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16 崇尚法治精神---2021道德與法治中考精品復習學案專輯(3年中考2年模擬)(原卷+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16 崇尚法治精神---2021道德與法治中考精品復習學案專輯(3年中考2年模擬)(原卷+解析)

資源簡介

2021道德與法治中考精品學案專題(3年中考2年模擬)
專題16
崇尚法治精神(解析版)
1、備考“自由平等”時可結合漫畫、名言警句、正確利用網絡、懲治違法犯罪的案例、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現象等,正確認識理解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珍視自由的要求和踐行平等的要求。
2、“公平正義”是中考??贾R點。經常結合當年的一些典型事例如“感動中國”人物、道德模范評選,黨的政策方針、時政新聞等,以選擇題或材料分析題、漫畫題、活動探究題等形式考查,備考重點把握為什么維護公平正義、怎樣維護公平正義。
備考中需要特別關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社會生活中對平等與公平的體現。
1、自由的含義及意義
(1)含義: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
(2)意義:①對個人:增強個人的幸福感,激發每個人的活力:②對社會: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2、如何正確理解自由?
(
自由的真諦)
(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
(2)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3、法治與自由的關系
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1)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
4、珍視自由的舉措
(1)珍惜憲法和法律賦子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2)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5、平等的含義
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
6、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甲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7、踐行平等的要求
(1)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2)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4)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8、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危害及應對
(1)現象:就業歧視、性別歧視等。
(2)危害: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3)應對:面對一些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1.(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題)當年,杜魯門新當選為美國總統,有人向他母親祝賀,你有這樣的兒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魯門的母親回答道,是的,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同樣讓我驕傲,他現在正在地里挖土豆,這一故事說明了(

①踐行平等,對待他人無差別
②尊重他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
③尊重他人,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④踐行平等,要堅持人格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平等的正確認識。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①觀點錯誤;母親對當總統的兒子和對在地里干活的兒子一視同仁,這是尊重兒子的表現,也是踐行了人格平等的表現,③④觀點正確;②觀點體現的是如何尊重他人,觀點正確但題文中沒有體現,所以本題選擇D答案。
2.(2020·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自由快樂之人,必是敬提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自由快樂是不受法律約束的
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
④遵守法律,嚴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認識自由和法治之間的關系。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題文中的語句可以看出,自由快樂是受法律約束的,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遵守法律,嚴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①觀點錯誤,②③④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B答案。
3.(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題)今天,平等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還存在著“性別歧視”“身高歧視”“職業歧視”,甚至“收入歧視”等現象。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應(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②依據刑法嚴厲懲戒這些行為
③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④維護自己的特權,追求自由
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平等的相關知識。面對“性別歧視”“身高歧視”“職業歧視”,甚至“收入歧視”等不平等的現象,我們應敢于同不平等的現象作斗爭,我們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①正確。
公民沒有依據刑法嚴厲懲戒這些行為的權力,②錯誤。運用法律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③正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誰有特權,自由也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之內,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非特權,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內追求自由,④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
4.(2020·西藏中考真題)在新冠疫情期間,某小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本小區居民不得隨意出入小區。住戶卓瑪同學認為小區不應該限制她的自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絕對的自由是沒有的,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B.小區是司法機關,可以限制卓瑪的自由
C.小區的規定嚴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
D.自由和法治是水火不容的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自由與法治,結合教材知識,法治標志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碰觸法律的紅線;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A符合題意;選項B小區不是司法機關;選項C不屬于侵犯人身自由,是符合防治法的;選項D對自由與法治的關系判斷錯誤;故選A。
5.(2020·廣西中考真題)2020年6月16日,市民鄧某基于想成名的目的,編造了XX酒店“接待了北京來的人,有20多人發燒,被集體隔離”的虛假信息在網絡傳播,引起市民恐慌。隨后,鄧某因發布虛假消息擾亂社會秩序,被公安機關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處罰。這表明(

①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的
②只要是違法行為,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③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我們無需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
④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網絡無限,自由有界,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我們要恪守道德和法律,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①③觀點錯誤,④觀點正確;法不可違,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C答案。
1、公平的含義及具體要求
(1)含義: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
(2)具體要求:公平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
①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
②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
③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2、公平的重要性
(1)對個人: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
(2)對社會: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①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②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3、堅守公平的要求
(1)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2)制度保障公平。①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②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4、為促進社會和諧,保障公平,國家采取了哪些舉措?
(1)醫療方面:我國編織了世界最大的全民醫保網,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障體系。
(2)養老方面:全國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
(3)文化教育方面: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實現免費開放。
5、正義行為的內涵
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如:
協助警察抓小偷、主動照顧身體有殘疾的同學、依法納稅、檢舉作弊行為、維護國家利益等。
6、正義的重要性和要求
(1)重要性: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②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2)要求:①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②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③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
7、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什么重要意義?
(1)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人不竭的動力。
8、守護正義的必要性(為什么要守護正義?)
(1)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2)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
9、守護正義的要求
(1)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2)司法維護正義。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②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
平正義。
(3)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讓我們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
10、實現公平正義的必要性及要求
(1)必要性:①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②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2)要求: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
1.(2020·山東濟南市·中考真題)截至2020年6月14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2019年5月的60萬人減少至6781人,下降了近99%;52個未摘帽貧困縣輟學學生由8.2萬人減少至433人,下降了99.5%。這(

