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巖石和土壤的故事》練習一、填空題1、土壤的剖面從上往下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2、_____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形成的年代。3、在喜馬拉雅山發現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______。4、人類生活的家園——地球的年齡約是_____億年。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陸地有巖石,海洋底部沒有。()2、巖石都是被土壤覆蓋著的。()3、地球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4、土壤的形成過程極其漫長。()5、地球的年齡是根據巖石的化學成分測定的。()三、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寫在括號內。1、下列關于巖石和土壤說法不正確的是()A.地球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B.巖石和土壤是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物質C.巖石能測算地球的年齡,有考古價值D.土壤是巖石風化而來的,很容易形成2、如圖所示,巖石受到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終會變成()A.土壤B.腐殖質C.水3、地殼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層,它是由()組成的。A.巖石B.沙子C.土壤4、在()中可以找到時間的痕跡。A.空氣B.化石C.流水5、下列關于土壤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土壤上生長著很多植物B.所有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土壤C.土壤是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巖石很堅硬,永遠不會改變模樣。B.有些巖石有氣孔或條紋。C.巖石很罕見,只有極個別地方才有。四、連線題:將不同地方的巖石及其特點進行連線。山上深淺不同小坑山腳圓圓的、光滑的河道碎石和沙子房檐下布滿裂縫五、填圖題:填寫土壤剖面結構名稱六、綜合題請將觀察、描述巖石的活動過程補充完整。觀察目的:用不同的手段,從不同的角度,全面細致地對巖石進行觀察,了解更多巖石的信息。觀察方法:(1)我們可以借助感覺器官覺(口除外)觀察巖石。用_______觀察巖石的顏色、形狀、光澤、明度等;用_______摸一摸巖石的手感、輕重;用________聽擊巖石的聲音;用_____聞一聞有沒有持別的氣味等。(2)我們借助工具進行觀察時,使用______觀察巖石顆粒的大小、形狀、顏色及顆粒是如何排列的。(3)觀察結果:通過感官觀察和對巖石特點的描述,各種巖石在顏色、軟硬、輕重、光骨度以及表面有無花紋等方面都是_______的。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瑣屑基巖2、巖石3、海洋4、45.6二、判斷題1、?2、?3、√4、√5、√三、選擇題1、D2、A3、A4、B5、B6、B四、連線題山上深淺不同小坑山腳圓圓的、光滑的河道碎石和沙子房檐下布滿裂縫五、填圖題①表層土②下層土③基巖瑣屑④基巖六、綜合題(1)眼睛手耳朵鼻子(2)放大鏡(3)不同④③②①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四年級下3.1《巖石和土壤的故事》教學設計課題巖石和土壤的故事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4學習目標1、科學概念目標(1)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它們形成過程記錄了地球形成與演化的歷史。(2)巖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2、科學探究目標(1)能通過閱讀資料,分析、處理巖石和土壤重要作用的信息。(2)能用班級記錄表記錄、整理有關巖石和土壤的知識。(3)在教師指導下,能運用分析、推理等思維方法感悟學習巖石和土壤的意義與價值。3、科學態度目標(1)發展研究巖石和土壤的興趣。(2)愿意傾聽,積極分享。重點知道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了解巖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認識到它們的形成過程記錄了地球形成與演化的歷史。難點基于巖石和土壤的故事,推測并認識到它們的形成過程記錄了地球形成與演化的歷史。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猜謎語:山上水里到處有,有大有小硬骨頭,開山鑿取搞建設,房基路面處處留。打一自然物2、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你觀察過巖石和土壤嗎?知道人們為什么一直在對巖石和土壤進行研究嗎?猜謎語:巖石思考通過猜謎語導入新課,聚焦問題,激發探究興趣。講授新課一、探索1:觀察與描述觀察我們采集到的巖石和土壤有什么特點?(展示實物)明確:巖石和土壤特點比較記錄表二、探索2:采集與用途1、我們可以從哪里采到巖石和土壤?【提示】①到野外采集巖石和土壤,需有父母陪伴,注意安全②帶上簡易工具,如小鏟、方便袋、榔頭等明確:我們可以在山上、采石場、小溪邊和戈壁灘等地方采到巖石。在有植物生長的地方可以采到土壤。2、巖石與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你知道巖石和土壤都有什么用途嗎?明確:巖石可以用來建筑材料、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土壤是動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進作物生長。三、探索3:巖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它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跡。(1)巖石的故事◆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齡約是45.6億年,就是用這種方法測定的。【魔鬼塔】魔鬼塔位于美國西部懷俄明州東北部,臨貝爾富什河附近的丘陵上,是一座巨型的圓柱體巖石,被譽為美國國家名勝。◆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說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化石】地殼中保存的屬于古地質年代的動植物的遺體或痕跡叫化石。◆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海洋。(2)土壤的故事在氣候、生物等因素綜合作下,巖石可形成土壤中的礦物質顆粒。土壤是指陸地表面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層。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4層。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萬年的時間。(3)拓展:我們還知道哪些關于巖石和土壤的故事?與同學們分享一下。四、探索4:整理交流整理我們知道的巖石和土壤的知識。【資料卡片】巖石和土壤知識記錄表五、研討1、你認為巖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從哪里發現它們?明確:◆與土壤相比,巖石體積大,質地硬;土壤顆粒小。◆我們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巖石;在有植物生長的地方找到土壤。