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學案-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學案4份,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學案-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學案4份,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2節 基因在染色體上
學案設計(一)
學習目標
1.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和實驗證據。
2.運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闡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
3.對果蠅雜交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驗證。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下面兩圖分別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和孟德爾分離定律中F1豌豆產生配子時遺傳因子的行為。基因和染色體都與生物的遺傳有關,請同學們觀察以下兩圖并思考:看得見的染色體與看不見的基因可能存在什么關系?
探究新知
探究一:薩頓的假說
[自主學習1]
閱讀教材薩頓假說的有關內容,思考并完成以下問題。
1.薩頓用蝗蟲細胞作材料發現基因和染色體行為的相似性,大膽推論是什么?
2.填寫下表:
基因的行為
染色體的行為
體細胞中的存在形式
配子中的存在形式
在體細胞中的來源
形成配子時的組合方式
推論:基因和染色體之間具有    關系?
  3.請用薩頓假說解釋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完成教材P30“思考·討論”。
[歸納總結1]
薩頓假說: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    關系。?
探究二: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自主學習2]
閱讀教材P30~31,回答下面的問題。
1.實驗材料:
摩爾根選用的實驗材料是什么?其優點有哪些?觀察圖2-9,雌、雄果蠅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有何異同?(介紹果蠅的染色體組成、性染色體特點)
2.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通過對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現象的思考回答:顯性性狀、隱性性狀分別是什么?結果中F2紅眼∶白眼出現3∶1的比例是否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你又發現什么新問題了嗎?
3.作出假說:
觀察圖2-8判斷控制白眼的基因可能在X還是Y染色體上?說明理由。假設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寫出果蠅可能的基因型:
紅眼雌蠅    、白眼雌蠅    、紅眼雄蠅    、白眼雄蠅    。?
4.運用假說對實驗現象的解釋:
從以上基因型中選出摩爾根實驗中所用果蠅的基因型,并寫出果蠅雜交實驗分析圖解。
5.演繹推理:
從遺傳圖解可以解釋實驗現象,說明摩爾根的解釋是正確的。但還不能證明白眼基因就在染色體上,摩爾根又通過測交的方法進一步驗證假設,如果你是摩爾根,你將如何設計?為什么?寫出摩爾根測交實驗的遺傳圖解。
6.驗證假說:測交實驗
摩爾根測交實驗的實驗結果是怎樣的?與你預測的結果是否相符?
7.得出結論:
摩爾根通過發現并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測交驗證最后得出了實驗結論:即基因在    上,摩爾根這種得出結論的方法叫    。?
8.進一步思考:人的體細胞只有23對染色體,攜帶的基因卻有幾萬個,基因與染色體可能有怎樣的對應關系呢?
一條染色體上有    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    排列。?
[歸納總結2]
1.基因在    ,一條染色體上有    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    排列。?
2.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時,采用的方法是    。其基本步驟包括    、    、    、    、    。?
探究三: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
[合作探究]
1.請以Aa為例,畫出細胞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圖,并討論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什么?
2.請以AaBb為例,畫出細胞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圖,并討論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什么?

課時檢測
1.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
B.DNA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C.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D.一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基因
2.
右圖所示,某生物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體的位置(不考慮互換和突變)可能是(  )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⑤和⑧上
D.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②和⑥上
3.基因型為AaXBY的綿羊,產生配子的名稱和種類是
(  )
A.卵細胞;XAB、XaB
B.卵細胞;AB、Ab
C.精子;AXB、AY、aXB、aY
D.精子;AB、aB
4.人的體細胞含有23對染色體,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次級精母細胞處于后期時(染色單體已分開),細胞內不含有(  )
A.44條常染色體+XX性染色體
B.44條常染色體+XY性染色體
C.44條常染色體+YY性染色體
D.兩組數目和形態相同的染色體
5.猴的下列各組細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體的是
(  )
A.受精卵和次級精母細胞
B.受精卵和初級精母細胞
C.初級精母細胞和雄猴的神經元
D.精子和雄猴的腸上皮細胞
6.果蠅的紅眼為伴X顯性遺傳,其隱性性狀為白眼。在下列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即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性別的一組是(  )
A.雜合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B.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C.雜合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D.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7.基因型為Mm的動物,在其精子形成過程中,基因為MM、mm、Mm的分開,分別發生在(  )
①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 ②初級精母細胞形成次級精母細胞時 ③次級精母細胞形成精細胞時 ④精原細胞形成精子時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8.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已知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那么,正常情況下該生物在減數分裂形成精子過程中,基因的走向不可能的是
(  )
  A.A與B走向一極,a和b走向另一極
B.A與b走向一極,a和B走向另一極
C.A與a走向一極,B與b走向另一極
D.A或a走向哪一極,B或b走向哪一極都是隨機的
9.人類的多指(A)對正常指(a)為顯性,屬于常染色體遺傳病。在一個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細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顯性基因A的是(  )
①神經細胞 ②成熟的紅細胞 ③初級性母細胞 ④次級性母細胞 ⑤肌肉細胞 ⑥成熟的性細胞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10.紅眼(R)雌果蠅和白眼(r)雄果蠅交配,F1全是紅眼,自交所得F2中紅眼雌果蠅121頭,紅眼雄果蠅60頭,白眼雌果蠅0頭,白眼雄果蠅59頭,則F2卵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
A.卵細胞:R∶r=1∶1 精子:R∶r=3∶1
B.卵細胞:R∶r=3∶1 精子:R∶r=3∶1
C.卵細胞:R∶r=1∶1 精子:R∶r=1∶1
D.卵細胞:R∶r=3∶1 精子:R∶r=1∶1
11.決定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其中R基因控制紅色,r基因控制白色,一只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紅眼雄果蠅雜交,其后代不可能出現的是(  )
A.紅眼雄果蠅
B.白眼雄果蠅
C.紅眼雌果蠅
D.白眼雌果蠅
12.
根據右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此圖為    果蠅的染色體圖解。此圖中有    對同源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是圖中的    。?
(2)此圖表示果蠅的原始生殖細胞經過減數分裂能產生    種染色體組合的配子。?
(3)寫出此果蠅的基因型:    。?
(4)果蠅的一個體細胞中性染色體上的W基因在    期形成兩個W基因。?
參考答案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基因可能就在染色體上。
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1]
1.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給下一代的,也就是說,基因在染色體上。
2.
基因的行為
染色體的行為
體細胞中的存在形式
成對存在
成對存在
配子中的存在形式
成單存在
成單存在
續表
基因的行為
染色體的行為
在體細胞中的來源
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形成配子時的組合方式
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推論:基因和染色體之間具有平行關系
  3.
[歸納總結1]
平行
[自主學習2]
1.果蠅。優點:個體小,易飼養,繁殖快;具有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果蠅體細胞中有4對染色體,3對是常染色體,1對是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在雌果蠅中是同型的,在雄果蠅中是異型的。
2.紅眼為顯性性狀,白眼為隱性性狀;3∶1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白眼果蠅為什么都是雄性的?
3.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如果位于Y染色體上,雜交實驗的F1不可能全部是紅眼果蠅。
XWXW或XWXw XwXw XWY XwY
4.
5.
