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③ 專題突破篇 二、時政專題突破 專題八 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熱點解讀…………………… 【熱點聚焦】 【考查內容】 ★2020年6月15日,為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印發《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決定聯合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①。 ★2020年7月16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布一批典型“護苗”案件②。2020年上半年,“掃黃打非”部門共查刪處置恐怖暴力、低俗惡俗等不良信息603萬余條,查繳非法有害少兒類出版物13.2萬余冊、盜版中小學教輔49.1萬余冊,查辦制售非法有害少兒出版物等“護苗”類案件70余起。 ★2020年7月以來,國家網信辦持續深入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③,針對網課學習欄目存在的突出問題,聯合教育部專門啟動了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嚴厲打擊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違法違規信息和行為。 ★2020年8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再次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④。草案二審稿立足于教育和保護相結合,進一步明確專門學校和專門教育的法律定位,規定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專門教育;不再使用“收容教養”這一概念,將有關措施納入專門教育并予以改進完善。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⑤。新法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由7章擴展為9章,條文由72條增加到132條。 ①特殊保護(社會保護) ②特殊保護(社會保護);全面依法治國 ③⑤特殊保護(社會保護);合理利用網絡 ④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原因 1.(體現類)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印發《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社會 保護。 2.(認識類)請你談談不良信息及有害少兒類出版物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影響 (1)影響未成年人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2)嚴重侵蝕未成年人的思想,不利于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3)容易使未成年人沾染不良習氣,甚至可能會走向違法犯罪道路。 3.(說明類)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細化家庭監護職責說明了什么? (1)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 (3)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四位一體,構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四道防線。 4.(做法類)預防違法犯罪,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1)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2)杜絕不良行為,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3)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5.(意義類)開展“護苗2020”專項行動、“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有什么重要意義? (1)有利于凈化文化市場環境,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2)有利于凈化網絡環境,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空間,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3)有利于引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網絡,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4)有利于打擊違法犯罪,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6.(建議類)請你從青少年自身角度就如何提高媒介素養提出合理化建議 (1)要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2)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沉溺于網絡,學會“信息節食”。 (3)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傳播網絡正能量,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 ……………………熱點訓練…………………… 一、選擇題 1.2020年6月15日,為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印發《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決定聯合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這體現了對學生的( C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2.(2020·岳陽)新冠疫情期間,各地陸續開展網絡在線教學。上網課能夠降低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但一些教育平臺以免費公益之名,行市場推廣之實。對此,教育部門、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動為網課“站崗”,治理網課環境。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C ) ①網絡改變了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為學習、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平臺 ②治理網課亂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③市場經濟中,在線教育平臺課前播放廣告的行為無可厚非 ④教育部門、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動為網課“站崗”是主動擔責的表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20年4月20日至10月30日,全國各地積極啟動開展主題為“護助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的2020年“綠書簽行動”。這( A ) ①表明我國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②有利于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③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④有利于營造良好社會文化環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二審稿增加規定:國家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專門教育。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 ) A.未成年人應該珍惜法律給予的特殊保護 B.未成年人實施嚴重不良行為可以免除責任 C.未成年人不成熟難以避免危害社會的行為 D.未成年人實施危害行為不用承擔刑事責任 5.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2020年10月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這( B ) ①能避免校園欺凌現象的發生 ②有利于保障中小學生身心健康 ③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④體現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6.【為“少年的你”撐好法律“保護傘”】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某班同學收集了相關熱點話題進行探討,請你也積極參與。 話題一:隨著社會發展,未成年人保護中的問題更加復雜多樣,校園安全和學生欺凌問題、監護人監護不力甚至監護侵害問題、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頻發,一樁樁觸目驚心的案件屢屢牽動公眾的心,社會各界對于強化未成年人法治保障的呼聲日益強烈。此次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這些熱點問題作出了積極、全面的回應。 (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公眾特別關切未成年人的法治保障問題。 【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④在現實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事件還時有發生;等等。 話題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的新聞引起廣大青少年學生的關注。某校中學生小華看了相關的新聞,心想:“未成年人是社會重點關注的群體,受法律特殊保護,所以未成年人可以為所欲為,不受法律約束。” (2)你認可小華的觀點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2)不認同。因為:①憲法和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未成年人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作為未成年人的我們要學會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話題三: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從政府、學校、家庭、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同主體出發,對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沉迷預防和網絡欺凌防治等內容作了規定,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 (3)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作出規定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案】(3)①有利于維護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權等合法權益; ②有利于引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網絡,防止網絡沉迷; ③有利于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