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節生態系統的類型【學習目標】1.說出自然生態系統的類型。(重點)2.比較各種生態系統的特點及作用,領悟不同生態系統的區別與聯系。3.說出人工生態系統和生態農業的意義。【學習過程】一、溫故互查1.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和的過程,稱為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2.能量沿食物鏈傳遞的特點是、;能量傳遞的效率是%~%。二、設問導讀(一)自然生態系統認真閱讀教材P68-70,完成下面的問題:1.說出生態系統分為哪幾類?2.和是決定陸地生態系統類型的主要因素。3.影響陸地生態系統分布的因素還有、、大氣等。4.生態系統的類型、特點及作用。各類生態系統主要特點作用自然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森林動植物種類多,較穩定、草原為主,動植物種類相對較少、防風固沙水域生態系統海洋種類繁多調節氣候淡水淡水動植物種類繁多討論:森林生態系統與草原生態系統比較,哪一種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更強?為什么?(二)人工生態系統認真閱讀教材P70-71,完成下面的問題:許多自然生態系統已被開發利用,其中的一部分經過變為人工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是在人的作用下建立的,人的作用不存在,人工生態系統也就。1.生態系統的類型主要特點調節因素農田生態系統植物以為主,動物有昆蟲、土壤動物因素城市生態系統植物種類和數量都,對周圍的依賴性大因素2.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的區別比較項目相同點關系人工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三、自主檢測1.[2020·巴中,30.1分]有“地球之肺”和“綠色水庫”之稱的生態系統是( ?。?br/>A.森林生態系統B.濕地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城市生態系統2.某生態系統中有羚羊、兔、鼠等動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此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的美稱B.此生態系統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人C.此生態系統具有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的作用D.此生態系統為荒漠生態系統3.下列生態系統中,以農作物為主體,動植物種類相對較少,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是()A.森林生態系統B.海洋生態系統C.農田生態系統D.草原生態系統4.“?;~塘”是桑茂、蠶壯、魚肥的高效人工生態系統(如圖所示),對該系統的敘述,你不認同的是()A.物質可多級利用,實現良性循環B.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能C.食物鏈的延長會使能量損失減少D.各級產物均可利用,減少了環境污染四、鞏固訓練5.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br/>A.生物圈B.海洋生態系統C.森林生態系統D.城市生態系統6.下列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最為突出的是()A.森林生態系統B.濕地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城市生態系統7.[2020·巴中,26.1分]某生物小組運用“建設生態家園”的知識,分析下列幾種生態模式,其中不屬于生態農業的是( ?。?br/>A.林下養雞的果林場B.稻鴨共生的水稻田C.多施化肥的麥子田D.蠶沙養魚的?;~塘8.有好多詩中的名句是描述生態環境的,請你分析下列描寫的生態環境比較惡劣的是()A.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B.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C.稻花鄉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9.城市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包括()A.城市里的工人B.草坪中的草C.土地D.以上都是10.[2020·廣東,8.2分]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的水庫,與此生態功能相關的有()①涵養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增加降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1.下列生態系統種類與其功能不相符的一組是()選項種類功能A森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保持水土B海洋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飲用水、灌溉及工業用水C濕地生態系統凈化水質、蓄洪抗旱D農田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糧食12.下列詩句都描述了當時的自然風景,從中可以看出,生態環境最差的是()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B.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13.我國有廣袤的陸地、遼闊的海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從而形成了()A.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B.湖泊和海洋生態系統C.城市和農田生態系統D.以上三項都有14.下面是生物和它所在的生態系統,其中錯誤的是()A.猞猁,草原生態系統B.揚子鱷,海洋生態系統C.鸕鶿,濕地生態系統D.黑斑蛙,濕地生態系統15.(2019·湖南岳陽中考)生物圈中的氧氣主要來自()A.農田生態系統B.海洋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濕地生態系統16.[2020·巴中,12.1分]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越強。下列生態系統中,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A.農田生態系統B.森林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池塘生態系統17.自然界中有許多秀美的景色讓人驚嘆。請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填空:(1)圖1屬于______生態系統,圖2屬于______生態系統(填“陸地”或“濕地”或“海洋”)。(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______。圖1和圖2又可細分為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請從兩幅圖中找出兩個小的生態系統分別是______、______。18.某學校生物社團的同學到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研學時,通過實地考察后,繪制了部分食物網簡圖,如圖。請據圖回答:(1)武陵山植被豐茂,種類繁多,素有“森林氧吧”、“綠色水庫”之稱。