①表明教育公平取得了重要進展
②說明義務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
③體現了對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
④可以徹底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努力實施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上得起學,保障公民受教育權的真正實現。題文中,我國義務教育取得長足發展,表明教育公平取得了重要進展,說明義務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體現了對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①②③說法正確;但這并不能徹底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④說法錯誤;故選A。
2.(2019·湖南中考真題)《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的頒布實施,對打擊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的違法行為提供了有力武器。這部法律的實施有利于
①保護英烈的名譽權、榮譽權
②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③消除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④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的頒布實施,有利于保護英烈的名譽權、榮譽權,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所以①②④說法正確;但是消除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說法過于絕對,說法錯誤;故選B。
3.(2019·四川廣元市·中考真題)“公平比太陽還要有光輝”。下列做法體現黨和國家對公平問題重視的有
①“神州十一號”成功發射
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③國家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④國家通過考試公開招考公務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公平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根據所學,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到的利益。①是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沒有體現公平;②體現了養老公平;③體現了教育公平;④體現了考試公平和權利公平,所以排除①,正確答案選C。
4.(2019·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題)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國加強一系列的制度建設,以保證弱勢群體的利益,如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等。這些制度的建立(

①保證了我國公民在各個方面的絕對平等
②使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③有力地推動社會的進步
④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建立公平正義制度的作用的認識和把握。根據所學知識,題文中的這些制度的建立,使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有力地推動社會的進步。所以②③④說法正確;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實現絕對的公平,①說法錯誤;故選C。
5.(2020·遼寧阜新市·中考真題)當今時代,公平問題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因為公平是(

①科學決策的根本保證
②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③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④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公平的正確認識。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②④觀點正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科學決策的根本保證,①觀點錯誤;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③觀點錯誤,所以本題選擇D答案。
1.(2019·遼寧沈陽市·中考真題)有正義感、為人正直,這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德。下列行為能夠體現維護正義的有(

①考試時給同學傳遞試題答案
②阻止表哥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
③在圖書館內,制止同學大聲喧嘩
④在超市里,扶步履蹣跚的老人上扶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②③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①錯誤,是不誠信的行為,缺乏規則意識,違背公平正義的要求。故選D。
2.(2020·廣東中考真題)郭某在小區騎車時將一男童撞傷,卻想離開現場,受到孫某阻攔,郭某因情緒激動心臟驟停死亡。郭某家屬起訴孫某要求承擔賠償責任。法院認為孫某對郭某侵害兒童權益的行為進行合理阻止,屬于見義勇為行為,判決孫某無需擔責。法院的判決(

A.引導公民培養自由的品德
B.營造平等的社會風氣
C.杜絕全社會違法犯罪行為
D.捍衛社會的公平正義
【答案】D
【解析】社會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題文中,法院的判決維護了孫某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法律捍衛社會的公平正義,D符合題意;題文涉及維護公平正義,與自由、平等無關,AB排除;杜絕的說法過于絕對,C錯誤。故選D。
3.(2020·廣西河池市·中考真題)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因水災嚴重高考無法正常舉行。當地教育部門馬上啟動應急機制,把7日高考科目調到9日進行,并啟用高考備用試卷,保證該縣考生順利完成高考。此舉體現了(

A.自由
B.民主
C.公平
D.敬業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公平的認識。根據題干,“……把7日高考科目調到9日進行,并啟用高考備用試卷,保證該縣考生順利完成高考”,此舉說明當地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廣大考生的合法權益,并積極采取措施保障廣大考生的權利公平,此舉維護了社會的公平,促進了社會和諧,體現了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所以C符合題意。ABD說法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擇C。
4.(2020·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定教育投入,優化投入結構,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這有利于(

①推動教育公平發展
②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
③徹底阻斷貧困地區的貧困代際傳遞
④保障公民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題干中政府的做法有助于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保障公民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有助于推動教育公平發展,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舉措之一,①②④說法正確。③中“徹底”說法太絕對。故選B。
5.(2020·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題)黨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收入差距的調節問題,明確提出要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這表明(

A.黨和政府努力推進社會公平
B.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總體上已達到小康
C.我國不允許勞動者之間存在收入差距
D.存在收入差距不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社會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標,也是一個文明社會進步的標志?!氨Wo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目的是縮小貧富差距,推進社會公平,故A符合題意;B排除,材料未涉及此內容;C說法錯誤,勞動者之間存在收入差距是社會現實;D說法錯誤,勞動者之間存在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調動積極性。故選A。
6.(2020·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題)下面漫畫《養老公平》表明我國(

A.依靠經濟發展,消除城鄉差異
B.發展文化產業,保障文化權益
C.完善法制法規,建設法治中國
D.通過制度建設,保障社會公平
【答案】D
【解析】漫畫《養老公平》表明我國要實現城鄉居民養老的這一社會公平,需要全國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來維護,制度保障公平,D符合題意。A錯誤,城鄉差異不能消除。
BC說法與漫畫主旨不符,應排除。故選D。
7.(2020·廣西梧州市·中考真題)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建設增加了不少暖心的設施:在人行道中有專門為盲人鋪設的“盲人道”,在公共廁所設有專門為兒童、殘疾人提供方便的“無障礙衛生間”……從法律意義上看,這些做法符合平等含義中的(

A.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B.同等情況同等對待
C.不同情況同等對待
D.同等情況不同對待
【答案】A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平等的認識,根據所學,法律意義上的平等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
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題文中的做法從法律意義上看,符合平等含義中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所以BCD觀點錯誤,正確答案選A。
8.(2020·遼寧營口市·中考真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國婦聯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第三條規定:對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布含有性別歧視內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對此,下列理解最恰當的是(

