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5課時 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2019·海南)有氧運動有利于健康,從有氧運動的角度分析下列最好的運動方式是( )活動打籃球慢跑坐散步每小時耗氧量(升)901202560A.打籃球 B.慢跑 C.坐 D.散步2.(2020·樂山)下列農業生產措施中,對糧食增產沒有意義的是( )A.合理密植,讓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B.夜間適當降低溫度,減少對有機物的消耗C.多通氧氣勤灌溉,盡量讓植物生長在氧、水充足的環境中D.大棚種植的植物,在白天適當增加溫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3.(2020·蘇州)某植物葉片不同部位的顏色不同,將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錫箔紙遮蔽葉片兩面,如圖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時間,去除錫箔紙,用碘液染色法處理葉片,觀察到葉片上有的部位出現藍色,有的沒有出現藍色。其中,出現藍色的部位是( )A.a和e B.b和d C.e和d D.c和e 第4題圖4.(2019·聊城)在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中,有如圖所示的實驗環節,該環節不會出現的實驗現象是( )A.大燒杯中的水沸騰 B.小燒杯中的酒精變綠C.葉片變黃 D.葉片未遮光部分變藍5.(2020·昆明)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組設計如圖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第5題圖A.實驗變量是二氧化碳B.實驗前都不需要暗處理C.可用酒精溶解葉綠素D.可用碘液檢測有無淀粉產生6.(2020·綿陽)如圖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探究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第6題圖A.①中處理的目的是消耗儲存的有機物B.在光照條件下,②中可形成對照關系C.③中酒精處理葉片的目的是進行消毒D.④中葉片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藍色7.(2019·江西)如圖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進行的兩種生理活動。曲線a、b分別表示( )A.呼吸作用、蒸騰作用 B.蒸騰作用、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第7題圖 第8題圖8.(2019·荊門)將一盆綠色植物放在一個透明密閉的玻璃容器內,通過改變光照強度來影響植物的生命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容器內的CO2濃度變化如坐標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B段CO2濃度下降,是由于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B.BC段CO2濃度上升,是由于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C.實驗過程中的T1時刻,該植物體內有機物重量最多D.由于C點低于A點,所以T2時刻植物體內的有機物重量較T0時刻低9.(2020·通遼)為了探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并進行以下實驗,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第9題圖A.利用甲裝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條件是光B.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中,需要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C.乙裝置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釋放二氧化碳D.丙裝置中蠟燭熄滅是因為種子萌發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平均氣溫(℃)甲地乙地白天3333夜間122210.(2020·德州)甜瓜是葫蘆科黃瓜屬中的栽培種,品種繁多,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在甜瓜生長期,甲、乙兩地的氣溫如下表,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甲地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原因是( )A.甲地白天呼吸耗能低于乙地B.甲地夜間呼吸耗能低于乙地C.甲、乙兩地呼吸作用時間不同D.甲、乙兩地光合作用時間不同11.(2020·嘉興、舟山)如圖,菟絲子是一種特殊的植物,其莖黃色、葉退化,遇到適宜的植物就纏繞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體內吸取有機養料。(1)莖黃色、葉退化,說明菟絲子的細胞中缺少________,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2)菟絲子要獲得有機物,其吸根必須插入植物A莖的________。菟絲子與植物A之間屬于寄生關系,這在高等植物中極為罕見。12.(2020·金華、麗水)到19世紀末,經幾代科學家對光合作用的不斷探索,得到結論:光合作用反應物是H2O和CO2,產物是O2和有機物。為了探究產物O2中的O元素來源,科學興趣小組從元素守恒的角度進行了猜想。猜想一:O2全部來源于CO2;猜想二:O2全部來源于H2O;猜想三:O2同時來源于兩者。為了求證,他們查閱資料如下:資料1:19世紀末,科學家普遍認為氣體之間更容易轉化,認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O和O2,所以O2來自于同為氣體的CO2。資料2:1937年,英國化學家希爾通過實驗發現:離體葉綠體在光照條件下使水分解,釋放出O2,并還原電子受體。資料3:1939年,已經發現了氧的同位素。美國科學家魯賓、卡門利用18O標記的HO和C18O2分別培養小球藻,光照相同時間后,檢測甲、乙兩試管中產生的氧氣是否含18O,如圖所示。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資料2的實驗結論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資料1的觀點。(2)根據資料3的實驗結果,分析可得猜想________成立。13.(2019·杭州)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中,某研究小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該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繼出現了同位素14C(如圖甲,黑色部分表示檢測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據此回答:第13題圖(1)14CO2主要是通過圖乙中________結構,進入到葉片中。(2)寫出14CO2在葉肉細胞中被合成有機物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葉片中的14C主要是通過莖中的哪一部分結構送到該植物的根部?