),脫落酸作用的機制可能是通過____________起作用的。
(2)根據以上分析,推測大麥種子萌發早期赤霉素和脫落酸的比例變化是________。
(3)糊粉層是胚乳的最外層組織,根據曲線1分析,去除糊粉層對α-淀粉酶產生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推測糊粉層細胞和α-淀粉酶的關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糊粉層細胞和赤霉素的關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促進 拮抗 抑制RNA的合成
(2)增大 
(3)α-淀粉酶不再產生 糊粉層細胞是α-淀粉酶合成的地方 糊粉層細胞是赤霉素作用的靶細胞
解析 (1)分析曲線1可知,赤霉素可提高α-淀粉酶含量,表明其可促進種子萌發;曲線3與曲線1對比,赤霉素和脫落酸一起施用,產生的α-淀粉酶比單獨施用赤霉素有所減少,說明脫落酸與赤霉素具有拮抗作用。赤霉素和脫落酸一起施用的曲線與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一起施用的曲線接近,說明脫落酸的作用可能與6-甲基嘌呤作用類似,即抑制RNA的合成。
(2)赤霉素促進種子萌發,脫落酸抑制種子萌發,故大麥種子萌發早期赤霉素含量增多,脫落酸含量減少。
(3)去除糊粉層后,α-淀粉酶將不再產生,由此推測糊粉層細胞是α-淀粉酶合成的地方,也是赤霉素作用的靶細胞。
核心概念:植物生命活動受多種因素的調節,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調節。
生命觀念:信息觀。
[例6] 西紅柿種子萌發過程,多種植物激素共同調控其生長過程,請完成相應空格。
答案 生長素 赤霉 赤霉 細胞分裂 脫落酸
核心素養達成
 (2017·全國卷Ⅰ)通常,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可作為其衰老的檢測指標。為研究激素對葉片衰老的影響,將某植物離體葉片分組,并分別置于蒸餾水、細胞分裂素(CTK)、脫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將各組置于光下。一段時間內葉片中葉綠素含量變化趨勢如圖所示。據圖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分裂素能延緩該植物離體葉片的衰老
B.本實驗中CTK對該植物離體葉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測ABA組葉綠體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組
D.可推測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銀杏樹的葉由綠變黃的過程
此題為曲線類試題,為高考常考類型,這類試題的解題方法為:一看橫縱坐標。橫坐標是自變量,縱坐標是因變量。曲線表示縱坐標隨橫坐標的變化而變化。二看曲線變化。分析同一條曲線升、降或平的變化及原因。三看特殊點。特殊點:即曲線的起點、終點、頂點、轉折點、交叉點等五點,理解特殊點的意義。四看坐標系中有幾條曲線。當有多條曲線時,應從兩個方面分析:①當橫坐標相同時,對應的縱坐標之間的關系;②當縱坐標相同時,對應的橫坐標之間的關系。
1.分析橫縱坐標含義
(1)橫坐標:時間;
(2)縱坐標:葉綠素的相對含量,含量下降可作為葉片衰老的檢測指標。
2.單獨分析每條曲線橫縱坐標的關系
(1)蒸餾水組:隨培養時間的延長,葉綠素的相對含量迅速下降;
(2)CTK組:隨培養時間的延長,葉綠素的相對含量緩慢下降;
(3)ABA組:隨培養時間的延長,葉綠素的相對含量迅速下降;
(4)CTK+ABA組:隨培養時間的延長,葉綠素的相對含量迅速下降。
3.結合題目選項確定比較對象,進行比較
A項:研究細胞分裂素對植物離體葉片的衰老的影響,自變量為CTK和蒸餾水,觀察圖中兩條曲線,處理相同時間時,CTK組葉綠素的相對含量高細胞分裂素能延緩該植物葉片的衰老。
B項:研究ABA對CTK對植物離體葉片作用的影響,自變量為CTK、CTK+ABA,觀察圖中兩條曲線,處理相同時間時,CTK+ABA組葉綠素的相對含量低CTK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項:比較ABA組與CTK組葉綠體中NADPH的合成速率,自變量為ABA、CTK,觀察圖中兩條曲線,處理相同時間時,ABA組中葉綠素的相對含量低ABA組光反應強度低ABA組葉綠體中NADPH合成速率小于CTK組。
D項:研究ABA的功能,自變量為ABA和蒸餾水,觀察圖中兩條曲線,處理相同時間時,ABA組中葉綠素的相對含量低ABA能加速秋天銀杏樹的葉由綠變黃的過程。
答案 C
[練1] (2020·北京平谷一模)研究生長素(IAA)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蔗糖可以延長IAA對胚芽鞘切段作用時間
B.生長素能夠促進胚芽鞘切段伸長生長
C.結果說明蔗糖為胚芽鞘切段生長提供能量
D.綜合兩圖結果說明蔗糖與KCl的作用相同
答案 C
解析 由“蔗糖”組胚芽鞘切段長度增加百分比大于零可知,蔗糖可以促進胚芽鞘切段伸長生長,結合圖2分析,KCl不能提供能量,但作用效果與蔗糖一致可知,蔗糖不是通過提供能量起促進作用,C錯誤。
 (2019·全國卷Ⅱ)某研究小組切取某種植物胚芽鞘的頂端,分成甲、乙兩組,按下圖所示的方法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再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胚芽鞘切段的彎曲程度(α角),測得數據如下表。據此回答問題。