A.要反對特權
B.要消除差異,一視同仁
C.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
D.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踐行平等的要求,難度較低。根據題干,“……《關于進一步規范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第三條規定:對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布含有性別歧視內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責令改正……”,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說明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所以C說法符合題意。A、D本身說法正確但與題干無關,排除;我們要尊重差異、平等待人,不是消除差異,B說法錯誤。故本題選擇C。
9.(2020·遼寧營口市·中考真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在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時指出:“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蔽覈苿咏逃桨l展體現了(

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③教育發展需要絕對公平
④公平能夠解決一切社會問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教育公平的正確認識。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題文中的內容,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①②觀點正確;公平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③觀點錯誤;公平有利于解決社會問題,④觀點太絕對錯誤,所以本題選擇A答案。
10.(2020·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2004年,山東省冠縣陳某某冒名頂替他人上了山東理工大學,其行為于2020年5月被揭露后,所獲得的學歷于2020年6月3日被注銷,2020年6月13日被用工單位解除聘用合同。目前,冠縣紀委監委已對陳某某立案審查,并將其涉嫌違法線索移交公安機關。相關部門對這一事件的處理說明(

①只要不浪費上大學的機會,誰上都是公平的
②只有維護公平才能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
③全社會積極追求公平、努力捍衛公平
④維護社會公平是國家機關的事,個人不需要參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相關部門對這一事件的處理說明冒名頂替他人上學侵犯了他人的受教育權,屬于違法行為,應受到法律的制裁,“對陳某某立案審查,并將其涉嫌違法線索移交公安機關”,體現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捍衛公平,所以②③說法符合題意。我們應依法行使權利,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權利,①說法錯誤;維護社會公平,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和參與,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擇C。
11.(2020·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題)為切實將新冠疫情對廣大考生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復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教育部的做法啟示我們(

①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②國家堅持健康第一,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③國家堅持公平第一,有利于保證高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公平公正
④國家積極采取措施,杜絕了教育不公平現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有關公平的相關知識。為切實將新冠疫情對廣大考生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復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教育部的做法啟示我們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國家堅持健康第一,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國家堅持公平第一,有利于保證高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公平公正。①②③選項表述正確。④選項表述過于絕對,錯在杜絕。綜上所述,選C。
12.(2020·安徽中考真題)正義是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下列行為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餐館老板李某拒不申報納稅
B.王某利用手中職權給家人謀私利
C.劉某強行索要小學生的財物
D.張某積極向受災的群眾捐款捐物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有關正義的相關知識。正義是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上述行為符合這一主題的是D選項,張某積極向受災的群眾捐款捐物。ABC選項均不符合正義這一主題,該做法違反了我國的法律法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綜上所述,選D。
13.(2019·四川眉山市·中考真題)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下列選項中體現公平正義的是(

①國家實行“兩免一補”政策
②在運動會比賽中使用興奮劑
③給偏遠山區的孩子捐款捐物
④部分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公平正義的相關知識。①正確,體現了國家努力維護教育公平;③正確,“給偏遠山區的孩子捐款捐物”是具有正義感的行為,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所以①③正確;②④錯誤,都屬于非正義行為。故選B。
14.(2019·遼寧大連市·中考真題)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下列對公平認識正確的有(

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就是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動的權利
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④公平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公平的知識點。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公平有著豐富的內涵,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所以選項①④的觀點是正確的,符合題意;選項②說法錯誤,公平都是法律之內的公平,不是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動的權利;選項③表述為正義,與題干不符。
故選B。
15.(2019·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中考真題)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下列選項中,能體現法律意義上平等的是(

①出入電梯“女士優先”
②兒童乘坐公交應得到特殊關照
③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樣的發展條件和機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平等的認識,題文要求能體現法律意義上平等的選項,故①出入電梯“女士優先”,這是對女士的尊重,不屬于法律意義上的平等;②兒童乘坐公交應得到特殊關照,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屬于法律意義上的平等;③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屬于法律意義上的平等;④錯誤,應該是提供平等的發展條件和機會;故選②③,選C。
16.(2019·福建中考真題)自由快樂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②自由自在是人們向往的生活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自由與法治的認識,題文中的觀點表明,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超越法律的紅線,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①④觀點正確;②③在題文中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所以正確答案選D。
17.(2018·吉林長春市·中考真題)據調查顯示,多數招聘會錄用男性的職位遠遠多于錄用女性的職位,男性的薪酬也普遍由于女性。這種現象(

A.屬于年齡歧視、就業歧視
B.屬于利用職務之便行使特權
C.侵犯女性應聘者的隱私權
D.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平等尊重你我他”的相關知識點。在法律地位上我們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權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義務。從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招聘單位歧視女性,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D觀點正確;題文中的行為屬于性別歧視、就業歧視,而不是年齡歧視,A觀點錯誤;題文中沒有體現利用職務之便行使特權,B觀點錯誤;題文中的行為是沒有平等對待女性,而不是侵犯隱私權的表現,C觀點錯誤,所以本題選擇D答案。
1.(2019·云南玉溪市·九年級二模)平等是人類社會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一個價值取向。下列關于平等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B.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表現為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C.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不可能實現的,總有高低貴賤之分
D.平等總要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現象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平等的認識和把握。ABD:依據教材知識,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體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現實生活中,平等總要受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生活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現象,故AB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平等是可以實現的,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故C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2.(2020·西藏日喀則市·九年級一模)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也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對于公平正義,理解正確的是(

