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蠶的一生聚焦我們經歷了養蠶的過程,對蠶生長發育的全過程進行了觀察記錄。我們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填寫記錄表、寫觀察日記、攝像、拍照、畫圖……聚焦我們經歷了養蠶的過程,對蠶生長發育的全過程進行了觀察記錄。蠶的一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卵蠶(幼蟲)蛹蠶蛾(成蟲)小結:根據蠶的形態的不同,蠶的一生可劃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主要階段。探究一:交流蠶寶寶喜歡干凈的環境,所以我們要經常打掃蠶房我記錄了蠶不同時期的顏色、形狀、大小等我拍攝了蠶吐絲結繭的視頻我還發現蠶的生命只有50幾天我發現蠶身體兩邊有很多小黑點探究二:給蠶的生長變化圖片排序請先對上面八張圖片進行編號,分別說明是蠶的什么時候或在干什么,并對這幾張圖片進行排序。①卵②蠶蛹③蠶幼蟲④產卵⑤蠶繭⑥蠶蛾交尾⑦吐絲結繭⑧蟻蠶①卵⑧蟻蠶③蠶幼蟲⑦吐絲結繭⑤蠶繭②蠶蛹⑥蠶蛾交尾④產卵探究二:養蠶日記研討一:蠶的一生經歷了什么?不同階段外形特征行動食物時間從蠶了卵變成蠶寶寶(蠶卵孵化期)橢圓形,紫黑色,比芝麻粒還要小不會動不吃食物卵的第2天~第5天孵出蟻蠶從蠶寶寶變成蠶蛹(幼蟲期)圓筒形,身體有環節。從黑褐色逐漸變成青白色,從約1毫米長到5厘米左右爬行吃桑葉,隨著身體不斷長大,食量也逐漸增大33~35天從蠶蛹變成蠶蛾(蛹期)紡錘形、黃褐色一般不動,受到刺激體節會扭動不吃食物10~13天從蠶蛾出現到死亡(成蟲期)白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有兩對翅用足爬行,不會飛,能振動雙翅不吃食物6~8天合計多少天49~56天2~5天33~35天10~13天6~8天49~56天一般不計入周期蠶的一生,從蠶卵中破殼而出開始到蠶蛾死亡終止,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主要階段,時間大約為56天。蠶的一生推測一下:如果條件適宜,新的蠶卵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如果條件適宜,新的蠶卵將孵化出新的蟻蠶,新的生命周期又開始了。蠶的一生1、環境條件(1)溫度:20~30℃。(2)濕度:60%~90%。2、其他條件(1)食物:新鮮的桑葉,要洗凈晾干,不能帶水。自然條件下,蠶寶寶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不在秋天和冬天出生的主要原因是秋天和冬天的溫度低于蠶生存的溫度,此外秋天和冬天蠶的食物桑葉缺乏。(3)光照:避免陽光暴曬。(2)香味:蠶對香味特別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氣清新劑、香味化妝品等,禁止使用殺蟲劑。拓展:菜粉蝶、蜻蜓和蠶的一生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蠶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經歷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的叫不完全變態。《蠶的一生》教學設計課題《蠶的一生》課時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第六課1課時教材與學情分析【教材簡析】本節課是《動物的一生》單元的第六課,也是學生長期觀察研究蠶之后的總結課。教材共分為四個板塊展開。聚焦板塊將話題聚焦到“我們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蠶的一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意在引領學生回顧并整理養蠶這段時間的所得。這不僅是對知識的回顧和整理,也是對研究方法的回顧和整理。探索板塊共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開個展示交流會”,既要介紹觀察到的蠶的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還要展示交流在整個觀察過程中采用的觀察記錄方法、飼養方法以及長期觀察記錄的情感體驗等。第二個活動是將蠶的生長變化圖片按順序排列出來。教材呈現了8幅圖片,既有某一階段蠶的身體形態的圖,又有蠶某些行為的圖,意在引領學生梳理蠶生長變化的過程。研討板塊包括三組問題。問題一,引領學生回顧梳理蠶一生經歷的四個主要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經歷的時間,由此算出蠶一生經歷的時間。這是對蠶一生生長發育的認識的進一步提升。問題二,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新的蠶卵將會發生哪些變化?由此啟發學生推測并理解蠶循環往復的生命過程,進而明白動物繁殖的意義所在。問題三,蠶適合于在什么樣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這是基于學生飼養蠶的經驗和體會。拓展板塊通過呈現菜粉蝶和蜻蜓的一生,引領學生了解更多昆蟲的一生,并了解昆蟲類動物根據幼蟲與成蟲在形態上的差異分為兩種發育形式,分別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但教學時只需讓學生注意到它們的不同,無需引領學生建構概念。【學情分析】學生通過親歷養蠶活動,已經對蠶生長發育的全過程進行了觀察記錄,其中運用了多種觀察記錄方法,而其中更多的觀察記錄活動是學生在課外獨立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積累了蠶一生生長變化的豐富資料,也積累了豐富的養蠶經驗,掌握了研究動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但以上這些在大部分學生的頭腦中都是零散的,還沒形成完整的認識。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梳理,以總結經驗和發現規律,為其以后的學習研究活動提供幫助。