(1)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這種運輸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圖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據表可知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題為分析原因類試題,這類試題的解題方法為:首先理清已知條件與結果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將所學的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與之聯系,找到解決這類問題的知識載體,然后運用生物學專有名詞答題,不要出現自造詞。
1.確定已知條件和結果
(1)已知條件: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左側。
(2)結果:形成α角左右兩側生長素濃度不同。
2.推理
由已知條件到結果的中間環節:
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左側―→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去頂胚芽鞘切段的左側―→左側生長素濃度高于右側―→左側生長速度大于右側―→形成α角。
3.語言描述:按已知條件―→中間環節―→結果順序進行描述。
第(3)題也為分析原因類試題,根據(2)的解題方法,自己填寫本題思路引領。
1.確定已知條件和結果
(1)已知條件:將甲組、乙組左右兩側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
(2)結果: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
2.推理由已知條件到結果中間環節
乙組從胚芽鞘中央縱向插入云母片―→生長素不能橫向運輸,只能向下運輸―→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生長素含量幾乎相等―→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α角基本相同。
甲組無云母片處理→甲組瓊脂塊中生長素含量等于乙組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生長素含量之和―→乙組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
3.語言描述:按已知條件―→中間環節―→結果順序進行描述。
答案 (1)從形態學上端到形態學下端
(2)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胚芽鞘切段的左側,使胚芽鞘左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右側,引起胚芽鞘左側生長快于右側,形成α角
(3)乙組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組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
解析 (2)圖中在胚芽鞘切段左側放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瓊脂塊中的生長素進入胚芽鞘左側,使該側生長素濃度高于右側,細胞生長的速度大于右側,形成α角。
(3)生長素在胚芽鞘頂端能進行橫向運輸和極性運輸。生長素不能透過云母片,乙組中從胚芽鞘中央縱向插入云母片導致生長素只能向下運輸,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生長素含量幾乎相等,約是甲組瓊脂塊中生長素含量的一半。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生長素的促進作用大體相等,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甲組瓊脂塊中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促進作用大于乙組中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所引起的α角大于乙組中左、右兩側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
[練2] 為探究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科研工作者利用玉米胚芽鞘做了如下實驗。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胚芽鞘的彎曲角度θ可反映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
B.單側光不影響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向瓊脂塊的擴散
C.單側光能在有光的一面誘導生長素在光下發生分解
D.單側光可以引起胚芽鞘中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
答案 C
解析 胚芽鞘的彎曲角度θ可反映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在一定范圍內,彎曲角度θ越大,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越多,A正確;通過甲、乙比較可知,單側光不影響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向瓊脂塊的擴散,B正確;通過丙、丁比較可知,單側光可以引起胚芽鞘中的生長素向背光側橫向運輸,不能在有光的一面誘導生長素在光下發生分解,C錯誤,D正確。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5)題。