____________(填“外樹皮”“木質部”“韌皮部”或“髓”)。(4)一段時間后,研究小組在容器A外的空氣中發現了14CO2,請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一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0·陽泉)光合與探究某校生物課外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學習了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對科學家塞尼比爾(J.Senebier)的實驗非常感興趣,因為其實驗裝置能巧妙地收集金魚藻光合作用釋放的氣體。于是他們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第14題圖如圖所示,取生長旺盛,大小基本一致的兩株金魚藻(一種水生植物),分別放入盛滿25℃清水的兩個玻璃缸中;用短頸漏斗分別反扣住水中的金魚藻,再往漏斗頸上分別反扣一支裝滿25℃清水的試管,迅速用不透光的紙盒將乙缸罩住;把兩個裝置同時放在同一適宜環境中,光照數小時。請你仔細分析上述實驗并回答:(1)該實驗探究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2)同學們用即將熄滅的竹簽檢驗甲裝置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竹簽立刻重新燃燒起來。聯系實驗過程,你認為該小組能夠得出哪兩個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使實驗結果更加可靠,你建議同學們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實驗結束后,你認為該裝置還可用于探究哪些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問題?(可增、減更換部分材料和器具)(答出一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第5課時 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B 2.C 3.B 4.D 5.B 6.C 7.D 8.D 9.D 10.B11.(1)葉綠體 (2)篩管12.(1)不支持 (2)二13.(1)氣孔 (2)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3)韌皮部 (4)該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過氣孔被釋放到周圍的空氣中14.(1)光照 (2)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 (3)進行重復試驗 (4)水溫影響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嗎(共50張PPT)第一篇 生命科學第5課時 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考點1 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及簡要過程1.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_______,利用______,把__________和______轉化成存儲能量的________,并且釋放出________的過程。2.光合作用反應式葉綠體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考點2 認識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及其重要意義光合作用實現了地球上最重要的兩個變化:一是把簡單的_______合成為復雜的________,實現了__________;二是把_______轉變成_______儲存在有機物中,實現了___________。(1)光合作用為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質來源和能量來源。(2)光合作用與生物的細胞呼吸以及各種燃燒反應相反,它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因此在維持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穩定方面有巨大的作用。無機物有機物物質的轉化太陽能化學能能量的轉化1.(2020·溫州)植物光合作用在葉中合成有機物時,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物質進出葉片的是()B2.(2019·金華)研究發現不同品種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選取A、B、C三個品種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陽的葉片5片,測定并計算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復三次取平均值,結果如圖和表。品種ABC葉綠素含量(毫克/克)6.228.117.85請回答:(1)實驗中每個品種選取6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測定光合作用速率時,主要控制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和_________相同。(3)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小實驗的偶然性,使結論更可靠光照強度不同品種的越橘,葉綠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考點3 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質變化及其反應過程1.呼吸作用概念:呼吸作用(主要指有氧呼吸)是指在_____的參與下,通過植物細胞內有關酶的_____作用,把糖類等_______氧化分解,生成__________和_____,同時放出大量______的過程。2.呼吸作用反應式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氧氣催化有機物二氧化碳水能量3.呼吸作用場所:植物體的________。4.呼吸實質:____________(指有氧呼吸)呼吸過程中物質轉變:________分解為________,呼吸過程中能量轉變:_______轉變為_____________。活細胞氧化反應有機物無機物化學能其他形式的能考點4 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條件光照有光無光均可進行場所葉綠體__________物質變化吸收CO2,放出O2,無機物→有機物吸收O2,放出CO2,有機物→無機物能量變化光能→______能,儲存能量化學能變成_______及其他能,釋放能量意義生物體有機物和能量的最終來源,維持大氣中CO2和O2含量的穩定釋放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聯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質基礎(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活細胞內能化學3.(2020·金華、麗水)為探究植物種子呼吸作用的產物,用如圖裝置進行對照實驗:先在A、B試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試管中加入適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蠶豆種子,則試管B中應加入等量的()A.