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社會法治開學獨立作業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right3422651. 同學們在課堂上根據右下澳大利亞地形圖,沿南回歸線,自西向東畫澳大利亞大陸地形剖面形狀簡圖,其中正確的是( ) 14839951905019621519050 272415162560A B A B 13335029210147955029210 left29845 C D C D 346456083820海拔(米) <200 1月平均氣溫(℃) 13~15 年降水量(毫米) 1500< 表1 某區域自然環境特征 海拔(米) <200 1月平均氣溫(℃) 13~15 年降水量(毫米) 1500< 表1 某區域自然環境特征 2.表1是對某區域自然環境特征的描述,下列地區中 與之相符的是( ) A.尼羅河三角洲 B.東歐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亞馬孫平原 3.1912年,美國學者百森評論中國某一歷史事件時說:“中國目前的局勢正以一種系統、科學的方式向前發展,出現了帶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評論的這一歷史事件( ) A.實現了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 B.是共和制度在中國的實踐 C.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4.《青年雜志》創刊號的一篇文章寫道:“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這代表了當時先進知識分子決心( ) A.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B.改變國民的精神面貌 C.傳播共產主義學說 D.發起社會主義革命 5.有史學家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勝利,以下行動中能體現中國為建立和維護“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的是( ) 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②諾曼底登陸 ③參加開羅會議 ④組織遠征軍赴緬作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中國近代國家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一書指出:領土、人民、主權是構成國家的三要素;主權則是國家觀念的核心,它包括對外捍衛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對內實現主權在民。以下口號體現了近代中國人國家觀念日漸覺醒,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打倒列強,除軍閥”; ②“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③“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④“民主,科學”; A.④②①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7.史論結合是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歷史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 ) 序號 史實 結論 A 1915年五四運動 工人階級以獨立姿態登上了政治舞臺 B 1924年國民黨一大 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全國 C 1936 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 D 1949 年開國大典 新中國成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8.這里是中國革命五大圣地之一,也是解放全中國前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在此指揮了三大戰役,黨中央從這里赴京建國。“這里”是指( ) A.井岡山 B.瑞金 C.延安 D.西柏坡 9.清明時節,鴨綠江畔,87歲的老兵劉金聲手捧鮮花,隔江遠眺對岸,追憶血與火的歲月,悼念犧牲戰友。他的戰友犧牲于 ( ) 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戰爭 10.1953年是中國經濟史上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時起,中國人熟悉了一個經濟術語:“五年計劃”。以下不屬于“一五”計劃成就的是( ) A.青藏鐵路 B.武漢長江大橋 C.第一輛解放牌汽車 D.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港澳知名企業家何鴻燊先生將海外購得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2020年12月3日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據此回答11-12題。 11.1860年,圓明園馬首銅像遭英法聯軍劫掠,流失海外一百余年。2019年,馬首銅像歸藏國家重回原屬,為百余年回家之路畫上完滿句號。這一歷程見證了( ) ①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②中國從封建社會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③中華民族迎難而上、團結奮進的民族精神 ④中華民族骨肉相連、血濃于水的深厚情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何鴻燊先生這一舉動受到國人的贊譽,從傳統美德的角度看,是因為他具有( ) A. 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 B.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 C. 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事準則 D. 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 13.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本屆全國人大到會的代表中,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公務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解放軍戰士、各少數民族人士、港澳臺和華僑代表等,并均占一定比例。這說明在我國( ) A. 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B.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C.有事好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D.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 14. 2020年10月17是中國第7個扶貧日。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有9300萬人脫貧,這是中國脫貧史上的壯舉,也是人類社會難以想象的奇跡。2020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 ① 就是要徹底消除人民的收入差距 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有利于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④ 有利于實現同時富裕、同步富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5.國家《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提出:到 2020 年,努力實現對貧困教育基本公 共服務全覆蓋,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失學。