6.測交后代:紅眼雌蠅126 紅眼雄蠅136 白眼雌蠅120 白眼雄蠅115
紅眼∶白眼=262∶235≈1∶1 與預測的完全相符
7.染色體 假說—演繹法
8.多 線性
[歸納總結2]
1.染色體上 多 線性
2.假說—演繹法 提出問題 作出假說 演繹推理 實驗驗證 得出結論
[合作探究]
1.
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或
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課時檢測
1.D 2.D 3.C 4.B 5.C 6.B 7.B 8.C 9.A
10.D 11.D
12.(1)雄 4 X、Y染色體 (2)2 (3)AaXWY (4)有絲分裂間
學案設計(二)
學習目標
1.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和實驗證據。
2.運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闡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
3.對果蠅雜交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驗證。
課前復習
1.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用蝗蟲細胞作材料,研究    的形成過程。他發現孟德爾假設的一對遺傳因子,也就是    ,它們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    的分離非常相似。?
2.薩頓推論:基因(遺傳因子)是由    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也就是說,基因就在    ,因為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    關系。具體表現在:(1)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    。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定的形態結構;(2)在體細胞中基因    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對的基因中的    個,同樣,也只有成對的染色體中的    條;(3)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    ,一個來自    。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    ,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Ⅰ的后期也是自由組合的。?
3.美國生物學家摩爾根通過雜交實驗發現,就果蠅紅眼與白眼這一對相對性狀來看,F1全為    眼,說明白眼對紅眼是隱性,F1中紅眼和白眼的數量比是3∶1,這樣的遺傳表現符合    ,表明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受    基因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狀的表現,總是與    相關聯。?
4.在同一時期,一些生物學家已經在一些昆蟲的細胞中發現了    染色體。果蠅的體細胞中有    對染色體,    對是常染色體,    對是性染色體。在雌果蠅中,這對性染色體是同型的,用    表示;在雄果蠅中,這對性染色體是異型的,用    表示。?
5.由于白眼的遺傳和    相關聯,而且與X染色體的遺傳相似,于是,摩爾根及其同事設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    染色體上,而    染色體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遺傳現象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后來,摩爾根等人又通過    等方法,進一步驗證了這些解釋。正是他們的工作,把一個特定的基因和一條特定的染色體——X染色體聯系起來,從而用實驗證明了    。摩爾根還發明了測定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的方法,并繪出了第一幅果蠅各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圖,同時也說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呈    。?
6.細胞遺傳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孟德爾所說的一對遺傳因子就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    ,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    。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    ,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    遺傳給后代。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    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
學習進階
一、薩頓的假說
1.基因位于染色體上,DNA也位于染色體上,1條染色體中有1個DNA分子,在細胞分裂時,DNA也復制,隨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DNA是脫氧核苷酸的長鏈。則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推斷基因與DNA長鏈的關系如何?
2.通過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是否一定是正確的呢?
二、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1.下圖為摩爾根的果蠅雜交遺傳圖解,請分析回答:
(1)紅眼性狀是    性狀,理由是      。?
(2)果蠅的紅眼、白眼遺傳表現符合    定律,判斷的依據是            。?
(3)通過觀察果蠅的雜交實驗,還能發現什么問題:    。?
(4)為什么白眼性狀的表現總是與性別相聯系,據此,摩爾根做出的假說是    。?
2.若控制果蠅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結合下圖,寫出紅眼雌性與白眼雄性的交配組合(用A、a表示紅眼和白眼)。
(1)若控制白眼的基因只在Y染色體上,則基因型組合為    。?
(2)若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染色體上,則基因型組合為    。?
(3)若控制白眼的基因只在X染色體上,則基因型組合為    。?
三、基因在染色體上
1.下圖是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黑蠅X染色體上一些基因的示意圖
(1)細胞中基因的數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染色體的數量。?
(2)細胞如何解決基因與染色體數量之間的矛盾:     。?
(3)許多的基因在染色體呈    排列。?
2.下圖是某生物細胞內染色體和基因的分布圖,①和②、③和④是兩對同源染色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屬于等位基因有        。?
(2)圖中非等位基因有        。?
(3)上述非等位基因中,能發生自由組合的是        。?
(4)不考慮交叉互換,該生物能產生    種配子,其種類是    。?
自我檢測
1.下列基因的遺傳不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是(  )
                  
A.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B.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C.一對性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D.位于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
2.果蠅的紅眼(R)對白眼(r)是顯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現用一對果蠅雜交,一方為紅眼,另一方為白眼,雜交后F1中雄果蠅與親代雌果蠅眼色相同,雌果蠅與親代雄果蠅眼色相同,那么親代果蠅的基因型為(  )
A.XRXR×XrY
B.XRXr×XrY
C.XrXr×XRY
D.XRXr×XRY
3.薩頓依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以下哪項不屬于他所依據的“平行”關系(  )
A.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都成對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對中的一個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中也自由組合
C.每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D.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定的形態結構
4.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分離
B.一對遺傳因子就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C.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D.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5.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
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C.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
D.同源染色體上相同位置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6.薩頓在研究蝗蟲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時,發現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下列說法不能說明這種關系的是(  )
A.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時,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
B.如果基因型為Aa的雜合子一條染色體缺失,則雜合子可能表現隱性性狀
C.基因型為Aa的雜合子形成配子時,基因數目減半,染色體數目也減半
D.基因型為XAYa的個體,A基因來自母方,a基因來自父方,X染色體來自母方,Y染色體來自父方
反思小結
1.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解釋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等位基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解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
參考答案
  課前復習略
學習進階
一、薩頓的假說
答案:1.基因是DNA長鏈的一個片段。
2.不是,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正確與否,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
二、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答案:1.(1)顯性 親本紅眼與白眼雜交,F1全為紅眼
(2)分離 F2中紅眼∶白眼=3∶1 (3)F2中白眼果蠅均為紅眼 (4)控制果蠅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
2.(1)XX×XYa (2)XAXA×XaYa (3)XAXA×XaY
三、基因在染色體上
1.(1)大于 (2)一條染色體上分布有多個基因 (3)線性 2.(1)A與a、B與b、C與c (2)A(a)和B(b)、A(a)和C(c)、B(b)和C(c) (3)A(a)和C(c)、B(b)和C(c)
(4)4 ABC、ABc、abC、abc
自我檢測
1.B 2.C 3.C 4.C 5.C 6.A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減數分裂
學案設計(一)
學習目標
1.簡述減數分裂的概念(發生范圍、實質和結果)。
2.闡明精子形成的大致過程。
3.說明減數第一次分裂與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特征。
4.區分精子與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5.學會判斷細胞分裂圖。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教材P18果蠅體細胞和配子的染色體圖,比較果蠅體細胞與配子中染色體組成及數目的不同,引導學生根據此圖提出能聯想到的問題。
1.有絲分裂的特征是什么?
2.圖中的配子是通過哪一種分裂方式產生的呢?
3.閱讀教材內容回答: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了幾次?細胞分裂了幾次?分裂前后細胞染色體數目如何變化?
探究新知
探究一:精子的形成過程
[合作探究1]閱讀教材P19~21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人和其他哺乳動物精子形成的場所是哪里?