已浸水及消毒的綠豆種子B.已煮熟及消毒的蠶豆種子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蠶豆種子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蠶豆種子B4.(2020·臺州)臺州是“中國大棚葡萄之鄉”。近年來,果農在農技部門指導幫助下,在葡萄架下種植比較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經濟作物,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葡萄園中所有的生物構成____(填“種群”“群落”或“生態系統”)。(2)在葡萄架下種植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作物可以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率。(3)鉀肥能促進糖類的合成與運輸,提高葡萄品質,在葡萄開花后要注意補充鉀肥。下列屬于鉀肥的是____(填序號)。①KCl ②CO(NH2)2 ③NH4HCO3群落土地(或能量、空間、陽光等合理均可)①(4)如圖表示大棚內某段時間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t1~t2時段內二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大于釋放速率)考點5 說明農業生產(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種子處理等)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換原理1.合理灌溉和合理施肥(1)水、無機鹽是細胞構成的基本成分和生理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應根據植物的需求規律,適時、適量地進行灌溉、施肥。(2)過多的水分會影響到根部等器官的_________,從而導致爛根等現象的出現。過多的無機鹽會引起燒苗,缺乏時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發育。有氧呼吸2.合理密植根據______________,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應盡量讓陽光照射到農作物上,少照射到地面上,并盡量避免農作物之間的相互遮光。3.種子處理成熟的種子,時刻進行呼吸作用,為了有效提高種子的儲藏時間,可采取______、______等方法,降低種子的_________。光合作用原理低溫干燥呼吸作用5.(2019·聊城)在探究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中,設計了如圖一實驗,并用傳感儀器測量了實驗過程中溫度、二氧化碳、氧氣的變化,依據數據繪制了圖二曲線,你認為能正確表達萌發的種子實驗曲線的是()A.1、2、5B.3、4、6C.1、2、3D.4、5、6A★例1 (2020·佛山)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光合作用展開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實驗前需要將實驗材料放置在黑暗處一晝夜B.實驗中所選用的塑料袋應該是透明的C.甲裝置中葉片脫色后,再用碘液染色會變為藍色D.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高頻點1 植物的光合作用例1 C 【解析】A.實驗前,應將甲、乙裝置中的植株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目的是讓其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以免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A正確;B.實驗中所選用的塑料袋應該是透明的,便于透光。B正確;C.甲裝置由于吸收劑能吸收二氧化碳,而使植株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機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變藍色。C錯誤;D.該探究實驗證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正確。故選C。1.為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在適宜且恒定溫度下,改變燈與燒杯間的距離,分別測得金魚藻1分鐘內放出的氣泡數(如表)。燈與燒杯的距離/厘米1015202530354045氣泡數/個18151086420(1)實驗中燈功率不變,控制光照強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當燈與燒杯的距離在一定范圍內時,能產生氣泡且隨著距離增加氣泡數越來越少的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變燈與燒杯的距離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燈與燒杯的距離越大,燒杯受到的光照強度越小★例2 (2020·濱州)某同學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對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從同一水生植物上摘取長勢、質量相同的三片葉片,編號為1、2、3。1號直接烘干稱重為a克,2、3號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并分別置于適宜光照和黑暗處(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向水中通入空氣,5小時后取出,烘干稱重分別為b克、c克。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b+c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質量B.a-c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質量C.c-b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質量D.b-a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質量B高頻點2 植物的呼吸作用例2 B 【解析】葉片在5小時內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質量是b-c,A、D錯誤;葉片在5小時內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質量是a-c,B正確,C錯誤。故選B。★2.如圖曲線表示在適宜條件下,某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鮮重的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Ⅰ、Ⅲ階段種子的鮮重顯著增加B.Ⅰ、Ⅱ階段種子的干重顯著減少C.第Ⅲ階段種子的胚根已發育成幼根D.第Ⅲ階段種子增加的重量主要是水B2.B 【解析】根據分析和圖示可知:A.Ⅰ、Ⅲ階段種子的鮮重顯著增加,A正確;B.在Ⅰ、Ⅱ階段種子沒有萌發,所以干重變化很小,B錯誤;C.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首先萌發的是胚根,發育成植物體的根,所以第Ⅲ階段種子的胚根已發育成幼根,C正確;D.種子吸水膨脹,第Ⅲ階段種子增加的重量主要是水,D正確。