A.公平正義就是指司法公正
B.公平正義可以消除社會的一切矛盾
C.人類社會已經實現了絕對公平
D.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公平正義。根據所學,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讓我們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據此,D符合題意。AB說法過于絕對化,明顯錯誤;公平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公平,C錯誤。故本題選擇D。
3.(2020·鹽城市初級中學九年級三模)2020年6月29日,山東省對陳春秀、王麗麗等人被冒名頂替上學問題調查處理及相關情況進行通報。對這一問題展開全面調查核實,進行依規依紀依法處理,充分表明了我們向踐踏教育公平者說“不”的鮮明態度。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這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B.這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權、榮譽權
C.冒名頂替者實施了犯罪,要承擔行政處罰
D.冒名頂替者不講誠信,沒有認識到自由是絕對的
【答案】A
【解析】依據題文描述,我國依法對冒名頂替上學的人實施打擊,這體現了法治的力量,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受教育權的真正實現,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A說法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出榮譽權,B說法錯誤;對這一問題展開全面調查核實,進行依規依紀依法處理,由此可見,冒名頂替者并不屬于犯罪行為,C說法錯誤;自由不是絕對,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D說法錯誤;所以本題選擇A。
4.(2020·山東聊城市·九年級二模)為切實方便貧困人員就醫,減輕貧困人員資金墊付壓力,聊城市已在全省率先實現貧困人員醫療費用報銷“一站式”結算,全面實現了“先診療后付費”,由“報賬制”變為“核賬制”“多頭跑”變為“不要跑”,避免有些貧困群眾因湊不齊墊付的醫療費用而放棄治療的情況發生?!罢臼健蓖浇Y算系統的全覆蓋,徹底解決了全市貧困人員就醫報賬“多頭跑、耗時長、手續繁、效率低”的問題。我市這樣做,表明(

①政府致力于維護社會公平
②能夠徹底解決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③徹底消除城鄉差別;實現共同富裕
④讓人民群眾能夠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紅利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聊城市在全省率先實現貧困人員醫療費用報銷“一站式”結算。我市這樣做,表明政府致力于維護社會公平,讓人民群眾能夠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紅利,①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選項②③中“徹底解決”“徹底消除”說法過于絕對,錯誤。故本題選D。
5.(2020·廣東九年級一模)“現在有5門線上課程需要學習,每周共有26節課,多虧了愛心企業捐贈的平板電腦,給我們上網課提供了好的條件?!辟F州省石阡縣坪山鄉大坪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張海艷抱著感激的心情說。3月10日,廣州市有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的60臺平板電腦,全部送到了大坪村36戶貧困學生和龍塘鎮涼風阡村24戶貧困學生的手中。此舉(

①維護了貧困學生的受教育權
②有助于弘揚社會正能量
③能徹底解決貧困學生的各種學習困難
④讓貧困學子共享改革繁榮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愛心企業捐贈的平板電腦,解決貧困家庭學生上網課的問題,這一做法維護了貧困學生的受教育權,讓貧困學子共享改革繁榮成果,有助于弘揚社會正能量,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做法,①②④說法正確。③中“徹底”“各種”說法太絕對,是錯誤的。故選C。
6.(2019·河北廊坊市·中考模擬)剛在春晚登臺的“打假警察”——翟天臨,如今卻在“學術打假”中倒下,因論文抄襲,翟天臨被撤銷博士學位。“學術打假”有利于(

①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權,尊重勞動
②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③維護學術尊嚴,規范人們行為
④加強誠信社會建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翟天臨論文抄襲違背了誠信的原則,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權?!皩W術打假”有利于提高公民的誠信意識,加強誠信社會建設;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勞動的氛圍,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權,有利于維護學術尊嚴,規范人們行為,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社會的文明與進步,①②③④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A答案。
7.(2020·山東濟南市·九年級零模)2020年1月26日下午,江蘇南京人孫某出于吸引他人眼球的目的,編造了“南京自1月27日0時起交通停運、全面封城”等謠言,并以南京日報記者趙某某的名義發布在多個網絡群組中,隨后被快速轉發擴散,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孫某因尋釁滋事犯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這警示我們(

A.違反法律就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B.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
C.公民的言論自由受到法律的保護
D.公民只享受權利而不必履行義務
【答案】B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自由的認識,題文中孫某有言論自由權利,但是在網絡上散布謠言是行為是違法的,應該受到法律制裁,警示我們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A觀點錯誤,觸犯刑法承擔刑事責任;B觀點正確;C與題文主旨不符;D觀點錯誤,公民權利義務具有一致性,既要正確行使權利,也要依法履行義務,所以正確答案選B。
8.(2019·甘肅中考模擬)李克強總理有過這樣的比喻:政府的職責就是管好兩個燈。一個是路燈,另一個是紅綠燈。管好路燈,就是要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為所有人照路;管好紅綠燈,就是要講規則。李總理的比喻說明(  )
①公平公正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②要積極引導人們自覺遵守制度和規則
③維護社會公平公正和遵守社會規則與程序都是十分重要的
④公平就是讓人人擁有相同的權利和機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公平正義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運用。材料中的比喻表明公平正義對社會發展和穩定的重要性,有利于積極引導公民遵守規則和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所以①②③觀點正確;④觀點絕對,是錯誤的,正確答案選C。
9.(2020·河北九年級其他模擬)風箏有了線的限制,才能自由地飛翔;火車有了軌道的限制,才能順利地行駛;車輛有了紅綠燈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這啟示我們(

①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②只有擺脫“限制”,才能享有自由
③自由需要法治和規則的束縛
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題干敘述啟示我們自由不是隨心所欲,需要受法治和規則的束縛;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說法③④正確。真正的自由就是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是真實存在的,說法①錯誤;“只有……才……”的說法太絕對,說法②錯誤。本題選D。
10.(2020·河北九年級其他模擬)2020年5月1日起,《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施行。5月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2020年首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侗U限r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和“黑名單”舉措的施行(