植物病蟲害會造成農作物減產、品質下降,是世界各國農業生產中的主要威脅。植物激素在抵御病蟲害時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茉莉酸是關鍵的防衛激素之一,對植物抵御咬食性昆蟲和死體營養型病原菌尤其重要。水楊酸是另一個重要防衛激素,對植物抵抗活體、半活體營養型病原微生物起關鍵作用。
當植物被害蟲捕食受損后,損傷葉片和遠端未損傷葉片均會產生防御反應。那么,抵御信號是如何由受損部位傳遞到未損傷部位的呢?有文章報道了植物可通過“神經系統”傳遞抵御捕食或機械損傷的信號。
科研人員發現,擬南芥葉片在遭受捕食或機械損傷后,2
s內就在受損部位細胞內檢測到Ca2+濃度顯著增加,2
min內在遠處未損傷葉片細胞內也檢測到Ca2+濃度顯著增加,15
min左右檢測到茉莉酸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量以及茉莉酸含量的顯著增加。這種信息傳遞速率大約為1
mm/s,比物質擴散速率還要快,這說明植物體內可能存在著一種快速的、長距離的電信號傳遞途徑。進一步研究發現,受損擬南芥的韌皮部也有Ca2+濃度的顯著增加,當抑制韌皮部細胞間胞間連絲的傳導,發現植物在受到損傷時,遠距離的未損傷葉片的Ca2+濃度和茉莉酸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量都沒有顯著增加。由此推測,這種電信號是通過韌皮部細胞間的胞間連絲傳遞的。
由于植物體內抵御信號的快速傳遞與谷氨酸樣受體蛋白(GLR,受谷氨酸調控)有關,且該蛋白是Ca2+的通道蛋白。因此,科研人員又構建了擬南芥GLR缺失的突變體,研究發現該突變體的葉片受損后,遠距離未損傷葉片細胞內Ca2+濃度沒有顯著變化。進一步用谷氨酸處理未受損的野生型擬南芥葉片,發現該葉片細胞內Ca2+濃度和抵御侵害相關基因表達量顯著增加。科研人員還構建了在細胞壁特異表達谷氨酸敏感蛋白(有谷氨酸存在時,該蛋白會發出綠色熒光)的擬南芥植株,檢測發現受損部位的谷氨酸含量顯著增加。
(1)植物激素是對植物生長發育起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機物。據文中信息,能夠幫助植物抵御病蟲害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構建擬南芥GLR缺失突變體時,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誘變處理野生型擬南芥種子或愈傷組織,提取突變植株細胞中的蛋白質,與________進行抗原—抗體雜交,篩選出________的個體,即為擬南芥GLR缺失突變體。
(3)本文科研人員所進行的研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________(選擇下列選項字母填寫)。
A.植物細胞具有谷氨酸樣受體蛋白
B.植物受到損傷后,Ca2+通過谷氨酸樣受體蛋白進入細胞
C.植物長距離傳遞抵御信號與Ca2+、谷氨酸和谷氨酸樣受體蛋白有關
D.植物通過產生茉莉酸、水楊酸等激素抵御病蟲害
E.植物葉片受損后,Ca2+通過韌皮部細胞間胞間連絲傳遞到未受損葉片
(4)綜合文章信息,請寫出當植物某部位葉片被捕食受損后,抵御信號在損傷葉片產生并傳遞到遠端未損傷葉片,最終引起激素釋放的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結合文章信息及所學知識,從細胞與分子水平總結植物抵御信號傳遞與動物神經調節中信息傳遞的相似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點即可)
答案 (1)調節 茉莉酸和水楊酸
(2)物理或化學因素 抗GLR的抗體 沒有雜交帶
(3)C
(4)當植物某部位葉片被捕食受損后,受損部位谷氨酸含量增加,與周圍細胞上的GLR結合,使其Ca2+濃度增加,從而產生電信號;電信號通過韌皮部細胞間胞間連絲傳導到遠端未損傷葉片,使該處細胞內Ca2+濃度增加,從而促進茉莉酸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進而引起茉莉酸含量顯著增加
(5)細胞都有離子濃度的變化導致電信號的產生;都有細胞間傳遞信息的化學信號
專題作業1——
一、選擇題(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有關生長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相對集中地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
B.去掉頂芽有利于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從而能解除頂端優勢
C.在植物的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通過韌皮部進行非極性運輸
D.梨樹開花后,噴施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能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 B
解析 去掉頂芽后不再有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到側芽部位,使側芽部位生長素的量降低,以解除頂端優勢,而不是有利于側芽生長素的合成,B錯誤。
2.如圖是科學家對水稻根進行單側光照后的生長狀況,下表是處理后的實驗結果。下列關于該實驗結果和數據的敘述,正確的組合是(  )
①莖具有向光性,而由圖示結果可知,根具有背光生長的特性 ②背光側生長素對根的生長一般起抑制作用 ③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既可能與生長素向背光側運輸有關,也可能與光照加快了生長素的分解有關 ④水稻根彎曲的角度一定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由于背光一側生長素多,但生長慢,所以背光側生長素對根的生長一般起抑制作用,②正確;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比背光側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既可能與生長素向背光側運輸有關,也可能與光照加快了生長素的分解有關,③正確;圖中只有三組對比實驗,無法得出該結論,④錯誤。
