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濱州市沾化區第一實驗學校教學案年級:八年級時間:主備人:袁珍使用人:王思穎課題服務社會課型新授序號2教材分析第三單元的第七課第二框題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和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對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等問題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和理解。大多數學生基本認同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正向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能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但也有部分學生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通過本課的學習,分析服務和奉獻社會對個人成長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明確服務社會與個人成長的關系,引導學生在實際行動中努力服務和奉獻社會。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味奉獻的意義,培養奉獻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能力目標:結合生活經驗說明服務社會與個人成長的關系,提高搜集、運用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增強關注社會、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知識目標:了解服務社會的活動對個人成長的意義;知道中學生奉獻社會的途徑。教學重難點重點:奉獻社會的積極意義。難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課前準備搜集素材教學課時1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新課】欣賞視頻:《志愿服務》。回答:你參加過哪些類似的活動?與同學分享你的感受。教師: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應該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什么要服務社會、如何服務社會是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內容。【講授新課】一、奉獻助我成長1.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閱讀教材P80“探究與分享”,回答:(1)曹師傅的行動為什么能影響周圍的人?(2)他的事跡對我們有什么啟示?教師: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積極為社會作貢獻,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2.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閱讀教材P81“探究與分享”。思考:小方的經歷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閱讀教材P81下面的探究與分享,回答:(1)小方的經歷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2)結合自己參與志愿服務的經歷,談談你的收獲。教師:通過參加義賣活動,小方與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見參加公益活動,不僅僅是幫助他人,也會使自身得到發展。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拓展:志愿服務的含義是指任何人自愿貢獻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在不為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推動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而提供的服務。無論是哪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只要我們在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都是在服務社會。二、奉獻社會我踐行閱讀教材P82“探究與分享”,回答:(1)你參加過哪些類似的活動?(2)在參加類似的活動時,你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如何克服的?1.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青少年擔當責任。出示習近平主席名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視頻欣賞:《時代楷模杜富國》。2.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3.熱愛勞動,愛崗敬業【課堂小結】1.知識歸納2.寄語學生談感受。學生集體回答。學生結合材料分組討論,小組代表分享布置作業背誦+《學習手冊》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