①有利于保護公民的財產權???
②可以杜絕欠薪事件的發生 
③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④可以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公平正義的認識,題文中我國采取措施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這有利于保護公民的財產權;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①③觀點正確;②“杜絕”觀點絕對化,是錯誤的;④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與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無關,不符合題意,所以正確答案選B。
11.(2020·廣東九年級三模)2020年2月21日,司法部表示,要全力做好監獄疫情的救助工作,罪犯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癥狀,要第一時間進行隔離觀察,對確診罪犯要與社會其他人員一樣,同等及時地救助。要讓確診罪犯得到同等及時的救助,需要我們(

A.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所有權益
B.面對不平等的現象要據理力爭,依法維護
C.消除歧視,需要增強平等意識,清除差異
D.平等承擔義務,踐行絕對平等,反對特權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分析題意,每個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要讓確診罪犯得到同等及時的救助,需要我們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A項表述錯誤,應該是尊重他人合法權益,故排除;B項當面對不平等現象時,我們應該據理力爭,依法維護,正確,符合題意;C錯誤,差異無法消除,故排除;D項表述錯誤,應該是踐行平等,反對特權,不存在絕對平等,故排除;故選B。
12.(2020·廣東廣州市·九年級一模)2020年3月15日下午,本應在租住地居家隔離觀察的澳大利亞籍梁某妍,未戴口罩在小區內跑步,不聽勸阻,情緒激動,表示戴不戴口單是個人的自由,拒不配合!梁某的言行割裂了(

①自由與法治的關系
②個人與國家的關系
③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④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⑧④
【答案】B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自由與法治,權利與自由的認識,題文梁某有跑步的權利和自由,但在疫情期間,出門必須戴口罩,拒不配合的做法,沒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由,沒有依法履行義務,割裂了自由和法治的關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①③觀點正確;②④與題文不符,所以正確答案選B。
13.(2020·四川廣元市·九年級一模)2020年4月14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馮安富率隊深入蒼溪縣調研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指出要持續鞏固擴大專項斗爭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制度化、常態化。此舉(

A.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守護正義
B.能有效杜絕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
C.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黑惡勢力問題
D.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唯一舉措
【答案】A
【解析】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馮安富率隊深入蒼溪縣調研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指出要持續鞏固擴大專項斗爭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制度化、常態化。此舉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守護正義,A正確。
能有效減少但不能杜絕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B錯誤。有利于但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黑惡勢力問題,C錯誤。
不是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唯一舉措,D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
14.(2020·四川廣元市·九年級一模)“向往平等,天經地義;追求平等,人性所至?!毕铝嘘P于踐行平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B.踐行平等就要追求絕對公平
C.踐行平等就要消除差異
D.踐行平等就要放棄享受權利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平等的認識。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依據教材知識可知,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平等對待他人合法權益,A符合題意;B“絕對公平“是不可能實現的,不符合題意。C”消除差異”并不是踐行平等的目的,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踐行平等既要平等享受權利,又要平等履行義務。因此選A。
15.(2019·安徽淮北市·中考模擬)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能體現這一特點的情境是(

①來自貧困地區農民工憑能力當選為區人大代表
②上下班時,企業領導干部與員工一樣簽到簽退
③個別學生因父母任部門要職而享有錄取的特權
④所有人不論職位高低都應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對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認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一項基本原則。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眮碜载毨У貐^農民工憑能力當選為區人大代表;上下班時,企業領導干部與員工一樣簽到簽退;所有人不論職位高低都依法享有社會救助權利等都體現了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①②④正確;個別學生因父母任部門要職而享有錄取的特權,是不平等現象,③不符合題意。故選D。
16.(2019·福建莆田市·九年級其他模擬)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下列舉措能體現公平的有


①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近入學
②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消除貧富差距
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解決“三農”問題
④將各類競賽結果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公平社會可以為每個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為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保障,每個人行使權利都要受到一定的約束,以此分析選項可知①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維護了教育公平,符合題意;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解決“三農”問題,維護了公平,符合題意,②錯誤,錯在“消除”;④錯誤,不利于維護考試公平,故排除;故選①③,選A。
考點一:自由
平等
考點二:公平
正義
102021道德與法治中考精品學案專題(3年中考2年模擬)
專題16
崇尚法治精神(原卷版)
1、備考“自由平等”時可結合漫畫、名言警句、正確利用網絡、懲治違法犯罪的案例、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現象等,正確認識理解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珍視自由的要求和踐行平等的要求。
2、“公平正義”是中考??贾R點。經常結合當年的一些典型事例如“感動中國”人物、道德模范評選,黨的政策方針、時政新聞等,以選擇題或材料分析題、漫畫題、活動探究題等形式考查,備考重點把握為什么維護公平正義、怎樣維護公平正義。
備考中需要特別關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社會生活中對平等與公平的體現。
1、自由的含義及意義
(1)含義: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
(2)意義:①對個人:增強個人的幸福感,激發每個人的活力:②對社會: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2、如何正確理解自由?
(
自由的真諦)
(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
(2)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3、法治與自由的關系
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1)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
4、珍視自由的舉措
(1)珍惜憲法和法律賦子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2)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5、平等的含義
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
6、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甲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7、踐行平等的要求
(1)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2)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4)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8、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危害及應對
(1)現象:就業歧視、性別歧視等。
(2)危害: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3)應對:面對一些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1.(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題)當年,杜魯門新當選為美國總統,有人向他母親祝賀,你有這樣的兒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魯門的母親回答道,是的,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同樣讓我驕傲,他現在正在地里挖土豆,這一故事說明了(

