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課題名稱: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課型:復習課技術使用:用ppt總結區分易混點學習過程:[體系構建]多媒體:展示圖片和相關文字材料學生:結合圖片分析材料,回答問題教師進行思維引導:同在國有企業,小李和小張工資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同意小李的觀點嗎?為什么?材料二中提到了哪些要素分配?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只存在于非公有制經濟中嗎?教師關鍵提示:/易/錯/提/醒/按勞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個體勞動所得(1)按勞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經濟中。但公有制經濟中也會存在非勞動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除勞動要素外)分配;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收入不能稱為按勞分配,而稱為按勞動要素分配。(2)個體經濟屬于非公有制經濟。所以,個體勞動收入不包含按勞分配成分。個體勞動者的收入,來自自身的管理和勞動、經營和投資,是綜合分配所得。同步檢測1:現階段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企業里工人的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經濟中職工的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所得 ③工程師提供新技術獲得的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所得 ④農民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獲得的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教師引導學生答題思路:審設問→審材料→析選項→定答案審設問知識:未限定事件:下列說法角度:正確的是審材料題題干材料沒有有效信息,需要判斷選項觀點的正誤。析選項③④是對我國個人收入分配方式的正確認識;按勞分配方式存在于公有制經濟之中,①中企業成分不明確,工人工資收入可能是按勞分配所得,也可能是按勞動要素分配所得;公有制經濟中職工的收入可能是按勞分配所得,也可能是按(非勞動)要素分配所得,排除②。[情境導思·激活思維]“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到2020年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要縮小收入差距,提低、擴中、控高。下一步,要提高扶貧標準;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時又降低其稅收負擔,包括連續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個稅起征點提至月收入5000元……“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的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增加就業機會、穩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解決貧困人口脫貧問題等,都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探究任務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多媒體:展示圖片和相關文字材料學生:結合圖片分析材料,回答問題教師進行思維引導:為什么要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結合材料,說明應如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教師關鍵提示:初次分配再分配范圍物質生產部門內部(主要為工業企業)全社會主體主要是企業國家、政府手段市場機制決定政府調控機制(稅收、政策、法律)目的提高效率,體現公平主要是更加體現公平舉例按勞分配收入、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獲得的收入,都屬于初次分配個人所得稅、財產稅;社會保障制度等轉移支付,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優撫同步測試2: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做好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對2018年農業補貼的對象、額度、細則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2020年,國家在農業補貼的方式以及對象上,都在逐步的精細化和嚴格化。對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進行財政補貼可以( )①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②在源頭上為農業發展注入活水,增強農業內生活力,提高農業在GDP中的比重 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發揮重要作用 ④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增加市場貨幣流通量,擴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教師引導學生答題思路:審設問→審材料→析選項→定答案審材料: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給予增值稅優惠;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