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鄂教科學教學設計模板教學基本信息課題4.氣候和氣象災害年級及學期四年級下學期相關領域地區與宇宙科學教學分析《氣候和氣象災害》一課指向課標中的重要概念有兩個。第一個重要概念:14.地球上有大氣、水、生物、土壤和巖石,地球內部有地殼、地幔和地核。圍繞主要概念的學習內容是:14.1地球被一層大氣圈包圍著。其中3—4年級的學習目標:知道氣候和天氣的概念不同;第二個重要概念:15.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圍繞主要概念的學習內容是:15.3人類生存需要防御各種災害,人類活動會影響自然環境。其中3—4年級的學習目標:了解臺風、洪澇、干旱等氣象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在此課之前學生在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學習了《春夏秋冬》一課,學生初步能描述出一年中季節變化的現象,能夠舉例說出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這本書本單元的前3課,學生也了解關于天氣等科學知識,在此基礎上的學習,學生能知道什么是天氣、什么是氣候,以及天氣和氣候不同的地方;學生能了解自己居住地方不同季節的天氣特點及每年的變化規律,并能和其他地方進行對比,更深入的理解氣候的含義;學生能知道一些常見的氣象災害,并知道相應防御措施。本課主要展開兩個科學實踐活動:1.了解氣候;查找和收集本地和其他地區代表性地區的資料,歸納出氣候的概念。2.了解氣象災害。搜集資料,并分析了解(本地)氣象災害及相應的防御措施。學生經歷了收集資料和數據——對資料和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歸納推理得出結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推理等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教學目標(內容框架)一、教學目標:科學知識:通過對收集到關于四季、天氣等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等,理解氣候的含義。科學探究:通過科學實踐活動知道天氣經常變化,而氣候具有一定的規律。在科學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能力以及與人合作、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科學態度:學生通過科學實踐活動保持對天氣和氣候研究的興趣,養成堅持長期觀察的習慣,理解長期觀測和記錄數據的重要性。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常見氣象災害特點以及相應防御措施。教學重點:學生通過科學實踐活動知道天氣經常變化,而氣候具有一定的規律。教學難點:把收集到關于四季、天氣等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并得出結論。二、教學準備本地一年以及前后幾年中不同季節天氣特點的資料;代表性地區的天氣資料;不同氣象災害的圖片、視頻、文字等資料;課件。教學流程示意(可選項)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階段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置意圖創設情境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談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年我們都在重復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現在正是春季。(教師出示幾張北京春天的圖片。)2.提問:看,這是北京的春天。北京春天的天氣有什么主要特點?學生觀看圖片,想想北京春天的天氣特征,學生會說,氣溫升高、風特別大等特征。創設情景,了解學生對北京春天的天氣已知經驗。探究斜面的作用二、科學實踐活動:了解氣候1.北京地區春季的特點談話:剛才同學們說出了很多關于北京春天的特點。課件出示資料:北京春季(3~5月),日照時間越來越長,氣溫開始逐漸回暖。北京春季氣溫變化快,常常大起大落。時而風和日麗,時而冷風襲人。【資料來源:中國天氣網北京站(部分有簡化)】看完這段資料,請學生說一說。提問:看完這段資料,你能說說北京的春天有什么特點嗎?教師板書:北京春天氣溫變化快。教師:其實北京的春天除了氣溫變化快,還有其他特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資料:北京春季多年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很小,很干燥,故有“十年九春旱之說”。