這說明( ) ①教育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②教育要均衡發展,體現公平正義 ③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是強國之路 ④國家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 2020 年 3 月 2 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協同推進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這表明( ) ①我國要大力加強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②戰勝新冠肺炎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③只要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就能戰勝疫情 ④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19年12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迎來20歲生日。1999年至2018年,澳門本地 生產總值(GDP)由519億澳門元增至4447億澳門元,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經濟體之一,人均GDP由12萬澳門元升至67萬澳門元,位列世界前茅。這些亮麗的成績單說明( ) A.“澳人治澳”完全自治的正確性 B.“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 C.澳門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 D.“一國兩制”只在澳門有生命力 18.如圖,漫畫中提到的“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 ) ①優化人口結構,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 ②改善人口城鄉分布不均衡現狀 ③減輕人口對資源環境所造成的沉重負擔 ④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下表對大興機場建設情況與新發展理念匹配正確的是( ) 序號 北京大興機場建設情況 新發展理念 ① 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 協調 ② 機場內設置完善的垃圾分類系統 綠色 ③ “五縱二橫”交通樞紐,方便旅客快捷出行 共享 ④ 全球首個實現場內通用車輛100%新能源的機場 開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共十九大描繪了我國發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藍圖。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這啟發我們( ) A.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B.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C.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 D.實現中國夢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 21. (10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場氣壯山河的斗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剛剛成立了六年的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這種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一卷 (1)材料一“他們又繼續戰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戰斗”是指哪一事件?簡述該事件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地位。(3分) 材料二 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中央通電全國,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王檜林《中國現代史》上冊 (2)材料二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哪一主張?這一主張促成的結果是什么?(3分) 材料三 (解放戰爭期間)劉伯承說:“敵人是‘啞鈴戰略’,把兩個鐵錘放在山東和陜北,我們要砍斷這個‘把’…一年來敵我懸殊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們大膽地把敵人甩在后面,長驅直入地躍進到敵人的深遠后方去。”——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二卷 (3)材料三“躍進到敵人的深遠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簡述其戰略意義。(4分) 22. (12分)美國《時代》周刊素有“世界史庫"之稱,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等中國著名政治家曾多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蔣介石成為“總司令”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2分) (2)運用所學知識,簡述毛澤東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重大歷史背景,并指出中國走上“民主統一"道路的標志性事件。(4分) (3)結合20世紀中后期中國的相關史實闡述鄧小平成為“中國新時代的形象”的原因。(6分) 23.(14分)2020年2月12日,滿載500噸消毒液和10噸土特產的貨車從格爾木出發,穿越大半個中國,冒著疫情向溫州逆行,跨越山與海的“反向支援”感動了人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9398022225 [相關鏈接] 格爾木有27個少數民族,經濟相對落后。但山川瑰麗,有被譽為“植物活化石”的胡楊林、舉世罕見的“萬丈鹽橋”、傳說中的西王母瑤池、世界最大雅丹風景地貌群等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材料一: 格爾木疫情期間支援溫州路線圖 甲 乙 [相關鏈接] 格爾木有27個少數民族,經濟相對落后。但山川瑰麗,有被譽為“植物活化石”的胡楊林、舉世罕見的“萬丈鹽橋”、傳說中的西王母瑤池、世界最大雅丹風景地貌群等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材料一: 格爾木疫情期間支援溫州路線圖 甲 乙 材料二:從2010年開始,溫州對口支援格爾木已近十年, 2019年,兩地旅游部門又簽署了《三年旅游援助戰略合作協議》。教育培訓、醫療衛生、文化旅游、農牧業等方面的援建為格爾木實現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支持,越來越多的溫商走進格爾木投資創業,兩地共贏發展結出了豐碩成果。 (1)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從青海格爾木到達浙江溫州需取得沿途省區的特別通行證,根據材料一,寫出甲乙兩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結合所學描述格爾木和溫州海陸位置的差異。(4分) (2)結合相關鏈接和材料二,從區域經濟發展角度分析溫州支援格爾木的意義。(4分) (3)綜合本題信息,談談溫州和格爾木的“互相幫助”對實現中國夢有什么啟示。(6分) 24.(10 分)70 年波瀾壯闊,70 年砥礪奮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制度彰顯民主追求】黃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 ‘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力……毛澤東:“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 ——摘編自黃炎培《延安歸來》 請列舉建國初期能說明我國跳出“周期律”的兩項政治制度。(2 分) 279400102870圖 1: 圖 2: 圖 1: 圖 2: 【數字見證經濟成就】 閱讀圖表,歸納建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概況。運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有關史實,分析產生圖 2 經濟發展趨勢的原因。(4 分) 【舞臺展示大國風范】70 年來,我們先后同 180 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同 112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伙伴關系,參加了 100 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2019 年中國駐外使領館總數為全球第一。