2.精原細胞是一類什么細胞?其自身的增殖方式是哪種?
  3.什么叫同源染色體?
4.什么叫聯會?
5.什么叫四分體?互換發生在哪里?
[自主總結1]
1.過程:精原細胞(1個)    (  )    (  )    (  )    (  )?
  2.畫出精子的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圖(以4條染色體為例)。
3.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何時?
4.減數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實質是什么?
5.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實質是什么?
6.減數分裂各期染色體、DNA數量如何變化?(填表并用曲線圖表示)
間期
減數第一次分裂
減數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體數量變化(2n)
DNA數量變化(2n)
探究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自主學習1]
閱讀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畫出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圖(體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
[合作探究2]
討論并總結卵細胞與精子形成過程的不同點。
1.產生    細胞的數目不同?
一個精原細胞形成    個精子,而一個卵原細胞只形成    個卵細胞。?
2.細胞質分裂是否  ?
形成精子時每次分裂都是    ,而形成卵細胞時只有第一極體的分裂是    ,而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的分裂都是    。?
3.有無  ?
精子的形成    ,而卵細胞的形成    。?
探究三: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比較
[合作探究3]
分析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填寫下面表格。
比較項目
減數分裂
有絲分裂
母細胞
復制次數
分裂次數
子細胞染色體數
子細胞類型
同源染色體聯會
同源染色體分離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自主學習2]
說出下列各細胞處于何種分裂方式的什么時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自主總結2]
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圖像的判斷方法:
(1)先看同源染色體的行為。
若同源染色體聯會,則是    。?
若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則是    。?
若同源染色體分離移向兩極,則是    。?
(2)若無以上同源染色體的行為,再看染色體的其他變化。
若染色體散亂排列,有同源染色體(兩兩相同)則是    ,無同源染色體(奇數或偶數但不兩兩相同)則是    。?
若所有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體則是    ,無同源染色體則是    。?
若著絲粒裂開,染色體增倍并移向兩極,有同源染色體則是    ,無同源染色體則是    。?
課時檢測
1.某生物的體細胞中含有42條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細胞內含有的染色單體、染色體和DNA分子數依次是(  )
                  
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
2.下列關于四分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一個四分體含四個染色單體
B.出現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C.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可互換
D.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都能形成四分體
3.下列一定屬于同源染色體的是(  )
A.形狀和大小都相同的兩條染色體
B.著絲粒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C.減數分裂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D.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的兩條染色體
4.下列關于DNA分子和染色體數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絲分裂前的間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因DNA復制而加倍
B.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DNA分子數目因染色體著絲點分裂而加倍
C.減數第一次分裂后,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因同源染色體分離而減半
D.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細胞中染色體與DNA分子數目始終不變
5.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含有與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是(  )
A.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B.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C.減數分裂前的間期
D.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
6.下圖是某種生物的精細胞,可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7.精原細胞增殖的方式是(  )
A.減數分裂
B.有絲分裂
C.無絲分裂
D.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8.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是(  )
A.同時發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時發生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C.同時發生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
D.分離發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自由組合發生于減數第二次分裂
9.人的體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在其形成配子的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細胞內四分體的數量是(  )
A.184個
B.92個
C.46個
D.23個
10.若a和a',b和b',c和c'為同源染色體,來自同一精原細胞的精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無互換)是(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11.如果用A和B分別代表精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DNA數,則初級精母細胞中的染色體和DNA分別是
(  )
A.2A和3B
B.2A和4B
C.4A和4B
D.4A和2B
12.下圖甲、乙、丙、丁四圖分別表示某種生物(假定只含有兩對染色體)的四個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表示    分裂    期,判斷的依據是    。?
(2)乙圖表示    分裂    期,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是    細胞。?
(3)丙圖表示    分裂    期,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    個DNA分子。?
(4)丁圖表示    分裂    期,該細胞中有    對同源染色體,    條染色體,    條染色單體,    個DNA分子。?
13.下圖表示某種高等生物(含2對染色體)的幾個正在分裂的細胞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所示的是    (填“動物”或“植物”)的細胞分裂。A圖表示    時期,此細胞稱為    細胞。此細胞中有    對同源染色體,有    條染色單體。此時,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是    。該圖細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子細胞中有染色體    個,DNA分子    個。?
(2)B圖表示的是    期,此細胞中含有    對同源染色體,有    條染色單體,此細胞分裂后產生的子細胞是    細胞。?
(3)C圖表示    期,此細胞有    對同源染色體,該細胞染色體數有    條,DNA有    個。此時,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是  。若此圖表示次級精母細胞,則分裂結束后的子細胞是  細胞。?
14.下列是有關細胞分裂的問題。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2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圖2中    細胞處于圖1中的BC段,圖2中    細胞處于圖1中的DE段。?
(3)就圖2中乙分析可知,該細胞含有    條染色單體,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為    ,該細胞處于    分裂的    期,其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    。?
參考答案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1.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結果形成兩個與親代染色體數目相同的細胞。
2.減數分裂。
3.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分裂后成熟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1]
1.睪丸。
2.體細胞。有絲分裂。
3.減數分裂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4.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5.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作四分體。互換發生在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自主總結1]
1.初級精母細胞 1個 次級精母細胞 2個 精細胞 4個 精子 4個
  2.
  3.減數第一次分裂。
4.聯會、出現四分體,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兩側,同源染色體分離。同源染色體分離。
5.無同源染色體,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著絲粒分裂。著絲粒分裂。
6.
間期
減數第一次分裂
減數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體數量變化(2n)
2n
2n
2n
2n
n
n
n
2n
n
DNA數量變化(2n)
2n→4n
4n
4n
4n
2n
2n
2n
2n
n
  [自主學習1]
[合作探究2]
1.子 4 1
2.均分 均分 均分 不均分
3.變形 有變形 無變形 
[合作探究3]
比較項目
減數分裂
有絲分裂
母細胞
性原細胞
體細胞(受精卵)
復制次數
一次
一次
分裂次數
兩次
一次
子細胞染色體數
比母細胞減半
與母細胞相同
子細胞類型
生殖細胞
體細胞
同源染色體聯會


同源染色體分離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自主學習2]
①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②有絲分裂中期 ③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④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⑤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⑥有絲分裂后期 ⑦有絲分裂后期 ⑧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自主總結2]
(1)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2)有絲分裂前期 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 有絲分裂中期 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絲分裂后期 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課時檢測
1.B 2.D 3.C 4.C 5.B 6.C 7.B 8.A 9.D
10.A 11.B
12.(1)減數第二次 中 無同源染色體,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2)有絲 中 體 (3)有絲 后 4 4 (4)減數第一次 中 2 4 8 8
13.(1)動物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 初級精母 2 8 同源染色體分離 2 4 (2)有絲分裂后 4 0 體 (3)減數第二次分裂后 0 4 4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精
14.(1)DNA復制(或染色體復制) 著絲粒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減數第一次 后 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學案設計(二)
學習目標
1.簡述減數分裂的概念(發生范圍、實質和結果)。
2.闡明精子形成的大致過程。
3.說明減數第一次分裂與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特征。
4.區分精子與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5.學會判斷細胞分裂圖。
課前復習
1.當孟德爾向人們揭示遺傳規律的時候,細胞學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德國動物學家魏斯曼從理論上預測:在精子和卵細胞成熟的過程中,必然有一個特殊的過程使    ;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染色體數目得以    。實際上這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有絲分裂,叫作    。?
