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第3節 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 【課題】食物的營養成分 【學習目標】 認識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關注食品安全,重視飲食健康; 【重難點】 【自主學習1】 參考課本16-18頁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合理膳食指 的營養。 平衡膳食寶塔 25082556515 注意:青少年應多吃含 豐富的食物。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包括食品原料的 問題,食品在加工、儲存和銷售過程中 產生的安全問題。 3.為了改善食品的質量以及加工工藝的需要,許多食品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添加一些物質,如色素、香精、 等。只要按照國家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就能夠在充分發揮其有益作用的同時,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 【對應練習1】 1.假設你是一名營養師,針對下列特定的人群,哪種飲食方案不合理( ) A.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要清淡少鹽 B.壞血癥患者要補充新鮮的水果蔬菜 C.運動員要補充雞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 D.糖尿病患者排出了大量的糖類,要補充糖類含量高的食物 【課后練習】 1.病從口入,飲食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健康。下列關于飲食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B.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C.兒童多吃蛋白質、鈣豐富的食物 D.老年人多吃脂肪豐富的食物 2.某病人切除全部小腸,完全依靠靜脈滴注營養液生活,不僅身體健康,而且還生了一個女兒。你認為她滴注的營養液的成分中不包括( ) A.葡萄糖 B.蛋白質 C.氨基酸 D.維生素 3.小明晚餐吃了米飯、雞蛋和肥豬肉,下列對這三種食物的主要成分在他消化道內被消化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米飯、肥豬肉、雞蛋 B.肥豬肉、米飯、雞蛋 C.米飯、雞蛋、肥豬肉 D.雞蛋、肥豬肉、米飯 4.“五一”勞動節,媽媽為小明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紅燒魚、排骨、紫菜湯。你認為添加下列哪項會使這份食譜營養搭配更加合理( ) A.素炒油菜 B.蔥燒豆腐 C.燉牛肉 D.面條 5.下列有關營養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食物“補鐵”和“加碘”分別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地方性甲狀腺腫 B.脂肪既是人體的組成物質,又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C.長期不吃水果和蔬菜,導致牙齦出血,可能是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B D.維生素不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但對人體具有重要作用 6.如圖是營養學家對一日三餐各類食物攝入量的建議比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膽汁對甲類食物的消化屬于化學性消化 B.多食用乙、丙類食物可以預防佝僂病 C.戊類食物主要為生命活動提供供能物質 D.多吃丁類食物能夠預防壞血病 7.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一日三餐按時進餐。食物進入人體后,在消化系統內進行消化和吸收,消化分為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下列屬于化學性消化的是( ) A.食物經過口腔時變碎、變濕潤 B.食物到達胃,通過胃壁的蠕動變成食糜 C.在小腸內,膽汁會對食物中的脂肪進行乳化 D.在小腸內,脂肪在腸液、胰液的作用下變成甘油和脂肪酸 8.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國學生營養日”。為倡導我國學齡兒童科學飲食和科學運動,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8家機構,聯合發布倡議:“營養+運動 平衡促健康”。關注學齡兒童健康體重,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兒童健康問題。請據圖回答問題: (1)我們每天攝入量最多的是圖一“膳食寶塔”最底層(第一層)的谷類——淀粉,在消化道內____________________等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為葡萄糖,簡要敘述它的消化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圖二中曲線______表示。 (2)青少年學生處在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每天要多吃“平衡膳食寶塔”中的__________層食物。 (3)運動時消耗的能量來源于食物,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燒放出的熱能使水溫升高的方法來測定。為了測定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某同學設計了圖三所示裝置,表中是他的實驗記錄。 食物名稱 花生仁 黃豆 核桃仁 大米 質量(克) 2 2 2 2 水(毫升) 30 30 30 30 溫度上升(℃) 20.2 3.4 30.1 1.3 ①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 ℃需吸收4.2焦的熱能,計算可知1克黃豆所含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焦。 ②事實上,實驗所測出的食物含的熱量與它實際含的熱量相差很大,請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自主學習1 1.全面而均衡 蛋白質 2.成分和質量 人為改變其性質 3.防腐劑 二、對應練習1 D 三、課后練習 1.C 2.B 3.C 4.A 5.C 6.A 7.D 8.(1)唾液、胰液和腸液 食物到達口腔時,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剩余的淀粉及麥芽糖在小腸內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意思合理即可) 乙 (2)C、D (3)214.2 部分熱量散失到周圍環境中(或食物燃燒不充分,有些熱量沒有被釋放出來或加熱過程中試管也吸收一部分熱量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