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③ 專題突破篇 二、時政專題突破 專題七 推動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 ……………………熱點解讀…………………… 【熱點聚焦】 【考查內容】 ★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總體穩中向好①。 ★2020年7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做好長江流域禁捕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保護長江母親河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決策。要求沿江各省(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細化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全面抓好落實②。 ★2020年8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強調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③。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在全社會引發廣泛共鳴,一場號召人們珍惜糧食、對餐飲浪費行為說“不”的行動正在全國開展:中國消費者協會向廣大消費者發出倡議;各地各部門出臺舉措建立長效機制;多地餐飲企業創新服務,如分餐制、半份菜、“N-1”點餐模式;多個平臺對大胃王吃播進行了整治④…… ①我國的環境現狀;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②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及做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依法治國 ③④我國的資源現狀;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1.(哪些類)我國的一系列環保舉措體現了哪些基本國策、發展戰略和發展理念? (1)基本國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 (3)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綠色發展理念等。 2.(說明類)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說明了什么? (1)我國堅持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3)我國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我國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5)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3.(原因類)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簡要說明“切實做好長江流域禁捕有關工作”的原因 (1)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2)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3)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 (4)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 4.(意義類)請你談談開展對餐飲浪費行為說“不”行動(“光盤行動”)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2)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 (3)有利于凈化社會風氣,維護糧食安全,保持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4)有利于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5)有利于增強人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現象的發生。 5.(評析類)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要加強立法。有人認為,只需用法治手段就能完全遏制餐飲浪費。對此,你怎么看?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一方面,要用法治手段引導公民培養節約習慣,推動“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思想觀念更加深入人心,使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一方面,需要公民不斷提升道德素養,從自身做起,拒絕浪費。只有法治與德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餐飲浪費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6.(倡議類)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支持“光盤”行動,請你發出幾點倡議 (1)珍惜糧食,適量訂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節約糧食。 (4)積極參加文明餐桌行動,營造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 ……………………熱點訓練…………………… 一、選擇題 1.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實行垃圾分類( A ) A.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B.能徹底解決我國環境污染的問題 C.能有效解決我國資源分布不均衡 D.增加居民生活成本造成生活負擔 2.2020年8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就要( C ) ①加快開發黃河流域,緩解資源短缺 ②堅持綠色發展,堅持人和自然和諧共生 ③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凝聚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 ④禁止開發黃河流域,堅持可持續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0年7月印發的《關于切實做好長江流域禁捕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保護長江母親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決策,要求沿江各省(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細化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全面抓好落實。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人類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對自然隨意索取 B.保護長江母親河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的表現 C.長江污染形勢不容樂觀,只能通過立法緩解 D.保護長江母親河必須停止江上一切經濟活動 4.上世紀,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一度擴張,甚至出現“風沙逼近北京城”的情形。經過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中國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這( A ) ①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體現 ②為其他國家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 ③彰顯了艱苦奮斗的治沙精神 ④說明我國的荒漠化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A.①②③ B.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5.近年來,雖然“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在一些地方,不少餐飲浪費現象仍然觸目驚心、令人痛心。這啟示我們( B ) ①我國資源緊缺,要禁止開發資源 ②應該有適度的消費,但也要注重節儉 ③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④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抵制浪費之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6.開展“光盤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某中學也開展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宣傳資料】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餐飲浪費現象,一些人在餐飲消費中片面追求“上檔次”,用餐往往“只點貴的,不選對的”;在一些單位、學校的食堂,食物浪費現象觸目驚心……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 500萬噸,這個數字接近中國糧食總產量的6%。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1)請你為學校餐廳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2)“舌尖上的浪費”會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3)為響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活動,作為一名消費者,你打算如何行動? 【答案】(1)示例:愛惜“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儉以養德,文明用餐;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吃多吃少,光盤正好等。 (2)“舌尖上的浪費”會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不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利于弘揚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等。 (3)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吃飯前先做出預算,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②勤儉節約,理性消費。要避免非理性消費,吃多少點多少,不鋪張浪費;③保護環境,綠色消費;④注重精神消費;⑤見到浪費行為,要及時制止,堅決同浪費行為作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