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血流的管道--- 血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2.嘗試區分這三種血管以及血液在這三種血管內流動的情況。 能力目標 1.通過對血管結構功能的學習,掌握認識和區分三種血管的能力。 2.通過對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情況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觀察總結能力。 情感目標;形成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結構與功能統一的思想,養成關愛生命的良好品質。 重點:動脈、毛細血管、靜脈三種血管結構與功能。 難點:三種血管功能與結構相適應的特點。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法:觀察法、類比法、推理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板書課題): 1、你知道生活中的水、天然氣是靠什么來運輸的嗎?(管道)那么,我們人體內豐富的血液又是靠什么來運輸的呢?(血管)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分布著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血管,它們的總長度加起來約十萬公里,可繞地球赤道兩周半。 你見過出血現象嗎?(展示不同出血的圖片:少量滲出、緩緩流出、噴射出)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學生猜想,師:主要是傷及了不同的血管。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還會知道:到醫院驗血時,醫生為什么是在你的指尖或耳垂取血,輸液時,為什么會用膠帶扎緊你的胳膊,然后再刺入,以及出現了不同的創傷出血,我們應該怎么處理。(板書課題: 血流的管道—血管) 二、新課 (一)實驗——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 說明:由于條件原因,今天我們不能親自做這個實驗,但老師會將顯微鏡看到的圖片展示給大家。請同學們先看書64、65頁,然后同桌的同學討論:(展示圖片) 1、指導學生自學看書,明確實驗目的。 2、學生探究:布置學生實驗前討論: ①、 如何選擇試驗材料?應該在什么部位觀察? ②、 要想使實驗順利進行我們必須注意些什么? ③、 如何用顯微鏡觀察?(簡筆畫畫出小魚尾鰭上的載玻片) 通過觀察 ⑴、血管的粗細是一樣的嗎? ⑵、血液流動有沒有方向性? ⑶ 血液的流動速度是一樣的嗎? 強調:同學們小魚很可愛,對生物圈中的每一種生命,我們都要關愛,所以在實驗結束后,我們應將小魚迅速放回魚缸或放回適合它生存的地方。 3、 剛才我們通過觀看小魚的血管,根據血管的粗細、血流的速度、血流的方向不同,知道了血管分為三類,即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種血管的特點以及它們的功能。 教師活動:提供給學生一個表格范本。 概念 管壁厚薄 管腔大小 彈性大小 分布 管內血流速度快慢 動 脈 靜 脈 毛細血管 (二)動脈 : 剛才我們觀察魚鰭的血管已經看到,有一種血管較粗,里面的血流速度也快,方向是從大支流向小支,這種血管它負責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分去,它就是動脈,也叫動脈血管。 1、讓學生摸一摸自己腕部動脈的搏動。 2、展示動脈橫切面圖。 3、由于從心臟射出的血壓力較大,所以它的管壁較厚,彈性大,里面的血流速度也快。(板書:動脈特點 管壁較厚、彈性大、血流速度快 功能 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由于傷及這種血管最危險,所以它的位置一般都在身體較深部位。 動脈從心臟出來后,不斷分支,由大到小,最后變成非常細小的一種血管-毛細血管。我們來看看毛細血管的特點。 (三)毛細血管: 我們先來看看血液流過毛細血管時,發生了什么變化。 播放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物質交換的動畫。 可以看出,血液在通過毛細血管時,發生了物質交換,這與毛細血管的特點密不可分,原來:毛細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管內的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為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提供了條件。 (板書:毛細血管特點 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 我們來看看在毛細血管內,血液與組織細胞是如何進行物質交換的。 血液將氧氣、營養物質、水等透過管壁送給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也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其他廢物等透過管壁送入血液,由血液帶走。(板書:功能 與組織細胞是如何進行物質交換) 血液在毛細血管內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之后,又是如何被送回心臟的呢? (四)靜脈: 我們在觀察魚鰭血管時已經看到,有一種血管,它也較粗,但里面的血流較慢,方向是由小支流向大支,這種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叫靜脈,也叫靜脈血管。 1、 指導學生觀察身體表面特別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靜脈)。 2、 展示靜脈橫切面圖 3、 由于血液經過毛細血管匯入靜脈時壓力較小,所以靜脈的管壁較薄、彈性小,管內的血流速度也慢。(板書:靜脈特點 管壁較薄、彈性小,管內的血流速度慢 功能 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這種血管在我們輸血輸液時常用到,所以它的位置較動脈而言,常常比較淺。 思考:靜脈里壓力小,怎么能保證血流從低處流回較高處的心臟呢?猜想 原來,在靜脈血管里,有一種結構,叫靜脈瓣,解決了這個問題。 展示圖片,講工作原理。補充肌肉的節律運動,幫助血液流回心臟。 有沒有管道阻塞或流通不暢的情況呢? (1)有些人血管硬化,對血液循環會有影響。2、看到有些人,一般老年人多見,小腿部位出現靜脈曲張,影響下肢血液回流) 在人體內,三種血管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個封閉的管網,保證體內的血液循環。 展示三種血管關系圖。 (五)小結:三種血管的比較 (由學生在說)可以從血管的概念,特點,功能縱向比較 作業:自制動脈,靜脈,毛細血管模型 課堂練習 提出問題:同學們,你現在知道了嗎? 1、驗血時,醫生為什么是在你的指尖或耳垂取血?(需要的血量少,只需刺破毛細血管就行了) 2、輸液時,為什么會用膠帶扎緊你的胳膊,然后在下端刺入?(讓靜脈堵塞,血管漲大,便于針刺入) 3、如果動脈出血,該怎么處置?(在近心端) 4、假如十年后你成為了一位護士,當你要對病人的手臂打針時,請問你要將針刺入哪一種血管?(靜脈)你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你是氧氣,你會選擇從哪一種血管進入細胞內?(毛細血管)為什么? 再次看看 1.在人的手背上常能看到一條條“青筋”,它屬于 ( B ) 2.出血時往往呈噴射狀的血管是 (A ) 3.在人體內的三種血管中,有利于物質交換的是 ( C ) 4.分布在身體的深層,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快的是( A )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無法知道 5.下列有關毛細血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D ) A、在人體內數量多,分布廣;是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B、管壁極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流速度極慢 C、是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管 D、它的內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6.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看到毛細血管(最細_),血流速度(最慢),血細胞呈(單排_)通過。 7.讀圖(箭頭為血流方向):圖中A為 靜脈 血管;B為 動脈 血管;C為 毛細血管血管。 板書設計:’ 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 概念:心臟-------------全身 動 脈 血流的管道---血管 特點:厚 大 深 快 心臟 概念:小動脈-------小靜脈 毛細血管 特點:最薄 最小 分布廣泛 最慢 概念:全身————心臟 靜 脈 特點:較厚 較小 較淺 較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