【資料來源:中國天氣網北京站(部分有簡化)】提問:看完這段資料,你能說說北京的春天還有什么特點嗎?教師板書:干燥。教師:再看一段關于北京春天的天氣資料。課件出示資料:春季大風天氣增多。干旱少雨,土壤解凍,土質疏松,遇有大風時常伴有浮塵,揚沙,有時會出現沙塵暴。【資料來源:中國天氣網北京站(部分有簡化)】提問:從這段資料中,你看出了什么?教師板書:風很大。2.每年北京春天的天氣談話:剛剛我們看了資料總結出了北京春天天氣:氣溫變化快、干燥和風大這幾個特征。提問:現在請同學們思考,每年北京春天的天氣是相似的,還是有變化的?小組討論后,和大家分享,并說出你的理由。教師認真聽小組匯報,學生得出相似結論后,課件出示一組數據。【數據來源于百度】總結:這是近5年來北京3月份整個月的最高/最低平均溫度柱形圖,請大家看看,這幾年來北京地區3月份的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變化大嗎?學生:變化不大。教師:那你們能得出什么結論?教師:現在研究了春天,我們來看看夏天。大家說說北京的夏天有什么特點?教師:正如你們所說,我們來看一段資料:課件出示資料【來源于百度】北京夏天的特點:高溫多雨,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教師:我們思考一下,是不是每年北京的夏天都很炎熱。和全年比較,夏季雨水最多?我們再看看北京的秋天和冬天。課件出示資料【來源于百度】北京秋天氣溫明顯的涼爽了北京的秋季大致是九月八日到十月二十二日,大約四十五天左右,這是北京最短的一個季節了。教師:同學們想一想,每年的秋天氣溫很涼爽舒適,但是很短暫。我們再看看冬天。課件出示資料【來源于百度】北京地區冬季溫度低,降水少,晴天多,風速大,盛吹兩北風。現將北京地區冬季主要氣候特點分述如下:1、溫度低北京平原地區冬季月平均氣溫都很低,最冷是一月份,一次低溫可持續好幾天。2、降水少,晴天多。冬季降水很少,降雪日數也少,睛天日數特別多。3、風速大,盛吹兩北風。冬季是風速較大的季節。北京地區冬季常年風向以偏北或西北風為主。教師總結:我們現在仔細思考,我們每年都經歷春、夏、秋、冬。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好像每年都在重復著去年一樣的季節,這是不是一種穩定性?(停頓一回兒,給同學們思考時間)談話:這種穩定性形成了北京春夏秋冬天氣的規律。談話:我們了解了北京的春夏秋冬,老師還有在其他地方的朋友,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所在地區的春夏秋冬是什么樣的。出示圖片:第一位朋友說:我住在東北的哈爾濱,這里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涼爽。通過這位朋友的敘述,哈爾濱多年春夏秋冬的天氣特點:冬季漫長寒冷,每年夏季短暫涼爽。我們發現哈爾濱各個季節的天氣特點穩定,有一定的規律。看看另一位朋友又說了什么:我住在南方的昆明,這里四季如春,冬天也很溫暖,海鷗都會飛來過冬。我們發現了,昆明多年各個季節的天氣特點穩定,四季如春,也有一定的規律。我們通過了解了北京、哈爾濱、昆明多年的季節特點,有什么發現?教師:兩張圖一起看,哈爾濱和昆明都是冬季。哈爾濱的冬季怎么樣?(學生:白雪皚皚)昆明的冬季呢?(學生:溫暖,海鷗都在飛)提問:這又說明了什么?教師總結:我們把兩個結論放在一起看:盡管在同一個季節,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天氣特點,但同一地方相同季節的天氣特點基本是不變的,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這種規律性我們稱為:氣候。課件出示氣候概念:氣候是指經過多年觀察得到的一定地區內平均氣象情況。天氣總在發生著變化,氣候卻具有一定的規律。三、科學實踐活動三,了解氣象災害1.初步認識氣象災害談話:在研究天氣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些極端天氣,比如臺風、霜凍、暴雨等。這些極端天氣會帶來很多“氣象災害”。小組討論:你經歷或知道的氣象災害都有什么?它們發生時主要現象是什么?容易發生的季節?會給人們帶來哪些危害。2.介紹幾種氣象災害。談話:下面老師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臺風、霜凍、暴雨等。播放視頻。總結:視頻中都出現了哪些氣象災害和容易出現在哪個季節?老師再補充一個氣象災害:霜凍,發生在秋、冬、春三季。氣象災害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呢,一起來看個小視頻。(播放視頻)氣象災害如此可怕,給我們帶來很多財產損失甚至生命威脅。請大家思考北京容易出現的氣象災害有哪些?3.