3.瓶插鮮花鮮重的變化與衰敗相關,鮮重累積增加率下降時插花衰敗。下圖為細胞分裂素和蔗糖對插花鮮重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蔗糖和細胞分裂素都有延緩衰敗的作用
B.蔗糖可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時添加蔗糖和細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鮮
D.第5天花中脫落酸的含量應該是清水組最低
答案 D
解析 與清水組相比,蔗糖組和細胞分裂素組維持較高增加率的時間長,說明蔗糖和細胞分裂素都有延緩衰敗的作用,A正確;蔗糖可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提供能量,B正確;3d之后蔗糖+細胞分裂素組鮮花鮮重積累增加率最高,維持較高增加率的時間最長,說明同時添加蔗糖和細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鮮,C正確;第5天清水組鮮花鮮重積累增加率最低,此時脫落酸含量最高,D錯誤。
4.下列關于植物激素在生長發育中所起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
A.生長素可誘導產生無子果實,脫落酸能抑制馬鈴薯發芽
B.重力刺激會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方向
C.同一植株的幼芽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D.用赤霉素處理馬鈴薯塊莖,可延長其休眠時間以利于儲存
答案 A
解析 無子果實的培育利用了生長素促進果實發育的原理,脫落酸會抑制細胞分裂,進而抑制種子的萌發,促進休眠,所以脫落酸抑制馬鈴薯發芽,A正確;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只能從植物的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這是由基因決定的,不受重力影響,B錯誤;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根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芽,芽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莖,C錯誤;赤霉素能夠解除種子休眠,促進莖的伸長,所以用赤霉素處理馬鈴薯塊莖,不能延長其休眠時間,D錯誤。
5.對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10天后對主根長度和側根數目分別進行計數,結果如表。據表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采用適當濃度的植物激素如2,4-D也可以得到類似的實驗結果
B.將X稀釋后作用于菊花幼苗,根據側根生長情況可確定其實際濃度
C.據表可知,促進側根數量增加的生長素濃度會抑制主根伸長
D.由表中數據可知,生長素對側根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答案 A
解析 2,4-D不是植物激素,是人工合成的生長素類似物,A錯誤;根據未知濃度生長素溶液(X)側根數目可知,其濃度相對值為50或150,將X適當稀釋后作用于菊花幼苗,側根數目在6~8個,則原濃度相對值為150,如果側根數目小于6個,則原濃度相對值為50,B正確;生長素濃度相對值為0~150時,側根數量增加,卻抑制主根生長,C正確;相對于生長素濃度為0時,生長素濃度相對值為0~150時,側根數量增加,生長素濃度相對值為200時側根數目減少,體現了生長素對側根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D正確。
6.在植物體內,生長素和乙烯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圖中可知,生長素和乙烯在促進菠蘿開花方面起拮抗作用
B.在植物體內,只要有色氨酸就能合成生長素
C.在植物體內,有蛋氨酸的部位都可能會合成乙烯
D.據圖可知基因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答案 C
解析 從圖中可知,生長素可以促進乙烯的合成,而乙烯濃度升高會促進菠蘿開花,同時乙烯濃度升高,會抑制生長素的合成,兩者發揮作用的過程不同,故不屬于拮抗作用,A錯誤;在植物體內,有色氨酸不一定能合成生長素,在生長素合成部位,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且從圖中可以看出乙烯會抑制色氨酸合成生長素,B錯誤;據圖可知基因能通過控制酶的形成,控制代謝過程間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D錯誤。
7.南瓜的矮生型突變體可分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兩種類型,研究人員以某一種矮生南瓜突變體為實驗材料,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植物激素的種類和濃度,因變量是莖伸長量
B.0.3~1.5
mmol/L赤霉素對正常南瓜的促進作用隨濃度增加而增強
C.赤霉素對正常南瓜生理作用的兩重性不如生長素明顯
D.實驗結果表明該矮生南瓜突變體是激素合成缺陷型
答案 B
解析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植株的種類、植物激素的種類和濃度,因變量是莖伸長量,A錯誤;據圖分析,不同濃度赤霉素都能促進正常植株莖伸長,沒有體現兩重性,生長素作用曲線先上升后下降,當生長素濃度為125
