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濱州市沾化區第一實驗學校教學案年級:八年級時間:主備人:王思穎使用人:袁珍課題善用法律課型新授課序號教材分析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課程目標”中的“能力”和“成長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學情分析學生已經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識,但依法維權意識仍然比較淡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懂得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不要硬拼,而要智斗。能力目標:逐步提高依法保護自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依法律己、依法維權、依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樹立起依法維權的法律意識,學會敢于斗爭難點: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途徑和方法,學會善于斗爭課前準備預習課本教學課時1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新課:出示任務:觀看視頻,《讓我保護你》,思考“我”指的是什么? 小結:生活在法治社會,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法律的保護,我們要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學會使用法律保護自己,法律才有了意義。 環節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求助有法 學生閱讀案例材料,出示任務: 閱讀案例并思考:(1)如果在生活中出現了煩惱、困惑和痛苦等,你可能首先求助于誰?為什么?(2)請你幫王海想想辦法,應該找誰幫助解決問題? 小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遇到了煩惱、困惑和痛苦,可以積極尋求外界幫助,在遇到法律問題或權益問題時,要積極尋求法律救助。 2.法律服務機構 學生閱讀案例材料,出示任務: 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對于法律知道不多的他,誰能給他提供幫助?小結: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我們要了解一些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如法律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以便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 學生閱讀案例材料,出示任務: 閱讀材料,思考問題:(1)這次是誰幫了王海?(2)還有哪些機關團體可以幫助他呢? 出示任務:連一連,練一練3.訴訟手段學生閱讀案例材料,出示任務: 思考:媽媽的想法對嗎?打官司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嗎?你怎么想的? 小結: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打官司就是訴訟,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關系人參與的處理糾紛的程序。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出示任務:判斷以下案例分別屬于什么類型的訴訟?(1)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2)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3)刑事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懲罰罪犯的活動。出示任務:連一連,練一練。(鞏固新知) 環節二:有勇有謀善于斗爭 學生閱讀案例材料,出示任務: 思考:(1)你如何看待他的處理方式?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嗎?(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一些侵犯我們權益的事情,你是怎么處理的?小結: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侵害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應該選擇正確的斗爭方式解決問題,我們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出示任務:看誰更機智,續寫故事。 小結: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學生結合自身情況思考再結合案例思考。完成鞏固訓練學生通過事例,區分訴訟類別閱讀教材P60探究與分享案例,評論快遞員小張的行為。布置作業完成跟蹤訓練板書設計依法求助法律機構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選取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為背景,設置問題能夠調動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直接呈現給學生關于訴訟的特點和運用的時機,未免有些生硬,應嘗試更易于學生接受的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