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目(青春有格導學案)道德與法治主備人審核人七年級備課組課題七下2.2青春有格課時1學習目標1、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規則和責任意識2、養成修身、自我省察的習慣能夠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3、知道“行已有恥”“止于至善”的內涵和要求一、自主學習:1、初識教材:閱讀教材,整體感知教材內容2、問題導讀:①、行已有恥的含義?②、如何做到行已有恥?③、止于至善?④、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⑤、榜樣的作用?二、合探解疑排隊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是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種行為秩序,相對來說排隊應該是一件比較容易做到的事情。排與不排,是親密無間地排,還是稀稀落落地排,所反映出來的,又絕不僅僅是排隊這么簡單。目前,我國很多城市將每月的11日定為自覺排隊日,希望通過倡導“有序排隊”,推動市民樹立文明意識,形成新風尚。對于排隊,有以下兩種不同觀點。觀點一:“別人排,我就排,別人不排,我也不排!”觀點二:“不論別人排不排,我們都應自覺有序排隊。”(1)你贊成哪一種觀點?并請闡明理由。(2)“行已有恥”,一個知恥的人,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一個嚴于律已、文明優雅的人。請你談談如何培養“羞恥之心”三、效果檢測:(一)單項選擇:1、下列做法符合“行已有恥”要求的是()A.小明總是以各種借口為自已不完成作業開脫B.小靜總是愛對周圍的同學指指點點,評頭論足C.小剛為了不受老師批評,每天早晨到學校補作業D.小強總是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過馬路從不違反2、“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慚愧知恥才是最美的服裝。”這句話說明()A.注重外表的人都能夠知恥B.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C.尊重他人才能使人優雅D.知恥與注重外表是對立的3、“恥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下列行為屬于知恥的是()A.考試作弊B.隨地吐痰C.知錯就改D.不懂裝懂4、“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它要求我們()①有至善的追求②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③獨善其身④養成自省的習慣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以下行為與慎獨品質不符的是()A.外出游玩時,雖無專人維持秩序,小林仍自覺排隊購票B.上自習課時,老師有事離開教室,小花繼續安靜自學C.做值日時,看到周圍沒有人,小燕把垃圾倒進花壇里D.放學回到家,看到父母還未回來,小倩獨自完成作業6、杭州作家麥家在《致信兒子》中寫道:“關于愛,你必須要做它的主人,你要愛自己,更要愛他人,愛你不喜歡的人……”與這段話相符的觀點是()①自尊自愛,悅納自己 ②防范侵害,遠離他人 ③與人為善,包容他人 ④相互理解,關愛他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9年全國首批“新時代好少年”評選結果新鮮出爐,宜昌市第六中學“扶車少年”寧希澄同學榜上有名,開展此評選,是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要指示精神的體現,該活動()①能激發青少年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力量②是追求“至善”的表現③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做更好的自己④是“行己有恥”的表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君子慎獨,立德像善”,這是回族世家伍氏一門代代恪守的祖訓。600多年來,武氏家族開枝散葉,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國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話。解讀伍氏祖訓,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們應()①從小事做起,積善成德②加強自律慎獨,嚴守道德準則③立志做大事,不拘小節④放棄自我追求,一心奉獻國家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9、青春的我們,樂于實踐,敢于嘗試。希望證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原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行己有恥”要求我們()①要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②能真誠面對自我,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③樹立底線意識,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④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理解說明:10、材料一今天中午小強的爺爺過生日,一家人在一起開懷暢飲,爸爸也喝了一點酒。小強發現上學就要遲到,爸爸提議要開車送小強上學,爸爸說:“這點酒沒關系,而且這一路上沒有交通崗,不會有事的。,”小強用孔子的“行已有恥”反駁了爸爸的觀點,跑著去上學了。材料二近日,一張照片,贏得很多點贊(見圖)小女孩不小心把水灑在了地上,為了不讓其他乘客滑倒,自己拿紙一遍一遍地將地上的水擦干凈。這一舉動讓不少網友感嘆,網友們紛紛跟帖,點評這一行為。例如:網言網語:“小朋友,你有教養的樣子真好看,給大人們作出了榜樣”(1)你認為小強會和爸爸說些什么?(2)針對圖中小女孩的舉動,請寫出你的跟帖內容。(3)以“止于至善”為主題,寫出自己的探究感言。二、合作探究題答案:解析:本題以社會生活中的排隊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1)問,對于是否應自覺排隊,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分析自覺排隊的原因可以從體現個人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修養,“行已有恥”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公共秩序;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說明原因。第(2)問,如何培養“羞恥之心”就是如何做到“行已有恥”。這屬于教材知識的再現,學生依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答案:(1)贊同觀點二。自覺排隊不僅是個人道德品質的體現,也是維護良好社會秩序,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是“行已有恥”的表現等。(2)①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②要求我們能真誠面對自我,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③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④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三、效果檢測題答案:1、D2、B3、C4、B5、C6、C7、A8、A9、D(二)理解說明:10、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們對“行已有恥”“止于至善”的理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1)問,聯系教材“行已有恥”要有知恥之心、樹立底線意識、磨礪意志,增強自控力等方面作答;第(2)問,具有開放性,要注意積極向上,體現正能量;第(3)問,結合“止于至善’的要求作答。答案:(1)①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②有知恥之心,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③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④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2)這是關心他人(對自己和對他人負責任)的行為,(或者這是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有利于社會文明和諧(有利于小女孩健康成長)。(3)①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②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③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④培養兼濟天下的胸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