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部編版八年級下新知導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階段,那么我國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呢?新知講解學習目標1.了解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總路線”的提出,探索中的嚴重失誤和國民經濟的調整。2.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發動、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覆滅。3.知道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先進人物的卓越貢獻。新知講解自主學習一1、找出中共八大召開的時間、主要內容和意義。2、找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內容,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的原因。一、在探索中曲折前進新知講解材料研讀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后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那段歷史如此具有戲劇性,八大的清醒與僅一年后的大躍進的狂熱形成了強烈反差,根源在哪里?——《五十年的回望——中共八大紀實》結合所學,說出中共八大的清醒體現在哪里?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大會正確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新知講解材料研讀二社會主義總路線“用最高的速度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總路線的基本精神……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環節”?,“速度問題是建設路線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方針問題。??——《人民日報》社論總路線片面強調“快”,體現了當時人民急切建設社會主義的心情,但是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導致了“左”傾錯誤的泛濫。材料中的總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是在哪次會議上提出的?你怎樣看待總路線?中央公布總路線,跳下快馬坐火箭,新的記錄紛紛傳,報喜鑼鼓敲破天,原子時代搞建設,一天等于二十年。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新知講解失誤一大躍進將自家金屬用品拿去煉鋼挖禿青山煉鋼鐵在一片狂熱和喧囂之中,經過全國上下4個月的努力,實現了鋼產量1073萬噸,后來調查表明,1958年全國實際上只生產了800萬噸鋼,其余的都是不能用的廢鋼。1957年1958年1959年535萬噸3000萬噸1070萬噸大躍進時期的煉鋼指標工業上:大煉鋼鐵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計劃指標:工業上的鋼產量每年要翻番,趕超英國;農業生產也提出了高指標,即糧食產量由1957年的3901億斤提高到7000億斤。新知講解1958年8月27日,一篇名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文章赫然出現在當天的《人民日報》上。?各地紛紛以虛假的高指標、高紀錄相夸耀。農業上:虛報產量1月9日報道畝產2000斤。6月30日報道畝產5103斤。7月25日報道畝產9195斤。9月25日報道畝產13043斤。一顆白菜500斤,畝產小麥12萬斤,畝產土豆120萬斤影響:工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新知講解大躍進時期壁畫大麥穗、大玉米,運到北京去見毛主席。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浮夸風盛行新知講解失誤二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民公社準軍事化,列隊下地生產人民公社的特點是“一大二公”,即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公社成員的財產都屬集體所有,大家一起生產,成果收歸公社所有。實現按需分配,設立公共食堂,免費提供三餐。共產風盛行影響: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脫離我國國情,脫離農村生產力水平和廣大群眾與干部的覺悟程度,嚴重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新知講解1959年至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三年自然災害: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7年和1960年農業生產情況對比表新知講解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的原因有哪些?黨和人民對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缺乏建設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想一想啟示:經濟建設要實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生產關系的變革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新知講解七千人大會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調整國民經濟新知講解二、“文化大革命”自主學習二1、找出文化大革命發動的原因、起止時間、發動者、指揮小組成員。2、找出文化大革命期間最大的冤案和兩個反革命集團及結束的標志。這是瘋狂的十年,混亂的十年。這是讓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讓人不堪回首的十年。這是左傾思想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十年。這更是一段我們中華民族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新知講解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各種文化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例如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他們現正睡在我們的身旁……——《五一六通知》“文革”發動的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的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此,他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四人幫”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江青新知講解江青、康生、陳伯達和張春橋等人趁機興風作浪,制造混亂,出現了打、砸、搶、批等事件,學校停課,工廠停工,紅衛兵造反奪權“鬧革命”。黨政機關受到沖擊,大批各級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被迫害致死,成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砸校牌毀文物批斗彭德懷合作探究材料研讀三葉劍英首先拍案而起,說:“你們把黨搞亂了,把政府搞亂了,把工廠農村搞亂了,你們還嫌不夠,還一定要把軍隊搞亂,這樣搞,你們想干什么?”中央軍委副主席徐向前激憤地拍著桌子說:“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支柱,你們這樣把軍隊亂下去,還要不要支柱?材料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怎樣的精神?表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無私無畏的凜然正氣新知講解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政變。毛澤東、周恩來機智地粉碎了這次政變。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飛機倉皇出逃,在蒙古溫都爾汗機毀人亡(九一三事件)。1971年9月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新知講解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新知講解經濟損失——按照葉劍英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式上的說法,整了1億人,死了2000萬人,浪費了8000億人民幣。