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單元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單元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背景:1949
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國民黨殘余勢力敗退臺灣。
2.時間:1949年9月;
地點:北平(今北京市);
3.中心內容:討論新中國成立問題。
4.會議的主要內容:
①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簡稱《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
②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
④采用公元紀年;⑤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含義:三年以來1946-1949;三十年以來1919-1949;一千八百四十年以來1840鴉片戰爭-1949)
5.意義:為新中國的成立做準備。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兩會指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
二、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
1.概況:(1)時間地點:1949年10月1日(“國慶節”來歷)、天安門城樓
2.新中國成立的意義(開國大典的歷史意義)
(1)國內意義:①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社會性質改變】②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③中國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站”的含義:人民當家做主、民族獨立】
(2)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3.啟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
※※注: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處于新民主主義社會時,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1.概況:1951年???阿沛·阿旺晉美
2.文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3.意義: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2課
?抗美援朝(1950-1953)
一、抗美援朝的原因
1.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根本原因
具體表現:①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②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③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
2.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直接原因】
二、抗美援朝的經過
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2.性質: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3.中國方面的司令員:彭德懷
(指揮過百團大戰)
部隊:中國人民志愿軍
4.著名戰役:上甘嶺戰役
5.戰斗英雄:邱少云、黃繼光(志愿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6.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愛國主義、英雄革命主義、革命忠誠和國際主義精神。
7、抗美援朝的結果:1953年7月美國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8、抗美援朝的意義: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三、抗美援朝戰爭的評價(地位):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
四、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
①戰爭的正義性;②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③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斗。
第3課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
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根本原因)
(2)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3.起止時間:1950——1952年底
4.地區:新解放區
5.法律依據:1950年中央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6主要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7.目的:①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工業化開辟道路;
②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
8.土地改革的形式:沒收地主土地分給無地或者少地的農民,同時也給地主一份。
9.特點:注意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分批進行,區別對待)
10.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義:★★★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毀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不是封建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
②農民翻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權得到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④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補充:
A、1950
年至1952年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土地依舊是私有。
封建制度:君主專制(辛亥革命)
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
封建禮教(新文化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通江县| 通州市| 阿克陶县| 宝清县| 滦平县| 黎平县| 三明市| 新泰市| 明星| 灌阳县| 双流县| 华坪县| 彩票| 怀安县| 甘泉县| 平舆县| 安平县| 许昌市| 巴马| 灌云县| 阳西县| 胶南市| 高陵县| 泽库县| 陆川县| 华蓥市| 鹿泉市| 潞城市| 邯郸市| 荃湾区| 台南市| 武隆县| 通海县| 久治县| 小金县| 临猗县| 仁化县| 文成县| 安顺市|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