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一 共有的家園,共同的歲月 歷史與社會 【課標條目】 1-1-1 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況,說明陸地和海洋對人類生存的意義。 【配套練習】 1.關于世界陸地與海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上七分是陸地,三分是海洋 B.世界陸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四大洋的面積按從大到小的排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赤道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歐洲 C 2.被稱為“熱帶大陸”和“冰雪大陸”的大洲分別是( ) A.大洋洲、南極洲 B.南美洲、歐洲 C.非洲、歐洲 D.非洲、南極洲 D 下圖為某大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3—4題。 3.該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亞洲 D.大洋洲 4.該大洲西部瀕臨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A A 5.下面是大洲輪廓圖。若把下面四個大洲畫成圖幅相等的地圖,則所用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 ) B 6.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 A.巴拿馬運河 B.白令海峽 C.德雷克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 7.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的海峽是( ) A.英吉利海峽 B.馬六甲海峽 C.麥哲倫海峽 D.霍爾木茲海峽 B B 8.波斯灣地區被譽為“世界石油的寶庫”。一艘油輪從浙江省寧波港出發前往波斯灣,沿途最有可能經過( ) A.位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海域 B.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 C.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 D.扼太平洋和印度洋咽喉的馬六甲海峽 9.全球的陸地分為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洲是( ) A.亞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極洲 D A 10.對下列大洲地形的描述,有誤的是( ) A.亞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B.南美洲的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的三帶 C.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 D.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B 11.下圖為某大洲沿19°E的地形剖面圖。甲、乙兩水域分別為( ) A 12.讀甲、乙兩大洲簡圖。下列關于兩大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大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B.乙大洲氣候分布特點是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C.甲大洲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D.乙大洲有高原大陸之稱,這里有赤道雪峰——乞力馬扎羅山 C 13.讀四個大洲輪廓圖,回答問題。 (1)甲為_______洲、乙為_______洲、丙為______洲、丁為______洲。 (2)甲、乙兩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運河和________海。 (3)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 _______(填字母),乙大洲位于丙大洲的____方向,丙、丁兩大洲相隔________洋,赤道橫穿中部的大洲是 ___(填字母)。 亞 非 歐 北美 蘇伊士 紅 丁 南 大西 乙 14.讀世界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稱: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__、G__________、K_____________。 (2)面積最小的洲是D ,緯度最高的洲是_______,我國所在的洲是______。(填字母) 歐洲 非洲 大洋洲 印度洋 大西洋 H A (3)EF大洲的分界線叫___________, AC大洲的分界線叫____________。 (4)溝通J大洋和G大洋的天然水道是______________海峽。 巴拿馬運河 蘇伊士運河 馬六甲 【課標條目】 1-1-2 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氣候類型的總體特征及其分布,列舉自然條件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實例。 【配套練習】 1.被稱為大地動脈的是( ) A.海洋 B.湖泊 C.河流 D.冰川 2.赤道地區終年高溫多雨,而兩極地區終年寒冷干燥,形成這種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分布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 3.構成我國地形“骨架”的是( ) A.山脈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C A A 讀下圖,回答4—5題。 4.關于亞洲地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中部地勢較低 B.四周地勢高聳 C.中部地勢高聳 D.四周低中間高 D 5.下列關于亞洲地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B.自東向西流 C.自西向東流 D.四周匯聚到中間流向海洋 6.人們會根據當地氣候環境建造各種特色的民居建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寒冷地區民居一般墻體厚實 B.干燥地區房屋屋頂大多高聳 C.濕熱地區的民居建有較完備的排水系統 D.濕熱地區民居墻體薄,門窗大 A B 7.小李同學學習《眾多的河湖》一課時,在“世界主要河流”圖中的亞馬孫河旁標注了“熱帶雨林氣候”。從這一標注中可以看出該河流具有的特點是( ) A.河段長 B.水量大 C.流速快 D.含沙量大 8.下列關于地形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平原、高原的地面起伏較小 B.山地、丘陵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平原的相對高度小,而絕對高度大 D.盆地中部是平原,四周是山地或高原 B A 9.右圖為甲、乙兩種氣候類型資料,據此推斷正確的是( ) A.甲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B.甲、乙都是地中海氣候 C.甲氣候類型在亞洲東部分布最典型 D.乙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 B 10.下列地理現象與其主要影響因素的搭配,錯誤的是( ) A.海南島位于熱帶季風區—夏季風 B.黑龍江省最北部為寒溫帶—緯度位置 C.黃土高原年降水量比華北平原少—海陸位置 D.黃山是我國著名避暑勝地—地形 11.下列屬于描述氣候的是( ) A.晴空萬里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C.暴風驟雨 D.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A B 12.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下列關于某地氣溫和降水統計圖(如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13.“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說明氣候會影響到( ) A.交通出行 B.工業生產 C.農業生產 D.建筑施工 C 14.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有相似性也有差異性。讀下列兩幅世界典型區域的地圖,回答問題。 