2、我們可以從巖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明確:◆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是海洋;◆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可以通過巖石的化學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齡。3、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明確:◆巖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等。◆土壤是勵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迪作物生長。六、合作探究1、視頻:巖石是怎么形成的?2、視頻:土壤是怎么形成的?七、課堂練習1、地球的年齡約是45.6億年,它是通過()測定的。A.巖石的化學成分B.土壤的化學成分C.動植物的成分2、巖石中()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A.顏色B.形狀C.動植物3、判斷下列說法正誤(1)陸地有巖石,海洋底部沒有。()(2)巖石都是被土壤覆蓋著的。()(3)地球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4)土壤的形成過程極其漫長。()(5)地球的年齡是根據巖石的化學成分測定的。()八、作業布置調查一下當地有什么巖石,土壤是什么樣的。觀察描述回答交流閱讀資料交流整理交流研討觀看獨立完成調查粗略觀察和描述采集到的巖石和土壤的表面特征,為之后繼續深入學習巖石和土壤的相關知識奠定基礎。通過閱讀資料,讓學生知道研究巖石和土壤的意義。整理土壤和巖石知識,初步形成系統認識。通過研討了解巖石和土壤的特點、用途和研究價值等。了解巖石和土壤的形成過程。完成達標測評進一步了解巖石和土壤的多樣性及其特點。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了解巖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認識到它們的形成過程記錄了地球形成與演化的歷史。總結課堂板書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2張PPT)巖石和土壤的故事教科版四年級下新知導入山上水里到處有,有大有小硬骨頭,開山鑿取搞建設,房基路面處處留。猜謎語(打一自然物)新知導入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新知導入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你觀察過巖石和土壤嗎?知道人們為什么一直在對巖石和土壤進行研究嗎?新知講解水晶觀察我們采集到的巖石和土壤有什么特點?探索1:觀察與描述新知講解顏色形狀質地體積巖石土壤各種各種各種顆粒狀堅硬松軟大小巖石和土壤特點比較記錄表新知講解我們可以從哪里采到巖石和土壤?①到野外采集巖石和土壤,需有父母陪伴,注意安全②帶上簡易工具,如小鏟、方便袋、榔頭等探索2:采集與用途新知講解我們可以在山上、采石場、小溪邊和戈壁灘等地方采到巖石。新知講解在有植物生長的地方可以采到土壤。新知講解巖石與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你知道巖石和土壤都有什么用途嗎?建筑材料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新知講解土壤是動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進作物生長。新知講解探索3:巖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它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跡新知講解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齡約是45.6億年,就是用這種方法測定的。魔鬼塔位于美國西部懷俄明州東北部,臨貝爾富什河附近的丘陵上,是一座巨型的圓柱體巖石,被譽為美國國家名勝。(1)巖石故事新知講解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說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地殼中保存的屬于古地質年代的動植物的遺體或痕跡叫化石。蕨類植物化石新知講解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海洋。鸚鵡螺化石喜馬拉雅山新知講解在氣候、生物等因素綜合作下,巖石可形成土壤中的礦物質顆粒。土壤是指陸地表面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層。(2)土壤故事新知講解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萬年的時間。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4層。新知講解拓展:我們還知道哪些關于巖石和土壤的故事?與同學們分享一下。巖石中有氣孔巖石中有礦物土壤中生活著小動物新知講解整理我們知道的巖石和土壤的知識探索4:整理交流新知講解資料卡:巖石和土壤知識記錄表新知講解研討1.你認為巖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從哪里發現它們?◆與土壤相比,巖石體積大,質地硬;土壤顆粒小。◆我們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巖石;在有植物生長的地方找到土壤。新知講解2.我們可以從巖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是海洋;◆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可以通過巖石的化學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齡。新知講解3.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巖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等。◆土壤是勵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迪作物生長。合作探究視頻:巖石是怎么形成的?合作探究視頻:土壤是怎么形成的?課堂練習1、地球的年齡約是45.6億年,它是通過()測定的。A.巖石的化學成分B.土壤的化學成分C.動植物的成分2、巖石中()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A.顏色B.形狀C.動植物AC課堂練習(1)陸地有巖石,海洋底部沒有。()(2)巖石都是被土壤覆蓋著的。()(3)地球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4)土壤的形成過程極其漫長。()(5)地球的年齡是根據巖石的化學成分測定的。()3、判斷下列說法正誤。√√√??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了解巖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認識到它們的形成過程記錄了地球形成與演化的歷史。板書設計巖石和土壤的故事特點發現信息用途作業布置調查一下當地有什么巖石,土壤是什么樣的。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巖石和土壤的故事》教案.doc 3.1《巖石和土壤的故事》練習(含答案).doc 3.1《巖石和土壤的故事》課件(32張PPT).ppt 《巖石與土壤的故事》教材解讀.mp4 土壤是怎么形成的.mp4 巖石的形成.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