2.高等動植物細胞的減數分裂發生在    內。人和其他哺乳動物的精子是在    中形成的,睪丸里有許多彎彎曲曲的    ,曲細精管中有大量    。精原細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細胞,通過    進行增殖,每個精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都與體細胞的    。當雄性動物性成熟時,睪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細胞就開始進行    。在減數分裂前,每個精原細胞的染色體復制    次,而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連續分裂    次,最后形成    個精細胞。這兩次分裂分別叫作    和    。精細胞再經過    ,就形成了成熟的雄性生殖細胞——精子。?
3.在減數分裂前的    期,一部分精原細胞的體積增大,染色體復制,成為    。復制后的每條染色體都由兩條    的姐妹染色單體構成,這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由同一個著絲粒連接。?
4.減數分裂Ⅰ開始不久,初級精母細胞中原來分散的染色體縮短變粗并    。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作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作    。由于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因此,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作    。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常發生纏繞,并    。?
5.隨后,各對同源染色體排列在    ,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都附著在紡錘絲上。不久,在紡錘絲的牽引下,配對的兩條同源染色體彼此    ,分別向細胞的兩極移動。這樣,細胞的每極只得到各對同源染色體中的    條。在兩組染色體到達細胞的兩極后,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就分裂成了    個次級精母細胞。?
6.在這次分裂過程中,由于    ,并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使得每個次級精母細胞只得到初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總數的    。因此,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    。?
7.減數分裂Ⅰ與減數分裂Ⅱ之間通常沒有    ,或者間期時間很    ,染色體    。在減數分裂Ⅱ中,每條染色體的    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這兩條染色體分別向細胞的兩極移動,并且隨著細胞的分裂進入兩個子細胞。這樣,在減數分裂Ⅰ中形成的    個次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Ⅱ,就形成了四個    。與初級精母細胞相比,每個精細胞中都含有    的染色體。?
8.減數分裂后,精細胞要經過    才能成為精子。精子呈    狀,分頭部和尾部,頭部含有    ,尾長,能夠擺動。?
學習進階
一、減數分裂相關概念辨析
下圖所示為減數分裂某時期的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染色體有    條、染色單體    條、DNA分子    個。?
(2)圖示染色體中屬于同源染色體的有    ,屬于非同源染色體的有    。?
(3)圖中的a與a'的關系是    ,a與b的關系是    。?
(4)圖中發生的現象叫    ,形成的結構叫    ,圖示中包括    個類似的結構。?
(5)在此時期,細胞中染色體還能發生何種變化?
二、精子的形成過程
1.下圖為雄性動物體內減數分裂的過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該過程發生的器官是    。?
(2)圖中A、C、G分別表示的細胞是:A    ,C    ,G    。?
(3)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的時期是    ,對應過程    。姐妹染色單體消失發生的時期是    ,對應過程    。?
(4)細胞B、C中    (填“有”或“沒有”)同源染色體,    (填“有”或“沒有”)姐妹染色單體。?
(5)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細胞B與C、D與E的染色體組成是否相同?
2.下圖為精子的形成過程細胞圖像。請分析回答。
(1)根據精子的形成過程,對上述細胞圖像進行正確的排序:    。?
(2)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復制發生的時間是    。?
(3)圖中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    ,含染色單體細胞有    。?
(4)減數分裂Ⅰ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減數分裂Ⅱ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
三、減數分裂過程中相關物質的變化
1.下圖為根據減數分裂過程繪制的染色體與核DNA數目的變化,請分析回答。
(1)BC段核DNA數目的加倍發生的時期是    ,原因是    。?
(2)DE段和GH段,核DNA數目都減半,原因分別是:DE    ,GH    。?
(3)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發生在染色體變化曲線的    段。?
(4)染色體第一次減半發生在染色體變化曲線的    段,原因是    。?
(5)ff'段染色體數目暫加倍到與體細胞相同,原因是    。?
2.下圖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中DNA數目變化的曲線,請分析回答。
(1)bc段變化的原因是    。?
(2)cd段可包含減數分裂的時期有    。?
(3)de段變化的原因是    。?
自我檢測
1.在精子形成過程中,能發生聯會的細胞是(  )
                  
A.精原細胞
B.初級精母細胞
C.次級精母細胞
D.精細胞
2.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沒有染色單體的時期是(  )
A.減Ⅰ后期
B.減Ⅱ后期
C.減Ⅱ前期
D.分裂間期
3.下圖是某動物細胞分裂的一組圖像,屬于減數分裂的選項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原因是
(  )
A.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B.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
C.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D.染色體復制及著絲粒分裂
5.下圖1表示某動物精原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該對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交叉互換,結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個精細胞。這四個精細胞中,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
A.①與②
B.①與③
C.②與③
D.②與④
6.在二倍體生物中,存在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  )
①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 ②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 ③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 ④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  )
A.間期
B.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C.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D.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8.下圖中,甲、乙、丙、丁分別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2n)進行減數分裂的不同時期,其中a表示細胞數目。請判斷b、c、d依次代表(  )
A.核DNA分子數、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
B.染色體數、核DNA分子數、染色單體數
C.核DNA分子數、染色單體數、染色體數
D.染色單體數、染色體數、核DNA分子數
反思小結
1.關注同源染色體的三個易錯點
(1)同源染色體的形態、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體細胞中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X染色體較大,Y染色體較小。
(2)著絲粒分裂后,染色單體變成的染色體盡管大小、形狀相同,但不叫同源染色體,這兩條染色體是經復制形成的,其上的基因相同,若不同則可能是由基因突變或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造成的。
(3)同源染色體的存在:體細胞中也存在同源染色體,只是在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出現聯會、分離等現象。
2.辨析減數第一次分裂與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區別
 名稱項目 
減數第一次分裂
減數第二次分裂
著絲粒
不分裂
分裂
染色體
2n→n,減半
n→2n→n,不減半
DNA數目
4n→2n,減半
2n→n,減半
染色體主要行為
同源染色體聯會、分離
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同源染色體


參考答案
  課前復習 略
學習進階
一、(1)4 8 8 (2)A與B、C與D A與C、A與D、B與C、B與D (3)復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單體 非姐妹染色單體 (4)聯會 四分體 2 (5)在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可發生片段的交換。
二、1.(1)睪丸 (2)初級精母細胞 次級精母細胞 精細胞 (3)減數分裂Ⅰ 甲 減數分裂Ⅱ 乙 (4)沒有 有 (5)細胞B與C的染色體組成不同,而細胞D與E的染色體組成相同。 2.(1)8→3→4→6→5→2→7→1 (2)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 (3)3、4、6、8 2、3、4、5、6
(4)同源染色體分離 染色體著絲粒分裂
三、1.(1)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 DNA分子的復制 (2)減數分裂Ⅰ末期,同源染色體分開并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導致子細胞核內DNA數目減半 減數分裂Ⅱ末期,分開后的姐妹染色單體成為染色體,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導致核DNA數目減半 (3)cd (4)de 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導致子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 (5)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導致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2.(1)DNA復制,染色單體形成 (2)減數分裂Ⅰ前、中、后、末期和減數分裂Ⅱ前、中期 (3)減數分裂Ⅱ后期著絲粒一分為二,染色單體消失,每條染色體中只含有1個DNA分子
自我檢測
1.B 2.B 3.C 4.C 5.C 6.A 7.D 8.A二 受精作用
學案設計(一)
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點和意義。
2.理解受精作用的實質。
3.嘗試建構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和行為的變化模型。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同卵雙胞胎、三胞胎,他們是怎樣形成的呢?是一個卵細胞和多個精子結合而成的嗎?
