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知道如何珍視自由和如何踐行平等。 2.理解依法行使權利的意義,能夠自覺在社會生活中踐行平等。 3. 正確認識自由和平等,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和平等觀,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構建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二、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重點: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 2.學習難點: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三.學習過程: 復習導入:重點知識回顧 : 回顧法治和自由的關系如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是什么? 學習過程 :合作學習,分小組問題探究: 1.P101運用你的經驗(小組討論) 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關規定,對田某的言行進行評價。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吸煙、酗酒、 曠課、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等行為。 (2)、田某的言行是 的。田某的行為違反了《 》和《義務教育法》的相關規定,沒有認真履行受教育和遵守法律法規的義務。如果不及時糾正,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犯罪。 我們應該遠離不良行為,珍惜受教育權利,做珍視自由的典范為。 2.怎樣珍視自由?(劃知識點) (1)、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 ,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 、 的法治意識。 3.P102 探究與分享 (1)請你評論唐某的言行。 (2)如果你是關某,面對此事你會怎么做? (1)唐某的行為是 ,侵犯了關某的 或者 ,屬于違法行為。 (2)可以找唐某協商道歉及賠償的事宜,如果唐某不同意,可以到 唐某。 4.P102 閱讀感悟 本欄目通過一則故事,引導我們感悟什么樣的生活才是自由的、快樂的,啟發我們 ,培養 ,敬畏法律,做到自覺遵紀守法,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快樂。 5.什么是特權?現實生活中的特權有哪些? 所謂特權,就是 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或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 6.怎樣踐行平等? (1)、踐行平等,就要 。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2)、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 。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3)、踐行平等,就要敢于 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4)、踐行平等,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 ,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 的社會制度。 7.P103探究與分享 陳云的言行對于我們踐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義? 陳云作為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率先垂范,帶頭遵紀守法,展現了一位中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他的事跡啟發我們制度面前 ,每個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權利和 ,領導干部也不允許搞特殊。 8.P103 探究與分享 結合三幅圖片,與同學交流生活在存在的就業歧視的事例。 三幅圖片都反映了生活中存在的 現象,分別是就業過程中的身高歧視、性別歧視和學歷歧視。 事例:應屆高校畢業生小A去某企業就業,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該企業以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為由,提出“試用期一年、試用期內無薪水、不繳納社會保險”這樣的歧視條款。 9.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有何危害?我們應該怎樣做? 危害:損害了公民的 ,違背了 的原則。 怎樣做:面對這些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10.P105 拓展空間 1、加深了對平等的認識,知道了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反對特權,學會依法同不平等行為作斗爭。 2、在家庭生活中: ①對待兄弟姐妹、父母長輩要文明有禮,互敬互愛,懂得尊重理解和換位思考; ②有事時可以召開家庭會議與家庭成員民主協商,人人享有發言權,事情大家說了算。 在學校生活中: ①要以誠待人, 不能自視清高,驕傲自大,不因家境、性格、身高、相貌、成績等因素歧視同學; ②與老師交往時要謙虛、恭敬、有禮貌,有問題時主動與老師溝通,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 11.課堂知識點總結. 能力提升:知識鞏固與應用 辨析題 材料:2017年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設立監察委員會,行使監察職權。將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監察廳(局)、預防腐敗局和人民檢察院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以及預防職務犯罪等部門的相關職能整合至監察委員會。今后,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將被這個新機構“盯緊”,它可以監督所有公務員的行為。 八年級學生小明看了此新聞說,以后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沒有自由了。請對小明的觀點進行辨析。 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這是因為: (1)法治與自由 , 。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只要在法律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其他自由權利都具有的。 (2)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要 ,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 ,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3)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要珍視自由,必須 。應自覺守法,應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圍和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4)監察委員會行使的 ,監督的是公職人員是否依法行使職權,并沒有限制他們的其他自由權利。 檢測練習:單項選擇題 1.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公民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告訴我們( ) A.先履行義務,后享有權利 B.先享有自由權利,后履行相關義務 C.權利必須行使,義務必須履行 D.正確行使自由權利,不能超越自由權利的界限 2.2017年11月22日,有10余名幼兒家長反映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喂不明白色藥片,并提供孩子身上有多個針眼的照片。涉事教師被北京警方刑拘。這警示( ) A.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我們的一切權利 B.珍視自由,就要反對一切對己不利的行為 C.公民應自覺守法,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D.珍視自由,就要敢于抵制一切對己不利的行為 3.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性別歧視等不平等現象。這些現象( ) ①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②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③司空見慣,可以聽之任之 ④違背了我國憲法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抑制不平等行為的原因是( ) A.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不平等現象 B.不平等現象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C.遇到不平等行為應據理力爭 D.遇到不平等行為必要時依法維權 5.漫畫《害人害己》中,在公共場所吸煙,會影響他人的身心健康,會受到人們的譴責。這告誡我們( ) A.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他人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B.公民行使權利不受任何限制 C.個人吸煙是個人自由,他人無權干涉 D.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忍就忍 6.