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摩登時代 導入 這個時代的出現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第七單元 席卷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 第五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是什么? 1870年以后,自然科學研究獲得重大突破,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07-18 新課探究 目標導學一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電的應用 是什么? 1870年以后,自然科學研究獲得重大突破,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的世紀” 閱讀課文P78,思考: 為什么19世紀會被稱為“科學的世紀”? 15世紀——“文藝復興世紀” 16世紀——“宗教改革世紀” 18世紀——“啟蒙世紀” 19世紀—— ? 新機器、新發明的應用 產生了的巨大生產力 大學成為科學研究的重鎮 重大突破:完善熱能轉化動 能,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基礎 07-18 政治前提 市 場 資 本 技 術 經 濟 原 料 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的背景(條件) 資產階級統治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19世紀五六十年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 經濟迅速發展 殖民掠奪、商品輸出和壟斷的出現 自然科學研究重大突破。 國內市場的統一和資本主義 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亞非拉國家淪為原料產地 拿破侖·波拿巴統治期間,為培養人才,建立公立中學和法蘭西大學,以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教育。他用國家權力保障了每位公民接受教育的權利,使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觀念和思想在人民中間得以延續,在將愛國主義發揚到無以復加地步的同時,造就了一大批資產階級學者、軍事家、工程師和實業家。 知識寶典 西歐各國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大力鼓勵科學研究 1804年12月3日,即拿破侖加冕為法蘭西皇帝的第二天,巴黎理工學校的學生奉命參加了三軍檢閱隊。拿破侖走到這個隊列前,親手將一面錦旗授予排在隊列首位的1804年該校的第一名畢業生手中,旗上繡著“為了祖國的科學和榮譽”的大字。隨后拿破侖命令該校隊列緊跟在禁衛軍之后而位于三軍之前通過檢閱臺…… 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對于歐洲有怎樣的影響? 16世紀歐洲科學家的小閣樓 19世紀歐洲科學家的實驗室 比一比,兩幅圖有什么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設立大學實驗室 寬敞的實驗室、精良的實驗儀器。 大學成為科學研究的重地 ?說出不同時期的巴黎大學和柏林大學下設的系有什么不同? ?這種不同的分類反映了什么? 自然科學課程的設置 不同時期的社會需要 偏重社會科學、神學和醫學 偏重于自然科學和工科 柏林大學 1810年,柏林大學創建,成為現代大學制度誕生的標志。 這里是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求學的母校,也是全球揚名的列寧、周恩來、朱德、李卜克內西、梅林等世界偉人學習、工作過的地方;該校還出了31個諾貝爾獎得主,出了世界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與費爾巴哈,出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等等杰出人物。 麻省理工學院(MIT) 是美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從事科學與技術教育與研究的一所私立大學。1865年創建。創建之初,只有15名學生。經過近140年的發展,現已有學生近萬名,并且已被世界公認為與牛津、劍橋、哈佛等老牌大學齊名的、以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學? “能夠存活下來的物種并非是最強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環境最優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 達爾文:《物種起源》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當時,科學研究的氛圍非常濃,碩果累累,除了生物進化論,還涌現了許多重要人物和著名學說。 當時,科學研究的氛圍非常濃,碩果累累,除了生物進化論,還涌現了許多重要人物和著名學說,你知道嗎? 科學的世紀 現代原子論的提出 ??? 1803年,化學家道爾頓提出:化學元素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所組成。他的原子論為許多經驗性的化學定律提供了清晰的理論解釋,使人們認識到隱藏在紛紜復雜的化學現象背后的統一本質。 走向銀河系 ??? 1783年至1802年,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首次發現了太陽的自行,并確定了太陽所在的恒星系統--銀河系的形狀和大小,證明太陽仍然不是宇宙的中心,從而使人類的認識又從太陽系擴展到銀河系。 揭示化學元素周期率 ??? 1869年,化學家門捷列夫通過對當時已知的63種化學元素的分析,機敏地發現了這些元素的性質與原子量的關系,提出了化學周期律。他依據這個規律,大膽預言了十幾種未知元素的存在和它們的性質,后來被一一證實。 認識構成生命的細胞 ? 19世紀生物學最突出的成就是細胞理論的提出和達爾文進化論的建立。 1838年,植物學家施萊登 提出細胞是一切植物的基本生命單元,動物學家施旺又將其推廣到動物界。 3、重大突破: 19世紀中期,完善了通過燃燒煤氣、汽油和柴油等產生的熱轉化為機械動力的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科學的世紀: 1、西歐各國認識到科技的重要,大力鼓勵科學研究。 2、大學成為科學研究的重地。 (1)寬敞的實驗室、精良的實驗儀器。 (2)增設自然科學課程:出現了專門的理工大學。 (3)以大學為中心,形成了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群體——科學學會。 