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階段最后一次中國游 拉薩市位于西藏的東南部,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 1.拉薩的地理位置 (1)地形: 高原(青藏高原),海拔36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2.拉薩的自然環境 (2)氣候類型及特點: ①高原山地氣候,冬冷夏涼,降水少且不均勻。 。 拉薩 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海拔高,空氣稀薄,透明度特別好,降水多在夜里,平均每天有8個多小時的太陽照射,比同緯度的寧波等地多一半,故被稱為“日光城” ②海拔高,空氣稀薄,透明度特別好,太陽光通過大氣時損失少,加之緯度低,因此日照時間特別長。拉薩年日照時數超過3000小時,是我國太陽輻射量最豐富的地方,故有“日光城”之稱。(日光城的成因) 拉薩 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 (1)地處青藏高原的河谷平原,地勢平坦; (2)日照長,晝夜溫差大,緯度低,熱量條件好。 (3)位于拉薩河北岸,有充足的水源; 拉薩農業高產的自然原因: (1)城市地位:拉薩是西藏的首府,同時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日光城之稱。 3.拉薩的城市簡介 ①布達拉宮是拉薩的標志性建筑,依山而建,雄偉壯麗,珍藏有大量文物,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 (2)重要建筑 布達拉宮,坐落于拉薩市市中心的紅山上, “布達拉”為梵語,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式建筑群。布達拉宮始建于7世紀,是松贊干布統一西藏之后,為迎娶文成公主(唐朝宗室主)而建的。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譽 在光線暗淡的宮室里行走,滿目都是閃閃爍爍的珍寶。這里藏有歷代的文物,還有金粉所寫的佛教經典。更讓人迷戀忘返的是數以萬計的壁畫。 大昭寺 ②大昭寺位于拉薩老城區的中心,始建于7世紀吐蕃王朝鼎盛時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 始建 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古尼泊爾公主)入藏而建,室內供奉著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后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筑群。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活佛(班禪和達賴)轉世的“金瓶掣簽”儀式歷來在大昭寺進行 。 大昭寺 金頂輝煌的大昭寺與布達拉宮遙遙相對 拉薩城的形成 拉薩的特點——日光城 拉薩日光城的成因 大力開發太陽能為新能源 4.拉薩作為日光城正大力開發太陽能為新能源 (1)優勢/原因:拉薩的太陽能資源極為豐富,但燃料資源并不充足。 (2)目的:為充分利用拉薩豐富的光能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3)措施:拉薩正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的使用,大力開發利用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 (4)成果:如今,太陽能源包括光伏發電已廣泛應用于照明、通信、取暖、交通等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等已進入千家萬戶。 課本P68 安裝太陽能板的公交車 2012年央視發布了國內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幸福之城) 是: 在人們的印象中,拉薩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似乎幸福感不會太高,但拉薩連續六年都被評為最具幸福感城市(CCTV經濟大調查)這是為什么呢?有哪些“變”和“不變”? 拉薩、太原、合肥、天津、長沙、呼和浩特、石家莊、濟南、銀川、重慶。 5.今日拉薩的現狀(美景) ?學有所教 住有所居 生活美 打林卡——藏同胞的休閑方式(由貴族上層擴展到平民百姓) 藍天、綠水、高山、環境優美,是世界的最后一方凈土。將自然萬物當作神靈敬拜,懂得保護環境。 生態美 拉薩河是拉薩市的母親河,對拉薩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拉薩市民很熱愛這條河,每到周未或節假日,成群結隊的拉薩人或開車或步行到拉薩河的沿岸、河谷,搭上帳篷,或釣魚、或戲水、或沐浴,喝著酥油茶,吃著從家里帶來的各種美食,盡情享受拉薩的燦爛陽光與閑情逸致,很像漢族的野炊。 交通美 信仰美 常年磕頭的藏民,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似乎是拉薩最為常見的景象。似乎,有信仰的地方,幸福便來得更容易些。 (1)在黨和政府的關照下,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現代化建筑拔地而起,與老城區的傳統建筑交相輝映。生活在這里的藏族同胞,日子越過越好。(生活美) (2)西藏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加強了西藏和內地的交流和溝通,促進拉薩的旅游、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西藏投資創業。(交通美) (3)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拉薩十分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文化建設。如今,一座座新建的園林公園,將這里裝扮得更加美麗和充滿活力。(生態美) 5.今日拉薩的現狀(美景) 再見 下一站:出國游之瑞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