  探究新知
探究一:受精作用
[自主學習]
(一)帶著以下5個問題,觀看動畫視頻,初步了解受精作用。
1.受精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哪幾個過程?
2.一個卵細胞能和多個精子結合嗎?為什么?
3.受精作用僅僅是精子細胞膜和卵細胞膜之間的融合嗎?
4.受精作用的實質到底是什么?
5.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后染色體數目有何變化?
(二)再通過以下5個問題,進一步深入理解受精作用:
1.為什么說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2.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這種說法對嗎?
3.遺傳物質DNA存在于細胞的什么部位?
4.受精卵中的DNA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5.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繁殖時,如何保證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
總結:
受精卵核內的遺傳物質由精子和卵細胞各提供    ,但細胞質中遺傳物質幾乎全部是由    提供,因此后代某些性狀更像母方。?
(三)我們學習了受精作用,其有什么意義?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7最后一段,歸納出受精作用的意義。
探究二: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展示不同顏色鸚鵡的圖片,提問:既然子代都是從雙親處各獲得了一半的染色體,那為什么會出現“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現象呢?同樣的精(卵)原細胞會產生不同的配子嗎?
[合作探究1]
小組合作,嘗試建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
基本方法和要求:每組6人利用課前準備的硬紙、不同顏色的毛線、雙面膠、刀子等材料合作完成(提示:用毛線做染色體的臂,繩子打結做成著絲點,用雙面膠固定在背景硬紙上。)同時需要注意模型的科學性并控制好時間。
步驟一:用彩色毛線等材料,在硬紙上畫一個足夠大的細胞的輪廓,在輪廓里做一個具有1對同源染色體(臂長為6
cm)的初級性母細胞(四分體時期),并寫出細胞名稱。
步驟二:討論制作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在細胞輪廓中做出相應的染色體,并寫出細胞名稱和所處時期。
步驟三:在細胞輪廓中做出該細胞經減數第一次分裂而成的2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并寫出細胞名稱。
步驟四:在細胞輪廓中做出經減數第二次分裂而成的4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并寫出細胞名稱。
小組合作完成,到講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步驟五:在步驟一的細胞中加做1對同源染色體(臂長為3
cm),并完成后面多個細胞因此而發生的變化。
步驟六:再增加1對同源染色體,結果會怎樣呢?
【歸納總結】小組合作討論完成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類型表,并建構數學模型。
同源染色體對數
1
2
3
……
n
配子類型的種類
2
4
8
……
2n
  如果考慮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種類會    ,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產生的原因是 。?
探究三: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
[合作探究2]
你能想辦法模擬一下配子之間的受精作用嗎?是不是只有一種結果?
1.如果前后兩個小組合作,將一個組產生的作為雌配子、另一個小組產生的作為雄配子的話,你會有什么新的發現?
2.現在你了解為什么“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了嗎?
3.結合下圖解釋:為什么有性生殖在生物的進化中體現出了優越性?
課時檢測
1.動物的受精過程包括下列基本步驟,其受精作用的實質在于(  )
                  
A.精子與卵細胞的互相識別
B.精子頭部侵入體細胞內
C.卵細胞形成受精膜
D.卵細胞的細胞核和精子的細胞核互相融合
2.同種生物的染色體是相對恒定的,這是由下列哪項生理過程決定的(  )
A.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B.有絲分裂和受精作用
C.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D.減數分裂
3.正常情況下,受精作用不會導致(  )
A.雙親遺傳物質在受精卵內重組
B.有性生殖細胞結合后成為體細胞
C.受精卵內的染色體數目是親代體細胞的兩倍
D.受精卵內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4.下面是水稻花粉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的幾個步驟,其正確順序是(  )
①聯會 ②同源染色體分離 ③互換 ④染色體復制 ⑤細胞質分裂
A.④③①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①③⑤
D.①④②③⑤
5.進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如下圖所示,圖中①、②和③過程分別表示(  )
A.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B.有絲分裂,受精作用和減數分裂
C.受精作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D.受精作用,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
6.下列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中,正確的是(  )
①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主要來自染色體 ②受精卵中的細胞質主要來自卵細胞 ③受精時精子全部進入卵細胞中 ④精子和卵細胞的染色體合在一起成為4N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圖所示,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受精過程就是指Ⅰ+Ⅱ的過程
B.Ⅲ所示過程不可能有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是通過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進行的
C.有性生殖實現了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增強了生物的變異性
D.由于受精作用的出現,加快了生物進化的進程
8.一個含有Aa、Bb、Cc三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4個精子,這四個精子的染色體組成可能是
(  )
A.BbC Bbc AaC Aac
B.ABc ABC aBC ABC
C.ABc abC ABc abC
D.ABC abc aBC Abc
9.精原細胞中含有Aa、Bb、Cc三對同源染色體的一種動物,理論上其減數分裂形成含ABC染色體的精子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16
10.下圖是高等動物的生殖發育周期圖解(2N、N表示染色體數),試回答以下問題。
(1)由成體開始到受精卵的形成需要經過[ ]    和[ ]    過程。?
(2)A過程發生在植物的    中,哺乳類動物的    中。?
(3)受精卵經    和    最終發育為成體。此過程的細胞分裂方式為    ,從而保持了親子代之間        。?
(4)A、B兩過程對于人類的遺傳和變異的重要意義是          ,其原因是         。?
參考答案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略。
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
(一)1.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細胞的細胞膜發生復雜的生理反應以阻止其他精子再進入;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
2.不能,有防止其他精子進入的反應。
3.不是。受精作用通過卵細胞和精子細胞膜相互識別、融合后,還會經歷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細胞核的融合。
4.精子的細胞核和卵細胞的細胞核之間的融合。
5.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
(二)1.受精卵是精卵結合的產物,含有兩個染色體組,一個來自精子,一個來自卵細胞,這兩套染色體組中形態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體稱為同源染色體,所以說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2.對。
3.細胞核、細胞質的線粒體,植物還存在于葉綠體中。
4.不對;受精卵的線粒體中也有DNA,它們主要來自卵細胞。
5.減數分裂使染色體數目減半,受精作用使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原來的數目,從而使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保持恒定。
總結:一半 卵細胞
(三)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歸納總結]
增多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互換
[合作探究2]
1.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
2.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具有多樣性,加上配子的隨機結合,導致受精卵具有多樣性,進而導致雙親的后代具有多樣性,就出現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現象。
3.受精卵中的DNA有的來自父方,有的來自母方,因此,由受精卵發育成的個體,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強的生活能力;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和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增加了配子的多樣性,再加上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的隨機性,導致后代呈現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所以有性生殖在生物的進化中體現出了優越性。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課時檢測
1.D 2.C 3.C 4.B 5.C 6.A 7.A 8.C 9.C
10.(1)A 減數分裂 B 受精作用
(2)雌蕊、雄蕊 睪丸、卵巢
(3)細胞分裂 細胞分化 有絲分裂 遺傳性狀的穩定性
(4)保持人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恒定性,對人的遺傳和變異有重要意義 子代接受了父母雙方的遺傳物質
學案設計(二)
  一、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1.減數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的    。?