①踐行平等,對待他人無差別
②尊重他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
③尊重他人,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④踐行平等,要堅持人格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平等的正確認識。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①觀點錯誤;母親對當總統的兒子和對在地里干活的兒子一視同仁,這是尊重兒子的表現,也是踐行了人格平等的表現,③④觀點正確;②觀點體現的是如何尊重他人,觀點正確但題文中沒有體現,所以本題選擇D答案。
2.(2020·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自由快樂之人,必是敬提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睂Υ?,理解正確的是(

①自由快樂是不受法律約束的
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
④遵守法律,嚴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認識自由和法治之間的關系。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題文中的語句可以看出,自由快樂是受法律約束的,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遵守法律,嚴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①觀點錯誤,②③④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B答案。
3.(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題)今天,平等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還存在著“性別歧視”“身高歧視”“職業歧視”,甚至“收入歧視”等現象。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應(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②依據刑法嚴厲懲戒這些行為
③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④維護自己的特權,追求自由
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平等的相關知識。面對“性別歧視”“身高歧視”“職業歧視”,甚至“收入歧視”等不平等的現象,我們應敢于同不平等的現象作斗爭,我們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①正確。
公民沒有依據刑法嚴厲懲戒這些行為的權力,②錯誤。運用法律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③正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誰有特權,自由也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之內,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非特權,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內追求自由,④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
4.(2020·西藏中考真題)在新冠疫情期間,某小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本小區居民不得隨意出入小區。住戶卓瑪同學認為小區不應該限制她的自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絕對的自由是沒有的,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B.小區是司法機關,可以限制卓瑪的自由
C.小區的規定嚴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
D.自由和法治是水火不容的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自由與法治,結合教材知識,法治標志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碰觸法律的紅線;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A符合題意;選項B小區不是司法機關;選項C不屬于侵犯人身自由,是符合防治法的;選項D對自由與法治的關系判斷錯誤;故選A。
5.(2020·廣西中考真題)2020年6月16日,市民鄧某基于想成名的目的,編造了XX酒店“接待了北京來的人,有20多人發燒,被集體隔離”的虛假信息在網絡傳播,引起市民恐慌。隨后,鄧某因發布虛假消息擾亂社會秩序,被公安機關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處罰。這表明(

①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的
②只要是違法行為,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③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我們無需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
④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網絡無限,自由有界,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我們要恪守道德和法律,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①③觀點錯誤,④觀點正確;法不可違,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觀點正確,所以本題選擇C答案。
1、公平的含義及具體要求
(1)含義: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
(2)具體要求:公平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
①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
②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
③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2、公平的重要性
(1)對個人: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
(2)對社會: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①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②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3、堅守公平的要求
(1)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2)制度保障公平。①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②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4、為促進社會和諧,保障公平,國家采取了哪些舉措?
(1)醫療方面:我國編織了世界最大的全民醫保網,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障體系。
(2)養老方面:全國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
(3)文化教育方面: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實現免費開放。
5、正義行為的內涵
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如:
協助警察抓小偷、主動照顧身體有殘疾的同學、依法納稅、檢舉作弊行為、維護國家利益等。
6、正義的重要性和要求
(1)重要性: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②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2)要求:①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②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③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
7、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什么重要意義?
(1)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人不竭的動力。
8、守護正義的必要性(為什么要守護正義?)
(1)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2)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
9、守護正義的要求
(1)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2)司法維護正義。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②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
平正義。
(3)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讓我們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
10、實現公平正義的必要性及要求
(1)必要性:①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②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2)要求: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
1.(2020·山東濟南市·中考真題)截至2020年6月14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2019年5月的60萬人減少至6781人,下降了近99%;52個未摘帽貧困縣輟學學生由8.2萬人減少至433人,下降了99.5%。這(

①表明教育公平取得了重要進展
②說明義務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
③體現了對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
④可以徹底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努力實施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上得起學,保障公民受教育權的真正實現。題文中,我國義務教育取得長足發展,表明教育公平取得了重要進展,說明義務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體現了對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①②③說法正確;但這并不能徹底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④說法錯誤;故選A。
2.(2019·湖南中考真題)《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的頒布實施,對打擊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的違法行為提供了有力武器。這部法律的實施有利于
①保護英烈的名譽權、榮譽權
②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③消除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④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的頒布實施,有利于保護英烈的名譽權、榮譽權,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所以①②④說法正確;但是消除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說法過于絕對,說法錯誤;故選B。
3.(2019·四川廣元市·中考真題)“公平比太陽還要有光輝”。下列做法體現黨和國家對公平問題重視的有
①“神州十一號”成功發射
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③國家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④國家通過考試公開招考公務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公平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根據所學,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到的利益。①是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沒有體現公平;②體現了養老公平;③體現了教育公平;④體現了考試公平和權利公平,所以排除①,正確答案選C。
4.(2019·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題)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國加強一系列的制度建設,以保證弱勢群體的利益,如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等。這些制度的建立(

①保證了我國公民在各個方面的絕對平等
②使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③有力地推動社會的進步
④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建立公平正義制度的作用的認識和把握。根據所學知識,題文中的這些制度的建立,使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有力地推動社會的進步。所以②③④說法正確;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實現絕對的公平,①說法錯誤;故選C。
5.(2020·遼寧阜新市·中考真題)當今時代,公平問題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因為公平是(

