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信息技術2020學年第二學期教學計劃信息技術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選用的教材是浙江攝影出版社的《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下教材。此冊教材分三個單元,第一單元“信息社會”,第二單元“漢字輸入”,第三單元“網絡生活”。第一單元主要介紹信息社會的基本概念以及在生活、學習、社交中經常會用到的信息化工具。第二單元介紹學習拼音輸入法,編排采用兩條主線并行推進:一是通過拼音輸入法學習漢字錄入;二是通過“寫字板”學習文字的編輯。漢字輸入的內容,在編排上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按字、詞、句、篇的順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漢字輸入法,逐步提高文字輸入能力,達到熟練輸入整篇文章的程度,為后續的學習與應用打下基礎。第三單元教材安排6個課時讓學生較系統地學習網絡的相關知識,同時安排了網絡實踐活動,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和初步運用網絡本單元的學習為學生的數字化學習和創新能力、信息社會責任的那個核心素養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我們生活在信息社會中,了解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認識常見的數字化工具,知道每一類工具能針對性地解決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問題;知道信息有真假之分,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常識,能自覺保護號個人隱私。2.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網絡的基本概念與作用,掌握瀏覽器的基本操作,知道網址的組成和常見分類,能文明上網,能運用網絡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應用。三、教學重難點1.了解各種信息化工具及其相關應用,培養信息安全意識,維護個人信息權益2.學習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數字化工具,學會從正規渠道下載、安裝和使用。成為一名合格的數字小公民3.“暢想未來的漢字輸入法”拼音錄入練習,掌握漢語拼音與英文字母的轉換匹配4.拼音輸入法的一般使用方法5.詞語輸入方法,詞語輸入技巧6.進一步熟練漢字輸入法,利用詞語輸入法提高錄入效率7.中文標點符號的輸入,中英文狀態快捷鍵切換8.進一步熟練漢字輸入,中文標點符號的輸入9.“畫圖”中“文本”工具的使用,海報中圖文的排版10.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和應用,計算機網絡的概念11.認識多種上網工具,了解接入網絡的方式,體會網絡的多樣性12.瀏覽器的基本功能,“選項卡”切換與“前進”“后退”按鈕切換的比較13.網站類型的區分,網址的組成部分14.學會分辨網站陷阱,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增強安全上網和文明上網的意識,自覺規范上網行為15.從網上獲取需要的文字資料,對文字資料的篩選和整理四、教學措施1.落實教學的具體措施。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認真落實具體措施:(1)認真備課: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2)認真上課: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后連接,板書規范清楚,教態親切、自然,采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后記。(3)認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復習工作,以利于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于強化信息技術術語、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4)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分析、指正、查漏補缺。2.工作目標和計劃。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探討學習,總結得失,并將自己的實踐活動轉化為理論,學期結束時,至少寫一篇經驗總結或論文。五、課時安排周次日期教學內容課時13.1—3.5始業教育123.8—3.12第1課信息社會133.15—3.19第2課數字生活143.22—3.26第3課多樣的輸入法153.29—4.2第4課拼音輸入法164.5—4.9第5課詞語輸入速度快174.12—4.16第6課連詞成句變化多184.19—4.23第7課中文標點輸入妙194.26—4.30第8課串詞成句巧修飾1105.3—5.7第9課制作宣傳海報1115.10—5.14第10課認識網絡1125.17—5.21第11課學會上網1135.24—5.28第12課瀏覽器的使用1145.31—6.4第13課認識網址1156.7—6.11第14課文明上網1166.14—6.18第15課網絡摘記1176.21—6.25期末考查1186.28—7.2機動1頁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