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鞏固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3課土地改革1.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運動的基本過程;2.理解土地改革順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義;3.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調查、搜集與整理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學目標】【教學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教學難點】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天朝田畝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地權”核定地價,征收地租稅,同時逐步向地主收買土地,實現土地國有,抗日根據地是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中國土地法大綱》實行耕者有其田,沒收地主土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國辛亥革命抗戰時期解放區中國近代以來與土地有關的改革土地改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土地改革是指土地所有權的再分配,即把一部分人占有的土地轉移給另一部分人所有。廣義的土地改革不僅包括土地所有權的轉移,而且包括土地租賃契約的改變。中國土地改革,亦稱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土地革命。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農民廢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運動。(1)新中國成立后,占全國3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農村存在大量無地和少地的農民。這種狀況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2)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1.土地改革的原因/背景: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1949年的中國,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遠遠低于當時整個亞洲44美元人均收入。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民問題,而農民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階級項目地主、富農貧農、雇農和中農占農村人口不足10%90%占有土地70%—80%20%—30%社會地位剝削階級,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被剝削階級,終年辛勤勞動,受盡剝削,生活不得溫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得到農民群眾的熱烈擁護。2、土地改革概況地區:法律依據:新解放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新知講解具體做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在勞動中改造自己。斗地主拔地界碑燒地契丈量土地埋地界樁1.為什么在土地改革過程中,也分給地主一份土地?2.為什么在土地改革過程中要采取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使地主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減少改革阻力有利于減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階級,保護中農和小土地出租者,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更有利于發展農村經濟,從而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問題思考土地所有制轉變(實質)地主私有農民私有仍是私有制!類別不同點相同點土地所有者地主與農民關系產品分配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歸私人所有地主農民剝削與被剝削平等地主階級占有絕大部分勞動成果農民自己占有勞動成果比較兩種土地制度分到耕牛、農具的農民建國后人民政府發放的土地證劃分階級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驟之一,這是江蘇省林隱鄉第5村公布的階級劃分榜農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農民丈量分配土地3、目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P14材料研讀:為什么要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4、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注意: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是在新解放區內開展P15相關史事:西藏的民主改革1959年西藏地區進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務是把封建農奴主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徹底消滅封建農奴制度。建立人民政權,經過民主改革,百萬農奴翻身當家做主。改革前被強迫勞動的農奴農奴正在焚燒地契、債約農奴們支持改革(土地改革后,農民的問候語有了很大改變)比如將“你吃了嗎?”換成了“翻身了嗎?”對于這句話,大多數人都高興地回答:“翻身了。”——李偉:《新中國成立初期土地改革運動對鄉村社會的影響》(1)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身成為土地的主人二、土地改革的意義1.土地改革有什么歷史意義?20世紀50年代出版的《土地改革歌曲集》目錄從歌名和歌曲中就能感受到農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他們對新生活充滿希望,勞動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2)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毛澤東也曾興奮地說:“我為新中國數萬萬農民獲得翻身的機會和國家獲得工業化的基本條件而表示高興表示慶賀。”土改后第一個豐收年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獲。這就是勞動農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覺。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51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1.4363億噸,比1949年增長了26.9%。時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魯笳說:“農民得到了土地,我們的黨就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全國農民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所以說,這是一次最徹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1949年與1951年糧食產量對比敬愛的毛主席:我們祖祖輩輩做夢也在想著有一天自己能有三畝,五畝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那有多高興啊!現在經過土改,這個夢想實現了。……過去是一個肩給地主扛著飯碗,現在勞動成果完全自己所得,這樣我們的生產勁頭怎能不大呢?土改前我家四條腿是小板凳,帶毛的是耗子,現在呢,牲口棚里栓著一頭牛,一頭驢,全是有毛的四條腿。??????——遼寧農民土改后給毛主席的一封信梳理中共在近現代史中進行的土地改革,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時期內容意義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調動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鞏固和發展了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即減輕了了農民的負擔,提高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又有利于團結地主中的開明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致抗日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解放區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徹底廢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和國家工業化開辟道路。土地改革(1)原因:(2)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3)時間:1950—1952年底(4)地區:廣大新解放區(5)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6)具體做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在勞動中改造自己(7)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8)意義:封建土地制度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發展;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成為了土地的主人鞏固了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課堂小結課堂練習1.“精準扶貧”是當前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它體現了黨和政府始終重視“三農”的一貫原則。這一原則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現是()A.開國大典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D.一五計劃2.20世紀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農民們歡天喜地地說:“過去頭頂地主的天,腳踏地主的地,現在都成為我們的了”:“分了地,出了氣,翻了身,見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①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②得到了農民的擁護③廢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農民獲得了解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D3.下列事件中,既鞏固了政權,又促進了經濟發展,為國家工業化創造了條件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制定憲法4.從農民擁護新生政權的角度看,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義的是()A.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B.廢除了封建剝削制度C.消滅了地主階級D.為工業化開辟了道路BA5.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國廢除了()A.資本主義剝削土地制度B.封建剝削土地制度C.土地私有制D.封建剝削制度6.土地改革的完成對經濟的影響是()A.徹底廢除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C.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在政治上翻了身D.農業生產得到了迅速發展BD今日農村免農業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電子商務易地搬遷讓農民富起來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村美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土地改革 簡介.wmv 土地改革 綜述.avi 第3課 土地改革.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