μmol/L時,抑制莖的伸長,說明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C錯誤;由圖可知,噴施赤霉素或生長素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莖恢復至正常,說明激素對矮生南瓜的莖不起作用,由此可推測:該矮生南瓜不屬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變體,D錯誤。
8.土壤鹽漬化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水楊酸(SA)是一種植物激素,對植物抗逆性有一定作用。為了研究外源施加SA對植物抗逆性的作用(相對濃度0.1~0.3),科研人員做了以下實驗,結果如下圖。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實驗中對照組是清水組
B.為確定SA的最適濃度應在0.1~0.2間進一步實驗
C.SA對抗逆性的調節具有兩重性
D.SA可能通過增加細胞液的滲透壓提高抗逆性
答案 D
解析 分析題意和題圖可知,該實驗目的是驗證水楊酸對植物抗逆性有作用,實驗中對照組是清水組和NaCl組,A錯誤;為確定SA的最適濃度應在0.1~0.3間設置更小的濃度梯度,進一步實驗,B錯誤;與NaCl組比較,題中加不同濃度的水楊酸都可提高植物抗逆性,不能說明SA對抗逆性的調節具有兩重性,SA提高抗逆性可能通過增加細胞液的滲透壓,C錯誤,D正確。
9.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植物激素必須與受體結合后才能發揮作用
B.植物激素具有調節作用,但不直接參與細胞的代謝
C.植物激素都是由特定的組織細胞產生的微量有機物
D.外界因素會影響激素的合成,進而調節基因組的表達
答案 C
解析 植物激素必須與受體結合后才能發揮作用,A正確;植物激素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顯著的調節作用,不直接參與細胞的代謝,B正確;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一定部位產生的微量有機物,不是特定的組織細胞產生,C錯誤;外界因素會影響激素的合成,進而調節基因組的表達,例如光照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D正確。
二、非選擇題
10.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調節性物質。對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中以水稻為實驗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影響植物根生長的機制(見下圖)。
(1)在已經確定的五大類植物激素中,圖中未提及的還有________。(寫出兩類)
(2)水稻插秧前用“移栽靈”處理,可提高成活率。“移栽靈”的有效成分應該是________。
(3)依圖判斷,細胞分裂素與細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間的平衡調控機制屬于________調節。
(4)研究者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敲除細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獲得了水稻的突變體。相比于野生型,該突變體根的長度會________。
(5)水稻幼苗移栽過程中,為了促進根系快速生長,是否需要添加細胞分裂素?根據上圖簡述理由。
答案 (1)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答出兩個即可)
(2)生長素類似物 (3)(負)反饋 (4)變短
(5)不需要,因為過多的細胞分裂素會抑制根系生長。
解析 (1)已經確定的五大類植物激素是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題干中提到了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未提到的有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
(2)“移栽靈”屬于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所以有效成分應該為生長素類似物。
(3)分析題圖可知,細胞分裂素含量上升,會促進合成細胞分裂素氧化酶,而細胞分裂素氧化酶會降解細胞分裂素,使細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所以這種平衡調控機制屬于(負)反饋調節。
(4)突變體被敲除細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因此不能合成細胞分裂素氧化酶,這會導致細胞分裂素含量上升,細胞分裂素含量上升會抑制根系生長,因此該突變體根的長度會變短。
(5)由于過多的細胞分裂素會抑制根系生長,因此為促進根系快速生長,不需要添加細胞分裂素。
11.為研究IAA(生長素)對番茄子房發育成果實的調節,科研人員做了系列實驗。
(1)科研人員將處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組進行實驗,處理及結果見下表。(注:NPA為生長素運輸阻斷劑。)
①1組番茄花發育成果實,其子房生長所需的生長素主要來自于發育著的________。
②比較2、3組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據3、4組實驗結果,推測IAA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據上述實驗結果推測,芽產生的生長素能否用于果實的發育?為什么?