高頻點3 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例3 (2019·福建)甲、乙兩種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光照強度為0時,甲和乙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B.光照強度為a時,乙不進行光合作用C.光照強度為c時,甲和乙合成的有機物量相同D.光照強度為d時,可表明甲更適合強光照下生長D例3 D 【解析】A.光照強度為0時,甲和乙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不同,A錯誤;B.光照強度為a時,乙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B錯誤;C.據圖可見:從0到c點甲吸收的二氧化碳比乙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所以光照強度為c時,甲和乙合成的有機物量不同,C錯誤;D.據圖可見:甲的代謝比乙的代謝旺盛,可表明甲更適合強光照下生長,D正確。故選D。3.(2020·婁底)如圖表示葉在夏季一天中氧氣的凈吸收速率。請分析,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曲線中A點表示葉片沒有進行光合作用B.曲線中B點表示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的速率與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的速率的差值達到最大C.曲線中BC段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強度減弱D.曲線中DE段上升的原因是氣孔關閉B★例4如圖是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測定某種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繪制成的曲線,試問在光照強度相同時,對植物生長最有利的溫度是()A.t0~t1 B.t1~t2 C.t2~t3 D.t3~t4C【提醒】觀察圖示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在一定范圍內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不是溫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大。例4 C 【解析】由圖示可知,在t2-t3時光合作用的強度較強,能制造較多的有機物,而這時的呼吸作用的強度不大,分解的有機物較少,對植物生長最有利。★例5 (2019·通遼)下列對圖中各曲線的分析,正確的是()D【提醒】解讀曲線坐標圖,從中提取有利于解題的信息,與所學知識建立鏈接,并用所學知識解釋問題,從而得出答案。A.如圖表示在透明的密閉溫室里,水稻種子從萌發到長成幼苗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第10~20天之間,氧氣濃度增加是因為幼苗不進行呼吸作用B.如圖是密閉蔬菜大棚內一天中某氣體的含量變化曲線,可判斷該氣體是二氧化碳C.如圖表示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根據a、c點光合作用強度的差異可知,增加光照強度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D.如圖曲線可以表示綠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溫時蒸騰作用強度的變化情況例5 D 【解析】A.圖中前10天,呼吸作用占優勢,消耗氧氣,導致氧氣濃度減小,第10天時氧氣濃度最小,說明在第10天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第10天后光合作用占優勢,幼苗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大于幼苗(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氣,導致氧氣濃度升高。A錯誤;B.圖中0~6點,蔬菜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所以氧氣濃度下降;6~18點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氧氣濃度增加,可見圖中氣體是氧氣。B錯誤;C.據圖分析,a點和c點的光合作用強度差異說明二氧化碳濃度是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越大,光合作用強度越強。根據a、c點光合作用強度的差異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C錯誤;D.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光照強度影響氣孔的開閉,在一定的范圍內光照強度的增加,能促進氣孔的開啟,利于水蒸氣的逸出,使蒸騰作用加強。到了溫度最高時氣孔就會關閉,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然后植物的蒸騰作用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D正確。故選D。★例6 (2020·湖州)科學興趣小組為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步驟1:將溴麝香草酚藍和呈弱堿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藍色液體,并向試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液體呈淺綠色。步驟2:將等量的淺綠色液體分別加入到4支試管中,2~4號試管中加入金魚藻,1號試管不加金魚藻。封閉各試管。步驟3和實驗結果:見下表(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2)2~4號試管中應加入________、生長狀況一致的金魚藻。(3)若1號試管在1小時后液體的顏色呈現_______,則說明2~4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可靠的。(4)請解釋4號試管液體呈現藍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量淺綠色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溶液中二氧化碳減少,碳酸也減少,pH上升例6 (1)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 (2)等量 (3)淺綠色 (4)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溶液中二氧化碳減少,碳酸也減少,pH上升。 【解析】(1)植物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根據實驗現象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2)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是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2~4號試管中應加入等量、生長狀況一致的金魚藻;(3)4號試管距日光燈的距離最近即10厘米,光合作用最強,若1號試管在1小時后液體的顏色呈現淺綠色,則說明2~4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可靠的;(4)4號試管液體呈現藍色的原因: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溶液中二氧化碳減少,碳酸也減少,pH上升。