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1840-1949泱泱大國,百年沉淪!中華兒女一直在探索民族復興的路上奮力前行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中華兒女終于站起來了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核心素養培養目標1.政治認同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明確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2.科學精神理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弘揚科學精神。3.公共參與通過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八國聯軍無惡不作八國聯軍屠殺中國人議題1:談談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的處境及歷史任務。環節一:近代的沉淪思考2:深陷沉淪悲苦的中華兒女的迫切愿望是什么?2.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提)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目的)內憂:封建制度落后,加之長期閉關鎖國,經濟、政治、文化都落后外患:西方列強入侵,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1.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的處境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環節二:艱辛的探索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運動環節二:艱辛的探索議題情景2: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了共和國,但多年之后中國依然山河破碎,積貧積弱,列強橫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難和屈辱之中。宋慶齡問:“這么多年革命,一直沒有盡頭,你說我們缺什么?”“缺錢、缺槍、缺軍隊!”孫中山在國事遺囑中,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子議題2:結合材料及教材,分析資本主義道路為什么在中國走不通。(1)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是要把中國變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允許中國通過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2)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帝國主義相勾結,打壓民族資產階級。(3)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特點。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的原因P21(1)外部環境不允許:帝國主義不允許走(2)中國的封建勢力不愿意走(3)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沒能力走思考:悲愴的近代中國,仁人志士經過各種艱辛探索都沒能改變悲慘的命運,帝國復辟、資本主義等道路都走不通,那么中國將走向何方?環節三:歷史的轉折自主學習:結合影片和教材P22—23,指出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條件有哪些。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①指導思想: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P22②階級基礎:1919年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③領導力量: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新民民主義革命有了主心骨P234.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的條件注意: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八一南昌起義成功占領南昌等地,但孤立無援,最終撤出南昌秋收起義攻打長沙失敗,最終轉移到井岡山地區廣州起義攻占廣州后遭到國民黨部隊反撲,被迫撤離探究:幾次起義都遭受挫折,給我們什么啟示?正確的新民主主義道路是什么?5.革命道路P2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革命基礎、主體是誰,歷史任務是什么?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含義P24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基礎主體任務領導者7、中國革命的步驟:判一判:中國革命的前途是先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再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①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②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提示] 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 ×判一判: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注意]: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8.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哪新①領導階級新:無產階級領導,具有決定意義②革命前途新: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③所屬革命范疇新:世界無產階級革命①大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1927②土地革命第一次國共內戰1927-1937③抗日戰爭即第二次國共合作1937-1945④解放戰爭1945-1949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Win環節四:偉大的勝利9.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意義?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1)標志: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征程中,有一位領導者起著至關重要,他的思想有著謎一般的魔力。他就是:猜猜他是誰10.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功績P25(1)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2)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3)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結合歷史事實和所學知識,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②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理論指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③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誤區1:辛亥革命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修正: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誤區2: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主要是因為帝國主義的侵略修正: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誤區3: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修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誤區4: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修正: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誤區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誤區6: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修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D 1、某位歷史學家曾這樣說道:“我們的落后早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就已注定。英國人開向大清帝國的‘那一炮’,只不過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標志,從事實上證明我們已經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那一炮”代表的戰爭對中國造成的直接影響是( )A.洋務派為挽救危局掀起了洋務運動B.太平天國運動爆發C.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D.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主要原因是()①帝國主義的侵略②清朝統治者的腐化墮落③中國封建統治日趨沒落④西方文明更為先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3、1949年,毛澤東在總結中國共產黨28年的光輝歷程時提出了一個著名判斷,即“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說明馬克思列寧主義()A.開始由理論走向實踐B.為中華民族復興指明了具體路徑C.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D.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行動指南D(共24張PPT)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總議題: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回顧與分享: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相互銜接。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是什么,二者有何聯系?學習任務核心素養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2.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有其必然性。3.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4.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1.政治認同:中國共產黨制定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科學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偉大飛躍的根本原因是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必須堅持毛澤東思想,堅持黨的領導。自主學習求新知導讀提綱1.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的時間、標志是什么?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內容?3.社會主義改造有社么歷史必然性?4.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完成的偉大意義?6.談談中國共產黨怎樣結合中國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7.黨的八大最主要的貢獻是什么?8.列舉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感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精要梳理一、最廣泛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1.中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2.從中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1949~1956年底)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3.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化三改”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注意:改什么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前性質改造后性質個體農民私有制社會主義集體公有制社會主義集體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個體工商業私有制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初級階段)生產合作社生產合作社1956年底改造方式小科普:三大改造公私合營標志想一想:社會主義改造為什么要“改”?“改”的實質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義?4.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必然性、實質及意義時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6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歷史背景歷史必然性實質意義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①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②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③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④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將生存資料私有制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探索)1953年7月15日,“一五”計劃重點項目——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開工。該廠生產出了第一輛國產汽車。1.“一五”計劃的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為我國的工業化打下了初步基礎(1953~1957)想一想: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后,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新的歷史課題?2.歷史課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3.堅持原則: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毛澤東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警戒,提出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制定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思想。在探索中毛澤東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你知道“第一次結合”是指什么嗎?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我們必須堅持什么原則?4.黨的八大——啟航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八大代表會議表決黨的八大地位最重要貢獻主要矛盾根本任務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示:與基本矛盾相比較)(提示:與主要矛盾什么關系?)結論:兩對主要矛盾的實質是先進的生產關系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你知道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社會主要矛盾與人類社會基本矛盾是什么關系嗎?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屬于生產關系層面屬于生產關系層面屬于生產力層面屬于生產力層面你知道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社會主要矛盾與根本任務之間呈什么關系嗎?主要矛盾根本任務決定服務于主要矛盾的解決黨的正確領導(八大)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引(主張二次結合)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一五計劃實行(奠定工業化基礎)小結:系統建設社會主義開始之后:工業建設農業建設基礎設施教育科技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入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5.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取得的成就一個詞形容成就:翻天覆地(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一個飛躍)(2)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提示:十年內亂不能掩蓋貢獻,要以史為鑒,更好前進)(一個肯定)實踐證明——6.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1.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時候中國的社會性質是( )A.資本主義社會B.社會主義社會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新民主主義社會2.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從此我國開始邁向社會主義。這次變革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一五計劃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CD3.我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標志是( )A.新中國的成立B.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完成C.“一五”計劃的勝利完成D.實行改革開放4.20世紀50年代,我國“三大改造”的實質是( )A.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B.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C.變革生產資料私有制D.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BC5.中共八大指出,當前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兩對矛盾的實質是( )A.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B.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C.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矛盾D.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D6.學習小組討論:“為什么說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以下是幾位同學的發言,其中看法正確的是( )A.甲同學: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B.乙同學:正確認識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C.丙同學: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D.丁同學:中國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康莊正道天下歸心_新民主主義革命史高燃剪輯】.flv 第2課第1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pptx 第2課第2框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pptx 鴉片戰爭之后中國社會的現狀是什么樣的呢?_好看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