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③ 專題突破篇 二、時政專題突破 專題一 2020年重大會議及周年紀念 ……………………熱點解讀…………………… 熱點1 2020年全國兩會 【熱點聚焦】 【考查內容】 ★2020年5月21日至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①。 ★2020年5月22日至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②。大會議程包括聽取和審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等九項③。 ★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④。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⑤;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zhí)行機制的決定》,該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⑥。 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③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④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 ⑤⑥法律的特征;人民代 表大會的職權 71120100330 1.(反映類)全國兩會的召開分別反映出我國堅持了什么政治制度? (1)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體現類)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召開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 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 (2)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 一戰(zhàn)線組織。 (3)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jiān)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 3.(反映類)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議程反映了全國人大行使了哪些職權? (1)“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 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表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了監(jiān)督權。 (2)“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表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了立法權。 (3)“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 制度和執(zhí)行機制的決定》”表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了決定權。 4.(說明類)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說明了什么?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全國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在整個 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負責貫徹執(zhí)行國家權力機關通過的有關 法律、決議和決定。 (3)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4)我國政府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 熱點2 十九屆五中全會 【熱點聚焦】 【考查內容】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①。這次全會是在我國將進入新發(fā)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 ★十九屆五中全會要點:全會提出,堅持創(chuàng)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支撐,擺在各項規(guī)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②。全會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③。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④。 ①中國共產黨領導 ②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③共享發(fā)展成果;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④堅定文化自信 1.(認識類)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 (1)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 大優(yōu)勢。 (2)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只有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有效總攬全局、協調 各方,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合力。 (3)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 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2.(意義類)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有什么重要意義? (1)宣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頑強奮斗, 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堅定決心。 (2)昭示了我國即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fā)展階段,開啟第二個百年 奮斗目標的新征程。 (3)描繪了國家未來發(fā)展藍圖,明確了我國的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激勵全國各族人民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3.(說明類)從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角度,分析全會提出“堅持創(chuàng)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依據 (1)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抓創(chuàng)新就是抓 發(fā)展,謀創(chuàng)新就是謀未來。 (2)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 明的民族稟賦。 (3)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chuàng)新者進, 唯創(chuàng)新者強,唯創(chuàng)新者勝。 (4)創(chuàng)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堅持創(chuàng)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適應 和引領我國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的現實需要。 4.(說明類)全會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來說明了什么? (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 (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 (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4)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5)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6)中國共產黨堅持共享發(fā)展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權。 5.(意義類)建成文化強國,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有什么重要意義? (1)有利于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有利于增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領略傳統文化之美,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 (3)有利于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奠定文化基礎和精神動力。 (4)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影響力。 熱點3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之年 【熱點聚焦】 【考查內容】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 109萬,貧困發(fā)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①。 ★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指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②。 ★2020年6月1日,《求是》雜志發(fā)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文章強調,經過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xù)奮斗,總體而言,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③,成效比當初預期的還要好。 ★2020年7月底,財政部安排2020年義務教育薄弱環(huán)節(jié)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293.5億元,要求重點向“三區(qū)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qū),尤其是脫貧攻堅掛牌督戰(zhàn)縣傾斜④。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經過8年持續(xù)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qū)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⑤。 ①②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消除貧困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④⑤區(qū)域協調發(fā)展戰(zhàn)略;教育的重要性;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共享發(fā)展成果 1.(哪些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我國采取了哪些舉措? 示例:精準扶貧、健康扶貧、產業(yè)扶貧、教育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異地扶貧搬遷等。 2.(原因類)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fā)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 (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改革。 (3)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4)全國人民團結互助,貧困地區(qū)人民艱苦奮斗等。 3.(原因類)財政部安排義務教育薄弱環(huán)節(jié)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的原因有哪些? (1)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2)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促進人的 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途徑。 (3)受教育權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4)有利于提高貧困地區(qū)的教育水平,推動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wěn)定。 4.(意義類)我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何重要意義? (1)有利于幫助貧困地區(qū)脫貧致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3)有利于增加貧困地區(qū)人民的收入,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4)有利于統籌城鄉(xiāng)、區(qū)域協調發(fā)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5)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5.(意義類)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對世界有何重要意義? (1)有利于減少世界貧困人口,推動全球減貧事業(yè)的發(fā)展。 (2)有利于為世界減貧提供經驗,提高世界減貧效率。 (3)有利于提高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世界經濟發(fā)展。 6.(做法類)經過8年持續(xù)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這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1)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加大就業(yè)扶貧力度。 (2)提升脫貧能力,利用公益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yè)機會。 (3)要加大產業(yè)扶貧力度,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產業(yè),增加收入。 (4)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xù)扶持力度,確保穩(wěn)得住、有就業(yè)、逐步能致富。 (5)提高科學文化素養(yǎng),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掌握脫貧致富的技能。 熱點4 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 【熱點聚焦】 【考查內容】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40年來,深圳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qū)精神”,用先行示范區(qū)建設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彰顯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①。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tài),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qū)工作開創(chuàng)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②。 ①②改革開放;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1.(說明類)深圳經濟特區(qū)取得巨大成就說明了什么? 說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 2.(哪些類)深圳經濟特區(qū)40年來取得的成就給我們帶來哪些寶貴經驗? (1)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 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2)要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3)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 革、促發(fā)展。 (4)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使人民群眾支持改革、投身發(fā)展。 (5)只有在全社會不斷弘揚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繼續(xù)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奏響中國走 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 3.(啟示類)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創(chuàng)新而興的城市。從深圳的發(fā)展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1)我國改革開放事業(yè)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 (2)改革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提升發(fā)展品質,創(chuàng)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 創(chuàng)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3)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chuàng)新引擎,釋放更多創(chuàng)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chuàng)新更好 地分享改革發(fā)展成果。中國正走在通往強國富民的創(chuàng)新路上。 4.(哪些類)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對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 (1)樹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2)培養(yǎng)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3)充分認識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做改革開放事業(yè)的參與者、擁護者、推動者。 熱點5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大會 【熱點聚焦】 【考查內容】 ★2020年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辟揭示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了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qū)和世界和平穩(wěn)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①。 ①中華民族精神;維護國家安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是什么)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是什么? 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yè)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2.(意義類)在新時代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什么重要意義? (1)為我們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強大動力,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2)為我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提供了強大動力,激勵著我們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維護世界和平提供堅強保障。 (3)為我們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yè)提供了強大動力,激勵著世界各國人民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維護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yè)。 3.(做法類)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如何傳承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1)要把英雄事跡和英雄精神作為榜樣,熱愛祖國,努力學習,奮勇前進,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2)深刻領會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立志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熱點訓練…………………… 一、選擇題 1.(2020·泰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閉幕。大會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等,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上述材料表明( D ) ①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立法權 ③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④人民政府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其監(jiān)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0年5月,2020年中國兩會時間正式開啟。特殊時期召開的中國兩會備受世界矚目。連日來,海外輿論高度關注中國兩會,尤其是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所釋放的強烈信號。這表明( A ) ①中國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②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③國際社會期待新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世界帶來新機遇 ④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主導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協調推進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布局”。( D ) A.全面從嚴反腐 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C.全面從嚴治軍 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chuàng)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撐。這是因為( C ) ①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 ②我國科技總體實力已位居世界前列 ③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④我國大力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二○三五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說明( A ) ①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 ②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③我國已經解決了社會主要矛盾 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黨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發(fā)展仍然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zhàn)都有新的發(fā)展變化。這要求我們( A ) ①抓住機遇,勇于創(chuàng)新 ②順勢而為,贏得主動 ③增強信心,逃避責任 ④審時度勢,相互推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2020年5月,“懸崖村”阿土列爾村的84戶貧困戶告別懸崖爬梯,搬進新居。短短幾年里,這個位于四川涼山支爾莫鄉(xiāng)的村莊,經歷了藤梯變鋼梯,下鋼梯、上樓梯的歷史性巨變。這說明我國( D ) A.農村的貧困人口已經徹底消除 B.已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 C.改變了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的現狀 D.堅持讓人民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 8.面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中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計劃沒有改變。習近平主席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這( A ) ①體現總書記心中有民、一切為民的人民情懷 ②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貫徹 ③表明我國從根本上解決了社會主要矛盾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同步發(fā)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后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這一成就讓我們更加堅信( C ) ①脫貧攻堅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②脫貧攻堅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 ③飽經苦難的中華民族終于站起來了 ④黨和政府引領人們走向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從昔日落后的邊陲農業(yè)縣,到今日世界著名的現代化大都市;從粵港澳大灣區(qū)核心引擎之一,到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40年來,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深圳四十年改革巨變充分說明了( C ) ①改革開放是強國富民之路 ②我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 ③改革創(chuàng)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④“一國兩制”方針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2020年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近40分鐘講話里,“和平”一詞被提及24次,鏗鏘有力的話語彰顯和平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A ) ①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 ②我們應珍惜今天的和平,維護世界和平 ③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的主題 ④中國應積極謀求發(fā)展、主導世界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2.【提升幸福指數】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近年來,我國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方面推進多項扶貧舉措,取得積極成效。 舉措 成效 電商 扶貧 2019年,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推動電商扶貧,實現了對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當年全國貧困縣網絡零售額達到2 392億元,同比增長33%。 健康 扶貧 隨著健康扶貧工程深入推進,醫(yī)療服務種類越來越多,醫(yī)療保障、村醫(yī)上門……優(yōu)質醫(yī)療資源不斷下沉,貧困地區(qū)百姓享受到了更加優(yōu)質便捷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為脫貧攻堅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線”。 就業(yè) 扶貧 各地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就業(yè)扶貧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達到2 830.91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的103.73%。 扶貧 表彰 2020年7月3日,中央宣傳部以云發(fā)布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了“閩寧對口扶貧(福建對口幫扶寧夏)協作援寧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請你從我國上述扶貧舉措中任選兩項進行簡要點評。 【答案】①開展電商扶貧,創(chuàng)新扶貧工作方式,發(fā)揮網絡(電商平臺)作用,促進農產品銷售;②開展健康扶貧,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人權);③就業(yè)是最大的民生,增加就業(yè)是貧困家庭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④表彰扶貧先進,鼓勵人們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承擔社會責任。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在朝鮮戰(zhàn)場上,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zhàn)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在他們中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 000個功臣集體。英雄們說:我們的身后就是祖國,為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后退一步!這種血性令敵人膽寒,讓天地動容! 志愿軍將士的事跡告訴我們,要如何處理好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答案】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道“加試題”,習近平總書記重申,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他尤其強調,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接續(xù)推進全面脫貧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 材料二:中國在實現自身減貧的同時也在努力幫助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減貧。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我國將有1億左右的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中國減貧加速了世界減貧進程,為全球減貧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 (1)我們可以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中得到哪些信息? (2)中國的減貧事業(yè)所作的貢獻將給世界帶來哪些影響? 【答案】(1)①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③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④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⑤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等。 (2)①有利于促進全球減貧事業(yè)的發(fā)展,為發(fā)展中國家人民擺脫貧困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②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謀世界人民福祉;③為切實保障生存權、發(fā)展權等基本人權指明了根本途徑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