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二 生活在不同的區域里 練習課件-2021屆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金華專版)(81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二 生活在不同的區域里 練習課件-2021屆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金華專版)(81張PPT)

資源簡介

專題二 生活在不同的區域里
歷史與社會
【課標條目】
1-2-4 概述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了解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
【配套練習】
1.下列有關我國地理位置和疆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亞歐大陸西部,太平洋東岸
B.大部分地區位于溫帶,小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和寒帶
C.我國最南端在海南島上
D.疆界長,鄰國多,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
D
2.我國首都北京不僅有眾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還有規模宏大的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等,這體現了北京的城市職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經濟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
3.中國各地的飲食文化獨具特色,有多種菜系。下列四種菜系相對應的省區及省會城市正確的是( )
A.“粵菜”—廣東—福州 B.“湘菜”—湖北—武漢
C.“魯菜”—山東—青島 D.“川菜”—四川—成都
B
D
讀中國局部地區圖,回答4—6題。
4.圖中①、②兩條河是中國與鄰國的界河,它們分別是( )
A.①是黑龍江 ②是鴨綠江
B.①是遼河 ②是鴨綠江
C.①是遼河 ②是黑龍江
D.①是黑龍江 ②是烏蘇里江
D
5.圖中M省相鄰的海域和鄰國分別是( )
A.渤海、蒙古 B.黃海、朝鮮
C.東海、俄羅斯 D.日本海、朝鮮
6.圖中N省的主要少數民族及省級行政中心分別是( )
A.滿族 哈爾濱 B.滿族 長春 C.蒙古族 呼和浩特 D.回族 沈陽
B
C
7.下圖體現我國( )
D
8.下圖是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9.下列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中,既位于西部地區又有陸上鄰國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10.以下城市屬于我國省級行政中心的有( )
①深圳 ②杭州 ③哈爾濱 ④北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中國工農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十余省,最終到達陜北。關于長征起止點所在地的自然特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都位于季風區 B.一月均溫都在0℃以下
C.河流含沙量都較大 D.都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
D
A
12.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中,屬于內海的是( )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13.下列既屬于我國陸上鄰國又與我國海岸相鄰的是( )
A.俄羅斯、蒙古 B.韓國、朝鮮 C.朝鮮、越南 D.越南、菲律賓
A
C
14.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在圖中適當位置填充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2)我國4大臨海中,___________是我國的內海。
(3)我國海上島嶼眾多,____________是我國第一大島,它西隔_________海峽與大陸相望。
(4)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陸上鄰國名稱: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渤海
臺灣島
臺灣
俄羅斯
蒙古
哈薩克斯坦
15.讀中國政區圖,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數碼所代表的省區的名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寫出下列數碼所代表的省區的簡稱: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
(3)寫出下列數碼所代表的行政中心的名稱:⑤__________,⑥________。
青海省
四川省
陜或秦

合肥
福州
(4)⑦⑧⑨中,東西跨經度最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民族自治區的是__________,被北回歸線穿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省區的名稱)
(5)用字母A、B表示兩個特別行政區的位置,并在圖中注明名稱。
(6)請在圖中相應位置填入序號:C.貴州省、D.甘肅省。
(7)2022年冬奧會將在我國_________舉行,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___________舉辦(填城市)。
內蒙古自治區
吉林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北京
上海
【課標條目】
1-2-5 描述中國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總體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配套練習】
讀我國地形類型構成比例餅狀圖,回答1—3題。
1.A代表的地形類型是( )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2.圖中A、B、C所代表的三種地形類型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關于這一地形特征對我國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有利于大規模發展種植業 ②有利于基礎設施建設 ③在林業、牧業等方面具有優勢 ④容易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A
D
3.圖中D類型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大陸架上
4.“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所描述的地形區是( )
A.四川盆地 B.云貴高原 C.東北平原 D.東南丘陵