(友情提示:本欄目建議午休時間完成)1.(2020·湖州)葉綠素是一類含鎂的有機物,是葉綠體中的重要色素,與光合作用密切相關。葉綠素()A.主要吸收白光中的綠光B.存在于植物體的每個細胞中C.能溶解在酒精中D.含有的鎂用于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C2.(2020·隨州)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往往都離不開它。植物從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其有機物含量增加的主要物質來源是()A.土壤中的水和無機鹽B.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C.土壤中的水和有機物D.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無機鹽B3.(2019·昆明)在晴朗的白天,天竺葵光合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0時天竺葵一定進行呼吸作用B.10時天竺葵制造氧氣的速率一定是最大的C.12時天竺葵葉片部分氣孔一定縮小或閉合D.一晝夜內天竺葵在18時有機物總量一定最多D4.(2020·東營)如圖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綠色植物體內進行的兩項生理活動,a、b代表兩種不同的物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B.①②不能在同一細胞中進行C.①所需的a物質和水都由生理活動②提供D.②所釋放的能量是b物質中儲存的能量D5.(2020·河南)如圖表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下列有關該實驗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A.暗處理的目的是為了轉運和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B.葉片部分遮光處理是為了設置對照實驗C.水浴加熱過程中,小燒杯內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葉綠素D.滴加碘液染色后,葉片的遮光部分變成藍色D★6.(2018·聊城)如圖是植物的葉釋放或吸收氧氣的量(相對值)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AB段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B.BD段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都進行C.C點時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與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D.DE段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D6.D 【解析】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呼吸作用消耗氧氣。A.AB段氧氣的吸收量是定值,表示光合作用沒有進行,正確;B.BD段釋放的氧氣量增加,所以進行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一天中每一個時刻都進行,正確;C.C點釋放的氧氣為零,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即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與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正確;D.DE段,釋放的氧氣大于零,所以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應大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錯誤。故選D。7.(2020·杭州)小金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將錐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②試管中的金魚藻在加入前要經過24小時暗處理,若暗處理后立即脫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觀察到金魚藻葉片變藍色?______(填“能”或“不能”)。(4)②試管中金魚藻在光照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泡,這些氣泡中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__。不能氧氣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8.(2020·衢州)科學家探索光合作用過程和本質經歷了漫長的歷程。我們知道綠色植物利用太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釋放氧氣。H2O和CO2均含有O,那么O2中的O是來源于什么物質呢?資料一:19世紀末,科學家普遍認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為CO和O2。資料二:范·尼爾通過實驗得出紫硫細菌合成有機物的反應式,與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進行比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紫硫細菌:CO2+2H2S(CH2O)(糖類)+2S+H2O高等植物:CO2+2H2O(CH2O)(糖類)+O2+H2O資料三:英國化學家希爾在一個密閉的裝置中加入含葉綠體的懸浮液和高鐵鹽(作氧化劑,不產生氧氣),并除去裝置內的CO2,在光照下發現密閉裝置中產生了O2。資料四:美國科學家魯賓、卡門給三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碳酸氫鹽(釋放二氧化碳,其他條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時間后,分別檢測小球藻釋放氧氣中18O的比例,實驗結果如表所示。(18O是表示中子數為10的氧原子,可作為示蹤原子)(1)通過資料二中的比較分析,可以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希爾實驗能否證明光合作用產生的O2全部來源于H2O?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魯賓、卡門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及相應的依據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產生的O2來自于H2O不能,該實驗只能證明O2有來源于H2O,但沒有證明O2是否有來源于CO2結論:光合作用釋放的O2全部來自水;依據: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中18O的比例與水中18O的比例接近(相同),不受碳酸氫鹽中18O比例的影響考點1 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及簡要過程1.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轉化成存儲能量的____________,并且釋放出____________的過程。