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第三課 公民權利 第1框題 公民基本權利——(1) 教學目的 1.知道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2.懂得享有這些權利的重要性; 3.知道公民基本權利的具體內容,了解其實現的具體方式。 重 點 理解公民基本權利的具體內容及其實現方式; 難 點 感悟行使公民基本權利的個人價值與社會意義,珍惜權利,積極參與國家事務與社會生活。 課堂類型 新 授 教學方法 練習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具 教材、教參、電腦 教學手段 多 媒 體 教學進程 一、預習導學(根據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完成填空)?? 目標導學一:政治權利和自由 1、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是由誰規定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這些政治權利和自由有什么意義? (1)由???????規定。 (2)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政治自由和?????????等。 (3)意義:我國公民依法行使這些政治權利和自由,有利于參與國家???????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是人民行使?????????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監督權表現在哪些方面?行使這項政治權利的重要性或意義是什么? (1)表現: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2)重要性或意義:公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行使???????,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 目標導學二:人身自由 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內容和意義分別是什么? (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內容:包括???????不受侵犯,???????不受侵犯,???????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3)意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 4、人格尊嚴包括哪些內容?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等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5、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等。 6、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1)監視、窺探他人的???????(2)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3)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4)非法利用他人的???????。 二、小組長檢查預習完成情況(核對答案,幫扶講解) 三、師生合作探究 1.活動一:教材p35 思考:(1)公民享有選舉權需要哪些條件? (2)你心目中人大代表是什么樣子? 2.(展示教材P37“探究與分享”) (1)思考:該廠長及員工的行為是否違法? (2)你認為嚴某的哪些權力受到了侵犯? 四、課堂小結,學生鞏固,檢查提問,查缺補漏) 說權利——憲法保護有力量 識權利——保障生活有尊嚴 知權利——內容廣泛且真實 悟權利——意義重大要珍惜 品權利——實踐體會感受深 五、檢測題 一、選擇題 1.2019年5月15日,一則視頻在網上傳播:一位大媽坐在機艙位置不讓飛機起飛,原因是女兒逛街還沒有到,最終導致百余人滯留飛機上。這說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B) ①可以隨心所欲,不受約束 ②應在法律規定和允許的范圍內行使 ③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④不能割裂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兩會”前夕,一些網站推出“我向總理說句話”、我給“兩會” 捎句話,“兩會”直播車等活動。很多網友由“圍觀”到“參與”。這( ) ①說明我國公民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增強 ②實現了公民直接管理國家的愿望 ③擴大了公民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 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重要途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材料題 2019年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廳、省體育局、團浙江省委、省科協等14個部門聯合發布《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嚴格按課程標準和進度教學,不隨意增減課時;小學一年級要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除正常調課外,不得擠占思政、音樂、體育、美術、勞動實踐等課程課時,嚴禁制作“陰陽”課表。 (1)材料中的舉措有利于保障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的哪一權利?(4分) (2)國家為保障公民的這一權利采取的措施都有哪些?(8分) 六、布置作業:同步練習冊 七、板書設計 第三課 公民權利 第1框 公民基本權利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 (一)政治權利和自由 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 (二)人身自由 1.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3. 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 教學反思 課 時 計 劃 課 題 第三課 公民權利 第1框題 公民基本權利——(2) 教學目的 1.知道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2.懂得享有這些權利的重要性; 3.知道公民基本權利的具體內容,了解其實現的具體方式。 重 點 理解公民基本權利的具體內容及其實現方式; 難 點 感悟行使公民基本權利的個人價值與社會意義,珍惜權利,積極參與國家事務與社會生活。 課堂類型 新 授 教學方法 練習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具 教材、教參、電腦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進程 一、預習導學(根據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完成填 目標導學: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 1我國公民享有的社會經濟權利有哪些?這些權利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1)①社會經濟權利:主要有財產權、???????、???????。②文化教育權利:主要有???????、文化權利。③我國公民還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 (2)權利的共同特點:由???????規定,并受到憲法和法律保障。??? 二、小組長檢查預習完成情況(核對答案,幫扶講解) 三、師生合作探究 1 . 活動一教材p39 回答問題:警察征用摩托車的行為涉及公民的哪項基本權利? 2. 活動二:教材p39 結合材料同學們討論:國家為什么從制度上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四、課堂小結,學生鞏固,檢查提問,查缺補漏) 五、檢測題 1.田某在微博上公然侮辱英雄烈士,面對網友“這事犯法”的善意提醒,田某回應“我看看我發這個話會不會被抓,把我抓了就說明沒有言論自由”。帖子一經發出,立即引起全民激憤,隨后當地警方依法對田某行政拘留10日并罰款500元。該事件中( ) ①田某未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言論自由權 ②善意提醒田某的網友履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③警方對田某進行處罰維護了英烈的姓名權 ④田某作出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必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公民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表達意愿的權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我國憲法對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作了明確的規定。下列屬于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的是?( ???) ①平等權 ②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④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材料題 張某的商店丟了部分物品,張某認為是附近開小超市的郭某所為。一天晚上,張某帶人闖入郭某的超市里,強行將郭某帶到他的商店進行訊問,兩個多小時后才將郭某放回,致使郭某身心受到極大傷害。郭某將張某告上法庭。法院經過調查取證后,認定郭某沒有偷張某的物品,張某侵犯了郭某的合法權益,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一年,責令張某公開向郭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1)?張某侵犯了郭某的什么權利?(3分) (2)?法院的判決說明了什么?(3分) 六、布置作業:同步練習冊 七、板書設計 第三課 公民權利 第1框 公民基本權利—1 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的權利 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 此外還有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