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信息技術2020學年第二學期五年級教學計劃
五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一、大綱對本教材的要求: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編排了“走進計算機世界”“算法與程序設計”兩個單元內容,讓學生在一定軟件運用經驗的基礎上,系統了解計算機的軟硬件知識,學習算法與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并能根據實際應用需要選擇合理算法進行程序設計。
三、單元分析:
1、第一單元:
本單元有5課,包含走進計算機、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安全、計算機發展。本單元介紹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包括計算機軟硬件、計算機網絡和安全等,通過對計算機發展方向的教學,計發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與意識。從內容上看,概念性的內容比較多,以感受、了解和認識為主,在實際教學中,要利用網絡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開展教學。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知道計算機系統由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組成,并對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硬件由直觀的認識;初步了解計算機軟件可以根據功能分成不同的類別。在了解計算機病毒防治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計算機使用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簡單了解電子計算機的發展趨勢,豐富計算機文化知識,激發科技創新興趣;更全面地了解和認識信息技術和信息社會,增強信息社會責任感。
2、第二單元:
本單元共有10課,包含算法初步、詢問交互等內容,共安排12課時。本單元將引導學生繼續深入學習程序設計并探究程序背后的算法。
算法與程序設計是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內容之一,使發展學生計算思維的重要載體。在進行具體的程序設計之前,本單元的每一課都編排了對算法的分析與描述內容,希望學生可以突破scratch的限制,將知識遷移至其他程序設計語言中進行創作,體現用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了解算法的概念及算法常見的描述方式,能選擇合適的方式描述簡單的算法;了解算法與計算機程序之間的關系,以scratch為載體學習變量、列表、過程等內容,掌握編寫scratch程序實現簡單算法的方法,體驗程序設計的基本流程,發展計算思維。
四、教學重難點
1.認識與了解計算機的主要硬件及其功能,了解計算機工作的基本原理
2.了解計算機的軟件系統及其作用,系統軟件與應用的區別
3.認識與了解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硬件和功能,了解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基本原理
4.了解計算機病毒及其傳播方式,初步形成使用計算機時的病毒防護意識
5.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方向,對未來計算機的暢想、設計。
6.初步認識算法,了解算法常見的描述方式,能用恰當的方式描述簡單算法;理解算法與計算機程序之間的關系,了解常見的程序設計語言。
7.利用雙分支結構編寫問答交互腳本,理解雙份只選擇結構,理解“詢問”與“回答”的關系
8.理解變量概念,學會使用變量的一般方法,理解變量概念
9.理解列表概念,學會使用列表的一般方法,理解隨機出題的算法
10.理解利用循環結構遍歷列表的算法,編寫按順序自動提問所有問題的腳本;理解利用循環結構遍歷列表的算法,調試程序。
11.利用循環嵌套繪制多個正多邊形,理解循環嵌套結構
12.學會創建“過程”,掌握調試“過程”的方法,理解“過程”的概念
13.理解帶參過程的作用,掌握自制積木的使用方法;理解帶參過程的作用,合理設置參數
14.理解消息傳遞的功能,掌握“廣播”和“當接收……”指令的使用方法
15.創遍“倒計時口算練習”工具,設計合理的減法、除法出題方式
五、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每個孩子均有自己的特點,總體而言,學生自覺性特別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強,雖然作為外地班級,學生家境沒有電腦居多,但平時認真學習也使得他們比其他班級更容易理解電腦。學生在打字方面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每分鐘打字的速度不快。班級兩極分化現象嚴重,但極大多數同學學習興趣還是蠻高的。
六、教學措施及后進生措施:
1.深鉆教學大綱、教材,了解學生,查閱各方面的資料,認真備好課,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工作。合理的組織教學,安排教學內容,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特點、教材的特點和縣信息技術教研要點安排教學計劃,并認真執行,制定好相應的學科教學計劃。
2.照顧兩頭,兼顧中間,培養尖子生,使之更快的發展,為一些比賽培養一部分的參賽選手。
3.少教師講授時間,保證學生上機操作的時間,讓學生有鞏固的時間。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做到每堂課教學過程清晰,講練時間合理安排,重點突出。
4.加強對接受能力比較差學生進行適當的個別指導,適時的糾正錯誤。
5.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的開展上上些競賽活動,促進學生的學習意識,明確信息技術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6.對學生恰當適當滲透思想教育,循序漸進,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盡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得到最大潛能的發展。
7.形成生幫生、強幫弱的局面,盡可能在課堂完成學習任務,提早開機房。
七、教學進度表:
周
次
單元
日
期
教
學
內
容
課
時
1
預備
3.1—3.5
始業教育
1
2
第一單元
走進計算機世界
3.8—3.12
第1課
走進計算機
1
3
3.15—3.19
第2課
計算機軟件
1
4
3.22—3.26
第3課
計算機網絡
1
5
3.29—4.2
第4課
計算機安全
1
6
4.5—4.9
第5課
計算機發展
1
7
第二單元算法與程序設計
4.12—4.16
第6課
算法初步
1
8
4.19—4.23
第7課
詢問交互
1
9
4.26—4.30
第8課
變量計數
1
10
5.3—5.7
第9課
列表存儲
1
11
5.10—5.14
第10課
遍歷列表
2
12
5.17—5.21
第11課
循環嵌套
1
13
5.24—5.28
第12課
過程調用
1
14
5.31—6.4
第13課
帶參過程
1
15
6.7—6.11
第14課
消息傳遞
1
16
6.14—6.18
第15課
創編學習工具
2
17
結束階段
6.21—6.25
期末考查
1
18
6.28—7.2
機動
1
頁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