這體現了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______著環境。(2)武陵山生態系統中,各種成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充分發揮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功能。在此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除如圖所示成分外,還有分解者和______部分。(3)圖中,若蝗蟲數量增多,對草造成了危害,圖中能體現生物防治(主要指以蟲治蟲、以鳥治蟲等)的食物鏈有______(只寫出其中一條即可),這也說明了武陵山生態系統具有______。(4)武陵山生態系統與地球上其他所有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這就是______。19.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我國南方多地建立了如圖所示的“?;~塘”農業生態系統,可獲得水稻、蠶絲、魚大豐收。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這種系統屬于______(自然/人工)生態系統,此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______,桑樹與蠶是______關系。(2)通過建立沼氣池,利用甲烷細菌分解蠶糞,促進了此生態系統的______和______。(3)一些有毒物質,如鉛、汞等一旦進入此生態系統,通過食物鏈的不斷積累,最終會在______體內含量最多,這種現象叫做______。(4)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塘”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弱,穩定性較差,主要原因是______。(5)在利用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物質產生沼氣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這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______的角色。(6)與傳統農業相比,“?;~塘”農業有哪些優點?______。(寫出一點即可)20.[2020?嘉興、舟山,32.8分]近年來,我省把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作為打造美麗鄉村的突破口,不斷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促進綠色經濟發展。如圖是某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構建的庭院生態系統和湖泊生態系統結構簡圖。(1)在庭院生態系統中,方框內A代表的是。該生態系統之所以能提高經濟效益,是由于沼氣池中微生物的發酵,能把一些廢棄的有機物中的能量加以利用。(2)建設美麗鄉村必須做好垃圾分類。目前生活垃圾基本上分為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類,其中垃圾可以投入沼氣池用于發酵生產沼氣。(3)在湖泊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可以通過條食物鏈流入魚中。該生態系統結構簡圖中沒有表示出來的生物成分是。21.[2019·棗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消費造成的。建立新型生態農業系統既可以解決部分資源粗放利用的問題,又有無污染,見效快、收益高的特點。如圖是我市某一新型生態農場模式圖,請據圖作答:(1)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圖中缺少的組成成分是 。(2)在該生態系統中,人屬于第 營養級,雞和豬的種間關系是 。(3)圖中有 條食物鏈,假設人只有圖中的食物關系,那么要使該農場供養更多的人,應減少人攝入 的比例。(4)通過發酵技術,利用秸桿生產的燃料乙醇,既可以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又可減少人類對 等傳統能源的依賴,從而降低其使用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微生物B在適宜的溫度和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發酵成乙醇。(5)從能量的角度分析,該生態農場能解決資源粗放利用的原因是 。五、拓展延伸22.[2020?濰坊,28.10分]“無廢棄物農業”是我國傳統農業的輝煌成就之一,也是最早和最生動的一種生態模式。該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積極種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糞便、枯枝敗葉以及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廢棄物等,經過一定方式處理后,轉化為有機肥料施用到農田中。請結合下圖回答:(1)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間的關系是__;與豆科植物相比,根瘤菌細胞在結構上的明顯不同是。(2)圖中枯枝敗葉中的有機物轉化為肥料需經的分解作用完成,這不僅凈化了環境,而且使生物圈中的得以周而復始地循環。(3)圖中的牲畜處于第營養級;能量沿食物鏈傳遞是逐級遞減的,因此,多食用(肉類/糧食)制品能夠緩解全球糧食危機。(4)傳統殺蟲劑中的有害物質會在消費者體內造成富集現象,就上圖而言,對的危害最大。近年來,人們更多地采用生物防治來控制農業害蟲,該防治方法的優點是(答一條)。(5)上述做法為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供了借鑒。請列舉兩個現實生活中類似的實例。23.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很大,生物資源豐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許多地方成為旅游勝地,如圖三幅圖片分別是同學們游覽內蒙古額爾古納根河濕地、蘇州拙政園、敦煌鳴沙山時拍攝的照片。請你分析圖片,回答相關問題:(1)內蒙古額爾古納根河濕地生態系統中______植物占優勢,該生態系統具有______作用。(2)圖中生態環境最惡劣的是______,其突出特點是______。(3)圖中人工建造的生態系統是______。以______植物為主題,該種類型的生態系統還有哪些?請你列舉兩例:______。(4)選取三幅圖片中的一幅,說明人在該生態系統中的作用______。參考答案:【自主檢測】A解析: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消除污染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濕地生態系統是在多水和過濕條件下形成的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2.C解析:該生態系統中有羚羊、兔、鼠等動物,說明此生態系統是草原生態系統,其生物成分以草本植物為主,缺乏高大的喬木,動植物種類比較少。草原生態系統在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3.C解析: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的生態系統,以農作物為主體,動植物種類相對較少,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4.C解析:該人工生態系統中的物質經過了多級利用,提高了物質和能量的利用率;生態系統中的綠色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能;能量沿食物鏈流動時是逐級遞減的,能量逐級消耗,食物鏈的延長會使能量損失增加;由于各級產物均可利用,減少了廢物和污染,保護了環境。