3、重大突破: 19世紀中期,完善了通過燃燒煤氣、汽油和柴油等產生的熱轉化為機械動力的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19世紀 為什么19世紀被成做科學的世紀? 我會歸納: 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的時間: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世紀后半期 (19世紀70年代開始)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范圍遍及歐洲北美多個國家,其中美國德國后來居上,發展勢頭趕超英國。 最突出的特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 電力的廣泛應用 代表人物及重要發明 閱讀課文,完成下表內容。 發明 發明者 時間 國別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重大的科技發明: 發電機 電動機 電燈泡等 內燃機 飛機 有線電報 有線 電話 無線 電報 成就 新材料的起步 化學工業的發展 電的廣泛應用 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發明 發明者 時間 國別 19世紀中期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重大的科技發明: 發電機 西門子 1866 德國 電動機 格拉姆 1870 比利時 電燈泡等 愛迪生 1879 美國 內燃機 卡爾· 本茨等 19世紀 80年代 德國 飛機 萊特兄弟 1903 美國 有線電報 莫爾斯 美國 有線 電話 貝爾 19世紀晚期 美國 無線 電報 馬可尼 19世紀晚期 意大利 發明 發明者 時間 國別 19世紀中期 閱讀表格,你能獲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哪些信息? 發電機 西門子 1866 德國 電動機 格拉姆 1870 比利時 電燈泡等 愛迪生 1879 美國 內燃機 卡爾· 本茨等 19世紀 80年代 德國 飛機 萊特兄弟 1903 美國 有線電報 莫爾斯 美國 有線 電話 貝爾 19世紀晚期 美國 無線 電報 馬可尼 19世紀晚期 意大利 電的發明和應用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 電力廣泛應用(電氣時代) 西門子和可實際使用的發電機 電力廣泛應用(電氣時代) 發明電動機的格拉姆 電力廣泛應用(電氣時代) 愛迪生與電有關的發明 電力廣泛應用(電氣時代) 這些是工業革命初期的主要發明,這些發明以什么作為動力? 此動力有何不足之處? 蒸汽 損耗大、應用范圍小、 污染大、使用不方便 電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與蒸汽機相比,它的優點是什么? 19世紀巴黎的電力鐵路 電力廣泛應用(電氣時代) 1900年巴黎世博會電器宮夜景圖 思考:與蒸汽相比,電力作為動力有何優點? 電能的優點? 傳遞速度快,傳輸損失小,能遠距離輸送,并能按用戶需要科學分配能量。 電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條件適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產、集中管理、電能無污染。 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哀悼一個人的去世。那天夜晚,連自由女神高舉的火把也熄滅了。 我來說 2003年8月14日下午,包括紐約、底特律、新澤西等地在內的幾乎整個美國東部地區和加拿大東南部遭遇了一場罕見的大斷電。通訊、交通一片混亂,曼哈頓街道上的紅燈全部熄滅,道路上擁堵著裝滿乘客的汽車和奔跑著追逐汽車的人們。 聯系日常生活說一說:“如果沒有電,生活將會怎樣?” 從2003年開始,在我們身邊也進行了一場又一場與“電老虎”之間的斗爭,你能為家鄉解決電荒問題提一些好的建議或設想嗎? 科技改變生活! 影響: 電力在工廠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應用,標志著人類邁進了電氣時代。 遠距離輸電 網絡建立 大型發電廠 出現 電動生產工具 家用電器出現 電力 (新能源) 內燃機和交通領域的革命 卡爾·本茨和他發明的汽車 (從此汽車成為大眾化交通工具) 卡爾·本茨: 內燃機發明者之一, 德國奔馳汽車公司 的創始人,被稱為 “汽車鼻祖”。 美國的萊特兄弟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使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變為現實。 內燃機和交通領域的革命 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創制應用 馬車 蒸汽火車 鐵軌火車 汽車 飛機 思考:內燃機的工作原理? 內燃機廣泛應用 石油開采和提煉 石油工業、化學工業等新興工業興起 科技影響生產! 新課探究 目標導學二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 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內燃機(煤氣/汽油/柴油) 1 內燃機:交通領域的革新 2 內燃機:石油開采業和石油化學工業 3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A.汽車:1885年,(德)戴姆勒和卡爾·本茨,第一輛汽油內燃機,三輪汽車。 1896年,(美)亨利·福特,第一輛四輪汽車。 B.飛機: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 19世紀電訊事業發展 貝爾試電話 電力廣泛應用(電氣時代) 電 話 有線電報 新的信息傳遞工具有哪些?這些新技術的發明為信息時代的到來起到了什么作用? 遠距離迅速傳遞信息技術的發明 科技促進社會進步!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 化學工業和新材料 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藥 從煤和石油中提煉出多種化學物質,制成染料、塑料(美)、藥品、炸藥(瑞典)和人造纖維(法)等多種化學合成材料 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每年發給那些在過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作出最大貢獻者。”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爾摩。諾貝爾一生未婚,沒有子女。