①科學決策的根本保證
②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③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④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公平的正確認識。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②④觀點正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科學決策的根本保證,①觀點錯誤;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③觀點錯誤,所以本題選擇D答案。
1.(2019·遼寧沈陽市·中考真題)有正義感、為人正直,這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德。下列行為能夠體現維護正義的有(

①考試時給同學傳遞試題答案
②阻止表哥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
③在圖書館內,制止同學大聲喧嘩
④在超市里,扶步履蹣跚的老人上扶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0·廣東中考真題)郭某在小區騎車時將一男童撞傷,卻想離開現場,受到孫某阻攔,郭某因情緒激動心臟驟停死亡。郭某家屬起訴孫某要求承擔賠償責任。法院認為孫某對郭某侵害兒童權益的行為進行合理阻止,屬于見義勇為行為,判決孫某無需擔責。法院的判決(

A.引導公民培養自由的品德
B.營造平等的社會風氣
C.杜絕全社會違法犯罪行為
D.捍衛社會的公平正義
3.(2020·廣西河池市·中考真題)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因水災嚴重高考無法正常舉行。當地教育部門馬上啟動應急機制,把7日高考科目調到9日進行,并啟用高考備用試卷,保證該縣考生順利完成高考。此舉體現了(

A.自由
B.民主
C.公平
D.敬業
4.(2020·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要穩定教育投入,優化投入結構,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這有利于(

①推動教育公平發展
②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
③徹底阻斷貧困地區的貧困代際傳遞
④保障公民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0·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題)黨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收入差距的調節問題,明確提出要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這表明(

A.黨和政府努力推進社會公平
B.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總體上已達到小康
C.我國不允許勞動者之間存在收入差距
D.存在收入差距不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6.(2020·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題)下面漫畫《養老公平》表明我國(

A.依靠經濟發展,消除城鄉差異
B.發展文化產業,保障文化權益
C.完善法制法規,建設法治中國
D.通過制度建設,保障社會公平
7.(2020·廣西梧州市·中考真題)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建設增加了不少暖心的設施:在人行道中有專門為盲人鋪設的“盲人道”,在公共廁所設有專門為兒童、殘疾人提供方便的“無障礙衛生間”……從法律意義上看,這些做法符合平等含義中的(

A.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B.同等情況同等對待
C.不同情況同等對待
D.同等情況不同對待
8.(2020·遼寧營口市·中考真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國婦聯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第三條規定:對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布含有性別歧視內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對此,下列理解最恰當的是(

A.要反對特權
B.要消除差異,一視同仁
C.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
D.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
9.(2020·遼寧營口市·中考真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在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時指出:“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蔽覈苿咏逃桨l展體現了(

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③教育發展需要絕對公平
④公平能夠解決一切社會問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020·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2004年,山東省冠縣陳某某冒名頂替他人上了山東理工大學,其行為于2020年5月被揭露后,所獲得的學歷于2020年6月3日被注銷,2020年6月13日被用工單位解除聘用合同。目前,冠縣紀委監委已對陳某某立案審查,并將其涉嫌違法線索移交公安機關。相關部門對這一事件的處理說明(

①只要不浪費上大學的機會,誰上都是公平的
②只有維護公平才能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
③全社會積極追求公平、努力捍衛公平
④維護社會公平是國家機關的事,個人不需要參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0·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題)為切實將新冠疫情對廣大考生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復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教育部的做法啟示我們(

①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②國家堅持健康第一,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③國家堅持公平第一,有利于保證高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公平公正
④國家積極采取措施,杜絕了教育不公平現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2020·安徽中考真題)正義是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下列行為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餐館老板李某拒不申報納稅
B.王某利用手中職權給家人謀私利
C.劉某強行索要小學生的財物
D.張某積極向受災的群眾捐款捐物
13.(2019·四川眉山市·中考真題)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下列選項中體現公平正義的是(

①國家實行“兩免一補”政策
②在運動會比賽中使用興奮劑
③給偏遠山區的孩子捐款捐物
④部分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9·遼寧大連市·中考真題)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下列對公平認識正確的有(

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就是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動的權利
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④公平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9·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中考真題)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下列選項中,能體現法律意義上平等的是(

①出入電梯“女士優先”
②兒童乘坐公交應得到特殊關照
③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樣的發展條件和機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19·福建中考真題)自由快樂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②自由自在是人們向往的生活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8·吉林長春市·中考真題)據調查顯示,多數招聘會錄用男性的職位遠遠多于錄用女性的職位,男性的薪酬也普遍由于女性。這種現象(

A.屬于年齡歧視、就業歧視
B.屬于利用職務之便行使特權
C.侵犯女性應聘者的隱私權
D.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1.(2019·云南玉溪市·九年級二模)平等是人類社會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一個價值取向。下列關于平等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B.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表現為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C.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不可能實現的,總有高低貴賤之分
D.平等總要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現象
2.(2020·西藏日喀則市·九年級一模)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也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對于公平正義,理解正確的是(

A.公平正義就是指司法公正
B.公平正義可以消除社會的一切矛盾
C.人類社會已經實現了絕對公平
D.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3.(2020·鹽城市初級中學九年級三模)2020年6月29日,山東省對陳春秀、王麗麗等人被冒名頂替上學問題調查處理及相關情況進行通報。對這一問題展開全面調查核實,進行依規依紀依法處理,充分表明了我們向踐踏教育公平者說“不”的鮮明態度。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這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B.這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權、榮譽權
C.冒名頂替者實施了犯罪,要承擔行政處罰
D.冒名頂替者不講誠信,沒有認識到自由是絕對的
4.(2020·山東聊城市·九年級二模)為切實方便貧困人員就醫,減輕貧困人員資金墊付壓力,聊城市已在全省率先實現貧困人員醫療費用報銷“一站式”結算,全面實現了“先診療后付費”,由“報賬制”變為“核賬制”“多頭跑”變為“不要跑”,避免有些貧困群眾因湊不齊墊付的醫療費用而放棄治療的情況發生?!罢臼健蓖浇Y算系統的全覆蓋,徹底解決了全市貧困人員就醫報賬“多頭跑、耗時長、手續繁、效率低”的問題。我市這樣做,表明(