了解我們所在的地方容易發生的氣象災害提問:思考北京容易出現的氣象災害有哪些?談話:北京四季天氣特征,春天風速大、夏季炎熱、雨水多,所以我們分析北京容易出現的氣象災害是:霧-霾、高溫、干旱、暴雨洪澇、冰雹和大風等氣象災害。介紹北京7.21特大暴雨和受災情況。你們知道北京7.21特大暴雨嗎?這是發生在2012年的7月21日,這場暴雨造成了:79人死亡,163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受損,經濟損失共約116.4億元……7月21日的暴雨為北京這座城市留下了濃重的傷痛。與此同時,這場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災也席卷了河北省。保定、廊坊等9地區的59個縣(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截止8月5日,266.92萬人受災,34人死亡,18人失蹤,農作物受災面積170.71千公頃。教師:我們所在的是密云區,密云區的山多,在暴雨天氣,農村等偏遠地區容易發生泥石流等氣象災害。學生認真閱讀老師出示的資料。學生思考后說出北京春天的特點:氣溫變化快。學生觀察資料中的數據,說說自己的發現。北京的春天很干燥。學生分析資料,說說自己的發現。北京的春天風很大,出現沙塵暴。學生分小組討論,北京春天的天氣是相似還是變化的,匯總小組已經,并進行匯報。學生觀察數據和柱形圖,說說自己的發現。(淺)學生:北京每年春天3月份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都差不多。(深)學生:每年春天北京天氣在氣溫這方面是相似的。學生:高溫,多雨。這個環節,在前面歸納北京多年春天和夏天相似的基礎上,再繼續學習,學生更加深刻理解,北京多年各個季節天氣是相似的。學生:北京的春夏秋冬的天氣特點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學生:初步了解到本地區的春夏秋冬的天氣特點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形成了一定的規律。學生:同一地方相同季節的天氣特點基本是不變的,具有一定的規律。學生:哈爾濱和昆明是兩個不同地區,但是冬天的天氣特點不一樣。學生:在同一季節,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天氣特點。小組討論,把結果寫一寫,后匯報交流。學生總結氣象災害和發生季節。提示學生從北京四季特點思考。培養學生的資料閱讀、分析能力。引導學生收集、整理、歸納資料,并得出結論。學生在分析數據直觀的柱形圖,歸納出每年的春季天氣特征具有穩定,有一定規律。學生分析資料,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學生發現普遍存在的規律之后,引導學生歸納氣候的概念,認識氣候與天氣概念的不同之處。了解所居住地區的氣象災害,為思考防御措施做基礎。拓展應用四、拓展應用1.怎樣防御氣象災害在氣氣象災害面前,人類是弱小的。為了避免財產和生命損失,針對我們所在地區不同季節容易發生的氣象災害,有什么防御措施呢?關注自己所在地區的氣象資訊,提前做好相應準備春季做好防風措施,沙塵暴天氣盡量不外出減少對肺部和呼吸道的影響。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地段。防下水道堵塞。平日不要將雜物、垃圾等丟入下水道。防止積水帶電傷人。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跌入下水道、洞中或地坑等。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筑物行走駕駛員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繞行,避免強行通過。在山區居住的群眾,要注意防范山洪等次生災害。尤其當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要特別注意。在暴雨來臨前,對作物進行有效防護或及時采收。居住在地勢較高、山區上的居民,在特大暴雨來臨前,要及時有序的轉移至安全區域。在氣候災害前面,我們也該思考,人類如何與自然相處。只有敬畏自然,才是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是繼承了父輩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兒孫的地球。學生討論、交流防御措施。學生了解氣象災害容易發生的季節以及給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危害,思考為什么要有這樣的防御措施。板書設計4.