(1)一個含n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的精子類型有2種;
(2)一個含n對同源染色體的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的卵細胞類型有1種;
(3)體細胞含有n對同源染色體的生物個體,經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類型有2n種。
2.四分體時期有非姐妹染色單體的    。?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
2.(1)過程:在受精作用進行時,通常是    的頭部進入卵細胞,    留在外面。與此同時,    會發生復雜的生理反應,以阻止    再進入。    進入    后不久,    就與    融合,使彼此的    會合在一起。?
(2)實質:精子和卵細胞的      相融合,彼此的     會合。?
3.結果:受精卵中的    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一半染色體來自    ,另一半來自    。?
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1)就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證了每種生物前后代      的恒定,維持了生物遺傳的     。?
(2)有性生殖導致同一雙親的后代具有     ,這種多樣性有利于生物   多變的環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    ,體現了     的優越性。因此,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生物的        ,都是十分重要的。?
5.有性生殖后代多樣性原因
(1)配子的多樣性:減Ⅰ前期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      ;減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      。?
(2)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具有       。?
思考:受精卵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DNA數目也是如此嗎?
三、練習題
1.下列關于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共同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染色體復制一次,著絲粒分裂一次
B.染色體和DNA均等分配
C.細胞質和細胞核物質均等分配
D.同一生物的不同細胞分別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染色體和DNA數目均與分裂前的細胞相同
2.在顯微鏡下觀察動物組織切片,發現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有的是體細胞的一半,有的是體細胞的2倍,該切片取自(  )
A.人的小腸小皮
B.家兔胚胎
C.綿羊肝臟
D.牛卵巢
3.僅考慮核DNA,下列人體細胞中染色體數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
A.初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
B.精原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
C.卵原細胞和卵細胞
D.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
4.下列a~d為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部分變化示意圖,按照精原細胞產生精子過程的變化順序進行排列,正確的是(  )
A.a→c→d→b
B.b→c→d→a
C.c→b→d→a
D.d→b→c→a
5.人體下列細胞中,一般含有同源染色體的一組是
(  )
①口腔上皮細胞 ②精原細胞 ③次級精母細胞 ④成熟紅細胞 ⑤心肌細胞
A.①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6.某動物的精子中有染色體16條,則在該動物的初級精母細胞中存在染色體數、四分體數、染色單體數、DNA分子數分別是(  )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7.下圖所示為某動物卵原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情況,該卵原細胞經減分裂產生3個極體和1個卵細胞,其中一個極體的染色體組成是1、3,則卵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是(  )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8.下列符號代表精子的染色體,a和a'、b和b'、c和c'為同源染色體,下列來自同一精原細胞的精子是(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9.下圖表示人體某一個細胞的分裂過程,細胞核中染色體數(陰影部分)和DNA分子數(無陰影部分)在A、B、C、D中4個不同時期的統計數據。則同源染色體發生分離的時期是(  )
10.(多選)下圖表示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據圖分析可得出(  )
A.a階段為有絲分裂、b階段為減數分裂
B.L→M點所示過程為受精作用,細胞膜的流動性與該過程有關
C.GH段和RP段,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數是相等的
D.MN段發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11.下圖是同一種生物三個不同時期的細胞分裂圖,請據圖回答。
(1)圖A屬            期。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   條染色單體。?
(2)圖B處于             期,此細胞的名稱是          。此細胞分裂后的子細胞叫作         。?
(3)圖C處于             時期,此細胞的名稱是         ,它分裂后得到的細胞為        。?
(4)A、C兩圖中染色體數之比為      ,DNA數量之比為      。?
參考答案
  一、1.自由組合 2.互換
二、1.受精作用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
2.(1)精子 尾部 卵細胞的細胞膜 其他精子 精子的頭部 卵細胞 精子的細胞核 卵細胞的細胞核 染色體 (2)細胞核 染色體
3.染色體 父方 母方
4.(1)染色體數目 穩定性 (2)多樣性 適應 進化 有性生殖 遺傳和變異
5.(1)交叉互換 自由組合 (2)隨機性
三、1.A 2.D 3.D 4.C 5.D 6.A 7.C 8.D
9.B 10.ABD
11.(1)減數第一次分裂前 4 8
(2)減數第一次分裂后 初級精母細胞 次級精母細胞
(3)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級卵母細胞 卵細胞、極體
(4)1∶1 2∶1第3節 伴性遺傳
學案設計(一)
學習目標
1.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2.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規律。
3.舉例說出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首先觀察紅綠色盲檢查圖,辨認、識圖,并閱讀教材P34的問題探討,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為什么人類的紅綠色盲與抗維生素D佝僂病在遺傳表現上總是和性別相聯系呢?
2.為什么兩種遺傳病與性別關聯的表現又不相同呢?
探究新知
探究一:人類紅綠色盲癥的研究
[自主學習1]
下圖是一個紅綠色盲家系圖,觀察分析并思考以下問題。
1.紅綠色盲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在家族的傳遞中有什么特點?
2.家系圖中患病者是哪種性別?說明紅綠色盲遺傳與什么有關?
3.Ⅰ代1號是否將自己的紅綠色盲基因傳給了Ⅱ代2號?這說明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Y染色體上?
4.為什么Ⅱ代3號和5號有色盲基因而沒有表現出色盲癥?
5.從圖中看出,紅綠色盲患者都是男性,請問女性有沒有可能患色盲?
[合作探究1]
分組合作,對下面的問題進行討論、辨析和探究。
1.請寫出人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色盲基因用b表示)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型
  2.依據上表,基因型不同的男女婚配方式共    種。?
  3.請完成以下遺傳圖解:
①女性正常×男性色盲  ②女性攜帶者×男性正常
③女性攜帶者×男性色盲  ④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4.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染色體組成考慮,為什么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2)分別觀察四個圖解中的所有男性色盲患者,回答男性的色盲基因有什么傳遞特點?
來自    ,傳給    。?
(3)分析第4個圖解回答:瑪麗是一個漂亮的姑娘,但她是色盲,現在她和正常人丈夫大衛想要孩子。假如你是醫生,你會建議他們生男孩還是女孩呢?請解釋理由。
(4)瑪麗的親屬還有誰一定是色盲?為什么?
5.綜合以上四個問題,總結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
探究二:其他遺傳病的研究
[自主學習2]
閱讀教材P37~38,回答下列問題。
1.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方式是什么?
2.下圖為外耳道多毛癥遺傳系譜圖,分析圖示判斷,外耳道多毛癥的基因最有可能位于哪條染色體上?有什么遺傳特點?
外耳道多毛癥
3.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怎樣的?
