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節人類的進化【學習目標】1.認識古人類化石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2.對比觀察“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在形態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重點)3.知道現代人種的分化也是人類在一定的地域內經過自然選擇的作用逐漸形成的,從而認識到自然選擇在人類的起源和進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認同人類進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及人類的進化仍在繼續的觀點。【學習過程】一、溫故互查1.類人猿和人類都是由古代的進化而來。2.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標準。二、設問導讀(一)人類進化的歷程閱讀課本第31~34頁“人類進化的歷程”部分,回答下列問題:1.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人種生活時間腦容量火的使用制造利用工具意義南方古猿距今萬~150萬年前~毫升使用火能工具,但不能工具是已發現的最階段的原始人類能人距今萬~150萬年前毫升使用火能簡單的工具(石器)直立人距今萬~20萬年前毫升以上使用天然火會打制不同用途的是人類進化最的一個階段智人距今萬~1萬年前平均為毫升人工取火會制造的石器和骨器,能用縫制獸皮衣物,可用標槍和長矛進行狩獵、捕魚討論:(1)“露西”的骨盆、下肢骨與現代人相似,請嘗試描述她的運動方式。(2)在發現能人化石的地層中,發現了簡單的石器和使用過的獸骨。通過這些發現,你能得出什么結論?(3)在北京猿人居住過的山洞里發現了灰燼的遺跡,這說明了什么?(4)從“露西”到北京猿人,腦容量逐漸增加。這對人類的進化會有哪些方面的影響?(5)不會制造工具的是哪個階段的人類?(6)最早會使用火的是哪個階段的人類?2.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生產、生活的變化及意義生產、生活的變化意義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提高了人類的能力,促進了的發展。語言的產生使得他們相互之間能更好地。火的使用享用熟食,改善身體的,還體現在人們用火、、狩獵、等方面。3.人類進化過程中,是一個重要因素。(二)現代人種的分化閱讀課本第35-36頁,觀察圖5.2—15,回答下列問題,把不明白的問題標記下來,小組共同討論解決。1.四個種族:人、人、人、人。2.種族特點:從生物分類學上來說,同屬于種,他們之間可以,并能產生的后代;擁有大致的基因。但不同種族具有鮮明的。3.種族不同特征的形成(1)不同特征:在顏色,顏色,的形狀、顏色和特征上有所不同。(2)人類種族的區別主要是人體的不同,而人類現存各種族在方面和與生俱來的智力方面,彼此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別,因此人種不存在優劣之分。(3)體質差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因生活環境的不同,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導致體質出現差異。4.閱讀相關鏈接種族與民族,說出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合作探究:1.不同的種族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區域,他們與氣候條件相適應的體質特征有哪些?2.有人認為不同的種族起源于不同的祖先,并把人類分為“優等”和“劣等”。請談談你對這種觀點的看法。三、自主檢測1.在北京猿人居住過的山洞里,發現了成堆的灰燼,有被燒過的動物骨骼、木頭等,這說明北京猿人屬于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哪個階段()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2.1974年,人類學家發現了距今大約34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少女。下列關于“露西”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A.下肢骨粗壯,骨盆寬闊,說明“露西”已能直立行走B.腦容量較小,犬齒較大,臂長大于腿長,說明‘露西”不能完全直立行走C.“露西”身體上明顯帶有古猿的特點D.“露西”時代還不能說是“人”的時代3.中國人按地域、體質特征來看應屬于()A.高加索人B.蒙古利亞人C.尼格羅人D.澳大利亞人4.“人類從何而來?”人們一直在探索著。下列有關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類起源于生理特征與現代人最接近的類人猿B.人類進化過程中一直向著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變異C.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標志D.人類不同種族的差異是在不同地域內經過自然選擇形成的四、鞏固訓練5.人類的祖先由于勞動和最初的群體活動產生了()A.語言B.糧食和衣物C.生產工具D.貨幣交流6.能夠用火是人類與動物的一個重要差別,使用火對人類進化的重要意義是()A.用火來驅趕猛獸B.用火來攻擊敵人C.用火來御寒D.用火來燒烤食物,改善了人的營養,有利于腦的發育7.觀察距今約340萬年前“露西”少女的化石,可以看到她的髖骨較寬闊,下肢骨較粗壯,則她的運動方式應是()A.樹棲攀援B.直立行走C.地面爬行D.地面跳躍8.[2019·四川巴中]多數科學家認為人類進化的主要歷程為( ?。?br/>①智人階段②能人階段③南方古猿階段④直立人階段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②④①D.②①③④9.根據人的膚色和頭發特點等特征,將現代人劃分為4個人種,他們是()A.蒙古利亞人、黃種人、黑人、白人B.澳大利亞人、高加索人、尼格羅人、蒙古利亞人C.黑人、白人、澳大利亞人、高加索人D,能人、蒙古利亞人、黃種人、黑人10.從人的進化歷程看,在我國發現的“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分別屬于哪個階段()A.南方古猿和能人B.直立人和智人C.直立人和能人D.智人和能人11.下圖的石塊中,哪一塊可能是古人類制造的捕獵工具?()12.從“東非人”使用的石塊可以推測出,當時的古人類具備的能力有()①使用工具②獲取食物,防御敵害③能制造簡單的工具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3.你能區分事實和觀點嗎?下列陳述屬于事實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運動方式B.“東非人”已經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東非的大裂谷地帶發現了許多早期的古人類化石D.亞洲的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14.