(2)
為進一步研究IAA對果實發育的調節作用,科研人員將處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組,實驗處理及各組所結果實平均重量如圖所示(圖中“+”表示在花柄處施加NPA,“-”表示未進行該處理)。據圖分析,授粉后在花柄處施加NPA導致番茄不能結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果業生產中,有人質疑生長素類似物的使用會導致兒童性早熟。請你結合激素調節相關知識,撰寫一段文字,向公眾進行科學解釋。(60字內)
答案 (1)①種子 ②子房發育成果實需要IAA(IAA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 ③從花柄運輸到子房 ④不能 芽產生的生長素無法通過花柄運輸到子房而用于果實的發育。
(2)授粉后,發育的種子和子房均產生生長素,由于NPA阻斷生長素由花柄運出,導致子房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果實發育
(3)激素需要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發揮作用,生長素是植物激素,在人體細胞膜上沒有生長素及其類似物的受體,不會引起兒童性早熟。
專題作業2——
一、選擇題(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如圖是植物激素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對擬南芥根和莖生長的影響。據圖作出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相對根而言,莖對IAA和GA更敏感
B.IAA濃度為b時,根不生長
C.IAA濃度大于c時,莖的生長受抑制
D.僅IAA表現出兩重性,GA無兩重性
答案 D
解析 據圖可知在IAA和GA較低濃度下對根就有顯著調節作用,根比莖對IAA和GA更敏感,A錯誤;IAA濃度為b時,對根既不促進,也不抑制,根仍能生長,B錯誤;IAA濃度大于c時,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對莖的生長仍有促進作用,只是促進作用隨濃度增加而減弱,只有IAA過高才抑制莖的生長,C錯誤;據圖可知僅IAA表現出兩重性,GA無兩重性,D正確。
2.不同處理對某植物性別分化的影響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根產生的赤霉素能促進雌株形成
B.葉產生了促進雌株形成的細胞分裂素
C.若對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則雌株數量增多
D.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對性別分化的作用不是相互拮抗的
答案 C
解析 由1、2、3組處理的結果比較可知,根產生的細胞分裂素可促進雌株形成,A錯誤;由1、4、5組處理結果可知,葉產生促進雄株形成的赤霉素,B錯誤;若對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則葉片產生的赤霉素含量降低,雄株的數量減少而雌株數量增多,C正確;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在單獨使用時促進性別分化的效應是相互拮抗的,D錯誤。
3.油菜素內酯(BL)是植物體內一種重要的激素,被稱為第六類植物激素。研究人員利用相應濃度的BL和IAA處理油菜萌發的種子,觀察其對主根伸長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分析,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單獨IAA處理對主根伸長的影響是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B.隨著IAA濃度的增加,BL對主根的抑制作用先增強,后減弱
C.該實驗能證明BL對主根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D.高濃度IAA抑制主根生長可能與其促進乙烯的產生有關
答案 C
解析 單獨用IAA處理時(根據曲線BL0
nmol/L判斷),低于某濃度時促進主根的生長,高于該濃度時則表現為抑制主根的生長,所以根據圖中曲線的趨勢可以說明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A正確;加入BL時(根據曲線BL100
nmol/L判斷),隨著IAA濃度的增加,BL對主根的抑制作用先增強,后減弱,B正確;該實驗中BL只表現了對主根生長的抑制,而沒有表現對主根生長的促進,不能體現其作用的兩重性,C錯誤;高濃度的IAA能促進乙烯的合成,乙烯能抑制植物的生長,所以高濃度的IAA抑制主根生長可能與其促進乙烯的產生有關,D正確。
4.某實驗小組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NAA)溶液和細胞分裂素類似物(KT)溶液探究二者對棉花主根長度及側根數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據此分析,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棉花的主根和側根對NAA的敏感程度不同
B.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頂端優勢,而KT能增強根的頂端優勢