注:乙所在區域的糧食商品率居該國首位,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0%。 (1)從全球范圍看,甲區域位于乙區域的__________方向,兩者經度大致相隔_______度;從相對位置看,甲區域位于所屬國家的_______部,乙區域位于所屬國家的__________部。 (2)根據圖一、圖二,分析甲、乙玉米帶共同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條件? 平原廣闊,地勢低平,土壤肥沃,耕地面積大,適合于大規模經營和機械化作業;流經的河流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地處于中緯度、北溫帶,熱量較充足,能滿足玉米生長的需要。 145 中 東南 東北 15.觀察沿北緯40°的亞洲地形剖面圖,回答問題。 (1)請按自西向東的順序寫出北緯40°緯線穿越的亞洲三大地理分區的名稱。 西亞、中亞、東亞。 (2)寫出圖中A、B兩處相應的地形區名稱,并概述北緯40°緯線附近亞洲的地形地勢特點。 A:內蒙古高原;B:華北平原。特點:地形種類多樣,地表起伏很大。 (3)暑假,小明一家將到帕米爾高原看風景,他上網搜索到以下旅游小貼士:①上帕米爾高原必須辦理邊防證。②警惕高原反應,帶上氧氣袋、太陽鏡和防曬霜。③5—9月份是最佳旅游季節,其他時間較為寒冷,常年必備厚衣服。④早晨可以觀賞滿天星光等。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任選“旅游小貼士”中的三個方面談談其合理性。 ①帕米爾高原位于我國領土最西端,是邊境地區。②帕米爾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高寒缺氧,太陽光照射強烈。③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④我國東西跨經度廣,東邊日出時,帕米爾高原還是午夜。 【課標條目】 1-1-3 描述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的概況及其分布,列舉人文要素對區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響的實例。 【配套練習】 1.下列四種語言中,不屬于聯合國工作語言的是( ) A.漢語 B.阿拉伯語 C.日語 D.英語 C 2.下圖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 ) D 3.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規律。讀圖,根據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區的分布推斷,世界上分布著最多人口的地形類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D 4.下列關于世界人種和語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撒哈拉沙漠地區光照強,主要分布黑色人種 B.“金發碧眼”描述的是白色人種 C.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D.南美洲的巴西通用西班牙語 5.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以下屬于人口稠密地區的是( ) A.青藏高原 B.亞馬孫平原 C.北冰洋沿岸 D.亞洲東部和南部 6.分布在非洲的最主要人種是( ) A.白色人種 B.黑色人種 C.黃色人種 D.混血人種 B D B 7.下列對世界人口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目前,歐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 B.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C.中低緯度臨海地區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區的人口分布少 D.人口越多的國家,人口密度就越大 D 8.2018年暑假,浙江省某旅游團到下圖中①所在地區進行游覽。隨該旅游團游覽①地區的翻譯,需要精通的語言是( ) A.英語 B.阿拉伯語 C.法語 D.西班牙語 B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17年5月14 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進一步推進國際合作,有力帶動周邊國家和世界經濟發展。讀圖,回答9—11題。 9.在“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地區中,①所在的海洋通道是( ) A.馬六甲海峽 B.土耳其海峽 C.霍爾木茲海峽 D.巴拿馬運河 10.對內羅畢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東臨印度洋,西臨太平洋 B.人口增長快,是黑色人種的故鄉 C.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濕潤 D.礦產資源豐富,經濟發達 A B 11.中東是“一帶一路”上聯系中國與歐洲的重要通道。下列關于中東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發源地 ②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氣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資源匱乏 ④波斯灣沿岸油井林立,油輪進出繁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中國名著《西游記》中,唐僧西天取經的“西天”和“經”分別指( ) A.西亞、伊斯蘭教 B.阿拉伯半島、基督教 C.耶路撒冷、猶太教 D.古印度、佛教 D D 13.基督教教徒分布最多的地區是( ) ①北美洲的東部和西部 ②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 ③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④歐洲的東部和西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14.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很大。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問題。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有亞洲的_________和________、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區。 (2)圖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歐洲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產生的人口問題有哪些?(至少兩條) 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國防兵源不足。 東部 南部 地處寒帶,氣候嚴寒 地處青藏高原,地勢高寒 地處沙漠,氣候干旱 地處雨林地區,氣候終年濕熱 15.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口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人口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東部。 (3)由圖可知,人口稠密地區都處在________________(從緯度位置看)、 ______________(從海陸位置看)、 ___________(從地形看)地區。 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 東部 南部 歐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中低緯度 近海 平原 (4)影響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經濟因素 C.社會條件 D.歷史條件 (5)由圖推測,世界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洲,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洲(南極洲除外)。 (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____。 (7)圖中E、F、G、H等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E地處于熱帶沙漠地區,氣候極端干旱;F地處于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過于潮濕;G地位于南極大陸,終年嚴寒;H地地勢高峻。 A 亞 大洋 中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