①政府致力于維護社會公平
②能夠徹底解決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③徹底消除城鄉差別;實現共同富裕
④讓人民群眾能夠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紅利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5.(2020·廣東九年級一模)“現在有5門線上課程需要學習,每周共有26節課,多虧了愛心企業捐贈的平板電腦,給我們上網課提供了好的條件。”貴州省石阡縣坪山鄉大坪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張海艷抱著感激的心情說。3月10日,廣州市有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的60臺平板電腦,全部送到了大坪村36戶貧困學生和龍塘鎮涼風阡村24戶貧困學生的手中。此舉(

①維護了貧困學生的受教育權
②有助于弘揚社會正能量
③能徹底解決貧困學生的各種學習困難
④讓貧困學子共享改革繁榮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2019·河北廊坊市·中考模擬)剛在春晚登臺的“打假警察”——翟天臨,如今卻在“學術打假”中倒下,因論文抄襲,翟天臨被撤銷博士學位。“學術打假”有利于(

①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權,尊重勞動
②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③維護學術尊嚴,規范人們行為
④加強誠信社會建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20·山東濟南市·九年級零模)2020年1月26日下午,江蘇南京人孫某出于吸引他人眼球的目的,編造了“南京自1月27日0時起交通停運、全面封城”等謠言,并以南京日報記者趙某某的名義發布在多個網絡群組中,隨后被快速轉發擴散,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孫某因尋釁滋事犯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這警示我們(

A.違反法律就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B.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
C.公民的言論自由受到法律的保護
D.公民只享受權利而不必履行義務
8.(2019·甘肅中考模擬)李克強總理有過這樣的比喻:政府的職責就是管好兩個燈。一個是路燈,另一個是紅綠燈。管好路燈,就是要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為所有人照路;管好紅綠燈,就是要講規則。李總理的比喻說明( ?。?br/>①公平公正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②要積極引導人們自覺遵守制度和規則
③維護社會公平公正和遵守社會規則與程序都是十分重要的
④公平就是讓人人擁有相同的權利和機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2020·河北九年級其他模擬)風箏有了線的限制,才能自由地飛翔;火車有了軌道的限制,才能順利地行駛;車輛有了紅綠燈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這啟示我們(

①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②只有擺脫“限制”,才能享有自由
③自由需要法治和規則的束縛
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0·河北九年級其他模擬)2020年5月1日起,《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施行。5月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2020年首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和“黑名單”舉措的施行(

①有利于保護公民的財產權???
②可以杜絕欠薪事件的發生 
③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④可以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0·廣東九年級三模)2020年2月21日,司法部表示,要全力做好監獄疫情的救助工作,罪犯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癥狀,要第一時間進行隔離觀察,對確診罪犯要與社會其他人員一樣,同等及時地救助。要讓確診罪犯得到同等及時的救助,需要我們(

A.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所有權益
B.面對不平等的現象要據理力爭,依法維護
C.消除歧視,需要增強平等意識,清除差異
D.平等承擔義務,踐行絕對平等,反對特權
12.(2020·廣東廣州市·九年級一模)2020年3月15日下午,本應在租住地居家隔離觀察的澳大利亞籍梁某妍,未戴口罩在小區內跑步,不聽勸阻,情緒激動,表示戴不戴口單是個人的自由,拒不配合!梁某的言行割裂了(

①自由與法治的關系
②個人與國家的關系
③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④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⑧④
13.(2020·四川廣元市·九年級一模)2020年4月14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馮安富率隊深入蒼溪縣調研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指出要持續鞏固擴大專項斗爭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制度化、常態化。此舉(

A.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守護正義
B.能有效杜絕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
C.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黑惡勢力問題
D.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唯一舉措
14.(2020·四川廣元市·九年級一模)“向往平等,天經地義;追求平等,人性所至?!毕铝嘘P于踐行平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B.踐行平等就要追求絕對公平
C.踐行平等就要消除差異
D.踐行平等就要放棄享受權利
15.(2019·安徽淮北市·中考模擬)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能體現這一特點的情境是(

①來自貧困地區農民工憑能力當選為區人大代表
②上下班時,企業領導干部與員工一樣簽到簽退
③個別學生因父母任部門要職而享有錄取的特權
④所有人不論職位高低都應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2019·福建莆田市·九年級其他模擬)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下列舉措能體現公平的有


①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近入學
②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消除貧富差距
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解決“三農”問題
④將各類競賽結果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考點一:自由
平等
考點二:公平
正義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丰顺县| 册亨县| 海伦市| 宁津县| 庆云县| 治县。| 临海市| 锡林浩特市| 沙田区| 沙湾县| 昌江| 广水市| 永清县| 万源市| 谷城县| 平泉县| 遂平县| 界首市| 巧家县| 郎溪县| 乐陵市| 奉新县| 施甸县| 金堂县| 万载县| 定州市| 巴塘县| 洛阳市| 外汇| 苍梧县| 舟山市| 察隅县| 红安县| 青海省| 财经| 资讯 | 米脂县| 松潘县| 乌拉特前旗|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