2.光合作用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考點2 認識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及其重要意義光合作用實現了地球上最重要的兩個變化:一是把簡單的____________合成為復雜的____________,實現了 ;二是把____________轉變成____________儲存在有機物中,實現了____________。(1)光合作用為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質來源和能量來源。(2)光合作用與生物的細胞呼吸以及各種燃燒反應相反,它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因此在維持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穩定方面有巨大的作用。1.(2020·溫州)植物光合作用在葉中合成有機物時,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物質進出葉片的是( )2.(2019·金華)研究發現不同品種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選取A、B、C三個品種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陽的葉片5片,測定并計算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復三次取平均值,結果如圖和表。品種ABC葉綠素含量(毫克/克)6.228.117.85請回答:(1)實驗中每個品種選取6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測定光合作用速率時,主要控制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和____________相同。(3)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考點3 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質變化及其反應過程1.呼吸作用概念:呼吸作用(主要指有氧呼吸)是指在____________的參與下,通過植物細胞內有關酶的____________作用,把糖類等____________氧化分解,生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同時放出大量____________的過程。2.呼吸作用反應式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3.呼吸作用場所:植物體的____________。4.呼吸實質:____________(指有氧呼吸)呼吸過程中物質轉變:____________分解為____________,呼吸過程中能量轉變:____________轉變為____________。考點4 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條件光照有光無光均可進行場所葉綠體____________物質變化吸收CO2,放出O2,無機物→有機物吸收O2,放出CO2,有機物→無機物能量變化光能→____________能,儲存能量化學能變成____________及其他能,釋放能量意義生物體有機物和能量的最終來源,維持大氣中CO2和O2含量的穩定釋放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聯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質基礎(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3.(2020·金華、麗水)為探究植物種子呼吸作用的產物,用如圖裝置進行對照實驗:先在A、B試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試管中加入適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蠶豆種子,則試管B中應加入等量的( )A.已浸水及消毒的綠豆種子B.已煮熟及消毒的蠶豆種子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蠶豆種子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蠶豆種子4.(2020·臺州)臺州是“中國大棚葡萄之鄉”。近年來,果農在農技部門指導幫助下,在葡萄架下種植比較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經濟作物,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葡萄園中所有的生物構成________(填“種群”“群落”或“生態系統”)。(2)在葡萄架下種植耐陰的豆科類、葉菜類等作物可以提高________利用率。(3)鉀肥能促進糖類的合成與運輸,提高葡萄品質,在葡萄開花后要注意補充鉀肥。下列屬于鉀肥的是________(填序號)。①KCl ②CO(NH2)2 ③NH4HCO3(4)如圖表示大棚內某段時間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t1~t2時段內二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5 說明農業生產(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種子處理等)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換原理1.合理灌溉和合理施肥(1)水、無機鹽是細胞構成的基本成分和生理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應根據植物的需求規律,適時、適量地進行灌溉、施肥。(2)過多的水分會影響到根部等器官的____________,從而導致爛根等現象的出現。過多的無機鹽會引起燒苗,缺乏時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發育。2.合理密植根據____________,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應盡量讓陽光照射到農作物上,少照射到地面上,并盡量避免農作物之間的相互遮光。3.種子處理成熟的種子,時刻進行呼吸作用,為了有效提高種子的儲藏時間,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降低種子的____________。5.(2019·聊城)在探究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中,設計了如圖一實驗,并用傳感儀器測量了實驗過程中溫度、二氧化碳、氧氣的變化,依據數據繪制了圖二曲線,你認為能正確表達萌發的種子實驗曲線的是( )A.1、2、5 B.3、4、6 C.1、2、3 D.4、5、6 高頻點1 植物的光合作用★例1 (2020·佛山)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光合作用展開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實驗前需要將實驗材料放置在黑暗處一晝夜B.實驗中所選用的塑料袋應該是透明的C.甲裝置中葉片脫色后,再用碘液染色會變為藍色D.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為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在適宜且恒定溫度下,改變燈與燒杯間的距離,分別測得金魚藻1分鐘內放出的氣泡數(如表)。