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這個時代的出現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它開始于幾世紀?這個世紀被稱為怎樣的世紀?拿破侖曾是法蘭西科學院的數學院士,并且他這個頭銜是他靠他自己本身的能力獲得的,絕不是那種所謂的“名譽……”之類??茖W、科學家在拿破侖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故當1814年反法聯軍兵臨城下,法國兵員不濟,有人提議讓大學的學生參加戰斗時,拿破侖說:“我不愿取金蛋殺掉我的老母雞?!边@話今天還刻在該校的梯形大教室的天花板上。科學發展的原因:工業革命時期,西歐各國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大力鼓勵科學研究。19世紀的科學實驗大學成為科研的重地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發明奠定了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在這種氛圍下,科學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19世紀中期,科學家完善了熱能轉化為機械動力的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時間:19世紀后半期(19世紀70年代)最突出的特點: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邁進電氣時代1831年,英國法拉第完成了磁鐵產生電的實驗。電的發明和應用西門子和可實際使用的發電機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與蒸汽機相比,它的優點是什么?功效高污染小使用便利應用范圍大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重要的動力。愛迪生與電有關的發明愛迪生的主要發明投票計數器普用印刷機改良打字機第一所中央發電廠白熾燈世界第一座電影“攝影棚”活動電影機大型碎石機留聲機傳真電報有聲電影機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水底潛望鏡等。人類邁進電氣時代內燃機和交通領域的革命(從此汽車成為大眾化交通工具)卡爾·本茨: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被稱為“汽車鼻祖”。設計出內燃機。1897年.本茨汽車1903年底,美國的萊特兄弟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內燃機的發明還產生了什么影響?(使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變為現實。)內燃機廣泛應用石油開采和提煉石油工業、化學工業等新興工業興起電力工業出現的同時,化學工業、石油工業以及汽車工業等新的工業部門紛紛興起,并開始在工業中占據地位。這一時期,后來居上,率先實現了電氣化,工業發展的勢頭超過了英國。美國和德國主導19世紀電訊事業發展貝爾試電話美國莫爾斯—有線電報意大利馬可尼—無線電報美國福特公司的工人在進行汽車裝配汽車裝配線誰成為了汽車大王?流水線生產方法:1913年由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首創,設計出裝配線,即在實行生產自動化和產品標準化基礎上,利用高速傳送裝置,把生產過程組成流水作業線。怎樣看待這種生產方法?發明發明者時間國別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重大的科技發明:發電機西門子1866德國電動機格拉姆1870比利時電燈等愛迪生1879美國汽車(內燃機)卡爾·本茨等19世紀80年代德國飛機萊特兄弟1903美國有線電報莫爾斯美國有線電話貝爾19世紀晚期美國無線電報馬可尼19世紀晚期意大利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所處階段開始時期標志(特點)主要技術發明成果工業發展領先國家主要工業門類珍妮機、蒸汽機、蒸汽機車、蒸汽輪船電磁感應原理電動機電燈電話……英國美國、德國紡織、冶鐵、采煤、交通運輸電力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對比兩次工業革命早期階段(蒸汽時代)新階段(電氣時代)18世紀60年代19世紀后半期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對中國的影響(政治)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為擴大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發動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生產力、社會生活、國際關系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也加劇了國家發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重新瓜分世界。中國近代屈辱事件:1840年-1842年鴉片戰爭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1885年中法戰爭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定19世紀90年代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工業革命的發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術含量少,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發揮了重要作用。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我們迄今所提到的棉紡織工業、采礦工業、冶金工業和運輸業方面的科技發明,極少是由科學家們做出的,相反,它多半是由非凡的技工完成的。不過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漸漸地,它成為所有大工業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毒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 ——《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有哪些特點? 兩次工業革命能對我國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什么啟示呢?啟示: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對外開放,引進并吸收世界各國先進技術。3.重視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第五課第二次工業革命1.19世紀被稱為“”。19世紀后半期,在的指導下,技術發明層出不窮,有力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特點是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逐步取代了蒸汽,成為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進入時代。2.1831年,英國科學家完成了 的實驗,德國工程師 于1866年發明了 。比利時人 于1870年設計出 ,1879年,美國科學家 發明了電燈,19世紀法國巴黎出現了_鐵路。3.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在工業和交通運輸方面,內燃機的發明和使用,帶來了和的試制成功。4.電訊的發展:19世紀中期,美國人首次試拍有線電報成功,為近代電訊事業發展打下基礎。19世紀晚期,定居美國的蘇格蘭人____研制成功;意大利人馬可尼發明了。5.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工廠不斷改進經營管理方式,成為一種趨勢。1.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是近代史上的兩次科技革命。它們的共同之處是()A.從發明交通工具開始B.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C.內燃機的廣泛應用D.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2.我們把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分別稱為“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這樣劃分的依據是()A.主要動力不同B.交通工具不同C.生產方式不同D.紡織機械不同4.“因為珍愛和平,我們回首戰爭”。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在一戰中坦克、飛機等各種新式武器紛紛投入戰場。與這些新式武器出現相關的是()A.蒸汽機的使用B.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C.電力的廣泛應用D.內燃機的發明DAD1800-1870年英國煤產量變化圖1870-1900年世界石油產量變化圖回答:(1)請分別找出與材料一、二圖示所反映的變化對應的相關因素。(將字母填寫到答題卡對應空白橫線處,)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A.內燃機B.蒸汽機C.第一次工業革命D.第二次工業革命(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現象對人類生活、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面對日益加劇的能源危機,你認為當前我國應大力開發哪些新能源?BCAD煤炭和石油的大量開采和使用,大大促進了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引發資源環境問題,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第七單元第五課第二次工業革命教學課件共26張PPT.ppt 電影《摩登時代》片段.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