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中考熱點專題案例2021春晚熱點主題:一:疫情防控二:科技創新、脫貧攻堅三: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主題一:疫情防控(一)背景材料2021年2月11日20點,《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在一片歡樂吉祥、溫暖和順的新春氛圍中傾情上演。歌舞、小品相聲、戲曲、武術、魔術等節目在流光溢彩的舞臺和現代高科技的交相輝映中,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奉上了一道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化盛宴。小品《陽臺》:表現戰“疫”時期全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小品《陽臺》,再現了武漢解封時的動人畫面。話題“春晚重現武漢解封時刻”即登上微博熱搜榜,“感動”“淚奔”成為評論熱詞。觀眾直呼“春晚最催淚的節目”“回憶起去年的日子,淚奔”“2021年我們一起走向勝利!明天會更好!”(二)命題角度民族精神、中國人民、中國力量1.“偉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偉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表現。2.民族精神:內涵、核心、特點①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②核心:愛國主義,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③特點: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不斷豐富和發展3.為什么要高揚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4.如何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表現)①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②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③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④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5.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6.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7.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三)仿真試題1.在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中,小品《陽臺》,表現了戰“疫”時期全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再現了武漢解封時的動人畫面。平凡人的平凡故事,讓人無限動容,引發了廣泛熱議。最后那場解封的場景,以及成龍、李玟等合唱的《明天會更好》,瞬間讓人淚奔。也許只有經歷過的,才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感恩太多人的付出,需要備加珍惜。小品《陽臺》中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可以體現怎樣的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4分)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2)請你說說民族精神的作用?(3分)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3)青少年的我們,應怎樣向他們學習,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3分)①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②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③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④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主題二:科技創新、脫貧攻堅(一)背景材料特別節目《向祖國報告》:報告了中國航天的好消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好成績。“嫦娥五號”九天攬月的凱旋,為中國航天創造了新的歷史,扶貧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的發言號召大家一起向鄉村振興繼續奮進。2020年,“嫦娥五號”首次從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為探索宇宙奧秘打開新的大門;“天問一號”、“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科學探測實現重大突破。新春到來之際,航天工作者以及“2020年脫貧攻堅獎”獲獎者代表來到晚會現場,向祖國報告,與全國人民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今年春晚也是一場科技創新的盛會,運用了大量創新前沿的科技與技術:首次采用8K超高清視頻和AI+VR裸眼3D演播室技術,使用“云”視頻架起觀眾和演員之間的橋梁;武術《天地英雄》利用AR技術將山水自然融入武術場景,展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精神;時裝走秀《山水霓裳》借助分鏡拍攝與定向克隆技術,展現中國服飾之美,彰顯文化自信;少兒歌舞《聽我說》用AR技術繪出詩畫般的田園,虛擬人物洛天依將與兩位歌手同唱春聲萬籟;歌曲《莫吉托》在XR技術的助力下完成了人物、道具跟虛擬場景的互動和結合……(二)命題角度創新引擎、創新強國、萬眾創新、脫貧攻堅、全面小康1.為什么要堅持創新發展?(創新的重要意義)(1)文明發展角度: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2)歷史角度: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3)時代角度: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家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4)國家角度: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5)精神角度: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2.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3.為什么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1)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科技創新現狀:成就: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挑戰:從整體上看,我國還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4.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1)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素質的軌道上來。(2)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持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5.我國為什么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1)人民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新者,都可以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業者,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2)企業創新:①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②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企業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3)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6.青少年如何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要求?①我們中學生要明確社會責任,樹立遠大理想,增強創新意識;②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創新打下堅實基礎;③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要培養創新的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養成勤動腦的好習慣;④積極參加科技創新如小發明、小制作等社會實踐活動,努力探索注重實踐,養成勤動手的好習慣。7.我國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①根本所在\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經濟方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③政治方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④國家戰略: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8.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精準脫貧工作,關注三農問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說明什么?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②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9.我國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本所在+其他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③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④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全國各民族大團結的力量。⑤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民合法權利;10.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何重要義?①有利干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增強人民幸福感,獲得感。(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②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1.打贏脫貧攻堅戰,體現了哪些發展理念?共享、協調的發展理念。12.黨和政府積極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體現了什么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3.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兩個百年”目標)(怎么辦)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4.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可以分哪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目標)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三)仿真試題1.2020年,“嫦娥五號”首次從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為探索宇宙奧秘打開新的大門;“天問一號”、“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科學探測實現重大突破。新春到來之際,航天工作者以及“2020年脫貧攻堅獎”獲獎者代表來到晚會現場,向祖國報告,與全國人民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特別節目《向祖國報告》:報告了中國航天的好消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好成績。(1)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你還知道哪些,請列舉幾列?(2分)①國產大飛機C919②“中國天眼”落成啟用③北斗擁抱全球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運營⑤海水稻種植成功、首艘國產航母入列(2)我國科技成果取得巨大成就說明什么?(4分)①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②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③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提高。④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⑤黨和政府關心科研工作者,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3)請你說說我國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4分)①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③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④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全國各民族大團結的力量。⑤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民合法權利;主題三:文化的保護與創新(一)背景材料特別節目《國寶回家》:以講述的方式來串聯歸國流失文物展示,立足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展示了一件件漂泊海外、終回祖國懷抱的珍貴文物,道出了“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的真諦。《天地英雄》《山水霓裳》《牛起來》《茉莉》等節目“舞蹈絕美,意猶未盡”。《節日》:匯聚了五大洲特色歌舞,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大美畫卷緩緩展開;《我的太陽》《抱緊我》:享譽世界的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與他的兒子馬特奧·波切利共同演繹歌曲,“云上”用歌聲祝愿中意兩國人民友誼長存。(二)命題角度中華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多樣性、中國文化的影響、文明交流1.中華文化:內容、特點、重要性(作用)(1)內容: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2)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3)重要性(作用):A.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B.中華文化,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2.中華文化能夠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中華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納大的包容力,雖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3.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4.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5.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的意義)①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②多樣的文化提供了更為廣泛的選擇,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③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不同特質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夠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發新的活力。6.應當怎樣面對文化的多樣性?①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與包容。②面對多樣的文化,各國應當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7.中華文化影響: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深度互動中,外國人有更多的機會、更強烈的意愿,接觸、體驗和認識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8.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文明?(如何交流互鑒?)①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②我國應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③對其他文明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三)仿真試題(1)特別節目《國寶回家》展示了一件件漂泊海外、終回祖國懷抱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2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請列舉幾例我省的國家級文物?(2分)編鐘、編磬、越王勾踐劍、大玉戈、云夢秦簡等(3)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法、戲曲、國學、太極拳進校園)對青少年成長有何意義?(3分)①有利于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②有利于引導青少年增強文化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有利于青少年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④有利于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⑤有利于青少年培養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4)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3分)①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積極主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②保護本民族文化,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③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④宣傳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⑤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緊跟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