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意大利的桑利瑪去世,終年63歲 電力的開發與應用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新應用 遠距離迅速傳遞信息技術的發明 最突出 這些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被迅速、廣泛地應用于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近代以來科學技術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業革命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即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化學工業的建立 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邁入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塑料制品 最初的油田 科技開啟現代生活! 談一談:流水線生產有什么利弊?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感悟工業革命 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重要作用。 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3.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展望工業革命 你期待新一輪的工業革命能解決當前社會的哪些問題? (2)汽車的出現 1885年 卡爾·本茨 (德) (3)飛機的出現 1903年 萊特兄弟 (美) 第二次工業革命 (2)德國人西門子制成發電機 2.電力的廣泛應用 (1)內燃機的誕生(卡爾·本茨) (5)貝爾發明電話 1876年(德) 3.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1)英國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1.“電氣時代”的到來 19世紀70年代,電力成為主要動力 (4)愛迪生發明電燈 1879年(美) (3)比利時格拉姆設計出電動機 課堂小結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主要技術 發明成果 和發明人 工業發展 領先國家 主要工業 門類 瓦特發明了蒸汽機、 史蒂芬孫發明了 蒸汽機車…… 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 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貝爾發明了電話…… 英國 美國、德國 紡織、冶鐵、 采煤、交通運輸 電力工業、化學工業 石油工業、汽車工業 對比兩次工業革命 比一比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發明機器的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和技師(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科學和技術開始密切結合,技術發明以科學進步為基礎(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首先發生在英國,以英國為中心緩慢向周邊地區擴展 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并迅速傳播 英國首先完成工業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在一些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國家形成,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工業革命開始于輕工業部門,紡織,機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運輸等部門成為資本主義工業的五大支柱 側重于基礎工業,重工業,能源工業部門 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比較表 1.電力的廣泛應用改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以電力為核心的技術革命是( ) A.第一次工業革命 B.第二次工業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信息技術革命 2.近現代以來,科學技術的進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以下科技成果中屬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 ①汽船 ②攝影機 ③汽車 ④飛機 ⑤計算機 ⑥核電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3.直到今天,我們仍在享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感受著科學技術在推動歷史發展過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歷史進入了( )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A.蒸汽時代 B.電力時代 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 4.白熾燈現在逐步被節能燈取代,這一曾經廣泛使用為人類帶來光明的發明家是( ) A.愛迪生 B.法拉第 C.西門子 D.貝爾 課堂練習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材料一 工業革命的主角——蒸汽機,是經驗和科學相結合的產物。科學時工業革命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漸漸地,它成為所有大工業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 (1)兩段材料所反映的共同問題是什么? 科學技術對兩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作用 (2)兩次工業革命中都出現了新能源,分別是什么?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煤,第二次工業革命新能源是電力和石油 (3)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影響是什么? 都大大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一些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都加緊了對落后國家的侵略和擴張 (4)試舉一兩個科技革命的具體成果并說明它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 愛迪生發明電燈,帶來光明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