燈與燒杯的距離/厘米1015202530354045氣泡數/個18151086420(1)實驗中燈功率不變,控制光照強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2)當燈與燒杯的距離在一定范圍內時,能產生氣泡且隨著距離增加氣泡數越來越少的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頻點2 植物的呼吸作用★例2 (2020·濱州)某同學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對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從同一水生植物上摘取長勢、質量相同的三片葉片,編號為1、2、3。1號直接烘干稱重為a克,2、3號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并分別置于適宜光照和黑暗處(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向水中通入空氣,5小時后取出,烘干稱重分別為b克、c克。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b+c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質量B.a-c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質量C.c-b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質量D.b-a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質量★2.如圖曲線表示在適宜條件下,某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鮮重的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Ⅰ、Ⅲ階段種子的鮮重顯著增加B.Ⅰ、Ⅱ階段種子的干重顯著減少C.第Ⅲ階段種子的胚根已發育成幼根D.第Ⅲ階段種子增加的重量主要是水高頻點3 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例3 (2019·福建)甲、乙兩種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光照強度為0時,甲和乙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B.光照強度為a時,乙不進行光合作用C.光照強度為c時,甲和乙合成的有機物量相同D.光照強度為d時,可表明甲更適合強光照下生長3.(2020·婁底)如圖表示葉在夏季一天中氧氣的凈吸收速率。請分析,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中A點表示葉片沒有進行光合作用B.曲線中B點表示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的速率與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的速率的差值達到最大C.曲線中BC段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強度減弱D.曲線中DE段上升的原因是氣孔關閉【提醒】觀察圖示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在一定范圍內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不是溫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大。★例4 如圖是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測定某種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繪制成的曲線,試問在光照強度相同時,對植物生長最有利的溫度是( )A.t0~t1 B.t1~t2 C.t2~t3 D.t3~t4【提醒】解讀曲線坐標圖,從中提取有利于解題的信息,與所學知識建立鏈接,并用所學知識解釋問題,從而得出答案。★例5 (2019·通遼)下列對圖中各曲線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如圖表示在透明的密閉溫室里,水稻種子從萌發到長成幼苗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第10~20天之間,氧氣濃度增加是因為幼苗不進行呼吸作用B.如圖是密閉蔬菜大棚內一天中某氣體的含量變化曲線,可判斷該氣體是二氧化碳C.如圖表示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根據a、c點光合作用強度的差異可知,增加光照強度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D.如圖曲線可以表示綠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溫時蒸騰作用強度的變化情況★例6 (2020·湖州)科學興趣小組為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步驟1:將溴麝香草酚藍和呈弱堿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藍色液體,并向試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液體呈淺綠色。步驟2:將等量的淺綠色液體分別加入到4支試管中,2~4號試管中加入金魚藻,1號試管不加金魚藻。封閉各試管。步驟3和實驗結果:見下表試管編號1234溴麝香草酚藍是一種酸堿指示劑,在弱酸性環境中呈黃色,弱堿性環境中呈藍色,中性環境中呈淺綠色。CO2的水溶液中含有CO2、H2CO3等微粒,當CO2減少時,H2CO3也減少。距日光燈的距離(厘米)105030101小時后液體的顏色?黃色淺綠色藍色(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號試管中應加入__________、生長狀況一致的金魚藻。(3)若1號試管在1小時后液體的顏色呈現__________,則說明2~4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是可靠的。(4)請解釋4號試管液體呈現藍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20·湖州)葉綠素是一類含鎂的有機物,是葉綠體中的重要色素,與光合作用密切相關。葉綠素( )A.主要吸收白光中的綠光B.存在于植物體的每個細胞中C.能溶解在酒精中D.含有的鎂用于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2.(2020·隨州)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往往都離不開它。植物從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其有機物含量增加的主要物質來源是( )A.土壤中的水和無機鹽B.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C.土壤中的水和有機物D.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無機鹽3.(2019·昆明)在晴朗的白天,天竺葵光合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0時天竺葵一定進行呼吸作用B.10時天竺葵制造氧氣的速率一定是最大的C.12時天竺葵葉片部分氣孔一定縮小或閉合D.一晝夜內天竺葵在18時有機物總量一定最多4.