如果再加上李先念1977年12月20日在全國計劃會議上)說的國民收入損失5000億,浪費和減收共計13000億人民幣。人道主義的災難——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人,包括由各地各級行政、司法和臨時運動組織未按照法律程序而處決的,因受迫害而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所需、醫療服務的,以及不堪受辱而自殺的。很多的死刑沒有經過審判,往往是一個人說了算。“文革”的影響文化大革命是時間最長、最嚴重的左傾錯誤,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新知講解鄧小平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時說:“我們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應該說‘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訓。文化大革命給了我們怎樣的反面教訓?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文革”的教訓新知講解三、建設成就自主學習三找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經濟建設成就、模范人物、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科技成就。新知講解領域表現工業建設武漢、_______兩大鋼鐵基地,_______油田、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交通修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鐵路生物我國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_重大成就大慶包頭蘭新蘭青包蘭結晶胰島素新知講解領域成就原子能1967年6月,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________。航天_________年4月,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農業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勢的________________文革期間科技成就氫彈1970秈型雜交水稻新知講解模范人物助人為樂、愛國愛民不怕困難、艱苦創業熱愛人民、鞠躬盡瘁“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板書設計“總路線”“文化大革命”“大躍進”、人民公社國民經濟調整是一次嚴重失誤,給國民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缺少經驗,急于求成,忽視經濟規律探索之路國民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課堂練習1.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良好開端是:()A.中國人民共和國建立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開D.第一屆全國人大的召開2.一位農民創作了一首“稻谷趕黃豆,黃豆像地瓜,芝麻賽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它是什么時期的產物()A、土地改革B、農業合作化C、“大躍進”D、改革開放CC課堂練習3.下圖反映的是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發展狀況,出現圖中C點到D點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產工具的改進B.蘇聯對中國的援助C.“左”的錯誤完全消失D.黨和政府對國民經濟的調整4.我國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現了一些嚴重失誤。其中,嚴重的失誤有()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躍進”運動 ④人民公社化運動 ⑤“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DC課堂總結通過對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良好開端和嚴重失誤的學習,使我們認識到:探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盡管在探索中出現了嚴重失誤,但是,由于黨和人民的艱苦努力,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些成就,成為后來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堅實基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作業布置1.完成課后檢測題2.完成練習冊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教學設計課題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單元二單元學科歷史年級八年級學習目標1.了解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總路線”的提出,探索中的嚴重失誤和國民經濟的調整。2.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發動、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覆滅。3.知道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先進人物的卓越貢獻。重點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難點文化大革命的發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社會主義好》,教師提出問題: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階段,那么我國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呢?觀看視頻,思考激發學生興趣講授新課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一:1、找出中共八大召開的時間、主要內容和意義。2、找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內容,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的原因。自主學習二1、找出文化大革命發動的原因、起止時間、發動者、指揮小組成員。2、找出文化大革命期間最大的冤案和兩個反革命集團及結束的標志。自主學習三找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經濟建設成就、模范人物、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科技成就。新課導學材料研讀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后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那段歷史如此具有戲劇性,八大的清醒與僅一年后的大躍進的狂熱形成了強烈反差,根源在哪里?——《五十年的回望——中共八大紀實》結合所學,說出中共八大的清醒體現在哪里?答案:大會正確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材料研讀二:中央公布總路線,跳下快馬坐火箭,新的記錄紛紛傳,報喜鑼鼓敲破天,原子時代搞建設,一天等于二十年。“用最高的速度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總路線的基本精神……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環節”?,“速度問題是建設路線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方針問題。??——《人民日報》社論材料中的總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是在哪次會議上提出的?你怎樣看待總路線?答案: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總路線片面強調“快”,體現了當時人民急切建設社會主義的心情,但是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導致了“左”傾錯誤的泛濫。合作探究一: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啟示?