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進步思潮與世俗文化》教學設計課程標準2-2-5描述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的影響2-2-6列舉實例,展現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成就和特點,知道古代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教學目標1.分析明清之際進步思潮產生的歷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2.結合明清小說、戲曲作品的描述,理解其中反映的社會變遷;3.在明清文學作品和進步思想啟蒙中感悟個性解放、自由思想、民主平等、崇尚愛情的可貴。教學重難點重點:明清進步思潮的主要內容難點:明清進步思潮產生和世俗文化發展的背景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回顧舊知,展望新知活動環節一、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小組合作:①閱讀教材P14-15,概括上述思想家的主張。②哪些傳統觀念受到挑戰?(1)李贄閱讀材料,思考,李贄的言論在當時會有什么影響?李贄的言論會喚醒人們反抗權威、追求自由、追求個性解放的意識,對當時的政治體制造成沖擊。(2)黃宗羲閱讀材料,概括黃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張。生:批評君主專制的弊端,反對重農抑商,強調工商皆本師:他們的思想有什么共同特點?又會產生什么影響?會動搖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喚醒人們反抗權威、追求自由的意識,對當時的政治體制造成沖擊。二、明清之際的世俗文化1.明清小說——古典小說的高峰自讀課文完成表格書名作者成書時間主要內容價值《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思考:明清小說反映內容的共同特點:P:反映了平民階層的人生理想和社會心理;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要求個性解放。延伸探究明清時期的小說都是以反映人民渴望自由、反抗壓迫、擺脫人身束縛的愿望為主題,你認為原因何在?生:……戲曲欣賞——人們主要娛樂形式京劇、昆曲小結:明清的時代特征(本課的難點)政治:統治階級極端腐敗(君主專制制度)經濟:農耕經濟依然是主體;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發展。文化:文化專制,八股取士;新興市民工商階層興起,追求進步思潮,對世俗文化的需求。結束環節師:明清時期,專制王朝猶如一艘沉舟已風雨飄搖;傳統的儒學思想好象一棵病樹充滿枯枝敗葉。而當時的世界卻千帆竟發,萬木爭春。幾位進步思想家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試圖構建起具有時代特色的啟蒙思想框架,但僅僅是晚風輕拂,難以形成大潮巨浪。板書設計否定孔孟學說的權威,提倡個性解放早期進步思潮批判高度強化的皇權,主張民主平等啟蒙“以農為本”“重農抑商”觀念受到挑戰性質古典小說逐漸成為文學的主流世俗文化(四大名著)蓬勃發戲劇欣賞成為主要的娛樂形式展原因(京劇、昆曲)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8張PPT)人教版八年級下進步思潮與世俗文化新知導入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王夫之黃宗羲李贄小組合作:①閱讀教材P14-15,概括上述思想家的主張。②哪些傳統觀念受到挑戰?新知講解(1)李贄李贄,明朝后期思想家,號卓吾,福建泉州人,回族。他做過20多年的小官,親身感受到明朝官場的黑暗,后來棄官,專心著述講學。他譏笑當時的士大夫滿口“仁義道德”,行為卻卑鄙無恥。他提出“人人皆可為圣”,認為“圣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他公然招收女學生,還提倡婚姻自由。他的言論引起統治者極大的恐慌將他逮捕入獄,不久,死于獄中。思考:李贄的言論在當時會有什么影響?影響:李贄的言論會喚醒人們反抗權威、追求自由、追求個性解放的意識,對當時的政治體制造成沖擊。新知講解黃宗羲黃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學家,學問極博,對天文、算術、樂律、經史百家以及佛經,無不研究。年輕時積極參加反明朝宦官權貴的斗爭和反清斗爭,后隱居著述。 其學說的核心是“非君說”——一種民主思想的萌芽,他否定君主專制,抨擊君主一人私有天下產業之狀,主張改革土地、賦稅制度,強調工商皆本。(2)黃宗羲為人君者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訪錄》批評君主專制的弊端,反對重農抑商,強調工商皆本“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新知講解李贄黃宗羲他們的言論會產生什么影響?會動搖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喚醒人們反抗權威、追求自由的意識,對當時的政治體制造成沖擊。(1)李贄反對權威、提倡個性解放(2)黃宗羲新知講解明清之際的世俗文化——古典小說的高峰新知講解書名作者成書時間主要內容價值《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高鶚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清朝敘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斗爭描寫北宋末農民起義,歌頌農民的斗爭精神。反映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和敢于斗爭的精神。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歷史真實。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具有濃郁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讀課文完成表格明清小說一覽表明清小說反映內容的共同特點:反映了平民階層的人生理想和社會心理;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要求個性解放。合作探究明清時期的小說都是以反映人民渴望自由、反抗壓迫、擺脫人身束縛的愿望為主題,你認為原因何在? 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不斷強化君權,實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制度,在思想文化領域里采取嚴厲的控制政策,如文字獄。與此同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自由買賣、交換的經濟形式使人民反抗壓迫、追求自由、擺脫人身束縛的愿望不斷增強。文學作品是一定時期社會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新知講解——人們主要娛樂形式19世紀中期,一種以徽、漢劇種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新劇種初步形成——京劇。京劇四大行當生旦凈丑每逢民俗節日、民眾游樂、士紳宴集甚至社會交際,人們都以觀賞戲曲為主要娛樂形式。清朝中后期,北京成為戲班薈萃的地方,出現了各種地方戲百花爭艷的局面。先是四大徽班陸續進京,接著,湖北的漢調也傳入北京。后來,以徽、漢兩個劇種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了一個新劇種——京劇。京劇集古代戲曲藝術之大成,發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藝術程式,發揮象征虛擬、歌舞并重的傳統,綜合運用唱、念、做、打等藝術手段,展現大千世界。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明清時代特征1、政治:2、經濟:3、文化:統治階級極端腐敗(君主專制制度)。文化專制,八股取士。新興市民工商階層興起,追求進步思潮,對世俗文化的需求。農耕經濟依然是主體。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發展。最符合下表學習內容的主題是()序號學習內容1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講到,徽州地區的風俗“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科舉反在其次。2明朝后期李贄認為孔孟言行不過是“因病發藥、隨時處方”,而非“萬世之至論”。3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說:“大賈富民者,國之司命也”。A.清朝對外關系的發展B.清朝工商業的繁榮C.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D.拜金逐利成為社會風尚課堂練習課堂總結一個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會誕生偉大的思想。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國家,才能擁有不斷前行的力量。——《大國崛起》解說詞明清時期,專制王朝猶如一艘沉舟已風雨飄搖;傳統的儒學思想好象一棵病樹充滿枯枝敗葉。而當時的世界卻千帆竟發,萬木爭春。幾位進步思想家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試圖構建起具有時代特色的啟蒙思想框架,但僅僅是晚風輕拂,難以形成大潮巨浪。板書設計進步思潮與世俗文化李贄抨擊封建傳統觀念,追求個性自由發展黃宗羲批判皇權進步思潮“重農抑商”觀念受挑戰傳統節日基本定型(《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被譽為“四大名著”)世俗文化社會風尚的變化(拜金逐利、金錢至上、奢侈享樂)古典小說成文學主流欣賞戲劇成為主要的娛樂形式(京劇、昆曲)作業布置1.一種探索,只為好生活。下列對中外先進分子的探索歸納正確的有()序號探索歷史影響①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②哥白尼·“日心說”“世界近代‘科學革命’的開端”③愛迪生·電燈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區之間的距離④黃宗羲·“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批判了封建禮教,具有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課第二框進步思潮與世俗文化(教案).doc 第二課第二框進步思潮與世俗文化(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