[合作探究2]
1.寫出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正常和患病的基因型與表型(抗維生素D佝僂病基因用D表示)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型
  2.對比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特點,總結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
3.歸納人類的五種遺傳病及判斷方法:
遺傳病名稱
特點
病例
  4.判斷下圖最可能的遺傳方式:
課時檢測
1.一男孩患紅綠色盲,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視覺都正常。推斷其色盲基因來自(  )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2.關于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正確的預測是(  )
A.父親是色盲,則女兒一定是色盲
B.母親是色盲,則兒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是色盲,則孫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是色盲,則外孫女一定是色盲
3.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有一個白化病色盲的兒子,理論上計算,他們的女兒與其母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
A.0
B.1/2
C.1/4
D.4/4
4.人類的遺傳病中,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妻子表現正常;乙家庭中,夫妻表現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紅綠色盲,從優生學的角度考慮。甲、乙家庭應分別選擇生育(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5.一個色盲女子與一個正常男子結婚,其子女中(  )
A.兒子全正常
B.女兒全正常
C.兒子半數正常
D.女兒半數正常
6.男性患病,則母親和女兒必全患病,這種遺傳方式為
(  )
A.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C.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D.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7.一對表型正常的夫婦,有一個白化病及色盲的男孩和一個表現正常的女孩。這個女孩基因型為純合子的概率是(  )
A.1/2
B.1/3
C.1/6
D.1/8
8.血友病的遺傳屬于伴性遺傳,某男孩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該家族中傳遞的順序是(  )
A.外祖父→母親→男孩
B.外祖母→母親→男孩
C.祖父→父親→男孩
D.祖母→父親→男孩
9.果蠅紅眼(W)對白眼(w)是顯性。將父本為白眼的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后代中紅♀、紅♂、白♀、白♂各為25%。其親本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  )
A.WW×ww
B.ww×ww
C.XWXW×XwY
D.XWXw×XwY
10.血友病屬于伴性遺傳,苯丙酮尿癥屬于常染色體遺傳。一對表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一個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癥的男孩。如果他們再生一個女孩,表型正常的概率是
(  )
A.9/16
B.3/4
C.3/16
D.1/4
11.下圖中4、6、7為色盲,7號色盲基因來自(  )
A.1號
B.2號
C.4號
D.3號
12.一正常女性與一色盲男性婚配,生了一個白化病色盲的女孩。這對夫婦的基因型(  )
A.AaXBXb、AaXBY
B.AaXBXb、aaXbY
C.AAXBXb、AaXbY
D.AaXBXb、AaXbY
13.下圖是人類某種病的系譜圖(該病受一對基因控制),則其最可能的遺傳方式是(  )
A.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B.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C.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D.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14.在下列四個圖中,只能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病是(  )
15.A、B兩個家庭的色盲遺傳系譜如下圖所示,A家庭的母親和B家庭的父親是色盲患者,這兩個家庭由于某種原因調換了一個孩子,請確定調換的兩個孩子是(  )
A.1和3
B.2和6
C.2和5
D.2和4
16.下圖是患甲種病(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和乙種病(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兩種病遺傳的系譜圖。據回答下列問題。
(1)甲種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為    基因。?
(2)從系譜圖上可能看出甲病的遺傳特點是    ;子代患病,則親代之一必    ;若Ⅱ5與一正常人婚配,則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為    。?
(3)如果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攜帶者,則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為    性基因。Ⅰ2的基因型為    。Ⅲ2的基因型為    。?
參考答案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1.因為控制他們性狀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作伴性遺傳。
2.因為它們的遺傳方式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遺傳特點。
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1]
1.隱性基因,隔代遺傳。
2.男性,說明紅綠色盲的遺傳與性別有關。
3.否,說明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4.因為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而紅綠色盲基因是隱性基因,Ⅱ代的3號和5號都有一個正常基因。
5.有,若女性有兩個色盲基因時,就患色盲。
  [合作探究1]
1.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型
正常
正常(攜帶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2.6種。
3.①



4.(1)男性只要有一個色盲基因就患病,而女性需要同時具有兩個色盲基因才患病。
(2)母親 女兒
(3)最好生女孩。因為他們的孩子中女孩一定正常,而男孩一定患病。
(4)瑪麗的父親。瑪麗的兩個色盲基因有一個來自父親,故父親一定患病。
5.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以后只能傳給女兒;③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
[自主學習2]
1.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2.位于Y染色體上,只有男性患病,且是通過父傳子,子傳孫的方式遺傳的。
  3.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與人類、果蠅的正好相反,雌性有兩條異型性染色體(ZW),雄性有兩條同型性染色體(ZZ)。
[合作探究2]
1.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型
患病
患病
正常
患病
正常
  2.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癥較輕;②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③世代連續遺傳。
3.
遺傳病名稱
特點
病例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①無性別差異②致病基因隱性純合發病
白化病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①無性別差異②含致病基因即患病
多指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以后只能傳給女兒③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
人類紅綠色盲癥、血友病
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癥較輕②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③世代連續遺傳
抗維生素D佝僂病
伴Y染色體遺傳病
①患者都是男性②父傳子、子傳孫
外耳道多毛癥
  4.圖1: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圖2: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圖3: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圖4: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課時檢測
1.B 2.B 3.C 4.C 5.B 6.C 7.C 8.B 9.D
10.B 11.A 12.D 13.B 14.C 15.C
16.(1)常 顯性 (2)世代連續遺傳 患病 1/2 (3)X 隱 aaXbY AaXbY
學案設計(二)
學習目標
1.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2.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規律。
3.舉例說出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課前復習
1.人類的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表現與果蠅眼睛顏色的遺傳非常相似,決定它們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在遺傳上總是和    相關聯,這種現象叫作    。?
2.人類的性別由    決定,女性的一對性染色體是同型的,用    表示;男性的一對性染色體是異型的,用    表示。人類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無論大小還是攜帶的基因    都有差別。X染色體攜帶著許多個基因,Y染色體只有X染色體大小的1/5左右,攜帶的基因比較    。所以許多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沒有相應的    。?
3.如果色覺正常的女性純合子和男性紅綠色盲患者結婚,在他們的后代中,兒子的色覺都    ;女兒雖表現正常,但由于從父親那里得到了一個紅綠色盲基因,因此都是紅綠色盲基因的    。如果女性紅綠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和色覺正常的男性結婚,在他們的后代中,兒子有    正常,    為紅綠色盲;女兒都不是色盲,但有    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如果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和男性紅綠色盲患者結婚,在他們的后代中,兒子和女兒各有    為紅綠色盲。如果女性紅綠色盲患者和色覺正常的男性結婚,在他們的后代中,兒子均為    ,女兒均為    。?
4.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的遺傳特點是:患者中男性遠    女性;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從    那里傳來,以后只能傳給    。抗維生素D佝僂病就是一種伴X染色體    性遺傳病。當女性的基因型為XDXD、XDXd時,都是患者,但后者比前者發病    。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只有一種情況,即XDY,發病程度與XDXD相似。因此,位于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的遺傳特點是:患者中女性    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癥較    ;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    ,男性    。?