(2020·東營)如圖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綠色植物體內進行的兩項生理活動,a、b代表兩種不同的物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B.①②不能在同一細胞中進行C.①所需的a物質和水都由生理活動②提供D.②所釋放的能量是b物質中儲存的能量5.(2020·河南)如圖表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下列有關該實驗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暗處理的目的是為了轉運和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B.葉片部分遮光處理是為了設置對照實驗C.水浴加熱過程中,小燒杯內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葉綠素D.滴加碘液染色后,葉片的遮光部分變成藍色★6.(2018·聊城)如圖是植物的葉釋放或吸收氧氣的量(相對值)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AB段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B.BD段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都進行C.C點時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與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D.DE段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7.(2020·杭州)小金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第7題圖(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錐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②試管中的金魚藻在加入前要經過24小時暗處理,若暗處理后立即脫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觀察到金魚藻葉片變藍色?________(填“能”或“不能”)。(4)②試管中金魚藻在光照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泡,這些氣泡中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_。8.(2020·衢州)科學家探索光合作用過程和本質經歷了漫長的歷程。我們知道綠色植物利用太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釋放氧氣。H2O和CO2均含有O,那么O2中的O是來源于什么物質呢?資料一:19世紀末,科學家普遍認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為CO和O2。資料二:范·尼爾通過實驗得出紫硫細菌合成有機物的反應式,與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進行比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紫硫細菌:CO2+2H2S(CH2O)(糖類)+2S+H2O高等植物:CO2+2H2O(CH2O)(糖類)+O2+H2O資料三:英國化學家希爾在一個密閉的裝置中加入含葉綠體的懸浮液和高鐵鹽(作氧化劑,不產生氧氣),并除去裝置內的CO2,在光照下發現密閉裝置中產生了O2。資料四:美國科學家魯賓、卡門給三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碳酸氫鹽(釋放二氧化碳,其他條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時間后,分別檢測小球藻釋放氧氣中18O的比例,實驗結果如表所示。(18O是表示中子數為10的氧原子,可作為示蹤原子)組別水中18O的比例(%)碳酸氫鹽中18O的比例(%)釋放的氧氣中18O的比例(%)10.850.410.8420.850.550.8530.850.610.85通過資料二中的比較分析,可以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希爾實驗能否證明光合作用產生的O2全部來源于H2O?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魯賓、卡門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及相應的依據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第5課時 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課前預熱考點1 1.葉綠體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有機物 氧氣考點2 無機物 有機物 物質的轉化 太陽能 化學能 能量的轉化【考點真題】1.B 2.(1)減小實驗的偶然性,使結論更可靠 (2)光照強度 (3)不同品種的越橘,葉綠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考點3 1.氧氣 催化 有機物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3.活細胞 4.氧化反應 有機物 無機物 化學能 其他形式的能考點4 活細胞 化學 內能【考點真題】3.B 4.(1)群落 (2)土地(或能量、空間、陽光等,合理均可) (3)① (4)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大于釋放速率)考點5 1.(2)有氧呼吸 2.光合作用原理 3.低溫 干燥 呼吸作用【考點真題】5.A課堂突破例1 C 例2 B 例3 D 例4 C 例5 D 例6 (1)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 (2)等量 (3)淺綠色(4)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溶液中二氧化碳減少,碳酸也減少,pH上升【變式拓展】1.(1)改變燈與燒杯的距離 (2)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燈與燒杯的距離越大,燒杯受到的光照強度越小 2.B 3.B校內作業1.C 2.B 3.D 4.D 5.D 6.D 7.(1)研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3)不能 (4)氧氣 8.(1)光合作用產生的O2來自于H2O (2)不能,該實驗只能證明O2有來源于H2O,但沒有證明O2是否有來源于CO2 (3)結論:光合作用釋放的O2全部來自水;依據: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中18O的比例與水中18O的比例接近(相同),不受碳酸氫鹽中18O比例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作業講解:第5課時 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ppt 第5課時 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docx 講解篇:第5課時 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docx 講解篇:第5課時 綠色植物的物質和能量轉換.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