5.我國“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選擇在地面坦蕩、地廣人稀的高原降落。下列符合這一條件的是( )
A.黃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貴高原 D.內蒙古高原
C
B
D
圖一為我國某區域山脈和地形區示意圖。讀圖一、圖二,回答6—7題。
6.我國1月0℃等溫線大致通過圖一中山脈,該山脈的名稱是( )
A.昆侖山 B.秦嶺 C.祁連山 D.武夷山
7.圖二所展現的農業勞動場景,主要分布于圖一中的( )
A.①地區 B.②地區 C.③地區 D.以上說法都不對
B
C
下圖是沿北緯45°的地形剖面圖,回答8—9題。
8.圖中數字①所示地形區是(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9.圖中數字②位于( )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青藏高原
A
B
10.下圖為我國地勢階梯分布示意圖,圖中第三級階梯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
A.高原、盆地 B.高原、丘陵 C.高原、平原 D.平原、丘陵
D
11.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是( )
A.南北溫差不大 B.南北溫差很大
C.南北普遍高溫 D.自南向北氣溫逐漸升高
B
12.下圖是廣州、武漢、北京和哈爾濱四地氣候統計圖,其中能反映北京氣候特點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讀黃河及黃河“地上河”示意圖,回答13—14題。
13.圖中所示景觀,主要位于黃河的( )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14.治理黃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A.上游修建水庫 B.下游加固大堤 C.在中游做好水土保持 D.上游植樹造林
D
C
15.下列關于長江和黃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長江是南北向交通大動脈 B.長江中下游水能資源豐富
C.黃河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河” D.黃河的內河航運價值巨大
16.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是( )
①平均人口密度約為世界的3倍 ②平均人口密度約為世界的1/3 ③人口分布比較均勻 ④人口密集地帶是東部地區的平原和城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D
17.“80版”5元人民幣上的人物肖像刻畫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這兩個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分別是( )
B
18.我國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 B.西北、華北和西南地區
C.華北、東北和華南地區 D.西南、華南和西北地區
A
19.人們因地制宜,創造著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閱讀圖表,回答問題。
材料二 甲、乙兩區域典型城市氣溫、降水資料。
(1)根據材料一,判斷甲、乙兩區域分別所屬的地形區,并說出其共同的地形特點。
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地形特點:都是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2)結合材料一、二,分析兩地形成不同農業生產特色的自然原因。
甲區域溫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廣布,河流少且流量季節變化大。乙區域氣候溫和,降水豐沛;盆地內的成都平原地勢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
(3)甲區域人們在發展綠洲農業過程中,創造了何種灌溉設施?請你為該區域農業發展再提兩條合理化建議。
坎兒井。建議:采用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農業種植結構,開發耐旱、附加值高的農作物。
20.讀圖,回答問題。
(1)請指出圖1中A、B地形區的名稱。
A.青藏高原 B.華北平原
(2)圖2中C地位于哪一省級行政區?請結合圖1、2中信息說說該地降水稀少的原因。
新疆;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②重重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影響(或不受夏季風的影響,處于非季風區)等。
(3)由圖3可知我國人口分布有什么特點?聯系三圖簡述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后一問要求觀點鮮明,邏輯順暢,表達完整。)
東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分布很不均勻、東密西疏) ①東部平原廣闊、地勢平坦,季風氣候較濕潤,水資源豐富,適宜人類居住;②西部高原山地面積廣大,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自然環境不適宜人居住;③所以說,人口分布深受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要有結論;要涉及地形、氣候、水資源等)
【課標條目】
1-2-6 描述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征,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一)
作業一:東西南北比較
【配套練習】
1.科學硏究發現,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在溫暖濕潤的地區較高,在寒冷干旱的地區較低。下列地區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
C
2.下列詩句反映西北地區地理環境特征的是( )
A.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B.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D.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3.下列關于我國西北和青藏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約兩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光熱條件
B.兩地區均是我國畜牧業生產的重要地區
C.兩地區的交通運輸方式均以航空運輸為主
D.兩地區農作物單產較高的共同原因是海拔高、氣溫低
D
B
讀下圖,回答4—5題。
4.甲、乙兩個地區都位于( )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青藏地區 D.西北地區
A
5.甲、乙兩個地區都是我國的重點發展區域,從圖中可以看出它們共同的發展優勢是( )
A.豐富的礦產 B.先進的技術 C.便利的交通 D.優惠的政策