《科學》2018年1月26日發文,一支大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存在于非洲大陸以外地區的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發現將之前推測的現代人類離開非洲大陸的時間提前了5萬年。下列有關生命的起源和進化,說法不正確的是()A.依據已有證據,古人類學家推測在①之前森林曾大量消失B.①表示的物種名為現代類人猿C.從①到②表示人類開始向著直立行走方向發展D.人類不同種族在體質特征上的差異是在一定地域內經自然選擇逐漸形成的15.關于人的由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人類起源于幾百萬年前B.人類不是“上帝”創造的C.“露西”是古人類的一員D.人類是由女媧創造出來的16.元謀人會用火,山頂洞人會縫補舊衣服,所以他們分別屬于()A.能人、直立人B.能人、智人C.直立人、智人D.智人、南方古猿17.直立人最顯著的特征是()A.兩足行走B.制造和使用工具C.會用火和使用更先進的工具D.腦容量與現代人相當,是唯一現成的人種18.下列有關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人類的祖先曾經在熱帶叢林過著以樹柄為主的生活B.人類的祖先開始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躲避敵害C.古人類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體的營養D.古人類的化石是研究人類進化的重要證據19.(2019·棗莊中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從生物學的角度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地球上現存的人種都起源于古猿B.人類和其他各種生物都是原始生命逐漸演化而來的C.現存的每種生物都是億萬年自然選擇的結果,都有其獨特的價值D.為了讓人類健康發展,可以從自然界掠奪一切有利資源為人所用20.(2018·德州中考)下列對進化順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類人猿→人類B.鳥類→哺乳類C.魚類→節肢動物D.森林古猿→類人猿21.下列是人類進化歷程的幾個主要過程,請按照進化的先后順序將各序號排列起來()①下到地面生活②使用工具③森林大量消失④使用火⑤大腦發達⑥制造工具⑦產生豐富的語言⑧直立行走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⑥⑦⑧④⑤③C.③①⑧②⑥④⑤⑦D.③①⑧④②⑥⑤⑦22.下圖是人類進化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2)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類,雖然在體質特征上有所不同,但從生物分類上來說,他們屬于同一個物種——。(3)人類起源的最直接證據是。(4)人類學家將能否作為人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準。(5)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23.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慢慢地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圖一為人類進化歷程,圖二是人與現代類人猿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較圖。根據圖回答問題:(1)圖一中所示的人類進化的歷程排序為______(填序號)。(2)從圖一中所示的人類進化的歷程中可知______(填序號)是人類的祖先,稱為______。在此階段之前,自然環境曾發生過對人類起源有重大影響的變化,這一變化是______。(3)圖一中②具備______和______。A.直立行走的能力B.制造和使用簡單工具的能力C.制造和使用復雜工具的能力D.使用火的能力E.使用語言的能力(4)人猿分界的標志是______。(5)圖二中表示人手的是______(填編號),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靈巧。人手與黑猩猩的“手”都有節,形狀相似。(6)由圖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頭骨與人的頭骨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人的______大,黑猩猩的頜骨突出。(7)類人猿與人類的形態相似,它們也能用“手”靈巧地拿起東西,大腦比較發達,能表現出喜、怒、哀、樂等表情,還能模仿一些人的行為,這說明什么?______。24.分析以下資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從距今300多萬年前的“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骨比較細短,下肢骨比較粗長,而且下肢骨具有較為粗壯的股骨,構成骨盆的髖骨比較寬闊,脊柱呈“S”形。材料二:距今175萬年前的“東非人”使用過的石塊明顯經過加工,分別呈斧狀和鑿狀。(1)根據材料一推測出“露西”的運動方式是______。(2)根據材料二推測“東非人”已經具備______能力。(3)在東非大裂谷地區,科學家推測部分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由______生活轉變為下地生活,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______。(4)人和類人猿具有非常相似的形態結構,在人類數量急劇增加的今天,現代類人猿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你認為它們______(填“能”或“不能”)進化為人類。五、拓展探究25.化石研究表明,人的進化過程經歷了大約四個階段,下圖為顱骨的變化示意圖,顯示了人類發展的過程,請分析回答:(1)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顱骨的形狀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主要取決于______,其中最接近現代人水平的是[______]______.(2)人類進化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是圖[______]______.處于這一階段的人具有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分別是______和______。26.據圖回答問題。(1)②表示的物種名稱是??????????。(2)依據已有證據,古人類學家推測,在②之前自然環境曾發生過對人類起源有重大影響的變化,這一變化是??????????????????????????????。(3)從①到②,表示人類開始向著??????????的方向發展。從②到③表示人類開始?????????????????????????。(4)從③到⑦,一個顯著的變化是??????????????????????????,由此推測人體內部結構的變化是大腦越來越發達。參考答案:【自主檢測】1.C解析:北京猿人是古猿向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中間階段,他們已學會了用火,屬于直立人。