目標與重難點【學習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蠶的生長發育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食物以及生活空間。2.理解蠶與所有動物一樣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的過程。3.知道蠶的一生可以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身體形態、行為表現各不相同。科學探究目標1.基于觀察記錄,描述蠶一生經歷的生命過程。2.基于觀察記錄,用數學的方法統計蠶的不同階段經歷的時間以及蠶的一生。科學態度目標1.真實客觀地陳述自己的觀察結果。2.愿意與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傾聽并吸納他人的觀點。3.體會到堅持長期觀察并及時做好記錄對于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性。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通過蠶的一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貴,保護動物的環境。【學習重點、難點】重點:了解蠶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難點:掌握研究動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蠶各個時期的圖片、統計蠶一生生長變化的表格、PPT等。學生準備:學生自己的觀察記錄資料、學生活動手冊、蠶的觀察記錄表。預設流程一、新課聚焦1.PPT出示問題。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養了將近2個月的蠶了,從蠶卵直至蠶蛾死亡,在養蠶的過程中,你們用了哪些方法對蠶進行研究呢?預設:用視頻、照片、圖畫、日記、記錄表等各種形式記錄了蠶的生長變化。2.師:蠶的一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播放課件,根據圖片說出蠶的各個階段卵、蠶、蛹、蠶蛾。3.小結:根據每個階段蠶的形態的不同,蠶的一生可以劃分為卵、幼蟲、蛹、蠶蛾四個主要階段。【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養蠶過程及用到的研究方法,來體會蠶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從而揭示課題《蠶的一生》。二、探索新課1.探索一(1)提問:(出示蠶的生長變化記錄表)梳理好蠶的生長變化記錄表,更有利于我們了解蠶的一生。蠶的生長變化記錄表中包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你們是如何呈現的呢?下面我們就開一個展示交流會,分享自己觀察記錄的蠶的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2)展示交流:展示自己的養蠶記錄表,交流自己的養蠶的經歷和心得體會。(3)學生之間交流(預留五分鐘左右)。【設計理念】:通過展示交流,同學們能學習到更多的記錄觀察的方法,通過不同的記錄方法,多方面了解蠶的生長變化。2.探索二(1)PPT出示書本上蠶的不同時期不同行為的圖片,請學生將圖片按照蠶的生長變化排序。(2)學生學生整理關于蠶卵、蟻蠶、蠶寶寶、吐絲結繭、蛹、蛾、蠶蛾交尾、蠶蛾產卵的圖片資料,并按照蠶的生長順序,將有關的圖片按順序進行排列,并記錄在活動手冊的表格中。(3)展示學生的排序結果。(4)觀看視頻,觀看完整的蠶生長情況。【設計理念】:對蠶生長變化圖片進行排序和對蠶的生命周期進行統計,可以使學生對蠶的零散的認識變得系統化,從整體上對蠶的一生進行了解。研討一PPT出示蠶的壽命計算。算一算:蠶的一生大約是多長時間?蠶的一生又經歷了什么呢?課件出示表格,與學生一起回憶蠶的一生并填入表格。(3)小結:蠶的一生,從蠶卵中破殼而出開始到蠶蛾死亡終止,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主要階段,時間大約為56天。【設計理念】:能用數學的方法統計蠶的不同階段經歷的時間以及蠶的壽命。4.研討二(1)提問:剛才我們知道了蠶的一生要經過四個階段。大家大膽推測一下,如果條件適宜,新的蠶卵會發生什么變化?學生討論總結:只要條件合適,蠶卵就會孵化出來,開始新一輪的生長發育。回顧蠶生長的條件:1)氣候條件溫度:20~30℃;濕度:60%~90%;光照:避免陽光暴曬。2)其他條件食物:新鮮的桑葉,要洗凈晾干,不能帶水。自然條件下,蠶寶寶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不在秋天和冬天出生的主要原因是秋天和冬天的溫度低于蠶生存的溫度,此外秋天和冬天蠶的食物桑葉缺乏。特征的就是昆蟲。蠶蛾也具有這樣的特征,所以蠶蛾也是昆蟲。【設計理念】:懂得生命的循環,了解蠶的生長條件。拓展(1)提問:(出示圖片)生活中還有很多小動物,它們在一生中有不同的生命過程,大家看這幾種動物的生命歷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學生討論并交流菜粉蝶、蜻蜓、蠶三種動物一生的變化過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3)小結:通過對蠶的一生、菜粉蝶的一生、蜻蜓的一生進行比較,發現昆蟲的一生中身體形態結構會發生變化,都有變態特征。但菜粉蝶的一生和蠶的一生一樣,都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的過程,而蜻蜓的一生只經歷卵、幼蟲、成蟲的過程,無蛹期,這說明不同的昆蟲生長發育過程可能是不相同的,這也正好體現了生命的多樣性。作業設計完成作業本的練習板書設計蠶的一生卵幼蟲(蛻皮吐絲結繭)成蟲蛹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6蠶的一生.doc 2.6蠶的一生.pptx 第2單元第6課:我的養蠶日記.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