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概述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模型和演示實驗,提高觀察、判斷、推理以及科學實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認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2、通過對肺內氣體交換的學習,意識到環境保護對人體自身而言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 難點: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 教師展示新鮮豬肺問:這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本堂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回答老師的問題,快速進入狀態 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入新課 一、認識豬肺的組成 布置學生分組討論豬肺的組成并完成導學案。 請小組代表上講臺在觀察新鮮豬肺的同時給同學們介紹肺的組成。 PPT展示肺的組成。教師總結肺的組成。 學生上講臺介紹肺的組成。 學生通過這一活動認識肺的組成,并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語言表達能力! 測呼吸頻率 我們的肺在有節奏的吸氣和呼氣,同學們想知道自己一分鐘呼吸多少次嗎?強調在呼吸過程中始終保持平靜呼吸。 呼吸頻率:指一分鐘呼吸的次數。一分鐘大約呼吸16次。 但是我們因為個體差異,呼吸頻率會有所不同,不同狀態下呼吸頻率也不同,如平靜狀態下呼吸較慢,劇烈運動時呼吸較快。 在平靜狀態下感受吸氣和呼氣,并測自己的呼吸頻率。 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肺在有節奏的吸氣和呼氣。 展示呼吸的全過程 PPT展示呼吸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泡和血液的氣體交換,血液和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并指出前兩個階段是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學生認識呼吸的全過程,認同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泡和血液的氣體交換, 學生整體認識呼吸的全過程,便于更好的理解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二、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肋骨運動與胸廓容積的關系 先結合PPT讓學生認識肋骨和胸廓, 然后和學生一起感受深呼吸時肋骨的運動和胸廓的變化。 學生匯報完,老師PPT圖片展示呼吸時肋骨位置和胸廓的變化。并強調胸廓的擴張和收縮是肋骨間的肌肉收縮和舒張的結果。PPT總結: 肋間肌收縮 肋骨向上向外運動 胸廓擴大。 肋間肌舒張 肋骨向下向內運動 胸廓縮小。 學生將雙手輕放于兩肋處,閉上眼睛,跟老師一起深深的吸氣再深深的呼氣,感受肋骨的運動和胸廓的變化。 學生根據親身的感受,小組代表發言說出吸氣和呼氣時肋骨位置和胸廓各有什么變化。 通過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并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歸納總結的能力。 2、膈肌運動與胸廓容積的關系 肋骨間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只能改變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而胸廓容積的變化還與膈的運動有關。 布置學生觀察教材插圖“膈肌的運動” 小組討論完成導學案,請小組代表發言總結膈肌運動與胸廓容積的關系。 膈肌收縮 膈頂部下降 胸廓擴大 膈肌舒張 膈頂部上升 胸廓縮小 學生觀察教材插圖“膈肌的運動” 小組討論完成導學案 小組代表總結膈肌運動與胸廓容積的關系。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總結歸納的能力。 3、肋間肌和膈肌同時收縮,同時舒張使胸廓容積發生變化 動畫演示:胸廓橫向徑變化和上下徑變化是同時進行,還是先后進行。 學生觀看動畫后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發言總結:肋間肌和膈肌同時收縮使胸廓容積擴大,同時舒張使胸廓容積縮小。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容積與壓力的關系 是由于胸廓擴大導致吸氣,還是因為吸氣后使胸廓擴大呢?我們通過以下模擬實驗來探究。 布置學生閱讀教材“演示實驗”的內容,分小組討論完成導學案相關內容。 學生通過模型演示氣球在什么情況下脹大?在什么情況下回縮? 老師接著提出:氣球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如果氣球破損漏氣,或者罩口密封不嚴,結果會怎樣? 學生回答完老師繼續提出:容積與壓力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布置學生用注射器演示容積與壓力之間的關系。然后小組討論完成導學案活動四——容積與壓力的關系 通過PPT圖片展示容積與壓力的關系,即一定條件下,容積越大,壓力越小;一定條件下,容積越小,壓力越大。 學生閱讀教材“演示實驗”的內容,小組討論完成導學案相關內容。 小組代表上臺介紹模型的組成,分別模擬了什么。一邊演示實驗,一邊描述實驗現象, 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回答:氣球體積的變化與壓力的改變有關系。 學生分組實驗:用注射器演示容積與壓力之間的關系,說出在向內推注射器時左手拇指(堵住針頭處)有什么感受。然后小組討論完成導學案活動四——容積與壓力的關系。 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直觀感受肺的容積與壓力的關系。然后通過注射器演示突破難點。 5、胸腔內容積與壓力的關系 胸腔內容積與壓力是否也存在這樣的關系? 布置小組結合導學案相關問題討論。請小組代表上臺講解。 通過PPT圖片總結:肋間肌和膈肌舒張時,胸腔內容積減小,肺便收縮,肺內壓力增大,氣體被呼出;肋間肌和膈肌收縮時,胸腔內容積增大,肺便擴張,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降低,外界氣體就被吸入。 學生討論后小組代表上臺講述胸腔內容積與壓力之間的關系。 這個活動是一個形成概念的過程 畫“流程圖” 布置學生畫“流程圖”:當呼吸肌收縮和舒張時,會引起哪些變化,使我們完成吸氣或呼氣? 展示學生的流程圖 評價學生的流程圖 小組合作以流程圖的形式畫出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過程。 理解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原理,學生內化概念。 “砸金蛋”活動 三個金蛋下藏了3個問題,學生通過討論“導學案”中的問題,然后砸金蛋搶答。 學生搶答3個問題。 對知識進行拓展提升。 總結 PPT展示老師畫的“流程圖”,總結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過程。 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進一步理解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過程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拓展提升 布置學生完成導學案拓展提升評價單部分 學生完成導學案拓展提升評價單 鞏固知識,提升能力。 板書設計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肺的組成及呼吸頻率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肋間肌和膈肌收縮 胸腔容積擴大 肺擴張,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 吸氣 肋間肌和膈肌舒張 胸腔容積縮小 肺收縮,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 呼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