6.(經典改編)某研究小組在查閱資料時發現,我國東部某東西走向山脈兩側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特征都有明顯差異。根據甲、乙兩地氣候資料推測,該山脈最有可能是( )
A.太行山脈 B.秦嶺山脈 C.南嶺山脈 D.武夷山脈
C
B
7.自然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北方地區種植小麥,人們多喜面食 B.南方地區河湖眾多,水資源豐富
C.西北地區草原遼闊,適合發展畜牧業 D.青藏地區地勢低平,是“魚米之鄉”
8.北戴河、青島成為我國夏季著名的避暑勝地,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人類活動 B.緯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陸因素
D
D
9.下列關于北方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河網密布,湖泊眾多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C.農作物一年三熟 D.紫色土分布廣泛
10.西北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干旱 B.高寒 C.濕熱 D.多雨
B
A
11.觀察下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對滬昆高鐵線路描述正確的是( )
A.貫穿我國三個經濟帶 B.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
C.地跨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 D.從上海出發經過浙江等地,到達云南
B
12.對于①區域環境特點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用機器種莊稼 B.逐水草而居
C.山地之國 D.干旱的寶地
讀亞洲大陸沿30°N 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12—13題。
D
13.與②區域相比,③區域發展農業的不利自然條件是( )
A.降水貧乏 B.熱量不足
C.土壤貧瘠 D.日照不足
D
14.如圖,沿著圖中箭頭所指的方向,最符合我國哪一個地理要素的變化規律( )
B
(1)“我國南、北方地區景觀示意圖”中,甲圖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地區的景觀,乙圖反映的是__________地區的景觀。
(2)北方民居屋頂坡度較_______,南方民居屋頂坡度較 ______(填大或小);北方交通運輸以________運輸為主,在南方地區__________運輸仍然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填陸路或水路)。
15.讀我國南北方地區景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北方
南方


陸路
水路
(3)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表。
(4)從題(3)表中信息可以推斷導致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和以南地區自然差異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__。
氣候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圖1判斷,寧夏平原位于_______________(填季風區或非季風區),有“_______________”之美譽。
(2)根據圖2,描述寧夏回族自治區年平均氣溫的分布特點,并結合圖1分析其原因。
分布特點:氣溫北高南低。 原因:地勢南高北低。
季風區
塞上江南
(3)水稻是寧夏平原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根據圖1、圖2,描述寧夏平原種植水稻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地形平坦;水源穩定,便于灌溉(黃河流經,灌溉渠道縱橫交錯,水利設施完備)。不利條件:年降水量少。
【課標條目】
1-2-6 描述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征,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二)
作業二:四大地理區域
【配套練習】
1.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
A.修筑梯田 B.亂墾濫伐 C.土質疏松 D.降水集中
B
2.我國東北地區的學校寒假時間很長,主要原因是( )
A.學生喜歡較長假期 B.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身體健康
C.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 D.當地政府規定
3.“山清水秀,魚米之鄉”所指的地區位于( )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C
A
4.長江經濟帶能夠實現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地區良性互動,是因為長江流域具有( )
A.豐富的水資源 B.巨大的航運價值 C.豐富廉價的水能 D.豐富的礦產資源
B
讀長江三角洲地區簡圖,回答5—6題。
5.圖正中的湖泊是( )
A.太湖 B.洞庭湖 C.鄱陽湖 D.洪澤湖
A
6.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下列屬于其發展經濟得天獨厚的優勢是( )
①礦產資源豐富 ②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 ③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水運,可聯系西部廣大內陸地區 ④位于我國南北航運的中樞 ⑤地勢低平,人口密度小,土地資源豐富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B
7.去青藏地區旅游,經常會看到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畜種是( )
A.牦牛 B.藏綿羊 C.藏山羊 D.駱駝
8.針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 ②將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③在溝里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 ④大力發展畜牧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B
9.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人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下列活動被烙上黃土高原印記的是( )
A.朋友來訪,敬獻哈達 B.飲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發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節