C.NAA能抑制主根生長,KT能促進主根生長,且濃度越高效果越明顯
D.一定濃度的KT對NAA促進側根生長的效應具有增強作用
答案 C
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與甲組對照相比,乙組經NAA處理,棉花的主根長度減小,側根數目增多,因此主根和側根對NAA的敏感程度不同,A正確;NAA處理能減小主根長度,增加側根的數目,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頂端優勢,而KT處理(丙組)能增加主根長度,減少側根的數目,增強根的頂端優勢,B正確;從乙、丙兩組實驗可知,NAA能抑制主根生長,KT能促進主根生長,但圖中無法得知濃度越高效果越明顯,C錯誤;甲、乙相比,可知NAA促進側根數目的增多,再與丁組相比,可知加了KT以后NAA的促進作用更大,因此一定濃度的KT對NAA促進側根生長的效應具有增強作用,D正確。
5.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長受多種激素調節,相關激素合成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環境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包括①~⑥過程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調節基因組的表達
B.植物的休眠和生長的根本原因是植物激素調節的結果,同時受環境影響
C.夏季植物體內專門分泌赤霉素的器官中②過程比較旺盛
D.NAA、2,4-D、乙烯、青鮮素與圖中激素的來源不同,但都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
答案 A
解析 光照、溫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A正確;植物休眠和生長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錯誤;植物體內沒有專門分泌激素的器官,C錯誤;植物體內的乙烯是植物體產生的激素,不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人工合成的乙烯利是植物生長調節劑,D錯誤。
6.水楊酸是植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內源激素,能誘導植物體內產生某些與抗病有關的蛋白質,提高抗病能力。為探究水楊酸對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葉片中蛋白質含量的影響,研究人員所做相關實驗的結果如下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水楊酸是細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有機物
B.相同濃度的水楊酸處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實驗結果基本相同
C.水楊酸對YTA、YTB水稻幼苗葉片中蛋白質合成均具有兩重性
D.在實驗處理濃度范圍內,品系YTB對水楊酸的濃度變化更敏感
答案 D
解析 水楊酸是植物激素,起調節作用,不是催化作用,A錯誤;在實驗處理濃度范圍內,水楊酸對品系YTA蛋白質相對含量起促進作用,對品系YTB蛋白質相對含量既有促進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所以相同濃度的水楊酸處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實驗結果不同,B、C錯誤;在實驗處理濃度范圍內,對YTA品系而言,除了1.5×10-4
mol·L-1外其他濃度水楊酸促進蛋白質相對含量增加差異不顯著,對YTB品系而言,低濃度水楊酸促進蛋白質相對含量增加,高濃度水楊酸抑制蛋白質相對含量增加,YTB品系對濃度變化更敏感,D正確。
二、非選擇題
7.研究發現,正在生長的植物細胞具有“酸生長”特性,即pH4~5的溶液能促進細胞伸長生長。為了研究這一現象的內在原因,研究者用黃瓜幼苗快速生長的下胚軸切段進行實驗。實驗操作及結果如下圖。
(1)黃瓜幼苗下胚軸的伸長是細胞數量和細胞長度________的結果。
(2)如圖1所示,冰凍融化處理使細胞膜破裂,導致細胞內容物流失,下胚軸切段中的細胞僅剩________,經這種處理后的下胚軸切段稱為Y。
(3)由圖可知,對Y進行的實驗處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2結果表明,Y的特性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細胞壁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蛋白質三類物質構成,因此推測下胚軸細胞壁中的某種蛋白質在酸性條件下促進了細胞壁延展。
(5)研究者發現生長素可通過誘導細胞膜外環境的pH值降低,促進細胞生長。已知植物細胞膜上有H+泵、水通道、生長素受體、鉀通道、蔗糖運載體等膜蛋白。在上述實驗結果的基礎上,請選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長素促進細胞生長的一種可能機制。
答案 (1)增加 (2)細胞壁
(3)①一組加熱,一組不加熱;②分別、先后放入不同酸度的溶液中
(4)在酸性條件下伸長,在加熱后該特性喪失 纖維素、果膠