為此國外有媒體認為,這表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野心越來越大。 針對國外媒體評論,如果你是我國外交部的發言人,你將如何回應?(4 分) 25.(15分)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成就篇】中國發展譜新篇 從開啟新時期到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 18161093345 注:2019年底,我國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5575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5.7%降至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近五年取得了哪些成就?(3分) 【協調篇】浙江城鄉正協調 421005577215“十三五”期間,浙江一手抓新型城鎮化,一手抓新農村建設,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始城鄉協調的實踐,成為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率先進入城鄉融合發展階段的省份。 (2)運用所學知識,結合上表反映出的問題,說明浙江省開展城鄉協調實踐的合理之處。(6分) 【經驗篇】柯橋經驗可傳遞 近五年來,柯橋區全方位持續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推動了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一直蟬聯“全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 21653523495做法一 以新農村建設成果為基礎,依托各村實際,培育和發展壯大鄉村休閑觀光旅游業、文化創意農業和農村電子商務等農村新型業態,注重農網(互聯網)融合、農旅(旅游)互促,加快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美麗鄉村發展為美麗經濟。 做法二 圍繞“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的功能定位加快文化禮堂建設,到2020年將實現行政村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依托文化禮堂建設,大力開展種文化、秀才藝、傳家風、展家訓活動,培育文明鄉風,涌現出大批全國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 做法一 以新農村建設成果為基礎,依托各村實際,培育和發展壯大鄉村休閑觀光旅游業、文化創意農業和農村電子商務等農村新型業態,注重農網(互聯網)融合、農旅(旅游)互促,加快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美麗鄉村發展為美麗經濟。 做法二 圍繞“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的功能定位加快文化禮堂建設,到2020年將實現行政村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依托文化禮堂建設,大力開展種文化、秀才藝、傳家風、展家訓活動,培育文明鄉風,涌現出大批全國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 (3)柯橋區的上述成功做法,對其他地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有何借鑒意義?(6分) 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社會法治開學獨立作業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D A C D D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B B B C C D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 21. (10分) (1)南昌起義。(1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2分) (2)全民族抗戰。(1分)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答出其中之一即可得2分) (3)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2分)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2分) 22.(11分) (1)北伐戰爭。(2分) (2)經過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全國勝利的到來(2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分) (3)示例:1978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發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重要講話,全會以此為指導,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速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 198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多次發表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鄧小平帶領黨和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成為“中國新時代的形象”。(6分) 23.(14 分) (1)甘肅,河南。(2 分)格爾木:位于青藏高原,地處內陸;溫州:位于東海之濱。(2 分) (2)溫州支援格爾木有利于充分發揮格爾木的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當地經濟,把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有利于兩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4 分) (3)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或“凝心聚力,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維護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走共同富裕道路。(6 分,任意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24. (10 分)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寫出兩項即得2分) (2)建國以來,我國經濟總體上呈增長趨勢;1952—1978年我國經濟在曲折中發展;1978后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任答兩點2分) 原因:1978年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改革全面展開;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持續高速發展。(2分,寫出兩點即可) (3)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主題;中國外交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分) 25.(15分) (1)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成就。(3分,每點1分,意思類似同樣給分) (2)表格反映出浙江省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夠均衡,城鄉發展還不協調。(2分)浙江省開展城鄉協調的實踐,符合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的發展思想。(2分)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有利于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2分) (3)要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2分)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發揮文化對經濟社會的推動作用。(2分)要堅持因地制宜,依靠科學技術,走創新發展之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