【鞏固訓練】5.A6.D7.C8.D解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三首詩中的生態環境優越,環境優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沒有生命的跡象,生態環境比較惡劣。9.B解析:城市里的工人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屬于消費者:草坪中的草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供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屬于生產者;土地為生物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和必要的生存環境,屬于非生物因素。10.D11.B解析: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無機環境兩大部分組成,海水是咸的,不能為人類提供飲用水、灌溉以及工業用水。12.C解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描述了生態系統中有花、有草、有馬的生物景象;“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描述了有花、有水及蛺蝶和蜻蜓的田園風光;“兩個黃鸝嗚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描述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較多,生態環境較好。13.D解析:我國陸地廣袤,海洋遼闊,氣候多變,因此,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生態系統。14.B解析:揚子鱷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的濕地或丘陵山澗長滿亂草蓬蒿的潮濕地帶。15.B解析:大氣中的氧氣主要是由藻類植物提供的,藻類植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因此大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海洋生態系統。16.B解析: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取決于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的種類,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越強。在農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和池塘生態系統中,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最多,所以自我調節能力最強。17.1)陸地濕地(2)生物圈草原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18.(1)影響和改變(2)非生物(3)草→蝗蟲→青娃→蛇→鷹或草→蝗蟲→喜鵲→鷹(4)生物圈19.(1)人工桑樹、水稻捕食(2)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位置可互換)(3)人生物富集(4)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5)腐生細菌和真菌分解者(6)減少環境污染。解:(1)生態農業屬于人工生態系統。圖中的桑樹、水稻是生產者,它們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蠶以桑樹為食,二者之間形成捕食關系。(2)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是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通過建立沼氣池,利用甲烷細菌分解蠶糞,促進此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3)生態系統中,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營養級別越高,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該生態系統的最高級消費者是人,所以人體內積累有毒物質最多。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復雜,生態系統越穩定。“?;~塘”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弱,穩定性較差,主要原因是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5)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歸還無機環境,促進了物質的循環。在利用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物質產生沼氣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6)與傳統農業相比,“?;~塘”農業的優點有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減少環境污染。20.(1)人(2)廚余垃圾(3)4分解者21.(1)非生物成分(2)二和三競爭(3)雞和豬(4)天然氣(5)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拓展延伸】22.(1)(互利)共生(根瘤菌)無成形的細胞核(2)分解者碳、氮、水(只答碳也對)(3)二糧食(4)人專一性強,控制害蟲持久;不污染環境(防止環境污染);有利于保護害蟲的天敵(保障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5)禁止焚燒秸稈、利用人畜糞便和秸稈生產沼氣、垃圾發電、秸稈生產酒精等23.(1)沼澤凈化水源、蓄洪抗旱(2)圖三(或敦煌鳴沙山)?生物稀少(3)圖二(或蘇州拙政園);?觀賞;??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或其他合理答案);(4)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該生態系統很快就會變化,占優勢地位的農作物被雜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解:(1)濕地生態系統是在多水和過濕條件下形成的生態系統.沼澤是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以沼澤植物占優勢,動物的種類也很多.濕地具有凈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腎”;(2)圖三是敦煌鳴沙山,屬于荒漠生態系統,生態環境最惡劣,荒漠生態系統分布在干旱地區,那里烈日炎炎,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低于250毫米,氣候干燥,自然條件極為嚴酷,動植物種類十分稀少;(3)圖二是蘇州拙政園,屬于人工建造的生態系統,以觀賞植物為主題,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也屬于人工生態系統;(4)圖二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該生態系統很快就會變化,占優勢地位的農作物被雜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這說明該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小。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