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學案 課題:第三課公民權利 第一框公民基本權利 學習重點:了解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學習難點:準確把握公民基本權利的內涵。 學習內容及過程: 一、自主預習(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政治權利和自由 1.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 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 2.我國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內容有哪些? (1)年滿 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 的人除外。 (2)公民有 、 、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 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 。 (二)、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的含義及地位是什么? (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 、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 2.我國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的內容有哪些? (1)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 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2)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3)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 和 。 (三)、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 1.我國公民享有哪些社會經濟權利? (1)財產權。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 和使用,獲取收益和進行處分。 (2)勞動權。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 和取得勞動 的權利,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 (3)物質幫助權。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2.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文化教育權利? (1)受教育權。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 (2)文化權利。公民的文化權利包括:科學研究的自由、 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二、教材難題解答: 1、教材第35頁探究與分享: 羅先生實名舉報是在行使什么權利?他在舉報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案】監督權。在舉報時應該注意:(1)對于監督權等政治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2)公民行使監督權時,應當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如實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3)投訴和檢舉時,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 2、教材第39--40頁探究與分享: (1)從三名同學的對話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請把關鍵詞填寫在橫線上。 (2)結合這段材料,請你和同學討論:國家為什么要從制度上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答案】(1)農村營養改善計劃、義務教育學生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學生免費配發字典、寄宿生生活補助費。 (2)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三、課堂練習(認真讀題、精準作答!) 1、政治權利和自由 1.關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①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②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 ③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④除了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外,我國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某債權人在索要欠款無果后,伙同他人非法拘禁欠債人52小時。 目前欠債人已被警方救出,涉嫌非法拘禁他人的債主及其三個朋友被批準逮捕。這說明( B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非法剝奪、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 ③法律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權 ④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不受任何約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國公民的經濟權利主要包括( D ) ①財產權 ②勞動權 ③物質幫助權 ④受教育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黨和國家近年來采取的舉措有( A ) ①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 ②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 ③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等 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小張和小林是同班同學,有一天小林在自習課上吵鬧,被小張報告老師,小林受到老師的批評。于是小林懷恨在心,想尋機報復。礙于面子他既不敢和小張正面爭吵,又怕打架處分,于是想了一個操作簡單的“萬全之策”,即在網上臭罵小張。小林越罵越解氣,越罵越過癮。第二天小張面對同學們的指指點點,有口難辯,心靈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最終請病假在家休息。小林還得意地說:“我這叫君子動口不動手,罵死你也不犯法。” (1)小林的做法和說法對嗎?為什么? 不對。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小林侵犯了小張的人格尊嚴,是不尊重他人人格尊嚴的行為,是法律意識淡薄的表現。 (2)你身邊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 給別人起綽號;故意詆毀別人的人格; 偷看他人日記;揭露他人隱私;等等。 (3)如果你是法官,對這件事應如何判決? 要求小林向小張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