原因:黨和人民對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缺乏建設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啟示:經濟建設要實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生產關系的變革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材料研讀三:葉劍英首先拍案而起,說:“你們把黨搞亂了,把政府搞亂了,把工廠農村搞亂了,你們還嫌不夠,還一定要把軍隊搞亂,這樣搞,你們想干什么?”中央軍委副主席徐向前激憤地拍著桌子說:“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支柱,你們這樣把軍隊亂下去,還要不要支柱?材料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怎樣的精神?合作探究二:鄧小平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時說:“我們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應該說‘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訓。文化大革命給了我們怎樣的反面教訓?答案: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自主學習研讀材料,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培養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課堂小結通過對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良好開端和嚴重失誤的學習,使我們認識到:探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盡管在探索中出現了嚴重失誤,但是,由于黨和人民的艱苦努力,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些成就,成為后來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堅實基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板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總路線”的提出,探索中的嚴重失誤和國民經濟的調整。2.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發動、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覆滅。3.知道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先進人物的卓越貢獻。自主學習一:1、找出中共八大召開的時間、主要內容和意義。2、找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內容,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的原因。自主學習二1、找出文化大革命發動的原因、起止時間、發動者、指揮小組成員。2、找出文化大革命期間最大的冤案和兩個反革命集團及結束的標志。自主學習三找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經濟建設成就、模范人物、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科技成就。新課導學:材料研讀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后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那段歷史如此具有戲劇性,八大的清醒與僅一年后的大躍進的狂熱形成了強烈反差,根源在哪里?——《五十年的回望——中共八大紀實》結合所學,說出中共八大的清醒體現在哪里?材料研讀二:中央公布總路線,跳下快馬坐火箭,新的記錄紛紛傳,報喜鑼鼓敲破天,原子時代搞建設,一天等于二十年。“用最高的速度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總路線的基本精神……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環節”?,“速度問題是建設路線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方針問題。??——《人民日報》社論材料中的總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是在哪次會議上提出的?你怎樣看待總路線?合作探究一: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啟示?材料研讀三:葉劍英首先拍案而起,說:“你們把黨搞亂了,把政府搞亂了,把工廠農村搞亂了,你們還嫌不夠,還一定要把軍隊搞亂,這樣搞,你們想干什么?”中央軍委副主席徐向前激憤地拍著桌子說:“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支柱,你們這樣把軍隊亂下去,還要不要支柱?材料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怎樣的精神?合作探究二:鄧小平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時說:“我們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應該說‘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訓。文化大革命給了我們怎樣的反面教訓?課堂小結:當堂檢測:1.三大改造即將完成之際,中國共產黨召開了()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C.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D.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2.1958年,中共中央錯誤地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這些嚴重失誤的原因是()①對國情沒有認識清楚②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③蘇聯撕毀合同④自然災害的影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3.一些歷史名詞往往打上了時代的烙印。請問“大串聯”、“上山下鄉”、“停課鬧革命”發生在:()A.“文化大革命”時期 B.“大躍進”時期 C.“人民公社化”時期 D.整風運動時期4.材料分析:材料一“一九五八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及其基本點,其正確的一面是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其缺點是忽略了經濟規律。”——《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材料二他們是“共和國的脊梁”,他們是渴望繁榮富強的中國人民的杰出代表。在他們的影響下,這一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仍然取得顯著成就。(1)在材料一中“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指引下,我國發起了什么運動?(2)材料以中所說的“缺點”給我國經濟造成了怎樣的影響?(3)照例句仿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圖一:__________________;圖二:_________________;圖三:__________________。(4)綜上分析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是()A.社會主義經濟持續和穩定發展B.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C.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D.正確與失誤、成就與挫折錯綜交織答案:BAA(1)在全國范圍發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我國工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國家和人民遇到建國后未曾有過的經濟困難。圖一:“鐵人”——王進喜;圖二:解放軍好戰士——雷鋒;圖三:“黨的好干部”——焦裕祿。(4)D。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社會主義好_標清.mp4 第6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學案.doc 第6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教學設計.doc 第6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