隨著“互聯網+”戰略的實施,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更加便捷地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但與此同時,互聯網也成為某些造謠者肆意散播謠言的平臺,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影響了社會和諧與穩定。作為網民,我們應該( ) ①提高公民意識,增強辨別是非能力 ②樹立權利意識,堅持言論絕對自由 ③強化義務意識,堅持不信謠、不傳謠 ④珍視自由,自覺守法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 教學過程 :合作學習,分小組問題探究: 1.P101運用你的經驗(小組討論) 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關規定,對田某的言行進行評價。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吸煙、酗酒、 曠課、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等行為。 (2)、田某的言行是錯誤的。田某的行為違反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義務教育法》的相關規定,沒有認真履行受教育和遵守法律法規的義務。如果不及時糾正,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犯罪。 我們應該遠離不良行為,珍惜受教育權利,做珍視自由的典范為。 2.怎樣珍視自由?(劃知識點) (1)、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3.P102 探究與分享 (1)請你評論唐某的言行。 (2)如果你是關某,面對此事你會怎么做? (1)唐某的行為是濫用言論自由,侵犯了關某的名譽權或者人格尊嚴權,屬于違法行為。 (2)可以找唐某協商道歉及賠償的事宜,如果唐某不同意,可以到法院起訴唐某。 4.P102 閱讀感悟 本欄目通過一則故事,引導我們感悟什么樣的生活才是自由的、快樂的,啟發我們珍視自由,培養自律意識,敬畏法律,做到自覺遵紀守法,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快樂。 5.什么是特權?現實生活中的特權有哪些? 所謂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或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 6.怎樣踐行平等? (1)、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2)、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3)、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4)、踐行平等,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7.P103探究與分享 陳云的言行對于我們踐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義? 陳云作為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率先垂范,帶頭遵紀守法,展現了一位中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他的事跡啟發我們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每個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領導干部也不允許搞特殊。 8.P103 探究與分享 結合三幅圖片,與同學交流生活在存在的就業歧視的事例。 三幅圖片都反映了生活中存在的就業歧視現象,分別是就業過程中的身高歧視、性別歧視和學歷歧視。 事例:應屆高校畢業生小A去某企業就業,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該企業以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為由,提出“試用期一年、試用期內無薪水、不繳納社會保險”這樣的歧視條款。 9.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有何危害?我們應該怎樣做? 危害: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怎樣做:面對這些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10.P105 拓展空間 1、加深了對平等的認識,知道了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反對特權,學會依法同不平等行為作斗爭。 2、在家庭生活中: ①對待兄弟姐妹、父母長輩要文明有禮,互敬互愛,懂得尊重理解和換位思考; ②有事時可以召開家庭會議與家庭成員民主協商,人人享有發言權,事情大家說了算。 在學校生活中: ①要以誠待人, 不能自視清高,驕傲自大,不因家境、性格、身高、相貌、成績等因素歧視同學; ②與老師交往時要謙虛、恭敬、有禮貌,有問題時主動與老師溝通,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 11.課堂知識點總結. 能力提升:知識鞏固與應用 辨析題 材料:2017年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設立監察委員會,行使監察職權。將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監察廳(局)、預防腐敗局和人民檢察院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以及預防職務犯罪等部門的相關職能整合至監察委員會。今后,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將被這個新機構“盯緊”,它可以監督所有公務員的行為。 八年級學生小明看了此新聞說,以后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沒有自由了。請對小明的觀點進行辨析。 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這是因為: (1)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只要在法律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其他自由權利都具有的。 (2)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要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3)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要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應自覺守法,應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圍和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4)監察委員會行使的監督權,監督的是公職人員是否依法行使職權,并沒有限制他們的其他自由權利。 檢測練習:單項選擇題 1.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惫駲嗬c義務的一致性告訴我們( D ) A.先履行義務,后享有權利 B.先享有自由權利,后履行相關義務 C.權利必須行使,義務必須履行 D.正確行使自由權利,不能超越自由權利的界限 2.2017年11月22日,有10余名幼兒家長反映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喂不明白色藥片,并提供孩子身上有多個針眼的照片。涉事教師被北京警方刑拘。這警示( C ) A.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我們的一切權利 B.珍視自由,就要反對一切對己不利的行為 C.公民應自覺守法,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D.珍視自由,就要敢于抵制一切對己不利的行為 3.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性別歧視等不平等現象。這些現象( D ) ①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②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③司空見慣,可以聽之任之 ④違背了我國憲法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抑制不平等行為的原因是( B ) A.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不平等現象 B.不平等現象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C.遇到不平等行為應據理力爭 D.遇到不平等行為必要時依法維權 5.漫畫《害人害己》中,在公共場所吸煙,會影響他人的身心健康,會受到人們的譴責。這告誡我們( A ) A.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他人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B.公民行使權利不受任何限制 C.個人吸煙是個人自由,他人無權干涉 D.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忍就忍 6.隨著“互聯網+”戰略的實施,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更加便捷地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但與此同時,互聯網也成為某些造謠者肆意散播謠言的平臺,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影響了社會和諧與穩定。作為網民,我們應該( B ) ①提高公民意識,增強辨別是非能力 ②樹立權利意識,堅持言論絕對自由 ③強化義務意識,堅持不信謠、不傳謠 ④珍視自由,自覺守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