10.下列關于青藏地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青海省的西寧有“日光城”之稱 B.畜牧業是當地最主要的生產方式
C.當地的優良畜種中有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牦牛 D.主要的農作物是青稞、小麥和豌豆等
C
A
11.由于自然環境的差異,我國形成了兩大農業區域,即以種植業為主的東部農業區域和以畜牧業為主的西部農業區域。這兩大農業區域的分界線大致與下列哪些分界線相重合( )
①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②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④秦嶺—淮河一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從西往東,西北地區景觀的變化規律是(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森林
C.草原、荒漠、森林 D.荒漠、荒漠草原、森林
C
A
13.坎兒井是新疆古老的地下輸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輸水,是為了( )
A.利于灌溉 B.減少蒸發 C.利用地勢自流 D.節約成本
B
香港與澳門分別位于珠江口的東、西兩側,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結合珠江三角洲圖,回答14—15題。
14.與香港和澳門相鄰的省級行政區劃是( )
A.福建省 B.云南省 C.廣東省 D.江西省
15.“上天”和“下海”是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主要原因是香港( )
A.人多地狹 B.地廣人稀 C.平原多山地少 D.水土流失嚴重
C
A
這里有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誠的喇嘛,同時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完成16—17題。
16.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 )
A.地形平坦的沖積平原 B.土壤肥沃的山間盆地
C.水源較好的綠洲地區 D.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
17.該地區農作物單產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濃度高 B.氣溫高 C.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D.降水量適中
D
C
結合地形、氣候這兩大要素,可以把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分成四大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據此回答18—20題。
18.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與其突出的區域特征組合正確的是( )
A.北方地區—高溫多雨 B.南方地區—四季分明
C.西北地區—干旱 D.青藏地區—冰川縱橫
19.我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大致分界線是( )
A.秦嶺—淮河一線 B.黑河—騰沖一線
C.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D.400mm年等降水量線
20.導致我國南北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氣候 D.土壤
C
A
C
21.都江堰是我國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甲是_______高原,乙是 ________(河流),丙是 _________(城市)。
(2)結合材料分析在岷江中游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然原因,并說明該水利工程的偉大之處。
自然原因:①地形因素:因為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該河段從高海拔地區流向低海拔地區,落差較大,是岷江從山區瀉入平原的瓶頸之地。②氣候因素:因為該地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或季風不穩定性),經常造成河水泛濫成災。 
青藏
長江
重慶
偉大之處:①都江堰是一項綜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其獨特的水利建筑藝術,創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水利形式,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②都江堰工程使岷江不再泛濫成災,對成都平原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有著深遠影響,成都平原因此被譽為“天府之國”。③都江堰工程歷史悠久,至今仍然為成都平原成為西南最重要商品糧基地發揮重要作用。
(3)四川諺語“天府美自古堰來”蘊含了哪些道理?
道理:①自然條件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們應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②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要順應自然規律,人類與自然應和諧相處,等等。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榆林市泉家溝位于黃土高原,境內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1979年,被確立為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實驗區。經過多年努力,當地土地利用結構發生變化,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1)從氣候和生產活動角度,各舉一例說明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氣候:一月零度等溫線經過(多年平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山脈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山脈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答出其中之一即可)
生產活動:山脈以南水田為主(多種水稻),山脈以北旱地為主(多種小麥、玉米)
(2)請根據材料,從自然因素角度分析泉家溝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該區域屬于季風區,降水集中在夏或夏秋季節,且多暴雨天氣;該區域土質疏松,地表植被覆蓋差,表層黃土容易遭到流水沖刷。
(3)結合材料二,說明泉家溝在小流域綜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對遏制水土流失有什么積極作用?