(5)生長素與受體結合,激活了膜上的H+泵,將H+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外,降低pH,促進細胞壁伸展,進而促進細胞體積增大。
解析 (3)由圖可知,對Y進行的實驗處理包括:①一組加熱,一組不加熱;②加熱處理組切段和未加熱處理組切段,先分別放入pH7.0的溶液中處理一段時間(小于1個小時),然后再分別放入pH4.5的溶液中處理一段時間(大于2個小時)。
(5)根據上述實驗和本小題提供的關鍵信息可知生長素促進細胞生長的機制可能是:生長素與受體結合,激活了膜上的H+泵,將H+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外,降低細胞外pH,促進細胞壁伸展,進而促進細胞體積增大。題目中給出的“水通道、鉀通道、蔗糖運載體等膜蛋白”為干擾信息,根據所學知識和本題提供的信息,無法確定它們跟生長素發揮作用的直接關系。
8.植物在機械損傷或受到病蟲侵害時,會表達一種防御蛋白——蛋白P。為研究一種新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對蛋白P基因表達的影響,科研人員用番茄植株進行實驗。
(1)茉莉酸是在植物生命活動中傳遞________,有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
(2)科研人員設計了下圖所示裝置,將番茄葉片C1和J1置于封口的玻璃瓶中,其內分別放置含清水或含茉莉酸(具有揮發性)的海綿,葉片M緊貼在玻璃瓶的封口外。4小時后,測定各葉片中蛋白P的mRNA量,結果如下表。
葉片
蛋白P的mRNA量
C1
6±4
C2
7±3
M
7±3
J1
223±7
J2
172±4
①本實驗中,C1葉片的結果排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點)的影響。
②本實驗中,M葉片的結果說明,J2葉片蛋白P的mRNA量變化不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③本實驗可以得出的兩個結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據上述實驗結果,請提出一個清晰的、解釋J2葉片數據的科學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他研究結果表明,模擬葉片機械損傷可以誘導蛋白P的表達和脫落酸(ABA)含量增加。科研人員推測,葉片受到機械損傷后內源茉莉酸增加,誘導ABA合成增加,ABA進而促進蛋白P的表達。為驗證上述推測,需要在上述已知事實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下列實驗中的________(選填下列字母),以完善證據鏈。
a.給葉片單獨施加ABA,檢測蛋白P含量
b.給葉片同時施加ABA和茉莉酸,檢測蛋白P含量
c.機械損傷葉片后,檢測損傷葉片的茉莉酸含量
d.給葉片單獨施加茉莉酸,檢測ABA含量
答案 (1)信息 (2)①玻璃瓶封口、海綿以及葉片自身因素對實驗結果 ②茉莉酸直接擴散到玻璃瓶外 ③茉莉酸可促進蛋白P基因轉錄;茉莉酸通過J1葉片引起J2葉片蛋白P基因轉錄增強
(3)J1葉片中轉錄的蛋白P的mRNA運輸至J2葉片(或茉莉酸通過J1葉片運輸到J2葉片,引起蛋白P基因轉錄增強或J1葉片通過其他信號分子(通路)引起J2葉片蛋白P基因轉錄增強)
(4)a、c、d
解析 (1)植物激素是對植物生長發育有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在生命活動中傳遞信息。
(2)圖中看出,C1和J1的自變量為是否有茉莉酸,M和J2的自變量為是否和J1位于同一植株,因變量是蛋白P的mRNA含量。①C1葉片作為對照組,J1作為實驗組用玻璃瓶罩住,并且含有海綿,所以C1葉片的結果排除了玻璃瓶封口、海綿以及葉片自身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②由于茉莉酸具有揮發性,而M葉片和C2葉片蛋白P的mRNA量是一樣的,說明J2葉片蛋白P的mRNA含量的變化不是由茉莉酸直接擴散到玻璃瓶外引起的。③通過J1和C1比較,說明茉莉酸可促進蛋白P基因轉錄,通過J2(和J1位于同一植株)和M(不在同一植株)的比較說明茉莉酸通過J1葉片引起J2葉片蛋白P基因轉錄增強。
(3)J2和J1位于同一植株,并且二者P蛋白的mRNA含量比較高,推測可能是茉莉酸通過J1葉片運輸到J2葉片,促進P蛋白基因轉錄,使mRNA增多,或者J1葉片中轉錄的蛋白P的mRNA運輸至J2葉片。
(4)根據信息葉片受到機械損傷后內源茉莉酸增加,誘導ABA合成增加,ABA進而促進蛋白P的表達,所以可以通過施加ABA,檢測蛋白P含量和機械損傷葉片后,檢測損傷葉片的茉莉酸含量和給葉片單獨施加茉莉酸,檢測ABA含量來完善證據鏈。而同時施加ABA和茉莉酸不能判斷P蛋白的增加的直接原因是ABA還是茉莉酸。故選a、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新巴尔虎左旗| 温宿县| 四子王旗| 九台市| 泾阳县| 房产| 铁岭县| 黔江区| 无锡市| 金乡县| 福泉市| 潼关县| 漯河市| 南木林县| 义乌市| 凤山市| 青海省| 巫山县| 商城县| 锡林郭勒盟| 平定县| 通榆县| 麻城市| 四川省| 大丰市| 仙游县| 五河县| 巴林左旗| 科技| 桂林市| 鹤岗市| 文昌市| 北海市| 铜川市| 靖边县| 石林| 中卫市| 类乌齐县| 德昌县|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