氣候和氣象災害多年平均氣象情況天氣氣候經常變化有一定規律教學環節設計意圖以談話的方式開始教學,引導學生“一年又一年”與“每年”之間天氣特點的比較創設情境,了解學生的已有經驗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通過分析比較多年本地四季天氣變化數據,得出四季的天氣特點一般是穩定的,這種穩定形成了一定的規律。比較不同地區的數據,同一季節的天氣特點多年基本保持一致交流對氣候的初步認識,描述自己所在地區不同季節的天氣特點及每年的變化規律。科學實踐活動:了解氣候了解其他地區不同季節的天氣特點及每年的變化規律。比較并認識氣候與天氣的不同之處了解氣象災害容易發生的季節,以及會給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哪些危害,了解相應的防御措施。提醒學生在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思考為什么要有這樣的防御措施科學實踐活動:了解氣象災害了解氣象災害及相應的防御措施PAGE1(共35張PPT)氣候和氣象災害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學期第4課北京春季(3~5月),日照時間越來越長,氣溫開始逐漸回暖。北京春季氣溫變化快,常常大起大落。時而風和日麗,時而冷風襲人。【資料來源:中國天氣網北京站】北京春季特點北京春季多年的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很小,很干燥,故有“十年九春旱之說”。【資料來源:中國天氣網北京站】北京春季特點春季大風天氣增多。干旱少雨,土壤解凍,土質疏松,遇有大風時常伴有浮塵,揚沙,有時會出現沙塵暴。【資料來源:中國天氣網北京站】北京春季特點北京春季特點氣溫變化快北京春季特點氣溫變化快干燥北京春季特點氣溫變化快干燥風很大(伴有浮沉、揚沙,有時會出現沙塵暴)每年北京春天的天氣是相似的,還是有變化的?北京春季3月平均最高/最低溫度柱形圖每年春天北京天氣在氣溫這方面是相似的這幾年來北京地區3月份的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變化不大高溫多雨,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資料來源:百度網】北京夏季特點氣溫明顯的涼爽了。北京的秋季大致是九月八日到十月二十二日,大約四十五天左右,這是北京最短的一個季節了。【資料來源:百度網】北京秋季特點1、溫度低北京冬季特點1、溫度低2、降水少,晴天多。北京冬季特點1、溫度低2、降水少,晴天多。3、風速大,盛吹兩北風。【資料來源:百度網】北京冬季特點我們發現:北京的春夏秋冬的天氣特點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形成了一定的規律。我們發現哈爾濱各個季節的天氣特點穩定,有一定的規律。我們發現,昆明多年各個季節的天氣特點穩定,也有一定的規律。結論:同一地方相同季節的天氣特點基本是不變的,具有一定的規律。哈爾濱的冬季白雪皚皚。昆明的冬季很溫暖。結論:不同地方相同季節會有不同的天氣特點。結論:同一地方相同季節的天氣特點基本是不變的,具有一定的規律。不同地方相同季節會有不同的天氣特點。氣候是指經過多年觀察得到的一定地區內平均氣象情況。天氣總在發生著變化,氣候卻具有一定的規律。了解氣象災害氣象災害發生時間臺風夏秋季節暴雨洪澇夏秋季節干旱春夏季節寒潮冬半年霜凍秋、冬、春三季氣象災害帶來的影響北京地區容易出現的氣象災害霧-霾、高溫、干旱、暴雨洪澇、冰雹和大風等氣象災害。北京7.21特大暴雨79人死亡163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受損約116.4億元經濟損失……我們所在的地區是北京市密云區。密云區的山多,在夏季多暴雨天氣,農村等偏遠地區容易發生泥石流等氣象災害。怎樣防御關注自己所在地區的氣象資訊,提前做好相應準備春季做好防風措施,沙塵暴天氣盡量不外出減少對肺部和呼吸道的影響。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地段。防下水道堵塞防止積水帶電傷人。防止跌入下水道、洞中或地坑等。駕駛員遇到積水過深時,繞行,避免強行通過。在山區居住的群眾,要注意防范山洪等次生災害。對作物進行有效防護或及時采收。居住在地勢較高、山區上的居民,要及時有序的轉移至安全區域。在氣候災害前面,我們也該思考,人類如何與自然相處。只有敬畏自然,才是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是繼承了父輩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兒孫的地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氣候和氣象災害》課件.ppt 《氣候和氣象災害》教學設計.doc 氣象災害的介紹1.mp4 氣象災害的影響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