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走出中世紀的蒙眛 “人的發現”(文藝復興) 科學革命 啟蒙運動 伴隨著工業革命的來臨,人們的思想上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開始走出中世紀的宗教愚昧和專制主義,追求人性、自由、民主與科學。 歐洲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 天主教會的宗教神權思想 連通世界的新航路 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人的發現”(文藝復興) 第一課 走出中世紀的夢眛 背景:中世紀時,歐洲處在天主教會的絕對統治下。教會要求人們服從“上帝”的安排,不能有自己想法。 14世紀,在意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里,新興的資產階級認為自己能創造財富,也應該享受生活,他們要求重視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背景: 想一想:什么是文藝復興運動?為什么叫這次運動為“文藝復興”?它發生在什么時期? 含義:一些先進知識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 發生:14世紀起源于意大利→15世紀,西歐各國→16世紀達到高潮 是不是真的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由哪些人發起?歌頌什么?反對什么?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資產階級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運動是以怎樣的形式展開?你知道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嗎? (知識分子通過文藝創作宣揚人文精神.) 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頌揚人的力量和偉大,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強調人的自由意志,贊美人生和自然,追求人生快樂和幸福。 文藝復興 14世紀,在這里出現了歐洲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 文藝復興的搖籃 ——意大利佛羅倫薩 探究:文藝復興為什么首先起源于意大利? (1)物質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工商業發達,有雄厚的財力,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質條件 (2)階級基礎:新興資產階級的精神需求(打破神學束縛) (3)人才優勢:眾多博學多才的學者,他們對古代羅馬文藝深感興趣 (4)文化環境:意大利獨特的文藝環境,即古希臘羅馬豐富的文化遺產,在喚醒人們鑒賞古典希臘文化 文藝復興文學三杰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但丁 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 《神曲》全詩分《地獄》、《煉獄》和《天堂》2部,描述了作者本人經歷了地獄:按罪孽輕重共分九層,其中有冰湖、火雨、冰雹、污泥濁水等各種酷刑;再經歷煉獄:分七層,分別洗凈傲慢、嫉妒、忿怒、怠惰、貪財、貪色、貪食七種;最后到達了天堂:但丁終于來到了上帝面前,這里光輝四射,充滿歡樂和愛,是但丁的理想境界。 但丁(1265-1321)是歐洲由中世紀過渡到近代資本主義那個時期的文學巨匠、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神曲》是其代表 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為重要的文學 作品之一。對于但丁這位承前啟后、繼 往開來的詩人,恩格斯這樣評價他: “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 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可見,他對但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彼特拉克 他最先提出了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的號召,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他寫過很多詩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歌集》,他的詩歌影響很大,為此他贏得了“桂冠詩人”的稱號。 薄伽丘 《十日談》是世界古典文學名著, 作者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小說家喬萬尼·卜伽丘。作品描述了1348年意大利佛羅倫斯流傳瘟疫病時,十個青年逃到郊外別墅居住,他們除了唱歌跳舞之外,每人每天還要講一個故事。他們一共住了十天,共講一百個故事,因此得名《十日談》。卜伽丘把這一百個故事鑲嵌在一起,使其既各自獨立成篇,又互相聯貫,組成一個整體,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服從于統一的主題。這部作品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兇殘和教會的虛偽,在中世紀歐洲反對封建道德和宗教權威的斗爭中,起了積極作用 。 文藝復興美術三杰: 達.芬奇 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達·芬奇 達芬奇,對近代現實主義美術的發展有巨大影響,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他還致力于數學、解剖學、光學、力學、生物學和地質學的研究,從事機械設計和技術發明,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學巨人。因此,他被稱為“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你覺得上面兩幅畫最大的區別在哪里? 人性、人文精神 ◆達芬奇刻意描繪一個普通女子,他在歌頌什么?它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呢? ○這兩幅畫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鮮明對比。中世紀鑲嵌畫上人物神情木然 ,反映了人們在神權的束縛下,不能自由地表達人的內心情感;而《蒙娜麗莎》中的婦女神態自然,口角含著一絲微笑,恬靜之中帶有隱約的哀傷 ,富有生命的活力。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努力沖破中世紀教條對人性的壓抑和束縛.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 (1475-1564),雕塑家、建筑師、畫家和詩人。設計了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他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并稱“文藝復興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得肌肉健壯。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芬奇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于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米開朗基羅傳》出自羅曼·羅蘭 《名人傳》。 末日的審判 大衛 哀悼基督 《西斯廷圣母》 雅典學院 拉斐爾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后三杰”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圣母像,和他的畫作一樣,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 他出身于英國中部一富裕市民家庭。