變化:農耕用地面積減少(比例下降);林(果)地和人工牧草地面積增加(比例上升)。作用:增加地表植被覆蓋,減緩流水對地面的沖刷。
【課標條目】
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區和國家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點。
【配套練習】
1.湄公河平原的氣候特點是( )
A.高溫多雨 B.寒冷干燥
C.寒冷多雨 D.炎熱干燥
2.下列關于美國農業生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 B.勞動生產率高
C.生產過程機械化 D.從事農業人口多
A
D
3.下列地區中,農業耕作以大型農用機械為主的是( )
A.日本關東平原地區 B.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
C.美國中部平原地區 D.湄公河平原地區
4.凱里斯的農場有1000多公頃耕地,常年飼養著一萬多頭豬,農場擁有四臺大型拖拉機組和多臺聯合收割機組,耕地連成一片,便于機械作業。農產品干燥和倉儲都用電腦控制,實現了自動化,該農場所在的國家最有可能是( )
A.越南 B.緬甸 C.美國 D.泰國
C
C
5.下列為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生產提供良好的自然條件的有( )
①高溫多雨 ②足夠的水分 ③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④眾多的人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C
6.下列各地區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組合正確的是( )
A.安第斯山區——草場資源豐富,可四季放牧
B.美國大平原——土壤肥沃,人們開辟梯田,種植小麥
C.阿爾卑斯山區——風景優美,可發展旅游業
D.湄公河平原——雨熱同期,人們種植水稻,機械化水平高
C
右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回答7—9題。
7.圖中甲地的氣候特征是( )
A.雨熱同期 B.夏季炎熱干燥
C.終年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
8.乙地所在國家的經濟特點是( )
A.現代化牧業 B.商品化農業
C.逐水草而居 D.旅游業發達
B
D
9.乙地多山區地形,該地高海拔處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
A.風光旖旎,滑雪勝地 B.開辟梯田,種植水稻
C.草原廣闊,放牧羊駝 D.環境優美,發展科技
10.瑞士之所以選擇發展旅游業、金融業,其自然因素有( )
①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少 ②瑞士人吃苦耐勞、工作勤奮 ③擁有古老的城鎮和淳樸的鄉村生活
④礦產資源奇缺,自然景觀秀麗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B
11.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高海拔處發展的產業是( )
A.種植業 B.畜牧業
C.旅游業 D.采掘業
12.世界各地的山區在發展當地經濟時都應該( )
A.發展旅游業 B.修筑梯田,種植水稻
C.開采礦產資源 D.因地制宜,不完全照搬其他地區的經驗
B
D
13.“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反映了下列哪個城市的特色( )
A.威尼斯 B.蘇州
C.杭州 D.紹興
A
14.讀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候類型:
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
(2)C點和B點氣候相同,但與同處低緯的A點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地中海氣候
B、C屬于高原,地勢高
(3)本區的氣候類型分布呈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的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兩種)等作物的原產地。非洲的代表性野生動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種)。
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熱帶草原氣候
咖啡、棗椰和油棕
獅子、大象、長頸鹿、犀牛、河馬
15.瑞士國土面積只有4.1萬平方千米,但旅游競爭力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讀圖,寫出橫亙瑞士全境的A山脈名稱,判斷B段“冰川快車”線路的大致走向。
A阿爾卑斯山脈;B東北—西南走向或東西走向。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列出制約瑞士工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國土面積狹小,山區面積廣大,耕地資源稀少,礦產資源奇缺。
(3)瑞士一直以來注重“揚長避短”地發展特色經濟。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瑞士人在提高“旅游競爭力”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
修建鐵路,改善交通;開通“冰川快車”,用于觀光賞景;開發滑雪點,發展滑雪項目;開發溫泉,打造療養勝地;提供登山服務,發展登山項目;修建自然保護區,立法保護環境。(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佛学| 铁岭县| 保亭| 浙江省| 六枝特区| 铜梁县| 侯马市| 佛冈县| 武平县| 东辽县| 兴安县| 合作市| 繁昌县| 黎平县| 宕昌县| 裕民县| 涟水县| 罗山县| 龙海市| 内黄县| 高淳县| 吴堡县| 临潭县| 剑河县| 淮阳县| 鄯善县| 衡山县| 黑河市| 莎车县| 甘南县| 武隆县| 扎囊县| 东丰县| 章丘市| 罗定市| 灌南县| 巴马| 墨脱县| 饶平县|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