角度2以圖示為依托,考查人類進化過程中各階段的特點2.D解析:“露西”已能直立行走,而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露西”已是“人”,但她身上明顯帶有古猿的特點,也正是這一點說明了人是由古猿進化來的。3.B解析:蒙古利亞人具有淺黃色皮膚、黑棕色眼珠;頭發直而硬,呈現黑色或棕色;鼻梁低、眼窩淺、唇適中。綜合上述特征,中國人應屬于蒙古利亞人。4.D解析: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變異是不定向的,選擇是定向的,因此人類進化過程中直立行走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不能說向著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變異;人類學家將是否能直立行走作為人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準。【鞏固訓練】A解析:人類發展和進化過程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將食物烤熟食用、產生語言等,其中語言是在人類祖先的群體活動(如勞動)中,為增進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而產生的。所以人類的祖先由于勞動和最初的群體活動產生了語言。6.D解析:能夠用火是人類與動物的一個重要差別,早期的人類用火燒烤食物來吃,改善了身體的營養,有利于腦的發育,大大增強了他們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能力。7.B解析:從“露西”少女化石看,她的下肢骨具有較為粗壯的股骨,骨盆的髖骨前后扁、左右闊,這說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運動方式。8.C9.B解析:人類學者根據皮膚顏色、頭發特點、面部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差別,把現代人劃分為蒙古利亞人、尼格羅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亞人4個人種。10.B解析:“北京猿人”會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學會了用火,應屬于直立人階段;“山頂洞人”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距今3萬年左右,屬于智人階段,因發現于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頂洞中而得名。11.D解析:古人類只能制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不可能加工制造出正方體和圓球形這樣規則的工具,故A、C兩項不可能是古人類制造的捕獵工具;而B項中的不規則形顯然未經過加工。因此,只有D項略帶尖形的石塊可能是古人類制造的捕獵工具。12.D解析:“東非人”的生存年代距今約170萬年,因此“東非人”時代的古人類屬于能人階段,不僅能使用工具,還能制造簡單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13.C解析:“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運動方式,只是一種推測的觀點,因為無證據可證明其能直立行走:“東非人”時代的石器可以當作工具,可推測“東非人”在逐漸適應直立行走的過程中,手的解放使他們已經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這是推測的一種觀點;在東非的大裂谷地帶發現了許多早期的古人類化石,這是真實的事件;亞洲的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還只是科學家推測的一種觀點,無確鑿證據可以證明。14.B解析: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題圖①是人類的祖先森林古猿。15.D解析:在研究人類的起源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1974年,科學家在非洲發現了距今大約34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證明“露西”是古人類的一員。16.C解析: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簡單的工具(石器):直立人會用火:智人已經學會了人工取火,會制造精細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針縫制獸皮衣物,可用標槍和長矛進行狩獵?!霸\人”會用火,應屬于直立人;“山頂洞人”會縫補舊衣服,應屬于智人。17.C解析: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簡單的工具;直立人學會了用火,會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智人已學會人工取火,會制造精細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針縫制獸皮衣物,可用標槍和長矛進行狩獵。18.B解析: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不得不下到地面上來生活,慢慢地進化成了人類。19.D解析:自然資源可以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但要合理利用,不加限制地掠奪會造成嚴重的后果。20.D解析:在距今約l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朝著兩個方向進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樹棲生活為主,慢慢進化成了現代類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被迫下到地面上來生活,慢慢地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鳥類和哺乳類是由共同的祖先爬行類進化而來的。動物進化的歷程: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而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的魚類→原始的兩棲類→原始的爬行類→原始的鳥類和哺乳類。21.C解析:古猿進化成為人類主要是由于生活環境的巨大改變——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由樹棲下到地面生活,開始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出來,使用、制造工具,火的使用使身體的營養得到改善,促進了腦的發展,而腦的發展又促使人類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語言。22.(1)勞動(2)智人種(3)化石(4)直立行走(5)古猿23.