5.根據伴性遺傳的規律,可以推算后代的    ,從而指導    。例如,雞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果蠅的不同。雌性個體的兩條性染色體是異型的(    ),雄性個體的兩條性染色體是同型的(    )。蘆花雞羽毛上有黑白相間的橫斑條紋,這是由位于Z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B決定的,當它的等位基因b純合時,雞表現為非蘆花,羽毛上沒有橫斑條紋。如果用蘆花雌雞(    )與非蘆花雄雞(    )交配,那么F1中,雄雞都是    ,雌雞都是    。這樣,對早期的雛雞就可以根據羽毛的特征把    分開,從而做到多養母雞,多得雞蛋。?
學習進階
一、人類的紅綠色盲癥
1.分析色盲癥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這些患者的性別是    ,說明色盲遺傳與    有關。?
(2)紅綠色盲基因是    基因,判斷的依據是        。?
(3)紅綠色盲基因位于    (填“常”或“性”)染色體上,理由是 。?
(4)紅綠色盲基因位于    (填“X”或“Y”)染色體上,為什么 。?
2.下圖是人類某種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系譜圖,(致病基因用b表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知,該類遺傳病具有的遺傳特點是?
 。?
(2)該家族中4、6、13個體的基因型依次是    、    、    。?
(3)第Ⅳ代的14號成員的致病基因是由第Ⅰ代中的    個體傳遞來的。若7號和8號再生一個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
二、伴性遺傳及其應用
1.人體內的X、Y是一對特殊的同源染色體,X和Y染色體都有一部分與對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分析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某種遺傳病是由位于B區段的隱性基因控制的,具有該病的女性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男孩的發病情況是    ,女孩的發病情況是    。?
(2)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基因位于圖中    區段。?
(3)一對等位基因(A、a)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那么相關的基因型有    種,分別是    。?
(4)一對等位基因(A、a)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這對基因的遺傳與性別有關聯嗎,舉一實例說明    。?
2.已知雞的性別決定是ZW型,蘆花雞羽毛和非蘆花雞羽毛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一對位于Z染色體上的基因B和b控制,據此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蘆花雌雞的基因型是    、非蘆花雌雞的基因型是    、蘆花雄雞的基因型是    、非蘆花雄雞的基因型是    。?
(2)你能設計一個雜交實驗,對其子代在早期時,就根據羽毛來區分雞的雌雄嗎?    。?
(3)現在有一只基因型未知的蘆花雄雞,如何確定它的基因型?    。?
自我檢測
1.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白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體上,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應為(  )
                  
A.XbXb
B.XBXB
C.XbY
D.XBY
2.一個家庭中,一對夫婦都表現正常,但是生了一個白化病兼紅綠色盲的孩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可能來自祖母
B.這對夫婦再生一個男孩,是白化病的概率是1/8
C.這對夫婦再生一個色盲女兒的概率是0
D.父親的精子不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
3.下圖為人類紅綠色盲(等位基因用B、b表示)的遺傳系譜圖,下述錯誤的是(  )
A.父親的基因型為XBY
B.兒子的基因型為XbY
C.母親攜帶紅綠色盲基因
D.女兒一定攜帶紅綠色盲基因
4.用純種的黃果蠅和灰果蠅雜交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結果,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親本
子代
灰雌性×黃雄性
全是灰色
黃雌性×灰雄性
所有雄性為黃色,所有雌性為灰色
  A.黃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的隱性基因
B.黃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的顯性基因
C.灰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的顯性基因
D.灰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的顯性基因
5.蜜蜂中雌蜂是二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成;雄蜂是由卵細胞發育而成。蜜蜂體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褐色對黑色為顯性。現有褐色雄蜂與黑色雌蜂進行雜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雄蜂的體細胞中含有成對的同源染色體
B.F1中雌蜂和雄蜂的體色都是褐色
C.F1的雌蜂均為褐色,雄蜂均為黑色
D.控制蜜蜂體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
6.下列關于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類位于X和Y染色體上所有基因的遺傳都屬于伴性遺傳
B.人類的性別取決于精子的類型,故性別決定的時間為男性減數分裂產生精子時
C.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D.各種生物的染色體均可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7.下列關于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患該病
B.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來自其祖父
C.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其父親
D.一般患該病的女性多于患病男性
8.已知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下圖是果蠅性染色體的結構簡圖。推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a位于Ⅰ區段,則果蠅的眼色遺傳與性別無關
B.若A、a位于Ⅱ-1區段,在自由交配的果蠅種群中紅眼雄蠅的數量一般多于紅眼雌蠅
C.若A、a位于Ⅱ-2區段,則紅眼和白眼性狀一般只出現在雄果蠅中
D.若白眼雌蠅和紅眼雄蠅雜交,其后代雌蠅均為紅眼,雄蠅均為白眼,則說明A、a一定位于Ⅱ-1區段
反思小結
1.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類型
(1)性別決定只出現在雌雄異體的生物中,雌雄同體生物不存在性別決定問題。
(2)XY型、ZW型是指決定性別的染色體而不是基因型,但性別相當于一對相對性狀,其傳遞遵循分離定律。
(3)性別決定后的分化發育過程受環境的影響。
(4)自然界還存在其他類型的性別決定。如染色體倍數決定性別(如蜜蜂等),環境因子(如溫度等)決定性別等。
2.明辨伴性遺傳中基因型和表型的兩個書寫誤區
(1)在基因型的書寫中,常染色體上的基因不需標明其位于常染色體上,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則需將性染色體及其上基因一同寫出,如XBY。一般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寫在前,性染色體及其上基因寫在后,如DdXBXb。
(2)在表型的書寫中,對于常染色體遺傳不需要帶入性別;對于伴性遺傳則既要描述性狀的顯隱性,又要將性別一同帶入。
參考答案
  課前復習略
學習進階
一、1.(1)男性 性別 (2)隱性 Ⅱ3、Ⅱ4和Ⅲ6 (3)性 男女發病率不相等 (4)X 若在Y染色體上,則只有男性患者
2.(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遺傳現象 (2)XbY XBXb XBXB或XBXb (3)1號 1/4
二、1.(1)都是患者 都表現正常,但為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2)B (3)7 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 (4)有關聯,如XaXa×XaYA→XaXa、XaYA
2.(1)ZBW ZbW ZBZB或ZBZb ZbZb (2)ZBW×ZbZb→ZBZb、ZbW,后代雌性全為非蘆花,雄性全為蘆花 (3)讓該蘆花雄雞與多只非蘆花雌雞雜交,若后代都為蘆花雞,則其基因型為ZBZB;若后代中有非蘆花雞,則其基因型為ZBZb
自我檢測
1.C 2.C 3.D 4.D 5.C 6.A 7.C 8.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双江| 泗阳县| 岑溪市| 黔西县| 财经| 永安市| 漳州市| 克拉玛依市| 遂昌县| 民乐县| 富裕县| 三门峡市| 科尔| 启东市| 增城市| 内丘县| 右玉县| 汉源县| 锦州市| 烟台市| 双鸭山市| 进贤县| 禹州市| 汝阳县| 建德市| 稷山县| 西乡县| 曲水县| 高邮市| 福泉市| 象山县| 丹寨县| 龙井市| 临潭县| 巴林左旗| 延津县| 沂南县| 通州市| 建昌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