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英國由封建制度進入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社會生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的新矛盾,塑造了一系列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他一生共寫了三十七個劇本,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和兩首敘事長詩。他的作品充分表達了他的人文主義世界觀。 代表作:《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哈姆雷特》《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 《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 《羅密歐與朱麗葉》 文壇巨星 莎士比亞 明朝的馮夢龍: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特點: 人們努力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宣言人性, 肯定人們追求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 哈姆雷特說:“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回顧左下角的兩幅圖的對比結果,再結合哈姆雷特的話,請你概括一下什么是文藝復興中的人文精神? 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重視人的作用與需要,一切以人為本,一切從人出發,最終一切為了人。 1、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本的精神。它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以人為歸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視人的價值和尊嚴的一種思想態度。 是一次嶄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使人們的思想從宗教愚味中解放出來。 2、作用、意義或影響: 牡丹亭 比較思考: 這兩部作品有什么共同點? 都反映了當時進步知識分子努力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宣揚人性, 肯定人們追求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 你還看過類似的作品嗎?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教會的觀點 人文主義者的觀點 如何對待人性 如何對待現實 如何對待自我 人生的目的 “人的發現”的內涵 文藝復興運動 O時間: O發生地: O發生背景: 1、中世紀人們在天主教會的統治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2、根本原因: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要求重視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O代表人物 和代表作 興起于14世紀,起止時間為14-16世紀 意大利,后傳播到歐洲其它國家 達·芬奇 ---《蒙娜麗莎》 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和《羅密歐與朱麗葉》 O含義: 提倡人文精神,重視人的作用和需要,一切以人為本。 O意義: 使人們的思想從宗教愚味中解放出來 1.這是一場主張以“人”為中心、提倡人性解放、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的思想解放運動。這場運動奠定了歐洲新時代的思想基礎,使歐洲人走出了愚昧的時代,走在了世界發展的前列。這場運動是( )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啟蒙運動 D.工業革命2.“描寫了人類戰勝邪惡,達到真善美境界和實現理想社會的故事,抨擊了天主教教會的各種罪惡,贊美了現實生活,強調人的價值和理性的偉大。”以上表述反映的是( ) A.《神曲》中的人文主義思想 B.《獨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中反對種族壓迫的思想 D.《命運交響曲》中同命運進行抗爭的精神3.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熱情歌頌人的偉大和高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 多么偉大的力量!……”文中所表達的核心思想出現于( ) A.啟蒙運動時期 B.文藝復興運動時期 C.憲章運動時期 D.新文化運動時期 鞏固訓練 4.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其代表作是( )A.《蒙娜麗莎》 B.《哈姆雷特》 C.《神曲》 D.《人權宣言》 5.恩格斯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這里的“開端”是指( )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的開辟 C.工業革命 D.巴黎公社 6.文藝復興時期,一大批文學界、藝術界、科學界巨人通過文學作品、繪畫和各種著作傳播人文主義思想。這些“巨人”有( )①但丁 ②愛迪生 ③達·芬奇 ④瓦特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7.對文藝復興相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 B.開始于英國 C.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 D.《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代表作之一 8.之所以說“文藝復興”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是因為它沖破封建教會的精神束縛( ) A.提倡人文主義 B.宣傳啟蒙思想 C.復興古典文化 D.開展宗教改革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4世紀,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這就是文藝復興運動。這場運動影響到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 材料二 文藝復興運動期間,一大批歌頌人性的文學藝術作品相繼涌現,如右圖名畫。 (1)文藝復興運動首先興起于哪國?興起的先決條件是什么? 意大利 手工工場的出現和工商業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新興資產階級的誕生引起了思想文化領域的變革 (2)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的內容是什么? 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主張一切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作用和需要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材料二中圖片的名稱叫什么?其作者是誰? 《蒙娜麗莎》 達芬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