(1)④②①③⑥⑤(2)④森林古猿森林大量消失(3)AB(4)直立行走(5)B(6)腦容量;(7)人類與類人猿有較近的親緣關系解析:(1)人類的進化的四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腦容量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腦容量平均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簡單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猿人,腦容量接近1100毫升,兩足直立行走,手比較靈活,可以打造多種石器,開始使用火;能人的腦容量可達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類腦容量達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現代人的腦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獵、捕魚生活.不僅會使用火,還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直立人是人類進化最關鍵的一個階段;腦的發育,使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來越強,他們已經開始學會用火,用火燒烤食物,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體的營養,有利于腦的發達.它們還產生了語言和意識,逐漸形成了社會.就這樣,經過極其漫長的歲月,古猿逐漸進化成人類.因此圖示的人類進化的歷程排序為:④②①③⑥⑤.(2)由以上分析可知:④古猿是人類的祖先。人類的進化,由于氣候變化,使森林地區逐漸稀疏和縮減,樹叢間出現了空地,這就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動的條件,逐漸由樹棲生活向著地面陸棲生活過渡。(3)圖一中的②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直立人階段,具備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和制造和使用簡單工具的能力.(4)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人類學家將是否直立行走作為人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準。(5)圖二中人的手是B,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靈巧.人手與黑猩猩的“手”都有節,形狀相似.(6)黑猩猩的頭骨是A,與人的頭骨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人的腦容量大,黑猩猩的頜骨突出.(7)類人猿與人類的形態相似,它們也能用“手”靈巧地拿起東西,大腦比較發達,能表現出喜、怒、哀、樂等表情,還能模仿一些人的行為.這說明人類與類人猿有較近的親緣關系。24.(1)直立行走(2)制造和使用簡單工具(或制造工具)(3)樹棲;森林大量消失(或地形和氣候劇烈變化)(4)棲息地被破壞(或森林減少);不能解析:(1)根據材料一“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來看,她的骨盆的髖骨前后扁,左右較寬闊,下肢骨的股骨較粗壯。說明她已直立行走。(2)“材料二”的“東非人”使用過的石塊明顯經過加工,分別呈斧狀和鑿狀,可以當作工具,用來砍砸和削刮物體。由此可以推測“東非人”在逐漸適應直立行走的過程中,手的解放使他們已經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3)在東非大裂谷地區,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地的這部分古猿由于環境的改變和和自身形態結構的變化,一代一代向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上肢則解放出來,能夠使用樹枝、石塊等來獲取食物、防御敵害,臂和手逐漸變得靈巧。(4)人和類人猿具有非常相似的形態結構,在人類數量急劇增加的今天,現代類人猿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可能是棲息地被破壞(或森林減少);現代類人猿不能再進化成人類,原因是現代類人猿已經適應了現在的環境,不能再進化了。【拓展延伸】25.(1)腦容量的變化丁?智人(2)丙直立人制造工具學會用火解析:(1)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直立行走是進化發展的基礎,直立行走是人類脫離森林束縛,開拓新家園的標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礎。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古人類能夠將前肢解放出來,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從事的活動越來越多,上肢和手更加靈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標準。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顱骨的形狀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主要取決于腦容量的變化,說明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腦的發育,使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來越強,并且產生了語言,使其適應環境的能力越來越強。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是一個重要因素。勞動使人類的身體得到協調發展,最終演變成自然界的強者。其中最接近現代人水平的是丁智人。(2)丙直立人,約20萬到200萬年,最早在非洲出現,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約100萬年前,冰河時期來臨,非洲開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開始遷徙,向世界各地擴張,在歐亞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屬于直立人)。注意:此時人類第1次走出非洲。約80萬年前,直立人來到現在的西班牙地區,成為最早的歐洲人,即現代人。約20萬年前,歐亞非的直立人逐漸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種人類:智人取代,制造工具和學會用火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征。26.?(1)森林古猿?(2)森林大量消失?(3)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或使用工具;或制造工具)?(4)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來越復雜(或產生了語言)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